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元表面配合物的研究综述
1
作者 刘效兰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7年第4期38-42,共5页
本文从三元表面配合物的相关研究、生成与分类、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现状等几方面对液/固界面三元表面配合物的研究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 三元表面配合 配体 金属离子 固体粒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钌(Ⅱ)表面活性剂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其液晶和发光性质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斌 傅春艳 +1 位作者 苏忠民 刘景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1002-1004,共3页
合成了一个新钌 ( )表面活性剂配合物 [Ru( bpy) 2 ( d1 9-phen) ]Cl2 ( bpy=2 ,2′-联吡啶 ,d1 9-phen=4,7-二正十九烷基 -1 ,1 0 -邻菲咯啉 ) ,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该配合物具有优良的发... 合成了一个新钌 ( )表面活性剂配合物 [Ru( bpy) 2 ( d1 9-phen) ]Cl2 ( bpy=2 ,2′-联吡啶 ,d1 9-phen=4,7-二正十九烷基 -1 ,1 0 -邻菲咯啉 ) ,用元素分析、核磁共振谱和质谱对配合物的组成和结构进行了表征 .该配合物具有优良的发光性能和较高的量子效率 ,其与水的混合体系展示良好的溶致液晶行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配合 光物理 溶致液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平面形状误差的配合表面接触状态研究 被引量:6
3
作者 左富昌 张之敬 金鑫 《兵工自动化》 2012年第9期32-37,共6页
为提高装配接触分析的准确性,对考虑平面形状误差的配合表面接触状态进行研究。以平面为对象,考虑加工导致的形状误差,提出一种形状误差与装配力共同作用下的配合表面接触状态理论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配合误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 为提高装配接触分析的准确性,对考虑平面形状误差的配合表面接触状态进行研究。以平面为对象,考虑加工导致的形状误差,提出一种形状误差与装配力共同作用下的配合表面接触状态理论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配合误差的概念及计算方法,揭示形状误差对装配精度的影响关系。随后,采用有限元法验证所提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是有效的,准确预测了考虑形状误差情况下配合表面的接触状态,并计算了配合误差。文中所提方法可为考虑形状误差的装配精度预测与分析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误差 配合表面 接触状态 配合误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研究配位化合物的热稳定性(Ⅶ)——Ni(Ⅱ)、Co(Ⅱ)草酸配合物的热分解及产物的催化性能
4
作者 汪信 忻新泉 戴安邦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4年第2期141-146,共6页
镍(Ⅱ)、钴(Ⅱ)草酸配合物在氢气中热分解时产生CO_(2)和CO,并发生加氢催化反应.CoC_(3)O_(4)和NiC_(2)O_(4)的分解产物CO_(2)加氢活性很快降低;K2O等具有分散金属的作用。CoC_(2)O_(4)/Al_(2)O_(3)和K_(2)[Co(C_(2)O_(4))_(2)]/Al_(2)O... 镍(Ⅱ)、钴(Ⅱ)草酸配合物在氢气中热分解时产生CO_(2)和CO,并发生加氢催化反应.CoC_(3)O_(4)和NiC_(2)O_(4)的分解产物CO_(2)加氢活性很快降低;K2O等具有分散金属的作用。CoC_(2)O_(4)/Al_(2)O_(3)和K_(2)[Co(C_(2)O_(4))_(2)]/Al_(2)O_(3)体系具有Al_(2)(C_(3)O_(4))_(3)的分解特征。C_(2)O_(4)^(2-)在Al_(2)O_(3)表面能形成表面配合物,在Al_(2)O_(3)表面Co(Ⅱ)的还原较为困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Ⅱ) 镍(Ⅱ) 钴(Ⅱ) Ni(Ⅱ) 气相色谱法 表面配合 草酸配合 分解产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合氧化铈的表征及其对氟离子的吸附作用 被引量:5
5
作者 宋宽秀 李晓云 +3 位作者 颜秀茹 王建萍 张松平 韩森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9年第6期739-744,共6页
实验研究了CeO2 ·nH2O的表面特性,测定了CeO2·0.61H2O的表面电荷密度.依据溶液配位化学模型,求取了CeO2·0.61H2O颗粒表面配合反应的基本参数,并采用两种方法计算了其与F- 的表面配... 实验研究了CeO2 ·nH2O的表面特性,测定了CeO2·0.61H2O的表面电荷密度.依据溶液配位化学模型,求取了CeO2·0.61H2O颗粒表面配合反应的基本参数,并采用两种方法计算了其与F- 的表面配合稳定常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氧化铈 表面配合 吸附作用 氟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酸镁锂的有机改性及对Cr(Ⅵ)的吸附特性 被引量:5
6
作者 曹晓强 颜炳琪 +8 位作者 王倩 王亚萍 邱俊 黄永清 李琳 张燕 胡术刚 康凌 吕宪俊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3-181,共9页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硅酸镁锂(Laponite),然后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其进行有机改性,研究了改性后的有机硅酸镁锂(CTMABL)对Cr(Ⅵ)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变小而平均孔径增大.CTMABL样品的d(001)值... 采用水热法合成了硅酸镁锂(Laponite),然后利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其进行有机改性,研究了改性后的有机硅酸镁锂(CTMABL)对Cr(Ⅵ)的吸附特性.结果表明,改性后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容积变小而平均孔径增大.CTMABL样品的d(001)值从改性前的1.23 nm增加到1.79 nm,表明CTMAB进入Laponite层间.随着溶液p H值的提高,CTMABL对Cr(Ⅵ)的吸附效率明显下降;p H<8.5时,CTMABL颗粒表面电势为正,能够与Cr(Ⅵ)阴离子发生静电吸引从而提高吸附效率.随着固液比增加,对Cr(Ⅵ)的去除效率迅速上升,当固液比达到4 g/L后去除效率趋于稳定.离子强度对Cr(Ⅵ)吸附过程的影响不明显.CTMABL对Cr(Ⅵ)的吸附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传质速率受膜扩散和颗粒内扩散过程共同影响.等温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热力学分析结果表明吸附过程是一个自发的吸热反应.综合分析认为表面配合作用是主要的吸附机制,同时静电引力在吸附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酸镁锂 六价铬 有机改性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表面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膨润土对溶液中阴离子态Cr(Ⅵ)的吸附特性及机理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王倩 王亚萍 +5 位作者 由晓芳 王志明 李琳 邱俊 吕宪俊 曹晓强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31-138,共8页
本文研究了阴离子态Cr(Ⅵ)在膨润土中的吸附行为,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H=2~12,膨润土表面ζ电位均为负值,随着溶液pH值提高,膨润土对Cr(Ⅵ)的吸附效率明显下降。膨润土对Cr(Ⅵ)的吸附符合准2级动力学模型,吸附传质速率主... 本文研究了阴离子态Cr(Ⅵ)在膨润土中的吸附行为,并对吸附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pH=2~12,膨润土表面ζ电位均为负值,随着溶液pH值提高,膨润土对Cr(Ⅵ)的吸附效率明显下降。膨润土对Cr(Ⅵ)的吸附符合准2级动力学模型,吸附传质速率主要受膜扩散过程影响。Freundlich方程能够更精确的描述膨润土对Cr(Ⅵ)的吸附行为。热力学分析结果说明膨润土吸附Cr(Ⅵ)是一个自发的吸热反应,低pH值条件下少量Cr(Ⅵ)会发生还原反应从而生成Cr^(3+),导致部分Cr(Ⅵ)以Cr^(3+)的形式被去除。综合分析认为Cr(Ⅵ)的初始浓度较低时,内界表面配合是主要去除机制;初始浓度较高时,同时存在物理吸附以及内界表面配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润土 吸附 表面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pH曲线法研究铜-酪氨酸-金属氧化物体系 被引量:3
8
作者 张正斌 程风云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31-135,共5页
采用E%-pH曲线法研究铜-酪氨酸-针铁矿、γ-AlOOH两个体系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其E%-PH曲线为单向上升的峰型曲线,认为在上述两体系中均有I型三元表面络合物生成.
关键词 三元配合 酪氨酸 针铁矿 三元表面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种态分析软件CHEMSPEC最新进展 被引量:5
9
作者 刘春立 王祥云 周万强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397-402,共6页
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发工作已经步入建造地下实验室阶段。地下实验室建造安全评价和未来的处置库性能评价中均需要关键放射性核素在相应深部地质条件下的扩散和迁移参数,而关键核素的扩散和迁移参数与核素在相应水岩体系中的化学种... 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研发工作已经步入建造地下实验室阶段。地下实验室建造安全评价和未来的处置库性能评价中均需要关键放射性核素在相应深部地质条件下的扩散和迁移参数,而关键核素的扩散和迁移参数与核素在相应水岩体系中的化学种态密切相关。为满足我国核设施退役治理工作的需要,尤其是我国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相关安全评价的需要,北京大学核环境化学课题组于2008年开始编写具有完全著作权的化学种态分析软件CHEMSPEC。经过多次修改和完善,目前已经具备了较好的计算功能。本文介绍该软件在表面配合模型、数据库补充和程序优化方面的最新进展,以实例形式介绍该软件的新性能,以期为我国相关实验研究者使用该软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EMSPEC 化学种态 表面配合模型 核设施退役治理 高放废物地质处置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水中氨基酸对Cu(Ⅱ)-粘土粒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0
作者 刘效兰 张正斌 《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9年第2期70-75,共6页
对天然海水中氨基酸- 金属铜离子Cu(Ⅱ)- 粘土三元体系中三元表面配合物形成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⒀采用交换吸附百分率ECu(Ⅱ)~pH关系曲线法研究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氨基酸对铜离子Cu(Ⅱ)在高岭石上的交换吸附百分... 对天然海水中氨基酸- 金属铜离子Cu(Ⅱ)- 粘土三元体系中三元表面配合物形成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⒀采用交换吸附百分率ECu(Ⅱ)~pH关系曲线法研究表明,一定浓度范围内氨基酸对铜离子Cu(Ⅱ)在高岭石上的交换吸附百分率ECu(Ⅱ)~pH关系曲线(S型曲线) 的影响有“左右摆动”规律, 认为体系中形成了三元表面配合物 SOHLM (新型(Ⅱ)类); 实验比较了三种氨基酸的影响⒀三元表面配合物的形成主要受固体粒子表面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铜离子Cu(Ⅱ) 高岭石 三元表面配合 海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铜对氨基酸-固体粒子相互作用的影响
11
作者 程风云 张正斌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46-49,共4页
研究了Cu(Ⅱ)氨基酸(色氨酸、酪氨酸)固体粒子(无定形Fe(OH)3、δMnO2)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在Cu(Ⅱ)色氨酸无定形Fe(OH)3体系中,色氨酸交换百分率E(%)pH曲线为单向上升的峰形.而... 研究了Cu(Ⅱ)氨基酸(色氨酸、酪氨酸)固体粒子(无定形Fe(OH)3、δMnO2)三者间的相互作用.发现在Cu(Ⅱ)色氨酸无定形Fe(OH)3体系中,色氨酸交换百分率E(%)pH曲线为单向上升的峰形.而在Cu(Ⅱ)酪氨酸δMnO2体系中,其E(%)pH曲线为一种新型的“S型”与“反S型”曲线的复合曲线.证实在上述两体系中均有Ⅰ型三元表面络合物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酸 固体粒子 三元 表面配合 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的工作载荷下公差建模 被引量:14
12
作者 冯 洪军 +1 位作者 郭俊康 王永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500-1508,共9页
传统的公差模型以刚体假设为前提,无法考虑机械系统在工作载荷下的变形,而实际工作过程中机械系统性能与各零件在工作载荷下的变形关系密切,为解决此问题,基于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中的认证表面思想提出一种修正公差模型,考虑复... 传统的公差模型以刚体假设为前提,无法考虑机械系统在工作载荷下的变形,而实际工作过程中机械系统性能与各零件在工作载荷下的变形关系密切,为解决此问题,基于新一代产品几何技术规范标准中的认证表面思想提出一种修正公差模型,考虑复杂变形对公差分析的影响,更为真实准确地对系统功能末端的空间位置进行精度预测。采用小位移旋量法和齐次坐标变换法建立传统公差模型;根据认证表面的思想提出拟合配合表面的概念,再根据实际变形表面、拟合配合表面与理想设计表面的空间位置关系,提出修正传统公差模型的方法;给出获取修正矩阵的步骤,建立修正公差模型,进行工作载荷下的公差分析,得到封闭环尺寸的分布规律。以某尾座顶尖为工程对象,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品几何技术规范 拟合配合表面 工作载荷 修正矩阵 公差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Determination of interference fit value on entire roller embedded shapemeter roll 被引量:5
13
作者 吴海淼 刘宏民 +1 位作者 于丙强 杨利坡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4年第12期4503-4508,共6页
For entire roller embedded shapemeter rol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lue of interference fit and the sensor pre-pressure, and the pressure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shapemeter roll were analyzed by elasticity theo... For entire roller embedded shapemeter rol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value of interference fit and the sensor pre-pressure, and the pressure transfer performance of shapemeter roll were analyzed by elasticity theory during the cold reversible rolling process. Considering the influence of strip temperature on the interference fit, the distributions of contact pressure of the framework's top surface and the sensor pre-pressure on different values of interference fit were analyzed by the finite element technology.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contact pressure of the framework's top surface and the sensor pre-pressure increase with the increase of the value of interference fit. When the value of interference fit is between 0.05 mm and 0.09 mm, roll body's inner hole surface, the framework and pressure magnetic sensitive component don't separate from each other, and the sensor works in the linear segment of characteristic curve, so the normal operation of shapemeter roll is guarant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versible rolling shapemeter roll value of interference fit contact pressure finite elemen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