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隧道二次衬砌质量控制新技术 被引量:16
1
作者 贾海龙 张文新 邓川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704-1711,共8页
为解决隧道二次衬砌背后脱空、混凝土不密实、厚度不够、强度不足、施工缝开裂掉块等施工质量问题,依托在建的张吉怀铁路某隧道工程,施工中采用三维激光隧道扫描测量系统确保初期支护断面不侵限;采用激光定位和磁焊机焊接提升防水板固... 为解决隧道二次衬砌背后脱空、混凝土不密实、厚度不够、强度不足、施工缝开裂掉块等施工质量问题,依托在建的张吉怀铁路某隧道工程,施工中采用三维激光隧道扫描测量系统确保初期支护断面不侵限;采用激光定位和磁焊机焊接提升防水板固定效果;研发并使用新型台车分层逐窗自动布料系统,实现隧道拱墙衬砌混凝土自动分层逐窗浇筑;设置刹尖孔、拱顶安装防空洞监测装置和液位器装置,有效防治拱顶空洞;优化拱部振捣方式和施工缝施工工艺;制订并落实隧道二次衬砌质量管理新办法的技术和管理措施。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二次衬砌厚度零欠厚,拱部脱空率下降至5%以内,二次衬砌混凝土强度满足设计要求,总体施工质量得到大幅提高,为隧道施工和运营安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二次衬砌质量控制 三维激光扫描 新型台车 施工缝控裂 拱顶空洞预防 自动喷淋养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铁运营隧道衬砌质量地质雷达检测技术 被引量:10
2
作者 申耀伟 尤哲敏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57-60,共4页
高铁运营隧道的衬砌质量检测具有时间紧、任务重、影响因素多、协同难度大等突出特点。针对高铁的特点和要求,在多条线路检测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运营隧道衬砌质量的检测方法和流程,包括基础资料收集、实际测线布置、雷达天线频率... 高铁运营隧道的衬砌质量检测具有时间紧、任务重、影响因素多、协同难度大等突出特点。针对高铁的特点和要求,在多条线路检测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总结了运营隧道衬砌质量的检测方法和流程,包括基础资料收集、实际测线布置、雷达天线频率和参数选取、现场测量工作、检测数据分析与判释等,给出了常见病害的特征雷达剖面和现场验证图像,对及时有效地探测和确诊隧道衬砌病害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运营隧道 隧道衬砌质量 地质雷达 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引滦入津输水隧洞混凝土衬砌质量的探地雷达检测 被引量:2
3
作者 王德咏 罗先启 车爱兰 《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40-42,47,共4页
介绍了探地雷达法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的原理、方法.引滦入津输水隧洞混凝土衬砌质量的探地雷达检测结果表明,探地雷达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混凝土衬砌质量问题所在,为工程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是隧道混凝土无损检测的一种好方法,为类... 介绍了探地雷达法检测隧道衬砌质量的原理、方法.引滦入津输水隧洞混凝土衬砌质量的探地雷达检测结果表明,探地雷达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发现混凝土衬砌质量问题所在,为工程质量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是隧道混凝土无损检测的一种好方法,为类似的工程检测提供一个适用的参考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隧道 衬砌质量 无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雷达在广西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4
作者 李青燕 曾召田 张锦锦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5,共3页
地质雷达检测具有快速、无损、高精度等优点,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效果较为显著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地质雷达的检测原理、现场检测注意事项和数据处理方法;结合地质雷达在广西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工程实例,分析了隧道的典型... 地质雷达检测具有快速、无损、高精度等优点,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效果较为显著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地质雷达的检测原理、现场检测注意事项和数据处理方法;结合地质雷达在广西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工程实例,分析了隧道的典型雷达波形图像,表明了地质雷达在广西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铁路隧道 衬砌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铁路隧道建设期衬砌质量检测方法与新技术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安哲立 叶阳升 +3 位作者 马伟斌 郭小雄 邹文浩 王勇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97-504,共8页
为提升川藏铁路隧道衬砌检测效率及准确性,针对其建设难度大、建设周期长、结构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分析可能引发的主要衬砌质量隐患及检测问题,从技术、管理角度提出以先进成熟、提前介入、阶段开展、信息化管理为原则的基本要求。在梳... 为提升川藏铁路隧道衬砌检测效率及准确性,针对其建设难度大、建设周期长、结构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分析可能引发的主要衬砌质量隐患及检测问题,从技术、管理角度提出以先进成熟、提前介入、阶段开展、信息化管理为原则的基本要求。在梳理国内外既有隧道衬砌检测项目的基础上,提出以衬砌强度、厚度、渗水情况、裂损、冻害、结构位移等为主的川藏铁路隧道检测项目及方法。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新技术,明确川藏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应以机械化、智能化、集成化为新技术发展和应用导向,并提出川藏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隧道 建设期 衬砌质量检测 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提高电气化铁路运营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结果有效性的方法 被引量:3
6
作者 张智慧 宗志刚 张宏萄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9-103,共5页
针对部分电气化铁路隧道衬砌无损检测结果准确性不高的问题,结合大量既有线电气化铁路隧道检测数据,探讨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地质雷达法最成熟,能够快速、准确发现隧道衬砌中绝大部分隐蔽性病害... 针对部分电气化铁路隧道衬砌无损检测结果准确性不高的问题,结合大量既有线电气化铁路隧道检测数据,探讨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的有效方法。结果表明:与其他检测方法相比,地质雷达法最成熟,能够快速、准确发现隧道衬砌中绝大部分隐蔽性病害,应坚持使用以地质雷达法为主,敲击排查法等为辅的方法开展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工作;应根据线路特点、检测目标,合理确定检测内容、检测方法及布置测线;采用梯车杠杆平台等现场检测方式可大量减少检测盲区,提高检测效率;应加强检测现场定位的准确度和专业处理技术,检测结果要客观公正、全面审慎。从这些方面严格落实,可大幅提高电气化铁路运营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结果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电气化铁路 衬砌质量 无损检测 地质雷达法 隐蔽性病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进施工工艺提高隧道衬砌质量 被引量:18
7
作者 刘晓树 赵建宇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02年第9期25-26,共2页
以赤岭隧道为例 ,解决二次衬砌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问题 :台车上浮、衬砌环接缝处错台、曲线边墙混凝土表面气泡、拱部脱模剂油迹不均影响外观。通过查找原因 ,采取相应措施逐一加以解决 。
关键词 改进 施工工艺 隧道 衬砌质量 模板台丰 二次 错台 漏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衬砌质量地质雷达检测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陈建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0-206,共7页
针对目前隧道衬砌检测中存在的精度不高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地质雷达衬砌检测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隧道衬砌检测准确性的关键在于衬砌介电参数ε的选取,衬砌混凝土强度和含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 针对目前隧道衬砌检测中存在的精度不高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地质雷达衬砌检测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隧道衬砌检测准确性的关键在于衬砌介电参数ε的选取,衬砌混凝土强度和含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衬砌的介电常数和混凝土的龄期;利用线性回归确定了衬砌介电参数ε与混凝土水灰比、龄期以及强度的相关关系。在检测参数方面,表面波的拾取和数据处理理念对衬砌检测精度影响显著,采用不同频率的雷达天线时衬砌的检测精度不同。为提高衬砌检测精度在隧道拱顶、拱腰部位宜采用900 MHz天线,边墙部位宜采用400 MHz天线;在检测中需要根据衬砌混凝土的不同龄期采用不同的介电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衬砌质量检测 影响因素 介电常数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新建隧道衬砌质量检测车的研制与应用 被引量:9
9
作者 高春雷 王鹏 +3 位作者 韩自力 徐济松 张世红 何国华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9-72,共4页
根据我国高速铁路新建隧道建设期的检测需求和特点,提出检测车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关键技术问题。该车采用轮胎式走行车辆平台,作业速度3~10 km/h,非作业运行最高速度80 km/h,兼具衬砌内部、隧底结构检测与衬砌裂缝识别功能,可同时对拱墙3... 根据我国高速铁路新建隧道建设期的检测需求和特点,提出检测车的主要技术指标和关键技术问题。该车采用轮胎式走行车辆平台,作业速度3~10 km/h,非作业运行最高速度80 km/h,兼具衬砌内部、隧底结构检测与衬砌裂缝识别功能,可同时对拱墙3条测线、仰拱2条测线进行检测。基于机器人自动追踪技术和地质雷达检测技术,雷达天线与衬砌表面距离可保持在(100±20)mm,确保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数据的连续性和准确性。轮胎式隧道检测车已在新建高速铁路隧道中得到应用,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隧道 检测车 研制应用 衬砌质量 机器人 地质雷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西昆高速铁路隧道衬砌施工质量控制关键技术 被引量:5
10
作者 孔文亚 周立新 王君楼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96-100,共5页
以在建西昆高速铁路(西安—昆明)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平整度不足和拱顶二次衬砌灌注不密实导致的衬砌施工质量问题,提出了初期支护七步喷射混凝土法和二次衬砌拱顶混凝土纵向连续灌注技术,并配套研发了铁路隧道衬砌... 以在建西昆高速铁路(西安—昆明)隧道为工程背景,针对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平整度不足和拱顶二次衬砌灌注不密实导致的衬砌施工质量问题,提出了初期支护七步喷射混凝土法和二次衬砌拱顶混凝土纵向连续灌注技术,并配套研发了铁路隧道衬砌质量监测和管理数字化信息系统。经缙云山隧道现场试验,采用七步喷射混凝土法可将初期支护喷射混凝土平整度控制在小于0.055,合格率达到95%,对初期支护平整度的控制效果明显;采用纵向连续灌注技术的216 m二次衬砌拱顶施工段中未发现衬砌质量缺陷,基本解决了拱顶衬砌脱空和不密实问题。铁路隧道衬砌质量监测和管理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应用,使西昆铁路沿线隧道工程每公里二次衬砌脱空数量由该系统使用前的3.06处降至0.38处,每公里不密实数量由2.17处降至1.42处,提高了隧道二次衬砌施工质量和综合管控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衬砌质量 试验研究 纵向灌注技术 初期支护平整度 三维激光扫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探地雷达在隧道衬砌混凝土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1
作者 王法刚 肖国强 尹健民 《岩土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S1期183-185,共2页
简要介绍了应用探地雷达对隧道衬砌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的方法、原理及其实际应用效果。测试结果表明,探地雷达能及时、快速地发现衬砌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为工程质检和评价提供依据,是一种能很好地对衬砌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测的无损检测... 简要介绍了应用探地雷达对隧道衬砌混凝土质量进行检测的方法、原理及其实际应用效果。测试结果表明,探地雷达能及时、快速地发现衬砌混凝土的质量问题,为工程质检和评价提供依据,是一种能很好地对衬砌混凝土的质量进行检测的无损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衬砌质量 探地雷达 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衬砌灌注质量智能化保障技术 被引量:9
12
作者 安哲立 马伟斌 +3 位作者 王勇 郭小雄 胡云龙 王志伟 《中国铁路》 2020年第1期22-28,共7页
隧道结构时有掉块、水害、底鼓、开裂等病害产生,衬砌掉块因其发生无预兆、严重危及行车安全的特点被称为铁路隧道首害。空洞、脱空等衬砌质量缺陷是导致掉块等病害发生的主要隐患。既有检测技术的局限性、施工期间环境的特殊性、混凝... 隧道结构时有掉块、水害、底鼓、开裂等病害产生,衬砌掉块因其发生无预兆、严重危及行车安全的特点被称为铁路隧道首害。空洞、脱空等衬砌质量缺陷是导致掉块等病害发生的主要隐患。既有检测技术的局限性、施工期间环境的特殊性、混凝土多相混合的模糊性、工艺工法的隐蔽性,导致长期以来无法掌握混凝土冲顶的实际状态。经深层次分析拱顶空洞成因,针对性研发了衬砌灌注状态监测装置,设计隧道衬砌冲顶状态智能判释系统,形成高速铁路隧道衬砌冲顶质量智能化保障技术。该技术于京张高铁八达岭隧道开展试用,为现场提供实时指导依据,达到了降低衬砌施工质量缺陷、提升隧道品质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衬砌质量 智能化监测 冲顶 掉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检测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25
13
作者 龚彦峰 肖明清 +1 位作者 王少锋 唐曌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93-98,共6页
传统隧道质量检测方法以人工检查为主,结果依赖于检测人员水平,效率极低,远不能满足现场需求。为了检测设备的研制和保障铁路隧道运营安全,通过调研国内外多种隧道检测新技术和不同类型的综合检测车,分析现有隧道检测技术的特点,结果表... 传统隧道质量检测方法以人工检查为主,结果依赖于检测人员水平,效率极低,远不能满足现场需求。为了检测设备的研制和保障铁路隧道运营安全,通过调研国内外多种隧道检测新技术和不同类型的综合检测车,分析现有隧道检测技术的特点,结果表明:目前的检测技术存在病害检测指标相对单一、自动识别程度低、检测速度较慢等问题。提出铁路隧道检测环境与公路隧道及城市轨道交通相比存在的一些差别,得出铁路隧道检测技术有以下发展趋势:(1)隧道衬砌质量无接触式检测;(2)激光扫描将成为表面病害主要检测方式;(3)检测设备高度集成化;(4)检测数据采集和处理自动化;(5)铁路隧道检测车需采用专用轨道车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衬砌质量 检测技术 检测车 发展趋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创新型开放性实验设计 被引量:3
14
作者 薛建 黄航 梁文婧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6-189,201,共5页
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和动手能力都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全面掌握。为了弥补课程实验数不足,解决缺少具有实际地质原型的实验场地等问题,以野外现场室内化,... 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和动手能力都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全面掌握。为了弥补课程实验数不足,解决缺少具有实际地质原型的实验场地等问题,以野外现场室内化,地质问题微型化的方式,推出多个创新型开放性实验,这些实验在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开放性实验 地震波场认识 隧道衬砌质量检测 高密度电法 基桩小应变动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胀性岩(土)遂道的设计与施工 被引量:3
15
作者 张芬兰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92年第2期39-43,共5页
所谓膨胀性岩(土),就铁路遂道来说,是就遂道洞室周围岩体所具有的膨胀性质而言,较标准的膨胀岩(土)更为广义。由于其工程性质差,在这种地层中修建的建筑物出现了较多病害。国外自六十年代开始了对膨胀岩(土)的研究,据资料介绍,美国曾用... 所谓膨胀性岩(土),就铁路遂道来说,是就遂道洞室周围岩体所具有的膨胀性质而言,较标准的膨胀岩(土)更为广义。由于其工程性质差,在这种地层中修建的建筑物出现了较多病害。国外自六十年代开始了对膨胀岩(土)的研究,据资料介绍,美国曾用于膨胀性岩(土)工程病害整治的费用每个都约达十几亿美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性 膨胀岩 病害整治 岩体风化 临时支护 衬砌质量 洞室 自由膨胀率 膨胀力 锚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施工治理整顿的思考
16
作者 陈由 《铁道工程学报》 EI 1993年第2期1-4,共4页
近年来,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随着施工领域的拓宽,担负的铁路隧道及其它地下工程量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正在施工的隧道有126座,总延长约13Q余公里。其中1000米以上的隧道就有40座,延长90余公里,占在施隧道总长的70%。这些隧道工程所占... 近年来,中国铁道建筑总公司随着施工领域的拓宽,担负的铁路隧道及其它地下工程量不断增加。据统计,目前正在施工的隧道有126座,总延长约13Q余公里。其中1000米以上的隧道就有40座,延长90余公里,占在施隧道总长的70%。这些隧道工程所占的投资比例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施工 隧道开挖 铁路隧道 衬砌质量 施工方案 施工领域 黄土隧道 双线隧道 复合式 土质隧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ew methods of safety evaluation for rock/soil mass surrounding tunnel under earthquake 被引量:1
17
作者 程选生 DOWDING Charles H 田瑞瑞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7期2935-2943,共9页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obtain the seismic safety coefficient and fracture surface and proceed with the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for the rock mass or soil mass surrounding a tunnel,and the limitation of eval...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obtain the seismic safety coefficient and fracture surface and proceed with the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for the rock mass or soil mass surrounding a tunnel,and the limitation of evaluating seismic stability is considered using the pseudo-static strength reduction.By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 software ANSYS and the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new methods of seismic safety evaluation for the rock mass or soil mass surrounding a tunnel are put forward,such as the dynamic finite element static shear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 and dynamic finite element shear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In order to prove the feasibility of the proposed methods,the results of numerical examples are compared with that of the pseudo-static strength reduction method.The results show that 1) the two methods are both feasible,and the plastic zone first appears near the bottom corners; 2) the safety factor of new method Ⅱ is smaller than that of new method I but generally,and the difference is very small.Therefore,in order to ensure the safety of the structure,two new methods are proposed to evaluate the seismic stability of the rock mass or soil mass surrounding a tunnel.A theoretical basis is provided for the seismic stability of the rock mass or soil mass and the lining surrounding a tunnel and also provided for the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UNNEL rock or soil mass surrounding tunnel earthquake stability safety evalu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