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柄型金属有机化合物(Ⅰ)──硅桥联二(1-茚基)和四氢茚基钛化合物的合成及结构 被引量:9
1
作者 周秀中 王佰全 徐善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887-891,共5页
通过1,3-二(1-茚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双锂盐与TiCl4·2THF反应制得硅桥联二(1-茚基)钛化合物(Me2SiOSiMe2)[Ind]2TiCl2(1),对其催化氢化得到相应的四氢茚基化合物(Me2SiO... 通过1,3-二(1-茚基)四甲基二硅氧烷的双锂盐与TiCl4·2THF反应制得硅桥联二(1-茚基)钛化合物(Me2SiOSiMe2)[Ind]2TiCl2(1),对其催化氢化得到相应的四氢茚基化合物(Me2SiOSiMe2)[IndH4]2TiCl2(2)。对化合物1和2的单晶进行了X射线衍射结构分析,它们的晶体都属单斜晶系,P21/n空间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联 茚基 二氯化 金属有机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金属有机化学方法的硅胶表面氧化钛的制备及表征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金灵 高子伟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956-963,共8页
以普通硅胶为载体,采用表面金属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通过'一锅'反应制备了硅胶表面金属有机钛化合物,然后经高温煅烧获得了硅胶表面氧化钛.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重分析(TG-DTA)及原子力显微镜(... 以普通硅胶为载体,采用表面金属有机化学合成技术,通过'一锅'反应制备了硅胶表面金属有机钛化合物,然后经高温煅烧获得了硅胶表面氧化钛.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热重分析(TG-DTA)及原子力显微镜(AFM)对硅胶表面金属有机钛化合物和表面氧化钛进行了结构表征.结果表明,高温煅烧过程中,硅胶表面金属有机钛化合物不仅脱除了有机配体,并且通氧使其表面'再生'羟基,确保了钛的四配位形式不变;氧化钛通过Si—O—Ti键锚定在硅胶表面,呈分散、孤立状态分布.高温煅烧后,硅胶的骨架结构保持完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金属有机化学方法 表面金属有机钛化合物 硅胶表面氧化 表面结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弧熔覆Ti-Si金属间化合物表面层的组织与性能 被引量:6
3
作者 任振安 赵继圆 +1 位作者 范珺 洪贺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1-4,共4页
采用在纯钛基体上预敷硅粉,然后进行电弧熔覆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改变焊接电流调整预敷硅粉与纯钛基体的熔化量,制备Ti-Si金属间化合物表面层,使基体获得表面冶金强化。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表面层的微观结构及界面... 采用在纯钛基体上预敷硅粉,然后进行电弧熔覆的表面处理技术,通过改变焊接电流调整预敷硅粉与纯钛基体的熔化量,制备Ti-Si金属间化合物表面层,使基体获得表面冶金强化。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仪,对表面层的微观结构及界面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测试了显微硬度分布和耐磨性。结果表明,随着焊接电流增加,表面层的显微组织类型由亚共晶到共晶,最后为过共晶。Ti5Si3相使表面层具有较高的硬度,耐磨性比纯钛基体有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熔覆 金属化合物 工业纯 表面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钛铝金属间化合物的表面处理技术
4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71-71,共1页
关键词 专利 中国科学院金属腐蚀与防护研究所 辽宁 金属化合物 表面处理 磷酸 水溶液 酒精溶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在CO_2捕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5
作者 颜星 刘永生 杨杰 《天然气化工—C1化学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8-74,共7页
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引起了全世界对CO_2减排技术的关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因具有结晶度高、比表面积高、结构可控等优点,在气体吸附尤其是CO_2捕集等方面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MOFs材料上CO_2吸附性... 日益严重的"温室效应"引起了全世界对CO_2减排技术的关注。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因具有结晶度高、比表面积高、结构可控等优点,在气体吸附尤其是CO_2捕集等方面展示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来MOFs材料上CO_2吸附性能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分析了比表面积、孔容及吸附热等因素对材料吸附分离性能的影响,总结了提高MOFs材料CO_2吸附性能,特别是低压吸附性能的方法,指出了MOFs作为CO_2捕集材料的不足之处和将来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MOFs) 二氧化碳捕集 吸附分离 表面 吸附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一缺位杂多阴离子有机金属Keggin结构化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张汉鹏 李贵贤 索继栓 《兰州理工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0-72,共3页
利用相转移试剂[(CH3)4N]Br和[n C16H33(CH3)3N]Br,合成了3种含有机金属基团 RTi的杂多化合物.经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典型的Keggin结构,有机基团通过Ti—O—W键与一缺位杂多阴离子(α PW11O39)6-相... 利用相转移试剂[(CH3)4N]Br和[n C16H33(CH3)3N]Br,合成了3种含有机金属基团 RTi的杂多化合物.经元素分析、热重分析和红外光谱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典型的Keggin结构,有机基团通过Ti—O—W键与一缺位杂多阴离子(α PW11O39)6-相连.探讨了所合成化合物在常见溶剂中的溶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金属基团 KEGGIN结构 一缺位杂多阴离子 合成 溶解性 有机金属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iAl金属间化合物高温抗氧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26
7
作者 郑传林 徐重 +2 位作者 贺志勇 谢锡善 崔福斋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2002年第11期14-16,共3页
TiAl金属间化合物以其密度低、熔点高及高温强度较高而成为重要的结构材料,井应用于诸如汽车、飞机发动机部件。然而,其高温下抗氧化性能不足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从TiAl高温氧化机理、添加合金元素作用以及表面技术的应用三个方... TiAl金属间化合物以其密度低、熔点高及高温强度较高而成为重要的结构材料,井应用于诸如汽车、飞机发动机部件。然而,其高温下抗氧化性能不足是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从TiAl高温氧化机理、添加合金元素作用以及表面技术的应用三个方面,论述了TiAl高温抗氧化研究进展。讨论了等离子渗Nb大幅度改善TiAl高温抗氧化性能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研究进展 TIAL金属化合物 高温氧化 表面技术 铝合金 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沸石表面有机金属化学──ZSM-5外表面上—Ge(n-C_4H_9)_x基团的接枝及其性质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王绪绪 赵慧霞 +2 位作者 付贤智 Frédéric LEFEBVRE Jean-Marie BASSET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85-288,共4页
用气体分析及IR ,NMR和元素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真空系统中 2 30和 2 80℃下四丁基锗在ZSM 5沸石表面上的接枝反应 ,并对所得沸石的热稳定性和吸附性质进行了表征 .与作者曾报道的在硅胶及丝光沸石上的反应类似 ,四丁基锗也能与ZSM 5沸石... 用气体分析及IR ,NMR和元素分析等方法研究了真空系统中 2 30和 2 80℃下四丁基锗在ZSM 5沸石表面上的接枝反应 ,并对所得沸石的热稳定性和吸附性质进行了表征 .与作者曾报道的在硅胶及丝光沸石上的反应类似 ,四丁基锗也能与ZSM 5沸石表面上的硅羟基发生缩合反应 ,在其外表面或孔口生成组成为 (≡Si—O) xGe(n C4 H9) 4-x(x =13)的表面有机锗化合物 .在 2 30℃接枝丁基锗基团不影响沸石的结构和表面积 ,仅改变它的孔口大小 .在改性后的沸石上 ,N2 的吸附性质没有改变 ,而不同分子尺寸的烃 ,如正己烷、2 甲基戊烷、2 ,3 二甲基丁烷却呈现出完全不同于起始ZSM 5沸石的择形吸附效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SM-5 四丁基锗 表面修饰 有机金属化合物 表面接枝反应 沸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基锡化合物在HY沸石超笼表面的接枝反应研究 被引量:3
9
作者 郑瑛 王绪绪 +1 位作者 付贤智 魏可镁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9期1029-1034,共6页
在高真空系统中研究了HY沸石分子筛与SnMe4、SnEt4、SnPr4和SnBu4的反应,用元素分析、ICP、GC、XRD、FTIR、TG、DRS、TPR、BET及烷烃和芳烃的脉冲吸附等方法表征了产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HY沸石分子筛超笼羟基与SnMe4、SnEt4... 在高真空系统中研究了HY沸石分子筛与SnMe4、SnEt4、SnPr4和SnBu4的反应,用元素分析、ICP、GC、XRD、FTIR、TG、DRS、TPR、BET及烷烃和芳烃的脉冲吸附等方法表征了产物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结果表明,HY沸石分子筛超笼羟基与SnMe4、SnEt4、SnPr4和SnBu4的反应温度分别为:183K、243K、273K和333K,生成组成为(≡Si鄄O)SnR3的表面单接枝物种。表面接枝烷基锡碎片后,HY沸石的孔口尺寸变小,吸附行为发生显著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锡化合物 HY沸石 表面接枝反应 表面金属有机化学 多相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BA-15分子筛表面茂锆化合物的合成与催化硅腈化反应
10
作者 毛娜 高子伟 +2 位作者 薛玫 吴亚丽 高玲香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6-60,共5页
通过两种方法合成了SBA-15分子筛表面茂锆化合物,分别对其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原子发射光谱、N2吸附-脱附等结构表征.将这两种化合物分别运用于催化硅腈化反应,发现室温下经超声接枝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催化转化率.实验表明:超声接枝... 通过两种方法合成了SBA-15分子筛表面茂锆化合物,分别对其进行了红外、元素分析、原子发射光谱、N2吸附-脱附等结构表征.将这两种化合物分别运用于催化硅腈化反应,发现室温下经超声接枝的化合物具有较高的催化转化率.实验表明:超声接枝法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及费时少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金属有机化学 SBA-15分子筛 茂锆化合物 硅腈化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压裂液用有机钛螯合物交联剂 被引量:7
11
作者 赵以文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37-44,共8页
本文介绍了有机钛整合物交联剂的化学组成、性质、交联机理,比较了TiTE、TiLA和TiAA三种不同类型的有机钛螯合物及七种商品有机钛交联剂的耐温能力。三种有机钛螯合物中,以TiTE螯合物的耐温能力最强,国内五种商品有机钛交联剂中,以万庄... 本文介绍了有机钛整合物交联剂的化学组成、性质、交联机理,比较了TiTE、TiLA和TiAA三种不同类型的有机钛螯合物及七种商品有机钛交联剂的耐温能力。三种有机钛螯合物中,以TiTE螯合物的耐温能力最强,国内五种商品有机钛交联剂中,以万庄1号及万庄2号耐温能力最高,但比国外的DX-500耐温能力要低。在现场试验中观测到的万庄1号有机钛交联剂的耐温能力,与实验室实测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螯合物 有机金属化合物 交联剂 压裂液 交联反应机理 半乳甘露聚糖 植物胶 耐热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CM-41表面羟基与四新戊基锆的反应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绪绪 傅贤智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5-168,共4页
四新戊基锆 (ZrNp4)能在室温下与 MCM-41分子筛表面羟基发生化学反应,导致 =ZrNp2基团通过两个氧原子接枝在分子筛的表面 .文章介绍了这种表面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考察了反应温度、 ZrNp4升华温度以及 MCM-41脱水温度对制备的影响 ,并... 四新戊基锆 (ZrNp4)能在室温下与 MCM-41分子筛表面羟基发生化学反应,导致 =ZrNp2基团通过两个氧原子接枝在分子筛的表面 .文章介绍了这种表面化合物的制备方法,考察了反应温度、 ZrNp4升华温度以及 MCM-41脱水温度对制备的影响 ,并用红外、固体魔角自旋核磁共振、化学探针反应表征了表面有机金属化合物的组成和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CM-41分子筛 四新戊基锆 化学接枝 表面金属有机化学 表面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钛合金与不锈钢扩散焊接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3
作者 韩靖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3-125,128,共4页
分析了钛合金与不锈钢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差异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综述了国内外钛合金与不锈钢扩散焊接的研究现状,对钛合金与不锈钢的焊接界面进行表面自纳米化处理后,在扩散焊接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原子扩散系数,抑制脆性金属间化合物... 分析了钛合金与不锈钢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差异对焊接接头性能的影响,综述了国内外钛合金与不锈钢扩散焊接的研究现状,对钛合金与不锈钢的焊接界面进行表面自纳米化处理后,在扩散焊接过程中能够显著提高原子扩散系数,抑制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生长,改善接头组织和提高接头综合性能。展望了钛合金与不锈钢扩散焊接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 不锈钢 扩散焊接 表面自纳米化 金属化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级表面加工和nm级器件制造中STM的应用
14
作者 董树忠 朱福荣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90年第6期379-385,共7页
本文评述了用扫描隧道电子显傲镜(STM)进行nm级表面加工的方法,现状和应用展望。用STM进行表面微细加工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STM的针尖上加电压脉冲,使针尖下的表面形成点、线或规定的图形符号;另一类是通过STM的电子束引起适当的... 本文评述了用扫描隧道电子显傲镜(STM)进行nm级表面加工的方法,现状和应用展望。用STM进行表面微细加工的方法主要有两类:一类是在STM的针尖上加电压脉冲,使针尖下的表面形成点、线或规定的图形符号;另一类是通过STM的电子束引起适当的化学反应,在针尖下的表面上淀积金属点、线。近年来已用第一类方法在Si(110)和Si(001)表面上直接写入了点的阵列,其写入密度在STM的扫描面积10×10μm^2上超过10~6。利用有机金属化合物气体在STM的针尖和表面间分解,在Si表面上淀积的金属点、线,相应的直径和线宽约25nm。将STM与固体器件工艺技术结合,已制得尺寸长2μm、宽120nm的Au-Pd合金薄膜电阻,其室温电阻值为2.5K。STM在上述领域中的应用是:修补或制造集成电路的掩模或电路;开发高密度数据存贮器;进一步缩小现有器件的尺寸,提高器件集成度;以及设计和制造以量子尺寸效应为作用基础的新器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级 STM NM 表面加工 量子尺寸效应 有机金属化合物 器件制造 器件工艺 直接写入 薄膜电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MOFs复合木质海绵的蛋白印迹材料用于糖蛋白的高效和选择性分离
15
作者 张煜昊 杨苗秀 +7 位作者 刘振华 杨雨璇 郭淳 杨梦浩 黄举 张景雯 陈丽卿 钱立伟 《中国造纸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07-115,共9页
糖蛋白的高效富集与识别对蛋白质组学相关的医学和生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高性能糖蛋白印迹材料的构筑仍是一个挑战。本研究以木质海绵@UIO-66复合材料(WCS@UIO-66)为载体,4-乙烯基苯基硼酸为共价功能单体,设计合成了辣根过氧化酶... 糖蛋白的高效富集与识别对蛋白质组学相关的医学和生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然而,高性能糖蛋白印迹材料的构筑仍是一个挑战。本研究以木质海绵@UIO-66复合材料(WCS@UIO-66)为载体,4-乙烯基苯基硼酸为共价功能单体,设计合成了辣根过氧化酶印迹材料(WCS@UIO-66@MIPs);利用木质海绵与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的多孔结构和丰富的官能团,促进了模板蛋白的固定化,同时降低了传质阻力。结果表明,WCS@UIO-66@MIPs不仅对辣根过氧化酶展现了超高的吸附量(182.0 mg/g)和优异的识别性(印迹因子2.68),且能在60 min内达到吸附平衡。此外,WCS@UIO-66@MIPs还可以在混合蛋白溶液中特异性捕获目标蛋白,证明了其在糖蛋白富集和识别应用中具有良好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海绵 金属有机骨架化合物 糖蛋白 表面印迹技术 蛋白印迹聚合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持金刚石厚膜上沉积N掺杂ZnO薄膜的生长及电学特性 被引量:2
16
作者 孙剑 白亦真 +2 位作者 杨天鹏 孙景昌 杜国同 《吉林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822-826,共5页
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MOCVD)两步生长法在自持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刚石厚膜的成核面上制备ZnO薄膜,并研究了薄膜的生长特性和电学特性.结果表明,在基片温度为600℃时沉积得到的ZnO薄膜表面均匀,取向较一致,为c轴取向生长.其载流... 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MOCVD)两步生长法在自持化学气相沉积(CVD)金刚石厚膜的成核面上制备ZnO薄膜,并研究了薄膜的生长特性和电学特性.结果表明,在基片温度为600℃时沉积得到的ZnO薄膜表面均匀,取向较一致,为c轴取向生长.其载流子迁移率为3.79 cm2/(V.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波滤波器 金刚石 ZNO薄膜 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持金刚石厚膜上沉积ZnO薄膜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孙剑 杨天鹏 +3 位作者 白亦真 徐艺滨 王新胜 杜国同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z1期140-142,共3页
ZnO/金刚石结构的表面声学波滤波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沉积ZnO薄膜的质量.本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两步生长法在自持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厚膜的成核面上制备了ZnO薄膜,并用X射线衍射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室温光荧光谱对薄膜质量进行了... ZnO/金刚石结构的表面声学波滤波器的性能主要取决于沉积ZnO薄膜的质量.本文用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两步生长法在自持化学气相沉积金刚石厚膜的成核面上制备了ZnO薄膜,并用X射线衍射谱,扫描电子显微镜和室温光荧光谱对薄膜质量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得到的ZnO薄膜取向一致,表面较均匀,光学质量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波滤波器 金刚石 ZNO薄膜 金属有机化合物气相沉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柴油发动机环保型高效燃料添加剂的研究 被引量:11
18
作者 马林才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93-98,共6页
采用6120Q直喷式柴油机对十六烷值改进剂、表面活性剂和有机金属化合物作为柴油添加剂降低柴油机碳烟排放的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类化合物都能有效地降低柴油机碳烟排放。采用均匀设计试验考察了十六烷值改进剂、表面活性剂... 采用6120Q直喷式柴油机对十六烷值改进剂、表面活性剂和有机金属化合物作为柴油添加剂降低柴油机碳烟排放的规律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类化合物都能有效地降低柴油机碳烟排放。采用均匀设计试验考察了十六烷值改进剂、表面活性剂、有机金属化合物和二甲苯的复合使用效果,并得到最优配方。采用HZD433B柴油机对该配方柴油添加剂进行了柴油发动机外特性和负荷特性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在0#柴油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15%的该配方柴油添加剂后,柴油发动机在全负荷时,有效功率平均增加3.0%,燃油消耗率平均下降2.2%,排气烟度平均下降19%,排气温度在负荷率为50%以上时明显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油机 燃料添加剂 十六烷值改进剂 表面活性剂 有机金属化合物 均匀设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颗粒、纳米片的制备及电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储昭琴 李村成 孔明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53-253,共1页
关键词 金纳米颗粒 电镜观察 制备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惰性气体蒸发法 金属有机化合物 化学气相沉积法 催化活性 金钠米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TiCl_2(OR)/MAO体系催化苯乙烯间规聚合的研究
20
作者 马海燕 张越 +2 位作者 陈斌 黄吉玲 钱延龙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1259-1261,共3页
Five new alkoxyl substituted half sandwich complexes CpTiCl 2(OR), R=methoxylethyl(1), methoxylpropyl(2), methoxylisopropyl(3), o methoxylphenyl(4), tetrahydrofurfuryl(5), were synthesized, characterized and tested as... Five new alkoxyl substituted half sandwich complexes CpTiCl 2(OR), R=methoxylethyl(1), methoxylpropyl(2), methoxylisopropyl(3), o methoxylphenyl(4), tetrahydrofurfuryl(5), were synthesized, characterized and tested as catalyst precursors for the syndiospecific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When activated with methylaluminoxane(MAO), the new precursors 1-5 exhibited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for the syndiospecific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and were more active than CpTiCl 3. The different structures of alkoxyl ligands affected the activity slightly. When the polymerization was carried in bulk, all the five precursors exhibited high catalytic activity even at low ratio of c (Al)/ c (Ti)=300, the s PS% of the polymer produced by alkoxyl substituted complexes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CpTiCl 3. The polymerization temperature of 70 ℃ was more suitable for this kind of complexes. The existence of the additional oxygen atom in the alkoxyl ligands stabilized the active species at the higher tempera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催化剂 聚苯乙烯 有机化合物 甲基铝氧烷 间规聚合 苯乙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