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4篇文章
< 1 2 5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快速定量酱香型白酒骨架成分
1
作者 王凡 陈鹏 +4 位作者 庞文虎 肖瑶 李国辉 卢君 李长文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81-288,共8页
为实现酱香型白酒骨架成分的快速检测,该研究以气相色谱法与滴定法为参考方法,利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基酒中12种关键指标(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苯乙醇、乙酸乙酯、乳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醛、糠... 为实现酱香型白酒骨架成分的快速检测,该研究以气相色谱法与滴定法为参考方法,利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偏最小二乘法建立了基酒中12种关键指标(正丙醇、异丁醇、异戊醇、苯乙醇、乙酸乙酯、乳酸乙酯、辛酸乙酯、乙醛、糠醛、乙缩醛、乙酸、丙酸)的分析模型。通过间隔偏最小二乘法筛选出各物质的特征波段,并在12种单一或组合的方法中筛选出最优谱图处理方式,优化后12种关键指标的红外光谱定量模型校正集决定系数(R^(2)_(Cal))为0.8657~0.9981,交叉验证决定系数(R^(2)_(Val))为0.8139~0.9981,校正集均方根误差(RMSEC)为0.0020~0.5339,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V)为0.0021~0.5407;对以上各模型进行外部验证,预测结果决定系数(R^(2)_(Pre))为0.8741~0.9989,预测标准偏差(RMSEP)为0.0019~0.5014,标准差/预测标准偏差(RPD)为2.8~30.4。结果表明,红外光谱法可快速检测基酒中正丙醇、异丁醇等12种关键指标的含量,方法准确度、稳健性及预测性能良好,丰富了酱香型白酒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酱香型白酒 骨架成分 衰减全反射傅里变换红外光 快速检测 偏最小二乘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的植物油种类判别可行性分析
2
作者 向燕 陆佳怡 +2 位作者 何强 邓莎 董怡 《中国调味品》 北大核心 2025年第7期191-197,共7页
植物油掺伪现象频发,故使用无损、高效的方法鉴别植物油种类是油脂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以5种植物油(橄榄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混合油)为研究对象,分析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判别... 植物油掺伪现象频发,故使用无损、高效的方法鉴别植物油种类是油脂行业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文章以5种植物油(橄榄油、花生油、玉米油、葵花籽油、混合油)为研究对象,分析采用低场核磁共振(LF-NMR)技术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判别植物油种类的可行性。对脂肪酸成分进行系统聚类分析(HCA),结果表明5种植物油可分为3组,分别为玉米油和葵花籽油、花生油和混合油、橄榄油。LF-NMR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可较好地鉴别出亚油酸型植物油(葵花籽油和玉米油)和油酸型植物油(橄榄油和花生油)。FTIR结合PCA能进一步鉴别出亚油酸型植物油的种类。综上,采用LF-NMR与FTIR鉴别植物油的种类具有可行性,且两种方法联用的效果互补。该研究可为快速鉴别食用油掺伪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油 无损 种类判别 低场核磁共振 傅里变换红外光 主成分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北柴胡中有效成分定量模型建立及含量测定 被引量:1
3
作者 顾旭鹏 张迪 +5 位作者 张韶珂 练忠希 程爱国 何晓栋 杨林林 董诚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146,I0024,I0025,共7页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北柴胡有效成分快检定量模型,实现对未知北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预测,为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采收期的54份北柴胡样品红外光谱图... 目的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建立北柴胡有效成分快检定量模型,实现对未知北柴胡有效成分的含量预测,为实现中药材有效成分的快速、无损检测提供方法依据。方法使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采集不同采收期的54份北柴胡样品红外光谱图,使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测定54份北柴胡中柴胡皂苷A(Ss-a)、柴胡皂苷D(Ss-d)、柴胡皂苷C(Ss-c)、柴胡皂苷F(Ss-f)的含量,并以Ss-a、Ss-d、Ss-c、Ss-f计柴胡总皂苷(Ss-s)的含量,运用TQ分析软件,通过化学计量学方法偏最小二乘法(PLS)、逐步多元线性回归(SMLR)、多元散射校正(MSC)、标准正态变换(SNT)、一阶导数(1stDer)、二阶导数(2ndDer)及SG卷曲平滑(SG)和诺里斯导数滤波(ND)进行光谱处理并建立模型。结果SMLR+SNT+2ndDer+SG对Ss-c、Ss-f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5、0.832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1%、-0.01%;SMLR+MSC+2ndDer+SG对Ss-a、Ss-d、Ss-s含量测定效果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8206、0.8356、0.8405,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08%、-0.19%、-0.20%。结论以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与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相结合,可以实现北柴胡有效成分快速含量测定,该研究为中药材含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推动中药材质量稳定、可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柴胡 定量模型 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含量测定 化学计量学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对中药党参产地快速判别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杜晓伟 宋平顺 倪琳 《中华中医药学刊》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75-78,I0011-I0013,共7页
目的在实际检测中发现,31批不同产地党参的浸出率各不相同,最低和最高相差20.869%,所以即使是正品中药材,也会因为产地不同而有不一样的药效。而这31批党参的外形都十分相似,无法通过性状鉴别对其进行区分;又因为31批党参均为正品,其主... 目的在实际检测中发现,31批不同产地党参的浸出率各不相同,最低和最高相差20.869%,所以即使是正品中药材,也会因为产地不同而有不一样的药效。而这31批党参的外形都十分相似,无法通过性状鉴别对其进行区分;又因为31批党参均为正品,其主要成分相同,无法用显微鉴别和薄层鉴别对其区分;而前人对中药产地判别的方式如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聚合酶链式反应等方式,虽然准确但需要数小时甚至数天的专业人员检测。所以以党参为例,研究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判别中药产地的方法。方法随机选取10批不同产地的党参,分别采集红外光谱数据;首先计算不同产地党参红外光谱的相似度并绘制相似度热图进行初步分析;对原始红外光谱进行5种不同方法预处理,建立偏最小二乘模型并选出最优处理方式,对选出的最优组进行聚类分析;利用连续投影算法选出最优处理方式组的最优波长,建立多光谱模型并计算出产地判别的回归方程;最后利用混淆矩阵对回归方程的判别性能进行验证。结果全光谱模型最优处理方法为归一化处理,10批不同产地的党参经最优处理后的光谱数据可通过聚类分析完全聚为10类,且相同产地的样品均聚在同一类别里;全光谱模型组的预测集决定系数R2 p为0.9800,对应的RMSEP为0.4067%,连续投影算法挑选出的13个最优波长建立的多光谱模型的预测集决定系数R2 p为0.9906,RMSEP为0.2804%,多光谱模型的预测性能优于全光谱模型,且需要输入的变量大大减少,省时省力准确度高;基于多光谱模型计算出的产地判别回归方程通过混淆矩阵的验证,得出其灵敏度和特异性均为97%以上,故认为回归方程可以快速准确地判别党参的产地。结论以中药党参为例研究的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判别中药产地的方法快速、有效,为其他中药的产地判别研究提供思路,为后期开发中药快检设备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技术 中药 党参 产地 化学计量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量质摘酒模型的初步探索及应用研究
5
作者 廖丽 张贵宇 +4 位作者 邹永芳 朱雪梅 彭厚博 张维 李雁 《中国酿造》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90-196,共7页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量质摘酒技术,该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不同等级原酒(酒头、中段酒、尾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提取主成分。通过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获取光谱,对其... 为建立一种快速、高效、准确的量质摘酒技术,该研究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不同等级原酒(酒头、中段酒、尾酒)中的挥发性风味物质进行检测,采用主成分分析(PCA)法提取主成分。通过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FT-NIR)获取光谱,对其进行光谱预处理及波长筛选,结合主成分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并采用随机森林(RF)算法构建量质摘酒模型。结果表明,PCA提取出17种主成分,采用多元散射校正(MSC)、竞争性自适应重加权采样法(CARS)及支持向量回归(SVR)方法构建回归预测模型较优,其决定系数R^(2)与均方根误差(RMSE)均值分别为0.8951、0.03;结合RF构建的量质摘酒模型效果较好,其准确率、精确率、召回率分别为99.10%、99.62%、99.7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 气相色-质联用 挥发性风味物质 量质摘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的应用与进展 被引量:35
6
作者 徐琳 王乃岩 +1 位作者 霸书红 王云龙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17-319,共3页
随着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应用及化学计量学的发展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 FTIR)成为用传统透过法制样效果不理想 (或制样复杂 )的样品及表层结构分析的有利工具和手段。ATR FTIR技术已应用到纺织、质检、公安等各个领... 随着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应用及化学计量学的发展 ,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法(ATR FTIR)成为用传统透过法制样效果不理想 (或制样复杂 )的样品及表层结构分析的有利工具和手段。ATR FTIR技术已应用到纺织、质检、公安等各个领域。目前 ,人们正在针对ATR FTIR的特性 ,开展应用研究。为此 ,文章主要介绍了国内外应用ATR FTIR技术进行深度剖析的研究 ,对材料表面的定性分析 ,组分的定量分析 ,光学纤维与ATR附件的联用技术 ,以及在其他领域 (如运用ATR FTIR技术考察中空纤维的结构及取向变化 ,研究皮肤促进剂的作用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 ATR-FTIR 高分子材料 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 光学纤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模式识别进行油品鉴别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倩 孙培艳 +2 位作者 高振会 蔡文生 邵学广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63-666,共4页
海洋溢油是主要环境灾害之一,而且近年来其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快速地对油品进行种类鉴别、来源评估有利于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因此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ATR-FT-IR)对25种不同来源的油品进行了检测,用不同... 海洋溢油是主要环境灾害之一,而且近年来其发生频率呈上升趋势。快速地对油品进行种类鉴别、来源评估有利于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因此具有重要意义。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ATR-FT-IR)对25种不同来源的油品进行了检测,用不同数据预处理方法对原始光谱进行了预处理,继而用主成分分析(PCA)和系统聚类分析(HCA)方法对光谱进行了分类鉴别。结果表明用多元散射校正(MSC)和连续小波变换(CWT)方法进行数据预处理可以提高分类的准确性,使分类结果与油样的实际来源一致。该方法对正构烷烃差异较大的油品进行了很好的区分,但对差异较小的油品其分辨能力仍有一定局限性。因此提供了一种快速的油品鉴别方法,可用于溢油事件的初步鉴定,从而为油品的进一步鉴定提供有用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品 分类 衰减全反射傅里变换红外光 主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定量测定PEG/PE共混物的表面组成 被引量:27
8
作者 钱浩 祝亚非 许家瑞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08-713,共6页
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FTIR ATR)对聚乙二醇 /聚乙烯共混物 (PEG/PE)薄膜的表面组成进行测试。利用ATR校正程序 ,以相应的特征峰强度比作为定量测定的基准 ,可以减少测试误差。通过工作曲线法 ,定量地分析了共混物薄膜... 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 (FTIR ATR)对聚乙二醇 /聚乙烯共混物 (PEG/PE)薄膜的表面组成进行测试。利用ATR校正程序 ,以相应的特征峰强度比作为定量测定的基准 ,可以减少测试误差。通过工作曲线法 ,定量地分析了共混物薄膜表面层中聚乙二醇链节和聚乙烯链节的相对组成 ,并提出了采用FTIR ATR定量分析共混物薄膜表面层组分时应遵循的基本步骤和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傅里变换红外光 定量测定 PEG/PE共混物 表面组成 聚乙二醇 聚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对花生仁霉变的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蒋雪松 刘鹏 +2 位作者 沈飞 周宏平 陈青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315-320,共6页
为快速检测贮藏花生的质量安全,对灭菌后的新鲜花生仁样品分别接种5种常见的有害霉菌,并于26℃、相对湿度80%条件下贮藏9 d。利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为快速检测贮藏花生的质量安全,对灭菌后的新鲜花生仁样品分别接种5种常见的有害霉菌,并于26℃、相对湿度80%条件下贮藏9 d。利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ance-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ATR-FTIR)采集不同贮藏阶段花生样品在4 000~600 cm^(-1)的光谱信息,通过权重分析阐述花生中侵染霉菌后光谱特征的变化,并结合偏最小二乘回归(partial least squares regression,PLSR)分析建立样品有害霉菌污染的定量分析模型。结果表明,不同贮藏阶段样品的峰谱出现明显波动,PLSR模型对单一菌株与多种菌株样品菌落总数的预测精度较高,其中对赭曲霉3.6486处理组样品预测模型相对偏优,有效决定系数(R_p^2)为0.915 7、交互验证均方根误差(root mean-square error of cross-validation,RMSECV)为0.208 0(lg(CFU/g))、剩余预测偏差(residual predictive deviation,RPD)为2.52;对多种菌株预测结果R_p^2、RMSECV、RPD分别为0.780 3、0.358 0(lg(CFU/g))与1.76。应用ATR-FTIR技术对花生受霉菌侵染的状况进行快速分析具有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傅里变换红外光 花生仁 有害霉菌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小青 孙小亮 +3 位作者 潘庆华 张元福 徐智 郭向阳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408-411,共4页
系统回顾了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ATR-FTIR)技术在临床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TR-FTIR光谱技术具有实时、简单、无创扫描生物组织样品的优势,通过结合多模式识别... 系统回顾了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ATR-FTIR)技术在临床医学领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ATR-FTIR光谱技术具有实时、简单、无创扫描生物组织样品的优势,通过结合多模式识别统计学方法并对照临床及病理学诊断结果,可对生物组织样本进行判别分析。目前,对甲状腺、乳腺,以及肺组织等新鲜离体组织的光谱学检测中,ATR-FTIR技术可达到较高的判别敏感性、准确性与特异性;尤其在对甲状腺和乳腺疾病患者的前哨淋巴结活检的研究中,应用ATR-FTIR技术,可对良、恶性组织进行敏感性、准确性与特异性均较高的鉴别研究,对辅助临床诊断具有潜在的重要价值。此外,利用ATR-FTIR光谱技术对生物体液进行光谱分析并进一步诊断疾病的研究也在逐步开展。由于血清中所含成分的改变对于提示疾病状况具有重要价值,因而血清ATR-FTIR光谱学诊断方法成为研究热点,已有应用ATR-FTIR技术对脑胶质细胞瘤、心肌梗死、肾衰、阿尔茨海默病、卵巢癌与子宫内膜癌等多种疾病进行分析的研究报道。目前已可通过ATR-FTIR技术对卵巢癌进行疾病分期的判别诊断,该技术有望成为卵巢癌筛查的重要方法。由于血清ATR-FTIR光谱学技术具有检测快速、判别准确、性价比高等优势,有望成为今后生物医学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 傅里变换红外光 血清 恶性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衰减全反射技术用于地贫筛查指标的无试剂定量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龙小丽 刘桂松 +1 位作者 肖青青 陈洁梅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769-2774,共6页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衰减全反射(ATR)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建立地中海贫血(地贫)筛查指标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总血红蛋白(Hb)的同时定量分析方法。收集人外周血样品380个,根据地贫血液...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和衰减全反射(ATR)结合偏最小二乘(PLS)回归,建立地中海贫血(地贫)筛查指标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和总血红蛋白(Hb)的同时定量分析方法。收集人外周血样品380个,根据地贫血液学指标筛查标准,地贫阳性180个、阴性200个。从全体样品中随机选取150个为检验集(阴性64,阳性86),余下230个为建模集(阴性136、阳性94);再将建模集随机划分为定标集(阴性68、阳性47,共计115)、预测集(阴性68、阳性47,共计115),共200次。实验比较的结果表明,中红外指纹区(1 600~900cm-1)PLS模型的预测效果显著优于全扫描谱区(4 000~600cm-1)PLS模型,并且模型复杂性明显降低。基于中红外指纹区PLS模型,MCH,MCV,Hb最优PLS因子个数分别为10,10,6;建模预测均方根误差(M_SEPAve)分别为2.19pg,5.13fL,8.0g·L-1;建模预测相关系数(M_RP,Ave)分别为0.902,0.898,0.922;检验预测均方根误差(V_SEP)分别为2.22pg,5.38fL,7.7g·L-1;检验预测相关系数(V_RP)分别为0.900,0.895,0.929;地贫筛查灵敏度、特异性分别达到100.0%和95.3%。结论:FTIR/ATR光谱结合PLS方法可以提供一种无需试剂、快速简便的大人群地贫筛查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 衰减全反射 地中海贫血筛查 人外周血 定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薏苡仁及其伪品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及傅里叶自去卷积的鉴别 被引量:9
12
作者 杜倩 万茶艳 程存归 《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建立快速鉴别及评价薏苡仁及其伪品草珠子和高梁米的方法。方法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法测定及分析了薏苡仁、草珠子和高梁米的红外光谱,并运用傅里叶自去卷积(FSD)技术及聚类分析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薏... 目的建立快速鉴别及评价薏苡仁及其伪品草珠子和高梁米的方法。方法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法测定及分析了薏苡仁、草珠子和高梁米的红外光谱,并运用傅里叶自去卷积(FSD)技术及聚类分析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结果薏苡仁、草珠子和高梁米的红外光谱吸收峰位、峰强有较大的区别。薏苡仁ATRFTIR的重复实验结果显示重复性高,用1 745 cm-1的吸光度值作为计算标准,RSD为0.4%。采用聚类分析法对薏苡仁及其伪品样本的FTIR进行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分类结果完全一致。结论可以使用ATR-FTIR应用于薏苡仁及其伪品草珠子和高梁米进行快速鉴别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薏苡仁 伪品 衰减全反射傅里变换红外光 傅里自去卷积 聚类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药对川芎-白芍与其单味药挥发油的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郑春松 叶蕻芝 +1 位作者 刘献祥 林志锋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09年第6期646-649,共4页
目的:研究药对川芎-白芍挥发油指纹图谱的化学特征。方法: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法,建立川芎、白芍及药对川芎-白芍挥发油的红外光谱,采用峰位、峰形及峰强进行评价,并与单味药川芎、白芍进行比较。结果:药对川芎... 目的:研究药对川芎-白芍挥发油指纹图谱的化学特征。方法: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法,建立川芎、白芍及药对川芎-白芍挥发油的红外光谱,采用峰位、峰形及峰强进行评价,并与单味药川芎、白芍进行比较。结果:药对川芎-白芍、单味药川芎及白芍的红外光谱相似,但配伍后挥发油中某类化学成分的吸收度减小。结论:该方法能直接、快速、准确地测定样品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图谱,直观地揭示川芎-白芍配伍后的化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对川芎-白芍 挥发油 指纹图 傅里变换红外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橙子油中柠檬烯的含量 被引量:5
14
作者 梁奇峰 吴慧苹 彭梦侠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21-1123,共3页
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橙子油中柠檬烯的含量。柠檬烯的特征峰(1 645.1±1)cm-1为定量测量峰,测定样品在15min内完成。柠檬烯的体积分数在9.60%~76.8%范围内与测量峰峰高呈线性关系。以橙子油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 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测定橙子油中柠檬烯的含量。柠檬烯的特征峰(1 645.1±1)cm-1为定量测量峰,测定样品在15min内完成。柠檬烯的体积分数在9.60%~76.8%范围内与测量峰峰高呈线性关系。以橙子油样品为基体进行加标回收试验,所得回收率在99.7%~101%之间,测定值的相对标准偏差(n=5)为1.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傅里变换红外光 衰减全反射 柠檬烯 橙子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平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化学计量学法应用于三种缩叶藓属植物的分类 被引量:3
15
作者 孔黎春 余鹏 程存归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05-409,共5页
采用水平衰减全反射(HAT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测定了3种缩叶藓属植物齿边缩叶藓、多枝缩叶藓和中华缩叶藓的红外谱图,运用离散小波变换对吸收较为相似的3种缩叶藓属植物的红外谱图进行特征提取。通过分析比较后选择第三,四分... 采用水平衰减全反射(HATR)-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测定了3种缩叶藓属植物齿边缩叶藓、多枝缩叶藓和中华缩叶藓的红外谱图,运用离散小波变换对吸收较为相似的3种缩叶藓属植物的红外谱图进行特征提取。通过分析比较后选择第三,四分解层进行特征向量的提取,利用所得到的特征变量进行径向基神经网络(RBF-NN)训练,再将训练出来的网络对不同产地的3种缩叶藓属植物的红外谱图离散小波提取后的特征向量进行分类。通过对120个不同样本的验证,说明能够采用基于FTIR-离散小波进行数据压缩后进行特征变量的提取及径向基神经网络分类法对3种缩叶属植物齿边缩叶藓、多枝缩叶藓和中华缩叶藓进行分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衰减全反射-傅里变换红外光 离散小波特征提取 径向基神经网络 藓属植物 分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一种多次反射式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系统的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Cs)观测和来源解析
16
作者 罗振璇 刘建国 +6 位作者 徐亮 孙永丰 吴昊天 徐睆垚 花谷彪 陈威 徐家求 《环境化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020-3034,共15页
为掌握典型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污染特征,助推VOCs排放精细化管控,助力区域空气质量改善,选取苏北中心城市——徐州市贾汪区作为研究区域,使用环境光学监测方法开展了典型工业园... 为掌握典型产业转型升级城市工业园区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VOCs)的污染特征,助推VOCs排放精细化管控,助力区域空气质量改善,选取苏北中心城市——徐州市贾汪区作为研究区域,使用环境光学监测方法开展了典型工业园区大气VOCs观测和来源解析.构建了一套高精度的怀特式多次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FTIR)系统,于24年1月底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工业园区大气挥发性有机物在线监测,研究了VOCs污染水平、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生成潜势,筛选出优控物种,并进行了VOCs来源解析.结果表明,观测期间贾汪工业园区大气VOCs的平均浓度为1.23 mg·m^(-3),芳香烃和烯烃是浓度最高的2个组分,合计贡献了70.7%;VOCs的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生成潜势分别为5.76 mg·m^(-3)和1.73 mg·m^(-3),烯烃、芳香烃和含氧VOCs是臭氧生成潜势较大的组分,合计贡献了97.9%.其中,甲苯、二甲苯、乙苯和1-庚烯等苯系物和烯烃具有较高的二次有机气溶胶产率,是防控区域大气二次污染的优控VOCs物种.主成分分析源解析表明,观测期间贾汪工业园区大气VOCs最主要的来源是印刷、包装、医药、树脂和塑料以及有机化工等工业排放,其次是机动车尾气和溶剂挥发.进一步使用Hybrid Single-Particle Lagrangian Integrated Trajectory(HYSPLIT)后向轨迹模型分析表明徐州1月底发生的大气污染事件,受多方向污染传输和污染回流的影响,其中来自上海和江苏南部的PM_(2.5)区域传输浓度最高,对此次大气污染影响最大,而不利气象条件引起的污染物回流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该研究实现了工业园区多组分VOCs的实时在线测量,为今后对工业园区VOCs的来源判断提供了一种参考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放式怀特池 傅里变换红外光法(FTIR) 挥发性有机物(VOCs) 环境监测 来源解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无损鉴别中国传统手工纸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吕淑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2450-2458,共9页
纤维种类鉴别是古代纸张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探究中国传统手工纸的无损纤维鉴别的方法对中国古籍、档案及纸质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对已知纤维成分的17类64种中国传统手工... 纤维种类鉴别是古代纸张保护的重要基础工作。探究中国传统手工纸的无损纤维鉴别的方法对中国古籍、档案及纸质文物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应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ATRFTIR)对已知纤维成分的17类64种中国传统手工纸标准样品进行了无损分析,参考纤维素和木质素的红外峰位及部分纸样的X射线衍射(XRD)分析结果确认纸样中的所有红外谱峰归属;并采用分波段比较分析的方法对相似度极高的谱图进行比对分析,分别总结各类纸张在4000~1800、1800~1500、1500~1200和1200~600cm^(-1)四个波段的谱图特征;同时对4cm^(-1)精度的谱图进行二阶导数处理,分别总结各类纸张在1500~1200和1200~900cm^(-1)两个波段的二阶导数谱图特征;最后通过红外结晶指数及其他峰高和峰面积比值计算结果实现对纸类更细致的区分。应用上述方法对16个盲测样品进行了有效性测试,红外分析结果与显微纤维鉴别结果一致,初步证明了该方法在中国传统手工纸无损纤维鉴别上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实验结果表明,应用ATR-FTIR无损分析法可对麻、桑构皮、檀皮、瑞香皮和竹几大类原料的传统手工纸纤维类型作出快速而准确的鉴别,对于混料的宣纸也同样适用;但对于显微分析也难以鉴别的亲缘关系较近的植物原料如桑、构皮之间的精细鉴别仍有一定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傅里变换红外光 二阶导数红外光 中国传统手工纸 纤维鉴别 无损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小波和小波包变换的苯丙酮尿症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筛查模型的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蔡嘉华 尹嵩杰 +2 位作者 陈超 王淑美 梁生旺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458-462,共5页
应用小波和小波包变换对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进行去噪处理,以提高苯丙酮尿症(PKU)筛查模型的性能。首先优化小波和小波包变换的参数,然后分别对原始光谱(OS)、9点平滑光谱(9S)和一阶微分9点平滑光谱(1D9S)进行去噪处... 应用小波和小波包变换对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FTIR/ATR)进行去噪处理,以提高苯丙酮尿症(PKU)筛查模型的性能。首先优化小波和小波包变换的参数,然后分别对原始光谱(OS)、9点平滑光谱(9S)和一阶微分9点平滑光谱(1D9S)进行去噪处理,以均方根误差(RMSE)、平均相对误差(MRE)、预测准确率(Acc)等为指标,考察小波和小波包变换对模型性能的影响。结果与变换前相比,模型性能均有所提高,其中小波变换以1D9S+sym12处理结果为最优,而小波包变换以1D9S+sym1为最优;Acc全部提高为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波变换 小波包变换 多模型共识 苯丙酮尿症 傅里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织物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库的建立及应用 被引量:7
19
作者 魏子涵 李文霞 +2 位作者 杜宇君 马静雯 郑佳辉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64-68,共5页
针对常规方法鉴别纯纺织物及预测混纺织物组分含量工序多、耗时长且污染环境的问题,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结合衰减全反射(ATR)附件测试各纯纺及二组分混纺织物的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IR)图,并从已测的753个样品中筛... 针对常规方法鉴别纯纺织物及预测混纺织物组分含量工序多、耗时长且污染环境的问题,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结合衰减全反射(ATR)附件测试各纯纺及二组分混纺织物的傅里叶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ATR-IR)图,并从已测的753个样品中筛选出正反经纬组分一致的纯纺及混纺织物样品205个,建立了涤纶/棉、涤纶/羊毛、涤纶/锦纶、蚕丝/棉和涤纶/粘胶等纯纺及混纺织物的ATR-IR谱库。并利用自建谱库的检索功能,对20个未知纤维织物样品进行快速无损鉴别及含量预测。研究表明:对于纯纺织物,识别准确率为100%;对于混纺织物,当误差≤3%时,通过T检验,其定量预测结果与国标法测定值无显著差异,方便了样品的快速检验与含量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衰减全反射 傅里变换红外光 无损检测 织物组分鉴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防晒化妆品质量变化的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贺鑫鑫 曹进 王钢力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470-476,共7页
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ATR-FTIR)对不同配方组成的防晒化妆品进行了红外光谱鉴别并对其质量变化进行了追踪。结果表明,复配和单一防晒乳液因基质来源相同使得红外谱图的整体性和指纹性较为相似,但对其谱图进行二阶求导可放... 采用衰减全反射傅里叶变化红外光谱(ATR-FTIR)对不同配方组成的防晒化妆品进行了红外光谱鉴别并对其质量变化进行了追踪。结果表明,复配和单一防晒乳液因基质来源相同使得红外谱图的整体性和指纹性较为相似,但对其谱图进行二阶求导可放大各图谱指纹区间的差异用于配方组成差异较小的防晒乳液的鉴别。在6个月的加速实验中,同一乳液样品的红外谱图变化显著,且变化程度随着加速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变大。依据空白乳液在加速过程中的谱图和相关系数变化情况,确定相关系数值0.9800为此类化妆品红外检测时的整体质量变化临界值,即当红外谱图相关系数降至0.9800时可认为产品的质量已发生明显变化,达到其有效期终点。由此可知,ATR-FTIR可以很直观地反映防晒乳液在其存储期间整体质量变化情况,是一种快速、科学的考察化妆品整体质量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妆品 傅里变换衰减全反射红外光 鉴别 质量变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