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硝基环丁烷炸药及其衍生物表面静电势与感度理论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郭晓娟 李斌 +1 位作者 任福德 赵光明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73-778,共6页
在DFT-B3LYP/6-311++G**水平上,研究了硝基环丁烷及其衍生物和硝基环己烷C-NO_2和N-NO_2键的中点、环上方分子表面静电势及其统计量,建立了三种标题化合物实验撞击感度h50与分子表面静电势及其统计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这些模型... 在DFT-B3LYP/6-311++G**水平上,研究了硝基环丁烷及其衍生物和硝基环己烷C-NO_2和N-NO_2键的中点、环上方分子表面静电势及其统计量,建立了三种标题化合物实验撞击感度h50与分子表面静电势及其统计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这些模型的相关性较差.然而,环张力贡献的引入使其相关性增强.作为一种表征分子全局性质的物理量,分子表面静电势可用于预估炸药分子的感度.随着实验数据的增多,建立撞击感度h_(50)与分子表面静电势及其静电势的统计量之间的定量关系是有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感度 分子表面静电势 硝基环丁烷 DFT-B3LY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扫描力显微镜测量表面静电势 被引量:1
2
作者 张兆祥 赵兴钰 +1 位作者 侯士敏 薛增泉 《电子与信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85-490,共6页
该文叙述了利用扫描力显微镜测量表面静电势的工作原理,并给出了不同类型扫描静电势显微镜的框图,以及利用它得到的一些实验结果。
关键词 表面静电势 扫描力显微镜 工作原理 绝缘平面测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硝基芳香族炸药的表面静电势、活化能与感度理论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刘媛媛 李斌 +2 位作者 赵光明 雷伟 樊白娟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851-855,共5页
运用密度泛函DFT-BHand HLYP/6-311G**方法,对八种三硝基芳香族炸药分子进行全优化、能量频率计算,研究其各自的活化能、表面静电势等几种统计量.建立起这八种化合物实验撞击感度h50与分子表面静电势及统计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发现其... 运用密度泛函DFT-BHand HLYP/6-311G**方法,对八种三硝基芳香族炸药分子进行全优化、能量频率计算,研究其各自的活化能、表面静电势等几种统计量.建立起这八种化合物实验撞击感度h50与分子表面静电势及统计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结果发现其相关系数很大(0.91+).随后引入活化能影响因子,在撞击感度与分子活化能、分子表面静电势及其统计量之间建立关系模型,结果表明撞击感度与活化能、表面静电势及其他统计量之间存在很好的相关关系(0.95+).这对预估炸药分子的撞击感度值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撞击感度 分子活化能 分子表面静电势 三硝基芳香族炸药 DFT-BHandHLYP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分子表面静电势参数对甲氧基高溴联苯醚的QSRR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王维 顾重武 +2 位作者 林楠 管立 许惠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427-1432,共6页
甲氧基高溴联苯醚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基于有机化合物定量结构与色谱相对保留时间的关系,对25个甲氧基高溴联苯醚化合物进行了HF/6-31G*水平上的结构优化,并在优化结构基础上进行了分子表面静电势描述符的提取。应用统计软件对甲... 甲氧基高溴联苯醚是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基于有机化合物定量结构与色谱相对保留时间的关系,对25个甲氧基高溴联苯醚化合物进行了HF/6-31G*水平上的结构优化,并在优化结构基础上进行了分子表面静电势描述符的提取。应用统计软件对甲氧基高溴联苯醚化合物的色谱相对保留时间与分子表面静电势进行了多元线性回归(MLR)。结果表明,分子体积和常规量子化学参数结合分子表面静电势参数可以很好地表达甲氧基高溴联苯醚的色谱保留时间与其分子结构间的定量关系,所建立的QSRR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同时也证明了分子表面静电势参数在甲氧基高溴联苯醚化合物QSRR研究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氧基高溴联苯醚 分子表面静电势 色谱保留时间 定量结构-保留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晕驻极针刺毡滤袋表面静电势特征及过滤性能
5
作者 吕超 舒瑞 +1 位作者 柳静献 孙熙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655-1662,共8页
袋式除尘器用针刺毡滤袋经电晕驻极后其表面初始静电势分布及其衰减特性尚不清晰,从而限制了该技术在工业除尘领域的实际应用.利用自制单针-板电极负直流高压电晕驻极装置对针刺毡滤袋进行电晕驻极处理,将滤袋表面网格化细分为驻极核心... 袋式除尘器用针刺毡滤袋经电晕驻极后其表面初始静电势分布及其衰减特性尚不清晰,从而限制了该技术在工业除尘领域的实际应用.利用自制单针-板电极负直流高压电晕驻极装置对针刺毡滤袋进行电晕驻极处理,将滤袋表面网格化细分为驻极核心区域、中间区域及边缘区域,分别探究不同驻极电压、驻极温度、驻极时间和滤袋材质对各个区域内表面初始静电势及其衰减特性的影响规律.在此基础上,对最优驻极工艺条件下得到的驻极针刺毡滤袋过滤性能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即使对于同一滤袋,不同驻极区域内表面初始静电势及其衰减规律随驻极电压、驻极温度及驻极时间的变化规律也各不相同.当滤袋表面电荷密度达到饱和状态时,进一步升高驻极电压反而会降低其核心区域内表面初始静电势;驻极时间主要影响核心区域内表面初始静电势,对于非核心区域内初始表面静电势几乎没有影响;提升驻极温度可显著提高非核心区域内表面初始静电势;表面初始静电势越小、驻极温度越低、驻极时间越长均能有效降低电晕驻极针刺毡滤袋表面静电势衰减速度.电晕驻极处理使得针刺毡滤袋对于0.3及0.5μm颗粒物捕集效率提升显著,提升幅度高达28.79%及18.14%,同时其压差几乎保持不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袋 电晕驻极 表面静电势 过滤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硫醇吸附挥发性有机气体(VOCs)的气敏机理 被引量:1
6
作者 张海燕 李琦 +2 位作者 王梓臻 文豪 刘丹凤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35-44,共10页
化学电阻气体传感器对于空气质量、食品检测和人体呼吸有着重要作用.传感器上修饰物硫醇与待测的VOCs之间吸附的气敏机理分析是选择硫醇、预测吸附能力与特异性的重要手段.本文选取了11-巯基-1-十一醇(MUD)和4-甲氧基苄硫醇(MTT)两种常... 化学电阻气体传感器对于空气质量、食品检测和人体呼吸有着重要作用.传感器上修饰物硫醇与待测的VOCs之间吸附的气敏机理分析是选择硫醇、预测吸附能力与特异性的重要手段.本文选取了11-巯基-1-十一醇(MUD)和4-甲氧基苄硫醇(MTT)两种常见的硫醇与六种典型的VOCs(乙醇ETN、异丙醇IPA、丙酮ACN、正己烷HXN、甲苯TLN、苯甲醛BND),基于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其表面静电势(ESP)并建立气体吸附模型.在气体吸附模型的基础上计算其吸附能,并分析其弱相互作用,从微观角度解释气体吸附的作用机理.实验结果表明,具有羟基的MUD分子对同样有羟基的气体(如ETN、IPA)能够以氢键的方式吸附,具有较强的选择效果;具有苯环的MTT分子与具有苯环结构的气体分子(如TLN、BND)吸附时会在苯环之间形成π-π堆积,基于色散作用进行吸附,这表明MTT分子对具有苯环结构的气体有着较强的吸附作用.研究发现其色散作用吸附的强弱与分子的表面ESP绝对值有关.本文对于传感器表面修饰物吸附气体的气敏机理进行了探究,并对表面修饰物的选择和实验结果预测提供了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醇 VOCS DFT 表面静电势 气体吸附模型 弱相互作用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化学分析表面活性剂对不同煤种润湿机理的影响 被引量:13
7
作者 刘硕 葛少成 +4 位作者 王俊峰 孙丽英 陈曦 荆德吉 康健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105-111,共7页
为研究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煤润湿性的调控机理,首先将所选煤样的润湿性与煤样成分进行关联分析,然后采用透过高度法实验及量子化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表面活性剂对煤样润湿性的影响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煤的润湿性与煤中固有水分... 为研究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煤润湿性的调控机理,首先将所选煤样的润湿性与煤样成分进行关联分析,然后采用透过高度法实验及量子化学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研究表面活性剂对煤样润湿性的影响效果及机理。结果表明:煤的润湿性与煤中固有水分、灰分呈正相关关系,与煤中固定碳呈负相关关系;所选取的4种表面活性剂的加入会降低褐煤的亲水性,而对长焰煤、焦煤和无烟煤亲水性有提升作用,并且十二烷基硫酸钠对于这3种煤样亲水性的提升作用最为明显;表面活性剂分子、水分子及煤分子的表面静电势分布共同决定了表面活性剂对煤浸润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表面活性剂 润湿性 粉尘防治 表面静电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合物膜水分配系数的QSPR研究和分子三维参数表征 被引量:3
8
作者 胡桂香 邹建卫 +3 位作者 曾敏 张兵 金海晓 俞庆森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58-561,566,共5页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分析方法,研究分子表面静电势参数,VolSurf参数与双十四酰基磷脂酰基胆碱(DMPC)-水分配系数之间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均得到较好的结果.分子表面静电势参数分析表明化合物分子表面上负的静电势越分散... 利用多元线性回归和偏最小二乘分析方法,研究分子表面静电势参数,VolSurf参数与双十四酰基磷脂酰基胆碱(DMPC)-水分配系数之间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均得到较好的结果.分子表面静电势参数分析表明化合物分子表面上负的静电势越分散,越倾向于分配在水相中;与水分子的作用越强,越有利于分配在水相中.此外,具有较大体积和偶极密度的分子倾向于分配在弱极性相中.VolSurf参数分析表明大体积的分子易于分配在DMPC中;分子表面亲水区域较大的分子则倾向于分配在水相中.两个方程中的重要参数之间有较高的相关性,且与DMPC-水分配系数相关性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MPC 分配系数 表面静电势 VOLSURF QS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卤代苯甲醚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K_(ow))的QSPR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许惠英 张建英 +2 位作者 王艳花 俞庆森 邹建卫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5-219,共5页
基于卤代苯甲醚类化合物的定量结构与性质关系,对其中有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Kow)数据的 43个卤代苯甲醚进行了HF/6-31G*水平上的结构优化,并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分子静电势及其导出参数的计算.选取其中的27个化合物作为训练集... 基于卤代苯甲醚类化合物的定量结构与性质关系,对其中有正辛醇/水分配系数(lgKow)数据的 43个卤代苯甲醚进行了HF/6-31G*水平上的结构优化,并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进行了分子静电势及其导出参数的计算.选取其中的27个化合物作为训练集,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卤代苯甲醚的lgKow与分子结构参数进行了关联,其余16个化合物作为测试集.结果表明:分子静电势参数结合分子最低空轨道能级可以很好地表达卤代苯甲醚的lgKow与其分子结构间的定量关系,所建立的QSPR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同时也证明了分子静电势参数在卤代苯甲醚类化合物QSPR研究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卤代苯甲醚 分子表面静电势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钳蝎神经毒素BmK CT三维结构分子建模及晶体生长条件的初步筛选 被引量:3
10
作者 付月君 杜军 +4 位作者 吴艳波 殷丽天 杨仁佳 史通麟 梁爱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20-25,共6页
东亚钳蝎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我国且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野生资源。其氯离子通道神经毒素(BmK CT)对人脑神经胶质瘤细胞具有靶向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利用SWISS-MODEL服务器对BmK CT进行蛋白质原子结构的同源建模,利用Insight Ⅱ软件包对建模... 东亚钳蝎是一类广泛分布于我国且具有重要药用价值的野生资源。其氯离子通道神经毒素(BmK CT)对人脑神经胶质瘤细胞具有靶向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利用SWISS-MODEL服务器对BmK CT进行蛋白质原子结构的同源建模,利用Insight Ⅱ软件包对建模结果做能量最小化和分子动力学优化,获得最佳候选模型。三维结构对比分析表明,BmKCT与以色列蝎氯通道毒素(Cltx)三维结构极为相似,均由一个α-helix和两个反向平行的β-sheet构成,但BmKCT属于βαβ型,而Cltx属于αββ型。表面静电势分析表明,BmKCT和Cltx分子表面分布着大量正电势,暗示两分子功能相似,且其中的碱性氨基酸及产生的正电势对其与受体结合起决定作用。采用晶体生长试剂盒(Crystal ScreeningKit)中的51个缓冲液配方筛选BmKCT的结晶条件,在7号配方(1.4 mol/L乙酸钠,0.1 mol/L甲次砷酸钠,pH6.51中筛选到柱状六边形晶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钳蝎氯通道神经毒素 三维结构建模 表面静电势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吲唑脲类辣椒素受体通道拮抗剂的定量构效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桑鹏 邹建卫 +2 位作者 胡桂香 蒋勇军 俞庆森 《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04-209,共6页
研究了吲唑脲类辣椒素受体(TRPV1)通道拮抗剂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首先,采用1H-吲唑异构形式,对27个TRPV1通道拮抗剂分子进行了HF/6-31G*水平上的结构优化,在优化结构上进行了5类拓扑指数和分子静电势及其导出参数的计算.运用多元线性... 研究了吲唑脲类辣椒素受体(TRPV1)通道拮抗剂的定量构效关系(QSAR).首先,采用1H-吲唑异构形式,对27个TRPV1通道拮抗剂分子进行了HF/6-31G*水平上的结构优化,在优化结构上进行了5类拓扑指数和分子静电势及其导出参数的计算.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这些化合物的生物活性与其分子结构参数进行了关联.对所有化合物采用另一异构形式重复上述过程,以探讨互变异构对QSAR建模的影响.结果表明:互变异构对QSAR结果具有一定的影响,采用1H-吲唑异构形式得到的模型,在质量上均高于采用2H-吲唑异构体,预示着1H-吲唑异构体更有可能是吲唑脲类分子的活性异构形式;分子表面静电势参数结合GETAWAY参数可以较好地用于描述TRPV1通道拮抗剂分子结构与其活性间的定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变异构现象 定量结构-活性关系 分子表面静电势 TRPV1通道拮抗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亚钳蝎昆虫特异性毒素BmK IT三维结构建模及晶体生长条件初筛 被引量:2
12
作者 付月君 杨仁佳 梁爱华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78-181,共4页
利用SWISS-MODEL服务器对BmK IT毒素进行三维结构同源建模,结果表明,BmK IT三维构象与BmK IT-AP、Bj-xtr IT、BmKβIT在二级结构的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上相似,并且这四者的C末端对于蝎昆虫神经毒素特异作用于昆虫钠离子通道至关重要。根... 利用SWISS-MODEL服务器对BmK IT毒素进行三维结构同源建模,结果表明,BmK IT三维构象与BmK IT-AP、Bj-xtr IT、BmKβIT在二级结构的排列顺序和空间结构上相似,并且这四者的C末端对于蝎昆虫神经毒素特异作用于昆虫钠离子通道至关重要。根据表面静电势分析,推断在果蝇的钠通道D2区的一个额外涉及兴奋性蝎抗昆虫毒素对该通道的选择性识别的区域应呈现正电势。接着,采用Hampton Research公司的晶体生长试剂盒中的50个缓冲液配方筛选BmK IT的结晶条件,在温度为28℃,缓冲液配方为0.1 mol/L磷酸二氢钾、0.1 mol/L一水合磷酸二氢钠、0.1 mol/L一水合吗啉乙磺酸、2.0 mol/L氯化钠(pH6.5),时间为6个月时生长出五边形晶体。研究结果将为从分子水平上揭示其结构与抗农业虫害的功能关系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钳蝎昆虫毒素 结构建模 表面静电势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红景天苷分子结构与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玉玉 侯雪玲 +1 位作者 陈志慧 阿吉艾克拜尔·艾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86-1791,共6页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中药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中药标准化过程中,现代药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检测方法和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由过去单一指标检测发展到多指标检测,但由于中草药成分复杂,作... 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中药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技术。在中药标准化过程中,现代药学研究已经取得了许多令人瞩目的成果,检测方法和技术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由过去单一指标检测发展到多指标检测,但由于中草药成分复杂,作用机制不明等因素制约了中药的发展。红景天是一种少数民族药,是中医药发展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红景天苷是红景天中的主要有效成分之一,其提取、分离和纯化等方法报道甚多,但其分子键长键角二面角、前线轨道分布、表面静电势等分子参数却鲜有报道,这些都是决定其化学性质和反应机理的重要因素。采用Gaussian09W化学计算软件的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方法和6-31(d)基组优化红景天苷分子,得到其稳定结构的键长、键角和二面角参数。在此稳定构型的基础上,计算其表面静电势(ESP)、最低空轨道(LUMO)、最高占据轨道(HOMO)、红外光谱(IR)和核磁共振波谱数据(NMR)。分别对IR和NMR峰位置进行了归属并与文献报道数据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计算结果的红外吸收频率没有出现虚频说明该优化结果是合理可靠的,最高占据轨道能量E=-5.82 eV,最低空轨道能量E=-0.00042 eV,二者差值为5.81 eV。通过绘制了轨道的电子云分布图可以看出HOMO轨道主要分布于苯环,为π电子的成键轨道有一个节面;LUMO轨道也主要分布在苯环上,为π电子的反键轨道有两个节面。表面静电势的绘制可以直观地反映出分子中哪部分易发生亲核取代、哪部分易发生亲电取代反应。通过绘制第一激发态和基态电子差值,可以直观地得到电子的迁移方向。对红景天苷分子计算理论研究可以为进一步探索其化学反应机理、结构修饰和活性位点的确认等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和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景天苷 红外光谱 核磁共振 表面静电势 密度泛函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扑尔敏分子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玉锋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3-17,共5页
马来酸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 maleate,CPM),化学名为2-[对-氯-α-(二甲氨基)乙基丁苯基],又名扑尔敏,分子式C20H23ClN2O4,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在M06-2X/6-311+g(d,p)水平上对扑尔敏分子的两种可... 马来酸氯苯那敏(chlorpheniramine maleate,CPM),化学名为2-[对-氯-α-(二甲氨基)乙基丁苯基],又名扑尔敏,分子式C20H23ClN2O4,本文采用密度泛函理论(density functional theory,DFT),在M06-2X/6-311+g(d,p)水平上对扑尔敏分子的两种可能的结构进行了优化,优化结果显示分子基态结构具有C1对称性,分子由50个原子组成,共有144个简正自由度,所有的简正振动模式均具有拉曼活性.计算结果表明,吡啶环和苯环所在平面的二面角是92.1°,丁烯二酸和苯环所在平面的二面角是-174.5°.O40-H41和H41-N25键长分别为0.103 nm、0.162 nm,O40-H41-N25键角为175.29°,采用多功能波函数Multiwfn软件处理结果表明用于表征氢键强度的CVB指数(CVB指数越负,通常氢键越强.)为-0.2268,结果表明O40-H41-N25原子之间存在氢键,马来酸通过羧基上的氢原子和氯苯那敏吡啶环上的N原子通过氢键作用相结合;通过频率计算,获得了扑尔敏分子的拉曼光谱,并利用势能函数分布(PED)对拉曼光谱进行了指认,对谱图信息比较丰富的200-1800 cm-1波段进行了分析归属;此外分析并讨论了扑尔敏分子的前线轨道,扑尔敏分子的最高占据轨道HOMO和最低未占据分子轨道LUMO轨道能量分别为-7.95 e V、-1.05 e V,能级差为6.90 e V.为扑尔敏分子的光谱测定和电子结构分析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扑尔敏 拉曼光谱 密度泛函理论 表面静电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有机污染物在碳纳米管吸附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被引量:4
15
作者 刘芬 邹建卫 +1 位作者 胡桂香 蒋勇军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616-1624,共9页
对一系列共59个芳香性分子进行了HF/6-31G*水平上的结构优化,并在优化结构上进行了分子静电势及其导出参数的计算,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碳纳米管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平衡常数与分子结构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分子表面静电势参数(Vmi... 对一系列共59个芳香性分子进行了HF/6-31G*水平上的结构优化,并在优化结构上进行了分子静电势及其导出参数的计算,应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建立了碳纳米管吸附有机污染物的平衡常数与分子结构间的定量关系.结果表明,分子表面静电势参数(Vmin、σ2+和ΣV+ind)结合分子表面积(S)和最低空轨道能级(εLUMO)可以很好地用于构建碳纳米管吸附的定量结构-性质关系(QSPR)模型.模型中引入的参数均具有明确的物理意义,其合理性可以从污染物与碳纳米管或水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角度进行解释.模型的稳定性和预测能力经"留一法"和Monte Carlo交叉验证法进行了确证.本文亦采用支持向量机(SVM)、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高斯过程(GP)等三种方法建立了上述参数与碳纳米管吸附性质的非线性模型.SVM和LSSVM模型表现出强的拟合能力,但预测能力明显不如其他模型.GP模型无论是拟合能力还是预测能力都是最佳,但并没有明显地优于线性模型,说明对本文研究体系而言,其分子结构与性质间的关系主要以线性形式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纳米管 有机污染物 分子表面静电势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高斯过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些全氟(及多氟)有机化合物蒸汽压的QSPR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胡灿 王珍珍 +1 位作者 徐文斌 许惠英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3-46,共4页
全氟(及多氟)化合物(PFC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新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其中有蒸汽压数据的35个全氟(及多氟)化合物进行了HF/6-31G*水平上的结构优化,并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分子表面静电势及其导出参数的计算。分别用"留一法&... 全氟(及多氟)化合物(PFCs)是环境中普遍存在的新一类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对其中有蒸汽压数据的35个全氟(及多氟)化合物进行了HF/6-31G*水平上的结构优化,并在优化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分子表面静电势及其导出参数的计算。分别用"留一法"交叉验证及外部测试集对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分子表面静电势参数结合分子表面积可以很好地表达全氟(及多氟)化合物与其分子结构间的定量关系,所建立的QSPR模型具有较强的稳健性和预测能力,同时也证明了分子静电势在全氟化合物QSPR研究中的适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氟(及多氟)化合物 分子表面静电势 定量结构-性质关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量子化学计算柴油在CO_(2)/O_(2)氛围下的燃烧特性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龙 刘永峰 +1 位作者 毕贵军 宋金瓯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948-2958,共11页
为研究柴油在CO_(2)/O_(2)氛围下燃烧反应机理与燃烧特性,本文提出了量子化学计算的机理与光学实验,通过分子平均局部离子化能和表面静电势分析分子的反应活性位点,通过计算化学计算了新的化学反应路径,对反应路径进行敏感性分析和简化... 为研究柴油在CO_(2)/O_(2)氛围下燃烧反应机理与燃烧特性,本文提出了量子化学计算的机理与光学实验,通过分子平均局部离子化能和表面静电势分析分子的反应活性位点,通过计算化学计算了新的化学反应路径,对反应路径进行敏感性分析和简化,然后计算了火焰自然光度和火焰浮起长度,最后搭建了具备光学通道的定容燃烧弹实验平台并进行柴油燃烧的流体力学模拟。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在35%CO_(2)+65%O_(2)氛围下火焰浮起长度最大误差、最小误差和平均误差分别为13.9%、0.5%和1.4%,均为可接受的误差,说明此机理适用于CO_(2)/O_(2)氛围下柴油燃烧特性的研究。高浓度二氧化碳会致使火焰发生分叉,引起湍流现象,并且二氧化碳在高温下会热解成一氧化碳和氧自由基。一氧化碳的碳端化学反应活性比氧端的大,碳端平均局部离子化能为12.62eV且静电势极小值为-0.51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算化学 平均局部离子化能 表面静电势 定容燃烧弹 流体力学 二氧化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电场对HMX/DMI共晶感度影响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金鹏 翟颠颠 +4 位作者 马鹏 马丛明 潘勇 蒋军成 朱顺官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3-138,共6页
为研究外电场对共晶含能材料HMX/DMI感度的影响,分别采用DFT-B3LYP-D3、M06-2X-D3和ωB97XD方法,在6-311+G(d,p)水平下,对HMX/DMI的稳定构型施加±0.005a.u.、±0.010a.u.、0.00a.u.的外电场,分析了电子密度转移、硝基基团电荷... 为研究外电场对共晶含能材料HMX/DMI感度的影响,分别采用DFT-B3LYP-D3、M06-2X-D3和ωB97XD方法,在6-311+G(d,p)水平下,对HMX/DMI的稳定构型施加±0.005a.u.、±0.010a.u.、0.00a.u.的外电场,分析了电子密度转移、硝基基团电荷、分子表面静电势及引发键变化。结果表明,施加正向外电场时,电场强度越大,炸药感度越高。施加负向外电场时,电场强度越大,炸药感度越低;随着负向外加电场的增强,引发键电子云密度越大,引发键强度增大,导致HMX/DMI感度降低;负向外加电场增加,硝基基团所带负电荷由0.126e增至0.325e,感度降低;分子表面静电势研究分析表明,施加负向电场时,分子表面静电势增大,共晶感度降低;引发键变化分析表明,负向外加电场强度增加,引发键键长由0.1386nm降至0.1367nm,引发键键解离能由180.252kJ/mol增加到180.782kJ/mol,共晶化合物感度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子化学 HMX/DMI 共晶 外电场 电子密度 分子表面静电势 引发键 高能量密度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2-羟乙基)-3-甲基咪唑溴化盐的合成及其催化性能研究
19
作者 曹继鹏 王文珍 贾新刚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75-78,126,共5页
以1-甲基咪唑和2-溴乙醇为原料合成了羟基功能化离子液体1-(2-羟乙基)-3-甲基咪唑溴盐([OH-C_2im]Br),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将合成产物用于催化二氧化碳(CO_2)和环氧丙烷(PO)合成环状碳酸丙烯酯(PC)... 以1-甲基咪唑和2-溴乙醇为原料合成了羟基功能化离子液体1-(2-羟乙基)-3-甲基咪唑溴盐([OH-C_2im]Br),并对其结构进行了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共振氢谱表征。将合成产物用于催化二氧化碳(CO_2)和环氧丙烷(PO)合成环状碳酸丙烯酯(PC),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压力和反应时间对产物催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O_2压力为2.0 MPa,温度为115℃,反应时间为60 min时,催化效果最好。通过用波函数Multiwfn 3.4.1和VMD 1.9分析离子液体分子表面静电势(ESP)和平均局部离子化能(ALIE),在B3LYP/6-31+G(d,p)理论水平下计算反应路径的能量变化,进行了合成产物催化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当离子液体参与反应时,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从而加快了反应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分子表面静电势 平均局部离子化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外电场中1,4-二硝基咪唑-N-氧化物感度的理论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王勇 任福德 +3 位作者 曹端林 袁军 李永祥 王建龙 《含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18-126,共9页
为探明外电场中炸药感度的变化规律,借助B3LYP/6-311++G(2d,p)和M06-2X/6-311++G(2d,p)理论方法,研究了外电场方向和强度的变化对1,4-二硝基咪唑-N-氧化物(1,4-DNIO)炸药潜在引发键的键长、硝基电荷、键离解能及撞击感度、静电火花感度... 为探明外电场中炸药感度的变化规律,借助B3LYP/6-311++G(2d,p)和M06-2X/6-311++G(2d,p)理论方法,研究了外电场方向和强度的变化对1,4-二硝基咪唑-N-氧化物(1,4-DNIO)炸药潜在引发键的键长、硝基电荷、键离解能及撞击感度、静电火花感度和冲击起爆压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电场和外电场作用下,N─NO2是最可能的引发键,其次是N→O,最后是C─NO2键。沿N→O、C─NO2键轴正方向和N─NO2负方向的外电场使N→O和C─NO2键离解能减小、N─NO2键离解能增大、H50增大、撞击感度降低;与上述反方向的外电场对引发键强度和撞击感度的影响正好相反。引发键键长、AIM电子密度、硝基电荷、键离解能和H50的变化量分别与外电场强度之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大多数情况下,相关系数R2>0.9500。外电场对电火花感度和冲击起爆压力的影响不大,外电场由-0.010 a.u.变化到0.010 a.u.,变化值分别小于0.5 J和0.15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 4-二硝基咪唑-N-氧化物(1 4-DNIO) 感度 外电场 密度泛函 表面静电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