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与葡聚糖合成的关系
被引量:
6
1
作者
何奎芳
刘建国
+3 位作者
刘天佳
杨德琴
庄姮
李颂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与葡聚糖合成的关系。方法:取本课题组前期工作所获得的变链c型临床株,分成水溶性葡聚糖(WSG)组和水不溶性葡聚糖(WIG)组;每组又按葡聚糖合成能力分为合成量高(ABS〉0.5)与合成量低(ABS〈...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与葡聚糖合成的关系。方法:取本课题组前期工作所获得的变链c型临床株,分成水溶性葡聚糖(WSG)组和水不溶性葡聚糖(WIG)组;每组又按葡聚糖合成能力分为合成量高(ABS〉0.5)与合成量低(ABS〈0.15)组。以所选细菌DNA为模板,PCR扩增表面蛋白V区编码基因SrV+,经DdeI酶切分型,比较各基因型在两组细菌中的分布情况。结果:1)两组均有4种基因型(A、B、C、D)并且在构成比上都以A、B型占多数,C、D型所占比例较少且存在明显差异;2)在WSG组主要基因型的分布出现差异:合成量高的以A型为主占50%,B型占33.33%,C型占11.11%;合成量低的以B型为主占50%,A型占30.77%,C型19.15%。5)在WIG组A、B型的分配基本相似,均在40~48%之间。结论: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的基因型分布与水溶性葡聚糖的合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与水不溶性葡聚糖的合成未见明显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表面
蛋白
可变
区
(V^+)
葡聚糖
基因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dsFv的构建及其噬菌体表面呈现
被引量:
1
2
作者
夏永娟
黄宝成
+1 位作者
温伟红
黄威权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9-724,共6页
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 1E10是能够模拟鳗弧菌的保护性表位 ,可以作为疫苗使用的一种单克隆抗体 .利用基因工程抗体技术从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1E10中克隆出抗体的重链及轻链可变区基因 (VH 和VL) .通过定点突变技...
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 1E10是能够模拟鳗弧菌的保护性表位 ,可以作为疫苗使用的一种单克隆抗体 .利用基因工程抗体技术从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1E10中克隆出抗体的重链及轻链可变区基因 (VH 和VL) .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将VH4 4和VL10 5突变为半胱氨酸并且连接到噬菌体表达载体pCANTAB5E中 ,突变后的VH 和VL 基因位于cpⅢ先导序列和cpⅢ基因之间 ,在LacZ启动子调控之下 ,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被导入细胞间隙 ,依靠链间二硫键组装成二硫键稳定型Fv抗体 (dsFv) .加入辅助噬菌体M13K0 7后 ,dsFv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在噬菌体表面 .ELISA测定显示 :dsFv噬菌体能够与抗原结合并且这种结合呈噬菌体浓度依赖 .结果表明 :成功构建出了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dsFv基因并使其在噬菌体表面获得了正确呈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特型
单克隆抗体
噬菌体
表面
呈现
体表
融合
蛋白
轻链
可变
区
杂交瘤细胞株
鳗弧菌
疫苗使用
细胞间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预后相关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毛洁
毛峥嵘
周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0-256,共7页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是成人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IGVH基因的突变状态是CLL患者最重要的预后标记,而Zeta链相关蛋白激酶(ZAP-70)可作为IGVH突变状态的替代标记。CD38是一种促使B细胞活化和增殖的Ⅱ类跨膜糖蛋白,能提高CLL细胞的...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是成人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IGVH基因的突变状态是CLL患者最重要的预后标记,而Zeta链相关蛋白激酶(ZAP-70)可作为IGVH突变状态的替代标记。CD38是一种促使B细胞活化和增殖的Ⅱ类跨膜糖蛋白,能提高CLL细胞的生存率,促进其增殖,也可作为CLL的独立预后指标。另外,超过80%的CLL患者存在染色体畸变,最常见的异常是染色体的丢失,其中13q14缺失最为常见(35%);而最常见的染色体增加为12q的三体性(23%)。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表达增高预示CLL的恶性进展及其生存期的缩短。Toll样受体是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TLR激动剂与放化疗、单克隆抗体,以及肿瘤疫苗联合应用将给CLL的治疗带来重大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慢性
蛋白
质酪氨酸激酶
染色体畸变
免疫球
蛋白
可变
区
受体
细胞
表面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与葡聚糖合成的关系
被引量:
6
1
作者
何奎芳
刘建国
刘天佳
杨德琴
庄姮
李颂
机构
温州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内科
遵义医学院附属口腔医院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
安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出处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7,共3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编号:30171013)
中科院"西部之光"基金
+1 种基金
贵州省科技厅基金(编号:20013093)
浙江省医药卫生科学研究基金(编号:2005B125)
文摘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与葡聚糖合成的关系。方法:取本课题组前期工作所获得的变链c型临床株,分成水溶性葡聚糖(WSG)组和水不溶性葡聚糖(WIG)组;每组又按葡聚糖合成能力分为合成量高(ABS〉0.5)与合成量低(ABS〈0.15)组。以所选细菌DNA为模板,PCR扩增表面蛋白V区编码基因SrV+,经DdeI酶切分型,比较各基因型在两组细菌中的分布情况。结果:1)两组均有4种基因型(A、B、C、D)并且在构成比上都以A、B型占多数,C、D型所占比例较少且存在明显差异;2)在WSG组主要基因型的分布出现差异:合成量高的以A型为主占50%,B型占33.33%,C型占11.11%;合成量低的以B型为主占50%,A型占30.77%,C型19.15%。5)在WIG组A、B型的分配基本相似,均在40~48%之间。结论: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的基因型分布与水溶性葡聚糖的合成存在一定的相关性而与水不溶性葡聚糖的合成未见明显关联。
关键词
变形链球菌
表面
蛋白
可变
区
(V^+)
葡聚糖
基因型
Keywords
Streptococcus mutans V^+ - region of surface protein Glucan Genotype
分类号
R780.2 [医药卫生—口腔医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dsFv的构建及其噬菌体表面呈现
被引量:
1
2
作者
夏永娟
黄宝成
温伟红
黄威权
机构
第四军医大学组织学与胚胎学教研室
第四军医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出处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19-724,共6页
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项目 (863 ) (No .2 0 0 1AA62 2 0 40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 (No .3 0 0 0 0 12 7)~~
文摘
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 1E10是能够模拟鳗弧菌的保护性表位 ,可以作为疫苗使用的一种单克隆抗体 .利用基因工程抗体技术从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杂交瘤细胞株 1E10中克隆出抗体的重链及轻链可变区基因 (VH 和VL) .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将VH4 4和VL10 5突变为半胱氨酸并且连接到噬菌体表达载体pCANTAB5E中 ,突变后的VH 和VL 基因位于cpⅢ先导序列和cpⅢ基因之间 ,在LacZ启动子调控之下 ,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被导入细胞间隙 ,依靠链间二硫键组装成二硫键稳定型Fv抗体 (dsFv) .加入辅助噬菌体M13K0 7后 ,dsFv以融合蛋白的形式表达在噬菌体表面 .ELISA测定显示 :dsFv噬菌体能够与抗原结合并且这种结合呈噬菌体浓度依赖 .结果表明 :成功构建出了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dsFv基因并使其在噬菌体表面获得了正确呈现 .
关键词
独特型
单克隆抗体
噬菌体
表面
呈现
体表
融合
蛋白
轻链
可变
区
杂交瘤细胞株
鳗弧菌
疫苗使用
细胞间隙
Keywords
Vibrio anguillarum, disulfide-stabilized antibody, site-directed mutation, gene clone, phage display
分类号
Q78 [生物学—分子生物学]
S941 [农业科学—水产养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预后相关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
2
3
作者
毛洁
毛峥嵘
周韧
机构
浙江大学医学院病理学与法医学研究所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50-256,共7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0770918)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2008-890)
浙江省人事厅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2007-324)
文摘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CLL)是成人白血病中最常见的一种。IGVH基因的突变状态是CLL患者最重要的预后标记,而Zeta链相关蛋白激酶(ZAP-70)可作为IGVH突变状态的替代标记。CD38是一种促使B细胞活化和增殖的Ⅱ类跨膜糖蛋白,能提高CLL细胞的生存率,促进其增殖,也可作为CLL的独立预后指标。另外,超过80%的CLL患者存在染色体畸变,最常见的异常是染色体的丢失,其中13q14缺失最为常见(35%);而最常见的染色体增加为12q的三体性(23%)。人类白细胞抗原G(HLA-G)表达增高预示CLL的恶性进展及其生存期的缩短。Toll样受体是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TLR激动剂与放化疗、单克隆抗体,以及肿瘤疫苗联合应用将给CLL的治疗带来重大突破。
关键词
白血病
淋巴细胞
慢性
蛋白
质酪氨酸激酶
染色体畸变
免疫球
蛋白
可变
区
受体
细胞
表面
预后
Keywords
Leukemia
lymphocytic
chronic
Protein-tyrosine kinase
Chromosome aberrations
Immunoglobulin variable region
Receptors
cell surface
Prognosis
分类号
R733.72 [医药卫生—肿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可变区与葡聚糖合成的关系
何奎芳
刘建国
刘天佳
杨德琴
庄姮
李颂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6
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抗鳗弧菌独特型单克隆抗体dsFv的构建及其噬菌体表面呈现
夏永娟
黄宝成
温伟红
黄威权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预后相关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毛洁
毛峥嵘
周韧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