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VMD-HHT 冲击回波法的隧道衬砌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孟露 汪旭 +1 位作者 卢松 肖洋 《铁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75-82,共8页
研究目的:针对常规冲击回波法在进行隧道衬砌脱空检测时容易出现多重峰值、虚假频率等问题,提出以模糊熵和相关系数为综合目标函数的遗传算法对原始信号进行最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然后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计算信号的边际谱,并... 研究目的:针对常规冲击回波法在进行隧道衬砌脱空检测时容易出现多重峰值、虚假频率等问题,提出以模糊熵和相关系数为综合目标函数的遗传算法对原始信号进行最优化变分模态分解(VMD),然后基于希尔伯特-黄变换(HHT)计算信号的边际谱,并据此进行脱空检测分析,解决了傅里叶变换对非平稳冲击回波信号分析存在的固有缺陷,并基于仿真信号和隧道衬砌物理模型检测信号对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验证。研究结论:(1)以模糊熵和相关系数为综合目标函数的遗传算法有效实现了VMD分解参数的最优化,避免了人为设定参数所具有的偶然性;(2)VMD能够自适应地实现对冲击回波信号不同主频分量的有效分离,不存在模态混叠,因此能够有效滤除噪音信号,提高数据信噪比;(3)本文所提出的基于改进VMD-HHT的冲击回波法能够对衬砌厚度进行可靠检测,且检测结果中主频清晰明显,干扰远小于常用的傅里叶变换,不容易产生误判,有效提高了检测精度;(4)由于傅里叶变换及VMD-HHT处理方法的检测结果均存在一定的误差,因此要精确判断衬砌是否存在脱空,需结合隧道衬砌为密实情况的结果进行综合对比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击回波法 脱空检测 VMD-HHT 遗传算法 边际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的隧道衬砌病害精确检测方法
2
作者 方力涵 张庆文 +2 位作者 李卫国 邹大晴 陆久飞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6期6812-6820,共9页
隧道衬砌检测是隧道建造与维护的一项重要质量管理内容。因衬砌内部病害种类多样、边界模糊,导致病害识别不准、模型训练困难。而依靠人工识别或现有模型无法实现快速、准确得检测病害。针对上述问题,以云南隧道B-scan取得的1922个衬砌... 隧道衬砌检测是隧道建造与维护的一项重要质量管理内容。因衬砌内部病害种类多样、边界模糊,导致病害识别不准、模型训练困难。而依靠人工识别或现有模型无法实现快速、准确得检测病害。针对上述问题,以云南隧道B-scan取得的1922个衬砌雷达样本创建数据集,用于训练模型,并提出一种基于YOLOv5的隧道衬砌病害检测模型YOLO-Tunnel。通过改进Backbone与Neck,提升了模型特征提取能力、增加感受野、提升模型定位能力;根据数据集规模和目标尺寸比例,选择合适的模型尺寸和平衡权重,进一步提高模型识别能力。结果表明:YOLO-Tunnel相比YOLOv5s有更好的病害检测精度同时也满足实时检测需求,其中准确率、召回率、均值平均精度(mAP)分别提高了2.5、9.0、8.1个百分点,推理时间增加了2.7 ms,为21.8 ms。研究成果为进一步提高隧道衬砌病害识别性能及模型优化方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衬砌检测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HRNetV2的高寒区隧道衬砌冻害检测方法
3
作者 郭强 车博文 +2 位作者 包卫星 潘振华 卢汉青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5期10956-10963,共8页
针对修建在高寒区的隧道衬砌存在的所处环境恶劣、冻害频发、衬砌图像干扰因素多、冻害目标尺度不一致及传统人工目视检测方法效率低下且成本昂贵等问题,提出了基于HRNetV2的高寒区隧道衬砌冻害检测方法。首先以HRNetV2为基础模型,提出... 针对修建在高寒区的隧道衬砌存在的所处环境恶劣、冻害频发、衬砌图像干扰因素多、冻害目标尺度不一致及传统人工目视检测方法效率低下且成本昂贵等问题,提出了基于HRNetV2的高寒区隧道衬砌冻害检测方法。首先以HRNetV2为基础模型,提出改进模型,在主干特征提取网络结合迁移学习的知识,在结构中引入注意力机制以加强模型对于冻害特征的学习能力,并使用Focalloss作为损失函数以解决类别不平衡问题。为验证改进后模型的性能,使用高清摄像头采集高寒区隧道衬砌冻害图像,经过裁剪及数据增强等手段,建立一个包含2800张图像的冻害数据集。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模型在冻害数据集上的平均交并比(mean intersection over union,mIoU)可达到89.05%,相比原始模型提升了5.41%,在面对复杂形态冻害时展现出较好的鲁棒性,可直接应用于高分辨率原图;且在综合性能上优于DeeplabV3+、U-Net、PSPNet三种模型。所提方法可准确、安全地实现衬砌冻害智能检测,可为高寒区隧道智能化运维提供一定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路隧道 冻害检测 理论分析 语义分割 注意力机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改进Yolov5的地铁隧道附属设施与衬砌表观病害检测方法 被引量:20
4
作者 朱家松 郑澳 +3 位作者 雷占占 练敏青 杨军伍 李林超 《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08-1019,共12页
随着地铁隧道服役时间增长,隧道衬砌在多因素影响下病害频发,对隧道结构及临近附属设施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危及到行车安全。因此,亟需精确高效的地铁隧道病害及设施检测技术。然而,地铁隧道存在内部环境复杂,附属设施与衬砌病害纹理及灰... 随着地铁隧道服役时间增长,隧道衬砌在多因素影响下病害频发,对隧道结构及临近附属设施造成不良影响,严重危及到行车安全。因此,亟需精确高效的地铁隧道病害及设施检测技术。然而,地铁隧道存在内部环境复杂,附属设施与衬砌病害纹理及灰度相似、目标尺度不一等检测难点,传统的人工巡检及数字图像处理方法均存在局限。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改进Yolov5的地铁隧道附属设施及衬砌表观病害检测模型。针对设施及病害的位置特征引入坐标注意力(Coordinate attention)引导模型对目标区域赋予更高权重,抑制背景噪声;采用Bi FPN(Bi-directional Feature Pyramid Network)特征融合网络提升小目标病害检测效果;并利用Ghost Bottleneck替代部分卷积减少模型参数,提高检测效率。为验证改进后模型检测性能,进行现场实验,构建样本数量为843的地铁隧道衬砌图像数据集。并采用随机裁剪、镜像翻转等数据增强方法,将样本量扩充至4 072。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改进模型的平均精度均值(m AP)可达89.2%,较原模型提高了3.7%,有效提升了隧道环境中小目标病害的检测效果。且模型参数减少了12%,更有利边缘端部署。相比于其他隧道检测模型,改进后的模型在综合性能上更具优势,可为地铁隧道衬砌病害实时检测和附属设施数字化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隧道 衬砌检测 深度学习 目标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川藏铁路隧道建设期衬砌质量检测方法与新技术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安哲立 叶阳升 +3 位作者 马伟斌 郭小雄 邹文浩 王勇 《隧道建设(中英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S01期497-504,共8页
为提升川藏铁路隧道衬砌检测效率及准确性,针对其建设难度大、建设周期长、结构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分析可能引发的主要衬砌质量隐患及检测问题,从技术、管理角度提出以先进成熟、提前介入、阶段开展、信息化管理为原则的基本要求。在梳... 为提升川藏铁路隧道衬砌检测效率及准确性,针对其建设难度大、建设周期长、结构质量要求高的特点,分析可能引发的主要衬砌质量隐患及检测问题,从技术、管理角度提出以先进成熟、提前介入、阶段开展、信息化管理为原则的基本要求。在梳理国内外既有隧道衬砌检测项目的基础上,提出以衬砌强度、厚度、渗水情况、裂损、冻害、结构位移等为主的川藏铁路隧道检测项目及方法。通过总结近年来国内外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新技术,明确川藏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应以机械化、智能化、集成化为新技术发展和应用导向,并提出川藏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应用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藏铁路 隧道 建设期 质量检测 衬砌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隧道衬砌养护与检测技术 被引量:13
6
作者 霍建勋 林传年 刘喆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28-133,共6页
隧道衬砌养护不到位、施工质量不过关等因素给隧道衬砌质量带来了很大安全隐患,国内运营的铁路隧道衬砌存在的开裂、蜂窝、麻面、掉渣等质量问题均与衬砌养护有直接关系。因此,寻求合理高效的衬砌养护方法及高效的衬砌质量检测技术尤为... 隧道衬砌养护不到位、施工质量不过关等因素给隧道衬砌质量带来了很大安全隐患,国内运营的铁路隧道衬砌存在的开裂、蜂窝、麻面、掉渣等质量问题均与衬砌养护有直接关系。因此,寻求合理高效的衬砌养护方法及高效的衬砌质量检测技术尤为重要。论述目前铁路隧道衬砌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及其诱发因素,并结合隧道衬砌养护方法,论述如何从衬砌养护提高隧道衬砌质量。同时,提出隧道衬砌智能养护技术及隧道衬砌检测新方法,并以京张高速铁路新八达岭长城隧道为工程依托,利用智能养护台车养护法对隧道衬砌C35混凝土早期强度、碳化深度以及内外温差3个方面与传统养护方法进行实验对比。实验结果证明,采用智能养护台车养护对于提高衬砌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智能养护 衬砌检测 质量评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衬砌质量全断面检测台车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6
7
作者 张海涛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227-1235,共9页
为解决人工手持雷达天线进行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存在的测线偏移、仪器脱离隧道表面、往复作业检测效率低、安全隐患多等问题,研制一款可实现单次全断面机械化作业的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台车。该台车集成多级伸缩机械臂及九通道隧道质量... 为解决人工手持雷达天线进行隧道衬砌质量无损检测存在的测线偏移、仪器脱离隧道表面、往复作业检测效率低、安全隐患多等问题,研制一款可实现单次全断面机械化作业的隧道衬砌质量检测台车。该台车集成多级伸缩机械臂及九通道隧道质量检测系统,具有单次多线机械化同步检测、多通道雷达天线数据采集控制、雷达天线与隧道壁自适应、里程综合定位及视频采集等关键技术,并已在湖北郑万高铁某隧道使用,检测效果良好。相较于传统单次单线检测方式,检测效率由15 h/km提高至1 h/km;雷达天线自适应功能保证仪器紧贴隧道表面,检测连续可靠;同时,九通道隧道质量检测系统的应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衬砌质量检测的信息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衬砌检测台车 全断面 雷达天线 自适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裂缝自动化检测硬件系统研究 被引量:19
8
作者 王华夏 漆泰岳 王睿 《铁道标准设计》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7-102,共6页
衬砌裂缝是最常见的隧道病害。由于高速铁路列车运行速度较快,衬砌裂缝造成衬砌混凝土掉块会对高速铁路运行造成极大安全隐患。目前国内衬砌裂缝检测还停留在以人工检测为主的阶段,而基于图像处理的检测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桥梁、公路... 衬砌裂缝是最常见的隧道病害。由于高速铁路列车运行速度较快,衬砌裂缝造成衬砌混凝土掉块会对高速铁路运行造成极大安全隐患。目前国内衬砌裂缝检测还停留在以人工检测为主的阶段,而基于图像处理的检测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桥梁、公路等工程中,但是由于隧道自身的特殊性,检测系统的发展较为缓慢。在结合高速铁路隧道自身特点基础上,提出一套隧道裂缝自动化检测系统,并对系统工作原理进行阐释,在此基础上对系统内部各项硬件设备进行选型,最后在实验室内完成组装和调试,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隧道 裂缝 自动检测 图像采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地质雷达在广西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李青燕 曾召田 张锦锦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3-35,共3页
地质雷达检测具有快速、无损、高精度等优点,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效果较为显著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地质雷达的检测原理、现场检测注意事项和数据处理方法;结合地质雷达在广西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工程实例,分析了隧道的典型... 地质雷达检测具有快速、无损、高精度等优点,是近年来发展较为迅速、效果较为显著的方法之一。本文介绍了地质雷达的检测原理、现场检测注意事项和数据处理方法;结合地质雷达在广西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的工程实例,分析了隧道的典型雷达波形图像,表明了地质雷达在广西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铁路隧道 质量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隧道衬砌质量地质雷达检测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陈建平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00-206,共7页
针对目前隧道衬砌检测中存在的精度不高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地质雷达衬砌检测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隧道衬砌检测准确性的关键在于衬砌介电参数ε的选取,衬砌混凝土强度和含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 针对目前隧道衬砌检测中存在的精度不高问题,采用理论分析和现场实际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地质雷达衬砌检测精度的影响因素,研究表明:隧道衬砌检测准确性的关键在于衬砌介电参数ε的选取,衬砌混凝土强度和含水量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衬砌的介电常数和混凝土的龄期;利用线性回归确定了衬砌介电参数ε与混凝土水灰比、龄期以及强度的相关关系。在检测参数方面,表面波的拾取和数据处理理念对衬砌检测精度影响显著,采用不同频率的雷达天线时衬砌的检测精度不同。为提高衬砌检测精度在隧道拱顶、拱腰部位宜采用900 MHz天线,边墙部位宜采用400 MHz天线;在检测中需要根据衬砌混凝土的不同龄期采用不同的介电参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雷达 质量检测 影响因素 介电常数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路隧道衬砌表观裂缝快速检测技术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少瑜 宋国华 +2 位作者 冯乾宽 王石磊 李健超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2-95,共4页
梳理了国内外衬砌表观状态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对现场踏勘检测和衬砌表观检测系统检测出的衬砌裂缝检出率、里程误差、长度误差等关键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衬砌表观检测系统对宽度0.3 mm及以下的裂缝检出率为54.3%,对宽度0.3 mm... 梳理了国内外衬砌表观状态检测技术发展现状,对现场踏勘检测和衬砌表观检测系统检测出的衬砌裂缝检出率、里程误差、长度误差等关键参数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衬砌表观检测系统对宽度0.3 mm及以下的裂缝检出率为54.3%,对宽度0.3 mm以上的裂缝检出率为92.6%;纵向裂缝长度的离散误差为±0.7 m,主要由里程误差所致;环向裂缝长度的离散误差在-0.4~1.0 m,主要由图像拼接冗余所致。与现场踏勘检测结果相比,表观检测系统识别的环向裂缝长度存在27%的系统性放大现象,需进一步研究基于关键特征点匹配技术的图像拼接方法,降低拼接冗余,以提高环向裂缝长度的识别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运营铁路隧道 裂缝检测 现场测试 统计分析 激光扫描 离散误差 拼接冗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受监督热图隧道衬砌线识别算法
12
作者 宋恒 张宜声 +1 位作者 耿天宝 王东杰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8-87,共10页
衬砌线识别作为隧道缺陷检测分析的关键步骤,长期面临检测数据解析困难问题,为突破传统解析方法的局限性,提高解析结果的准确性、鲁棒性,本文对CenterNet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受监督热图算法的隧道衬砌线关键点识别算法。该算法主要分为... 衬砌线识别作为隧道缺陷检测分析的关键步骤,长期面临检测数据解析困难问题,为突破传统解析方法的局限性,提高解析结果的准确性、鲁棒性,本文对CenterNet算法进行改进,提出了受监督热图算法的隧道衬砌线关键点识别算法。该算法主要分为关键点检测和曲线拟合两个阶段,包括网格分类任务、外围点监督、抗噪声扰动3种改进方法。双阶段共同训练时,在关键点检测阶段,首先,新增网格分类任务,依据分类结果监督热图拟合过程,以改进CenterNet算法对于密集关键点的热图拟合能力;其次,在训练的前10轮中额外输出一定数量外围点热图,通过外围点监督热图拟合,配合网络分类任务改进热图拟合能力。曲线拟合阶段微调训练时,对该阶段的输入加入抗噪声扰动,以缓解图像噪声干扰。为验证本文算法的改进效果,构建了隧道衬砌数据集,先验证单独使用网格分类任务、外围点监督、抗噪声扰动3种具体改进方法对衬砌线识别的影响;再通过消融实验,进一步展示3种改进方法的组合对算法识别结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本文算法对比CenterNet和CornerNet算法识别效果提升明显,使用网格分类任务识别的曲线间距误差均降低约0.4个像素点;训练过程前10轮使用8~10个外围点监督模型学习,识别效果提升最大;抗噪声扰动强度σ为0.08时识别效果最佳,且抗噪声扰动强度不宜过大;此外,以上3种改进方法的任意组合均能有效提升识别效果。本文提出的受监督热图隧道雷达数据衬砌线识别算法可为工程建设领域探地雷达无损检测数据解译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探地雷达 线检测 网格分类任务 外围点监督 抗噪声扰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DXF文件的铁路隧道衬砌病害矢量化研究与应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刘艳芬 柴雪松 +4 位作者 雷林 吴玉哲 陈学喜 李健超 于国丞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138-142,共5页
为解决人工绘制铁路隧道衬砌病害矢量图费时费力以及人工录入出错率高的问题,提出基于DXF文件的铁路隧道衬砌病害图像自动矢量化方法。首先,利用轮廓识别算法获得衬砌病害点云的轮廓坐标;其次,根据铁路隧道的断面尺寸等信息,将上述轮廓... 为解决人工绘制铁路隧道衬砌病害矢量图费时费力以及人工录入出错率高的问题,提出基于DXF文件的铁路隧道衬砌病害图像自动矢量化方法。首先,利用轮廓识别算法获得衬砌病害点云的轮廓坐标;其次,根据铁路隧道的断面尺寸等信息,将上述轮廓坐标映射到隧道矢量图上;最后,利用DXF文件、C++语言实现铁路隧道衬砌病害矢量图的自动生成。在多条铁路隧道周期性检测的应用表明,该方法不仅可以满足不同隧道数据处理程序之间的快速交互和衬砌病害现场精准复核需求,还适用于不同线路等级、断面尺寸、单双线别的隧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病害 衬砌检测 DXF文件 矢量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铁路隧道检测车检测臂末端跟随技术在新建双线隧道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4
作者 张世红 徐济松 +2 位作者 高春雷 何国华 王鹏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20-122,共3页
针对新开通高速铁路隧道潜在病害和新建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效率低的问题,研发了高速铁路隧道检测车。检测车具有3条检测臂,可同时检测隧道上部3条测线,最高检测速度可达10 km/h。在一新建双线高速铁路隧道进行了检测臂未端跟随试... 针对新开通高速铁路隧道潜在病害和新建高速铁路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效率低的问题,研发了高速铁路隧道检测车。检测车具有3条检测臂,可同时检测隧道上部3条测线,最高检测速度可达10 km/h。在一新建双线高速铁路隧道进行了检测臂未端跟随试验。结果表明:该检测车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人机交互界面良好,操作方便;检测臂端部与隧道内壁距离能较好保持在(100±20)mm,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隧道衬砌质量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路隧道 高速铁路隧道检测 试验研究 检测 臂端跟随技术 衬砌检测 检测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创新型开放性实验设计 被引量:3
15
作者 薛建 黄航 梁文婧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86-189,201,共5页
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和动手能力都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全面掌握。为了弥补课程实验数不足,解决缺少具有实际地质原型的实验场地等问题,以野外现场室内化,... 工程与环境地球物理是一门应用性和动手能力都很强的学科,在学习过程中,只有课堂上的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需要通过实践才能真正理解和全面掌握。为了弥补课程实验数不足,解决缺少具有实际地质原型的实验场地等问题,以野外现场室内化,地质问题微型化的方式,推出多个创新型开放性实验,这些实验在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发挥了较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开放性实验 地震波场认识 隧道质量检测 高密度电法 基桩小应变动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