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常见结构缝隙对γ射线屏蔽性能影响的分析研究
1
作者 池晓淼 韩毅 +6 位作者 曹勤剑 陈法国 刘宇辰 李国栋 孙岩松 杨明明 陈志伟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5-252,共8页
屏蔽装置实际安装布置过程中,结构缝隙通常难以避免,不同缝隙对装置屏蔽效果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基于蒙特卡罗程序Geant4,分别对混凝土、铁(Fe)和铅(Pb)结构缝隙对^(60)Co和^(137)Cs源的γ射线衰减倍数和半值层Δ_(1/2)进行计算。重... 屏蔽装置实际安装布置过程中,结构缝隙通常难以避免,不同缝隙对装置屏蔽效果影响存在较大差异。本文基于蒙特卡罗程序Geant4,分别对混凝土、铁(Fe)和铅(Pb)结构缝隙对^(60)Co和^(137)Cs源的γ射线衰减倍数和半值层Δ_(1/2)进行计算。重点对不同直缝宽度下不同屏蔽材料屏蔽性能和不同类型结构缝隙宽度下Pb板屏蔽性能进行分析研究;并在相同条件下对不同直缝宽度的Fe板计算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直缝而言,随着屏蔽体厚度的增加,相同缝隙宽度下半值层Δ_(1/2)逐渐变大;五类结构缝隙中,斜缝对Pb板屏蔽效果负面影响最小,其宽度每增加1 mm,半值层Δ_(1/2)的平均增量约为2.03%(^(60)Co)和2.02%(^(137)Cs),单V缝次之,直缝负面影响最大。本研究主要评估了各类缝隙结构对屏蔽装置防护效果的影响,在指导屏蔽装置的结构设计和选型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EANT4 结构缝隙 衰减倍数 半值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CNP程序的铅屏蔽层对γ射线屏蔽性能研究 被引量:12
2
作者 郭广水 曾心苗 +3 位作者 周鹏 秦培中 孟宪芳 王强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9期587-590,共4页
为了计算不同厚度铅对不同能量γ射线的屏蔽性能,本工作建立了两种模型,然后使用MCNP程序对这两种模型进行模拟计算,进而得到了铅的屏蔽性能。计算结果表明:相同厚度的铅屏蔽层对低能γ射线的屏蔽能力强于高能,随着γ射线能量的增大,屏... 为了计算不同厚度铅对不同能量γ射线的屏蔽性能,本工作建立了两种模型,然后使用MCNP程序对这两种模型进行模拟计算,进而得到了铅的屏蔽性能。计算结果表明:相同厚度的铅屏蔽层对低能γ射线的屏蔽能力强于高能,随着γ射线能量的增大,屏蔽能力呈下降趋势。作为验证,本工作计算了单向源、面源、各向同性面源情况下铅的屏蔽性能,还通过改变PHYS卡计算铅的屏蔽性能,得到的结果与上述结论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NP程序 Γ射线 衰减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北地区居住建筑节能外墙构造热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9
3
作者 朱轶韵 张群 +1 位作者 刘加平 赵钦 《西安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6-50,共5页
利用墙体热工系统分析了节能外墙构造方式对围护结构延迟和衰减作用的影响,以银川地区居住建筑为例,计算了具有相同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的不同构造方式的墙体对室外温度扰量的延迟时间与衰减倍数,比较分析了三种墙体的保温方式对室外... 利用墙体热工系统分析了节能外墙构造方式对围护结构延迟和衰减作用的影响,以银川地区居住建筑为例,计算了具有相同传热系数和热惰性指标的不同构造方式的墙体对室外温度扰量的延迟时间与衰减倍数,比较分析了三种墙体的保温方式对室外温度扰量平抑能力的差异。分析结果表明,墙体构造方式对热稳定性有明显的影响,其中外保温构造衰减倍数最大,而夹芯保温构造延迟时间最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能构造 热稳定性 衰减倍数 延迟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夏热冬冷地区双层相变材料墙体热工性能分析 被引量:8
4
作者 张源 吴志伟 +1 位作者 葛凤华 李维孝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465-471,共7页
针对在建筑围护结构中使用单一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不能满足全年节能和舒适度要求的问题,提出将两种不同相变温度的PCM同时填入到多层平壁墙体中,构成双层PCM墙体.采用显热容法对PCM的传热过程进行分析,对数学模型采用... 针对在建筑围护结构中使用单一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不能满足全年节能和舒适度要求的问题,提出将两种不同相变温度的PCM同时填入到多层平壁墙体中,构成双层PCM墙体.采用显热容法对PCM的传热过程进行分析,对数学模型采用有限差分法离散,利用MATLAB软件编程对多种不同结构的双层PCM墙体在典型夏热冬冷地区气候条件下热工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通过衰减倍数,先探索理论上的PCM最佳相变温区,再从实际建筑围护结构使用的PCM中选取热物性参数与理论上最佳值最接近的PCM,将该PCM墙体热工性能与理想的PCM墙体热工性能相比较,结果相差不大.研究表明:两种PCM层位于墙体中间位置时,衰减倍数最大,建筑围护结构内表面温度最稳定,低相变温度PCM在冬季的利用率和高相变温度PCM在夏季的利用率均为0~100%,能够使墙体保持较高的热工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层PCM 夏热冬冷地区 建筑围护结构 衰减倍数 PCM利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SuperMC对结构缝隙影响中子屏蔽的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孟宪芳 张龙 +4 位作者 孙超 王士军 曹可 马慧玲 秦培中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65-269,共5页
本文基于Monte Carlo粒子输运计算程序SuperMC,计算了四种含硼聚乙烯(B-PE)结构缝隙对两种谱中子的衰减倍数。为了便于比较不同结构缝隙对中子屏蔽性能的影响,统一与相同厚度无缝隙材料相比得到中子衰减倍数相对减小量,并在相同条件下... 本文基于Monte Carlo粒子输运计算程序SuperMC,计算了四种含硼聚乙烯(B-PE)结构缝隙对两种谱中子的衰减倍数。为了便于比较不同结构缝隙对中子屏蔽性能的影响,统一与相同厚度无缝隙材料相比得到中子衰减倍数相对减小量,并在相同条件下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厚度6 cm的B-PE材料,斜缝结构的快中子衰减倍数相对减小量为直缝结构的1/8,斜缝结构的慢化中子衰减倍数相对减小量为直缝结构的1/3,斜缝结构对中子屏蔽产生的负面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缝隙 中子能谱 衰减倍数 SuperMC程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材料组合模式对中子屏蔽性能影响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孟宪芳 张龙 +3 位作者 王士军 孙超 马慧玲 秦培中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99-602,共4页
在实验室中利用252Cf中子源的中子辐照装置产生快中子和热中子场,测试了相同材料的三种不同组合模式中子衰减倍数,利用MCNP软件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实验测试与模拟计算偏差小于5.0%,三种组合模式对快中子屏蔽性能影响不明显,而对热... 在实验室中利用252Cf中子源的中子辐照装置产生快中子和热中子场,测试了相同材料的三种不同组合模式中子衰减倍数,利用MCNP软件进行模拟计算。结果表明:实验测试与模拟计算偏差小于5.0%,三种组合模式对快中子屏蔽性能影响不明显,而对热中子屏蔽性能的影响高达2~3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组合模式 中子衰减倍数 蒙特卡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框体复合保温墙体热工性能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建光 童丽萍 《郑州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6-120,共5页
基于墙体非稳定传热的物理模型,以热力学能量理论写出非稳定传热的导热微分方程,并根据房屋内外壁实测的温度拟合成简谐温度波作为外部扰量.采用第三类边界条件,计算出小框体复合保温隔热体系的内壁面温度、热流密度、衰减倍数及延迟时... 基于墙体非稳定传热的物理模型,以热力学能量理论写出非稳定传热的导热微分方程,并根据房屋内外壁实测的温度拟合成简谐温度波作为外部扰量.采用第三类边界条件,计算出小框体复合保温隔热体系的内壁面温度、热流密度、衰减倍数及延迟时间等性能指标,在此基础上计算出不同构造墙体的热流量.计算结果表明,该体系相对于聚氨酯保温隔热体系热流量单位面积内降低3.4%;相对于聚苯乙烯保温隔热体系热流量单位面积内降低7.1%,从而证明了小框体复合保温隔热体系的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框体 热工性能 衰减倍数 延迟时间 热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管置入式墙体在实际建筑中的传热特性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张志刚 苏珂 姚万祥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1-6,共6页
该文在热管置入式墙体稳态传热实验和动态传热模拟的基础上,于天津地区搭建实际环境下热管置入式墙体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基于2个相同结构尺寸房间,在其中一间的南外墙上置入热管,测试期间用电暖器维持室内18℃。依据测试数据对实际环... 该文在热管置入式墙体稳态传热实验和动态传热模拟的基础上,于天津地区搭建实际环境下热管置入式墙体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基于2个相同结构尺寸房间,在其中一间的南外墙上置入热管,测试期间用电暖器维持室内18℃。依据测试数据对实际环境下墙体的动态传热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墙体,热管置入式墙体的内表面温度提升率为3.4%,蓄热能力提高;热管置入式墙体平均延迟时间为11.12 h,比普通墙体滞后约0.50 h;热管置入式墙体平均衰减倍数为89.37,比普通墙体大;测试期间热管置入式墙体节能率为2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阳能 热管 传热 延迟时间 衰减倍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