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6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Al尖晶石氧化物缓释催化剂表面重构对促进甲醇重整反应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侯晓宁 庆绍军 +2 位作者 刘雅杰 张磊 高志贤 《燃料化学学报(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4,共8页
Cu-Al尖晶石氧化物作为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缓释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逐渐释放活性Cu,其催化行为与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酸碱溶液对固相球磨法合成的Cu-Al尖晶石催化剂进行表面处理,以期通过表面组成及结构的修饰来提高... Cu-Al尖晶石氧化物作为甲醇水蒸气重整制氢缓释催化剂,在反应过程中逐渐释放活性Cu,其催化行为与催化剂的表面结构密切相关。本研究采用酸碱溶液对固相球磨法合成的Cu-Al尖晶石催化剂进行表面处理,以期通过表面组成及结构的修饰来提高其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硝酸、氨水、氢氧化钠溶液与催化剂的作用差别极大,酸处理去除了催化剂表面的Cu和Al物种,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则主要去除了Al物种,氨水溶液处理作用最弱,去除了极少量的Cu和Al。伴随着Cu、Al物种的流失,催化剂表面结构重组和铜物种再分布改变了铜的缓释行为。反应性能评价结果表明,硝酸和氨水处理改善了缓释催化性能,其中,硝酸处理后的催化剂表现出更优异的催化稳定性;而氢氧化钠溶液处理不利于缓释催化性能的提高。结合反应后催化剂表征结果,阐明缓释Cu粒径大小和Cu晶粒微观结构应变对催化性能发挥着重要作用。当前工作为提高缓释催化提供了一种切实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Al尖晶石 表面修饰 表面重构 甲醇重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u_(3)P辅助诱导Ni_(2)P电荷定向转移和表面重构以获得高效析氧活性 被引量:1
2
作者 邢雅娟 薛辉 +5 位作者 孙静 郭念坤 宋天山 孙佳雯 郝翊茹 王勤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32,共2页
与助催化剂形成异质结,通过调整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和电荷输运来提高Ni_(2)P的电催化活性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成功构建了一种高效的Cu_(3)P/Ni_(2)P异质结催化剂,其中Cu_(3)P本身仅作为助催化剂,通过调节Ni_(2)P的电子转移和表面重... 与助催化剂形成异质结,通过调整活性位点的电子结构和电荷输运来提高Ni_(2)P的电催化活性是一种可行的方法。本文成功构建了一种高效的Cu_(3)P/Ni_(2)P异质结催化剂,其中Cu_(3)P本身仅作为助催化剂,通过调节Ni_(2)P的电子转移和表面重构来提高电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在10 mA·cm^(-2)的电流密度下,Cu_(3)P/Ni_(2)P具有优异的析氧反应(OER)活性,过电位为213 mV。结合实验结果和理论计算可知,Cu_(3)P助催化剂可以有效调整Ni中心的电子结构,实现电荷重分布,降低反应能垒,从而显著提高OER催化活性。此外,Cu_(3)P助催化剂诱导的丰富的晶界和晶格畸变促进了表面重构,形成Ni5O(OH)9,为OER提供了有效的活性位点。本工作通过引入助催化剂构建了一种新型异质结电催化剂,为优化过渡金属磷化物的电催化性能提供了一条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化物 异质结 助催化剂 表面重构 析氧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分子表面重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3
作者 陈志方 张伟 王新平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共4页
综述了高分子表面重构研究手段的发展、表面重构的机理与高分子结构对重构的影响等,并对高分子表面重构研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表面重构 高分子表面 动态表面 环境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SPH流体的高效各向异性表面重构算法 被引量:4
4
作者 王笑琨 班晓娟 +2 位作者 刘旭 张雅斓 王礼鹏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图形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497-1505,共9页
为了在流体模拟中构造更加平整光滑的表面以及提升重构的效率,本文面向基于粒子的流体模拟,提出一种高效的表面重构方法.首先对传统各向异性核函数的构造进行简化;然后根据对粒子特征向量的分析对粒子进行分类,即分为近表面粒子和内部粒... 为了在流体模拟中构造更加平整光滑的表面以及提升重构的效率,本文面向基于粒子的流体模拟,提出一种高效的表面重构方法.首先对传统各向异性核函数的构造进行简化;然后根据对粒子特征向量的分析对粒子进行分类,即分为近表面粒子和内部粒子;最后在表面重构计算时将近表面粒子参与计算,而内部粒子则根据邻居粒子数量直接对颜色场进行赋值.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保证了重构流体表面的平滑性和几何特征;相对于已有方法,该方法简单易实现,且较大地提升了运算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模拟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表面重构 各向异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由形变和外轴投影的复杂表面重构 被引量:3
5
作者 刘旭 班晓娟 +1 位作者 刘茜 贺亮亮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134-1140,共7页
提出了一种复杂表面的重构算法.算法以切片图像为输入数据,通过自由形变(free-form deformation,FFD)建立切片轮廓间的对应关系.根据相邻轮廓的拓扑关系,进行外轴投影(external axes projection,EAP)解决分叉问题.所提算法在输入源稀松... 提出了一种复杂表面的重构算法.算法以切片图像为输入数据,通过自由形变(free-form deformation,FFD)建立切片轮廓间的对应关系.根据相邻轮廓的拓扑关系,进行外轴投影(external axes projection,EAP)解决分叉问题.所提算法在输入源稀松、输入轮廓复杂时,仍有较高的配准度;算法高度并行,执行效率高.实验结果证明,该算法可以解决复杂表面的重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重构 自由形变 外轴投影 分支问题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体医学图像三维表面重构的实现 被引量:10
6
作者 刘家康 辛静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4期245-247,共3页
文章简述了医学图像三维重建表面绘制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轮廓线连接法表面绘制的实现方法。其中边缘提取采用梯度算子和Kirsch算子结合的方法,解决了不连续边缘点连接的问题;轮廓连接采用同步前进法,并对同步准则作了改进,以解决相... 文章简述了医学图像三维重建表面绘制的基本原理,详细介绍了轮廓线连接法表面绘制的实现方法。其中边缘提取采用梯度算子和Kirsch算子结合的方法,解决了不连续边缘点连接的问题;轮廓连接采用同步前进法,并对同步准则作了改进,以解决相邻轮廓线上点的错位连接问题,重建效果较为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医学图像 三维表面重构 边缘检测 C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nAs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长与表面形貌及表面重构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王继红 罗子江 +3 位作者 周勋 张毕禅 郭祥 丁召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90-92,共3页
利用带有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HEED)仪的分子束外延(MBE)方法,通过RHEED图像演变实时监控薄膜生长状况,采用RHEED强度振荡测量薄膜生长速率,在InAs(001)基片上同质外延InAs薄膜。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MBE生长的InAs薄膜表面形貌以及... 利用带有反射高能电子衍射(RHEED)仪的分子束外延(MBE)方法,通过RHEED图像演变实时监控薄膜生长状况,采用RHEED强度振荡测量薄膜生长速率,在InAs(001)基片上同质外延InAs薄膜。利用扫描隧道显微镜(STM)对MBE生长的InAs薄膜表面形貌以及表面重构进行扫描分析,证实样品表面为原子级平整,并指出样品表面处于β2(2×4)与α2(2×4)两种重构混合的重构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As薄膜 分子束外延 反射高能电子衍射 扫描隧道显微镜 表面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锥束CT切片图像的复杂零件三维表面重构 被引量:2
8
作者 黄魁东 张定华 +1 位作者 王凯 毛海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1期2287-2292,共6页
根据锥束CT切片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面向复杂零件的三维表面重构新方法:首先采用3D亚体素边缘检测算法提取序列切片图像的高精度封闭轮廓,并重构出切片轮廓的拓扑信息,然后采用一种改进的基于截面属性的轮廓分割算法得到若干组局部结... 根据锥束CT切片图像的特点,提出了一种面向复杂零件的三维表面重构新方法:首先采用3D亚体素边缘检测算法提取序列切片图像的高精度封闭轮廓,并重构出切片轮廓的拓扑信息,然后采用一种改进的基于截面属性的轮廓分割算法得到若干组局部结构轮廓集,最后对这些轮廓集进行叠加与拼合,形成零件的整个三维表面。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分割轮廓准确,稳定性好,对具有复杂内外结构的零件,可确保其重构结果的拓扑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CT 三维表面重构 轮廓分割 三角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重构石英砂滤料的制备及微生物附着行为 被引量:4
9
作者 李思敏 王让 徐宇峰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737-2743,共7页
基于普通石英砂滤料表面光滑、比表面积小、微生物难以附着等缺陷,以BOE(buffered oxide etch)腐蚀液对普通石英砂滤料进行化学蚀刻处理,以改善石英砂的表面形貌,促进微生物在石英砂滤料表面附着。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经改性得到的表... 基于普通石英砂滤料表面光滑、比表面积小、微生物难以附着等缺陷,以BOE(buffered oxide etch)腐蚀液对普通石英砂滤料进行化学蚀刻处理,以改善石英砂的表面形貌,促进微生物在石英砂滤料表面附着。扫描电镜分析结果表明,经改性得到的表面重构石英砂形貌发生明显变化,整体呈沟槽形貌;因素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腐蚀液浓度为15%(质量)、HF与NH4F的质量比为1∶1、反应温度为55℃、反应时间为45 min的条件下,所得改性石英砂表面的沟槽较多且宽度多介于1.0~5.0μm之间,表面生物量由改性前的9.3 nmol P·g^(-1)提高到改性后的15.7 nmol P·g^(-1);红外光谱分析结果显示,改性石英砂表面部分Si—O转变为Si—OH,有机物特征峰的消失反映了石英砂表面有机物的进一步去除;石英砂的比表面积由改性前的0.427 m2·g^(-1)提高至改性后的1.475 m2·g^(-1);对CODCr的平均去除率由改性前的41.9%提高到改性后的51.6%。因此,表面重构石英砂具有较好的微生物亲和性,更适宜微生物的附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英砂 表面重构 制备 化学蚀刻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维表面重构过程参数的估计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月芳 罗飞 曹建忠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31-32,35,共3页
在SFS(基于阴影的三维表面重构)各种算法中,都需要光源方向及曲面反射率。这些参数与图像的恢复效果息息相关。针对这些参数,也应运而生了各种各样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文讨论了两种有效的算法,利用合成图像分别进行试验,并对其优缺点... 在SFS(基于阴影的三维表面重构)各种算法中,都需要光源方向及曲面反射率。这些参数与图像的恢复效果息息相关。针对这些参数,也应运而生了各种各样的行之有效的方法。论文讨论了两种有效的算法,利用合成图像分别进行试验,并对其优缺点和运行效率进行比较,从而为进一步的SFS算法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FS 参数估计 三维表面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阴影的三维表面重构技术的概述 被引量:2
11
作者 俞鸿波 赵荣椿 王兵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30-33,共4页
三维表面重构是计算机视觉的主要任务之一。已经发展了各种各样的重构技术,其中利用单幅图像中物体表面明暗变化来恢复其表面形状的技术尤其引人注目,这不仅因为该技术简单易于实现,更重要的是它适用于各种其它方法难以应用的场合,例如... 三维表面重构是计算机视觉的主要任务之一。已经发展了各种各样的重构技术,其中利用单幅图像中物体表面明暗变化来恢复其表面形状的技术尤其引人注目,这不仅因为该技术简单易于实现,更重要的是它适用于各种其它方法难以应用的场合,例如,在机载、星载、弹载环境中的利用。论文从SFS问题的研究背景出发,介绍并分析这方面的一些重要进展,通过对各种重构方法的分析与比较,提出SFS问题的研究发展趋势和一些值得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从明暗恢复形状 三维表面重构 正则化 朗伯体反射模型 病态问题 遮挡边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体表面重构数值反演的同伦算法 被引量:3
12
作者 窦以鑫 韩波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893-1899,共7页
本文主要研究山体表面重构过程.山体表面重构主要包括地球内部热流变化和地球表面运动规律两个过程,是三维对流扩散方程和二维山体表面运动方程的耦合,求解十分困难.为了模拟山体表面重构过程,还要对耦合方程进行反演研究,是一个大尺度... 本文主要研究山体表面重构过程.山体表面重构主要包括地球内部热流变化和地球表面运动规律两个过程,是三维对流扩散方程和二维山体表面运动方程的耦合,求解十分困难.为了模拟山体表面重构过程,还要对耦合方程进行反演研究,是一个大尺度非线性优化问题.为了克服对于初值的强烈依赖和非线性优化中存在的多极值难点,我们将同伦反演算法应用到山体表面重构模型,通过数值算例可以看出,本算法具有大范围收敛和较好的稳定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体表面重构 热传导模型 山体表面运动模型 反问题 同伦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三维表面重构中的轮廓集拼合新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黄魁东 张定华 +1 位作者 王凯 毛海鹏 《计算机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221-224,共4页
针对切片级三维表面重构中的难点,提出了一种拼合轮廓集的新方法通过对待拼合的轮廓集首尾轮廓进行平面三角剖分方向的判别,将空间轮廓集拼合的三维问题转化为平面多连通域三角剖分的二维问题,并改进了现有的平面多连通域三角剖分算法,... 针对切片级三维表面重构中的难点,提出了一种拼合轮廓集的新方法通过对待拼合的轮廓集首尾轮廓进行平面三角剖分方向的判别,将空间轮廓集拼合的三维问题转化为平面多连通域三角剖分的二维问题,并改进了现有的平面多连通域三角剖分算法,巧妙地解决了切片级重构中的轮廓分支对应问题。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准确完成复杂轮廓集的表面拼合,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轮廓集拼合 三维表面重构 平面三角剖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快速傅立叶变换实现点云的表面重构 被引量:1
14
作者 刘金玲 唐棣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CSCD 2010年第3期260-261,271,共3页
根据微分几何斯托克斯定理的散度理论,利用面积分和体积分之间的转换关系,将表面重构问题用求隐函数的特征函数问题实现。调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W(The Fastest Fourier Transform in the West)软件包,根据点的位置和法向量计算傅立叶系... 根据微分几何斯托克斯定理的散度理论,利用面积分和体积分之间的转换关系,将表面重构问题用求隐函数的特征函数问题实现。调用快速傅立叶变换FFTW(The Fastest Fourier Transform in the West)软件包,根据点的位置和法向量计算傅立叶系数,通过逆变换求出特征函数,选择合适的阈值提取表面的等值面,对于非均匀采样通过采样密度的加权系数进一步计算合理的阈值。实验表明这种通过隐函数方式实现点云的表面重构取得了良好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函数 FFTW 表面重构 特征函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As(001)表面重构
15
作者 罗子江 周勋 +2 位作者 王继红 郭祥 丁召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19,29,共6页
GaAs的高迁移率与其表面重构和表面形貌有密切关联,对于GaAs表面重构的研究一直是研究低维半导体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回顾了几十年来研究者们对于GaAs(001)表面重构的研究成果,结合所在实验室最近的实验数据,对GaAs(001)表面重构的相关... GaAs的高迁移率与其表面重构和表面形貌有密切关联,对于GaAs表面重构的研究一直是研究低维半导体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回顾了几十年来研究者们对于GaAs(001)表面重构的研究成果,结合所在实验室最近的实验数据,对GaAs(001)表面重构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了汇总和遴选,重点讲述了在实际应用中常用的几种表面重构;从富As表面的C(4×4)重构、不同(2×4)重构到逐渐富Ga的(n×6)重构、(4×2)重构,结合RHEED衍射花样、STM扫描图片以及球棍模型,对它们的倒、实空间图像以及理论模型都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研究,为将来进行GaAs(001)表面的更深入研究打下基础并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HEED STM GAAS(001) 表面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锥束CT的两类三维表面重构方法比较研究
16
作者 黄魁东 张定华 +2 位作者 王凯 毛海鹏 刘晶 《计算机应用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2-164,共3页
目前锥束CT的三维重构主要采用面绘制,其方法有两类,即体素级重构和切片级重构。在对比两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切片轮廓重构与三维表面重构相结合的切片级重构方法,然后以标准MC算法和该算法分别对两个实例进行重构并比较... 目前锥束CT的三维重构主要采用面绘制,其方法有两类,即体素级重构和切片级重构。在对比两类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二维切片轮廓重构与三维表面重构相结合的切片级重构方法,然后以标准MC算法和该算法分别对两个实例进行重构并比较。结果表明,该算法更适合工业产品的三维表面重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锥束CT 三维表面重构 体素级重构 切片级重构 MC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GaAs(001)薄膜的表面形貌相变和表面重构
17
作者 刘雪飞 吕兵 +3 位作者 罗子江 王继红 郭祥 杨秀璋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98-3103,共6页
从原子级平坦的GaAs(001)-β2(2×4)重构表面出发,结合Reflection High 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RHEED)衍射图像演变和不同尺度的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实空间扫描图像,获取GaAs(001)薄膜表面形貌相变和表面重构... 从原子级平坦的GaAs(001)-β2(2×4)重构表面出发,结合Reflection High Energy Electron Diffraction(RHEED)衍射图像演变和不同尺度的Scanning tunneling microscope(STM)实空间扫描图像,获取GaAs(001)薄膜表面形貌相变和表面重构的重要信息,深入地研究GaAs(001)表面形貌相变和表面重构的相互促进关系。研究发现表面重构的变化是促使表面形貌发生相变的主要动力,单一表面重构组成的GaAs(001)表面形貌更容易处于有序平坦相,GaAs(001)表面预粗糙相则是由两种同类型或者重构原胞差异很小的表面重构交织混合形成,当表面由两种完全不同类型的表面重构交错混合形成时GaAs(001)表面形貌将进入粗糙状态。研究结果表明GaAs(001)表面重构是表面形貌发生相变过程的微观内在原因,而GaAs(001)表面形貌相变是表面重构发生变化的宏观外在体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AAS(001) 形貌相变 表面重构 RHEED STM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平行截面的三维散乱点物体表面重构
18
作者 李亮 李德华 +2 位作者 陈振羽 王祖喜 胡汉平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83-85,共3页
三维物体的散乱点构型技术是近几年计算机视觉领域中的热点问题,它在众多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该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能够适用于大多数物体的构型方法,并且计算量也相应地得到了控制。
关键词 平行截面 三维散乱点 物体表面重构 计算机视觉 三维表面三角划分 散乱点构型 截面线点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团簇与硅单晶表面重构的蒙特卡罗模拟探索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志均 黄臻成 +2 位作者 王莉 邵元智 何振辉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S1期26-32,共7页
利用基于经验势(Tersoff势)的蒙特卡罗方法研究碳团簇稳定结构和硅片(100)表面重构这两个物理过程。模拟结果是含有偶数个原子的小团簇是主要由六圆环平铺而成,像石墨片似的平面结构。而含有奇数个原子的小团簇,会在团簇中心生成碳五圆... 利用基于经验势(Tersoff势)的蒙特卡罗方法研究碳团簇稳定结构和硅片(100)表面重构这两个物理过程。模拟结果是含有偶数个原子的小团簇是主要由六圆环平铺而成,像石墨片似的平面结构。而含有奇数个原子的小团簇,会在团簇中心生成碳五圆环,团簇的会围绕五圆环卷曲。得到的结论是碳团簇的结构与团簇的幻数有关。模拟硅片表面重构的结果显示硅单晶表面有五种不同的重构模式,并且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这几种重构模式所占的比重也不一样。低温时,硅单晶表面是以无重构的1×1二聚体为主。随温度升高,硅单晶表面出现2×1、c(2×2)、c(4×2)等重构模式。而在高温时,单晶硅(100)表面将出现的一种新的重构方式———吸附二聚体,它很可能是硅片的外沿生长、成核过程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rsoff势 蒙特卡罗法 碳团簇 幻数 硅单晶表面重构 吸附二聚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2型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Na_(0.66)Mn_(0.675)Ni_(0.1625)Co_(0.1625)O_2的表面重构及其演变的电子显微表征 被引量:2
20
作者 黄威 邬春阳 +2 位作者 曾跃武 金传洪 张泽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489-1494,共6页
采用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X射线能谱(EDS)等分析手段表征了高温固相法合成的Na_(0.66)Mn_(0.675)Ni_(0.1625)Co_(0.1625)O_2钠离子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该材料为结晶性良好的P2型钠离子层状氧... 采用球差校正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STEM)、X射线能谱(EDS)等分析手段表征了高温固相法合成的Na_(0.66)Mn_(0.675)Ni_(0.1625)Co_(0.1625)O_2钠离子过渡金属氧化物正极材料。X射线衍射(XRD)结果表明该材料为结晶性良好的P2型钠离子层状氧化物(P6_3/mmc)。原子尺度的结构与成分分析显示材料表面存在宽度约为1-2 nm的表面重构层,重构区域内存在大量晶格畸变与反位缺陷,并伴有一定程度的成分偏析——表面富钴(Co)、缺镍(Ni)。进一步研究表明这些表面重构区域在时效过程中会发生明显的"退化",即初始表面重构层宽度会进一步扩展至5-10 nm,部分区域钠离子耗尽,由层状结构转变为尖晶石(Spinel,Fdm)与岩盐相(rocksalt,Fmm)共存的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钠离子电池 P2型层状正极材料 表面重构 扫描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