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汽车前轴用42CrMoH钢表面脱碳演变规律及控制 被引量:9
1
作者 张成成 马潇磊 +3 位作者 张朝磊 李戬 赵海东 刘雅政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2127-12131,共5页
采用42CrMoH钢制造的前轴表面存在0.10~0.15 mm深的完全脱碳层,严重影响了工件表面质量、硬度和疲劳性能。本工作通过等温加热实验,研究了加热温度对热轧态42CrMoH钢表面脱碳层类型和深度的影响,并综合分析了影响表面脱碳的因素。结果表... 采用42CrMoH钢制造的前轴表面存在0.10~0.15 mm深的完全脱碳层,严重影响了工件表面质量、硬度和疲劳性能。本工作通过等温加热实验,研究了加热温度对热轧态42CrMoH钢表面脱碳层类型和深度的影响,并综合分析了影响表面脱碳的因素。结果表明:保温时间为75 min时,42CrMoH钢在650~750℃和875~1250℃时,无完全脱碳层;完全脱碳层出现温度为750~875℃,完全脱碳层中铁素体为粗大的柱状晶,42CrMoH钢的一个完全脱碳的敏感温度为775~825℃,800℃时其完全脱碳层深度达到最大;42CrMoH钢部分脱碳也存在敏感温度(1150~1250℃),1200℃时,部分脱碳层深度达到最大。因此,为避免前轴表面出现完全脱碳层,42CrMoH钢热处理过程中的正火和淬火温度都应控制在875~885℃,且冷却过程中避免在750~875℃停留。此外,锻造余热淬火因省去正火和淬火加热过程,能有效地避免前轴表面出现完全脱碳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零件 表面脱碳 加热温度 锻造余热淬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23MnNiMoCr54钢复杂显微组织和表面脱碳演变规律的退火条件控制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帆 胡昊 +2 位作者 刘雅政 张志豪 谢建新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26-131,共6页
轧材显微组织特征和表面脱碳是高强度矿用圆环链钢质量控制的关键,对矿用圆环链的编链、焊接、热处理、预拉伸工序乃至服役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实验研究了退火温度和气氛对矿用高强度圆环链钢23MnNiMoCr54轧材硬度、显微组织和表面脱... 轧材显微组织特征和表面脱碳是高强度矿用圆环链钢质量控制的关键,对矿用圆环链的编链、焊接、热处理、预拉伸工序乃至服役性能有着重要影响。本实验研究了退火温度和气氛对矿用高强度圆环链钢23MnNiMoCr54轧材硬度、显微组织和表面脱碳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660~710℃退火后,退火前的马氏体、贝氏体分别转变为回火索氏体、退火态贝氏体,碳化物球化程度提高,轧材硬度较退火前显著降低,并且随退火温度升高,硬度也逐渐降低。在720~730℃退火后,出现由粗大马氏体、铁素体、少量碳化物组成的异常组织,轧材硬度较高。另一方面,随着退火温度由660℃升高至730℃,表面脱碳层深度逐渐增加;退火温度升高至700℃以后,表面脱碳层深度随温度升高增加较快。在710℃退火时,随着氧气体积浓度由21%降低至约0%,表面脱碳层深度逐渐减小;当氧气浓度降低至5.25%以下后,直边位置不再产生表面脱碳。23MnNiMoCr54轧材的退火温度应控制在680~700℃,为尽量减少表面脱碳,可考虑将退火炉内的氧气体积浓度控制在5%以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用圆环链钢 退火 硬度 显微组织 表面脱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汽车齿轮表面脱碳的影响及工艺改进 被引量:4
3
作者 金林奎 赵建国 +1 位作者 王春亮 焦东风 《汽车工艺师》 2014年第11期83-85,共3页
本文对汽车齿轮热处理渗碳件轮齿表面出现较严重的脱碳现象进行检查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组织中大量条状及块状铁素体,使硬度分布不均匀并形成软点,齿轮啮合的承载能力降低,而且影响齿轮表面的耐磨性。通过对20Cr Mn Ti低碳合金渗碳钢齿... 本文对汽车齿轮热处理渗碳件轮齿表面出现较严重的脱碳现象进行检查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组织中大量条状及块状铁素体,使硬度分布不均匀并形成软点,齿轮啮合的承载能力降低,而且影响齿轮表面的耐磨性。通过对20Cr Mn Ti低碳合金渗碳钢齿轮从坯料的齿坯成形、中间退火处理到最后渗碳淬火的整个热处理过程,进行检查和工艺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齿轮 齿轮啮合 表面脱碳 块状铁素体 渗碳层 渗碳淬火 中间退火 冷挤压 脱碳 齿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脱碳对55SiCr弹簧钢感应热处理后表面组织和硬度的影响
4
作者 柳洋波 张玮 +2 位作者 佟倩 孙齐松 刘奋勇 《矿冶》 CAS 2015年第B11期113-117,共5页
55SiCr弹簧钢通过预热处理,获得了不同形态的表面脱碳。利用高频感应淬火线和回火炉研究了表面脱碳对感应热处理后以及回火后的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表面出现全脱碳时,在淬火时不能转变为马氏体,淬火、回火后的硬度均在1... 55SiCr弹簧钢通过预热处理,获得了不同形态的表面脱碳。利用高频感应淬火线和回火炉研究了表面脱碳对感应热处理后以及回火后的组织和硬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样表面出现全脱碳时,在淬火时不能转变为马氏体,淬火、回火后的硬度均在150-300HV之间,因此要避免产生全脱碳。试样表面出现部分脱碳,在淬火过程中转变为板条马氏体,其硬度较低,在后续回火过程中,该马氏体不变化,造成其硬度和基体差距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5SiCr 表面脱碳 感应热处理 组织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Si2Mn和5160H弹簧钢的脱碳行为 被引量:7
5
作者 田 兴 黄 威 《大连铁道学院学报》 2002年第2期66-70,共5页
用显微组织法比较了60Si2Mn和5160H弹簧钢在不同加热条件下的脱碳行为.结果表明,两种弹簧钢的脱碳深度随提高加热温度和增加加热时间增大.Si增加奥氏体中碳的活度使60Si2Mn钢表面脱碳较5160H严重.
关键词 脱碳行为 弹簧钢 表面脱碳 脱碳深度 显微组织法 加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加热温度下轴承钢脱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蒋国强 莫杰辉 +1 位作者 孙应军 苏福永 《工业加热》 CAS 2020年第11期4-7,共4页
轴承钢在现代工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轴承钢在生产过程中的脱碳现象会造成其使用性能下降,硬度和耐磨性降低,对其性能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轴承钢的脱碳过程开展研究工作,设计并搭建了实验平台,实验过程炉内水分含量为0.3%,轴承钢温度为7... 轴承钢在现代工业中已得到广泛应用,但轴承钢在生产过程中的脱碳现象会造成其使用性能下降,硬度和耐磨性降低,对其性能造成严重影响。针对轴承钢的脱碳过程开展研究工作,设计并搭建了实验平台,实验过程炉内水分含量为0.3%,轴承钢温度为700~1 200℃,保温时间为40 min,通过对实验结果分析得到了轴承钢表面脱碳层厚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所做工作将为轴承钢的实际生产过程中产品质量的提升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钢 表面脱碳 实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轴承钢球化退火过程不同保温时间对脱碳层厚度的影响规律 被引量:1
7
作者 蒋国强 莫杰辉 +1 位作者 孙应军 苏福永 《工业加热》 CAS 2021年第10期15-17,共3页
轴承钢在球化退火过程中的脱碳现象会使轴承钢表面形成一层脱碳层,降低轴承钢产品的硬度和耐磨性,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针对轴承钢球化退火过程不同保温时间下的脱碳现象开展研究,设计了脱碳过程实验平台和实验方案,对轴承钢温度为810... 轴承钢在球化退火过程中的脱碳现象会使轴承钢表面形成一层脱碳层,降低轴承钢产品的硬度和耐磨性,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针对轴承钢球化退火过程不同保温时间下的脱碳现象开展研究,设计了脱碳过程实验平台和实验方案,对轴承钢温度为810℃炉内气氛为0.3%含水率时保温20~70 min后的脱碳状况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脱碳层厚度随保温时间增加而增大,脱碳层厚度与保温时间的平方根成正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轴承钢 表面脱碳 球化退火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MnMoV钢板材强度σ_b与其表面硬度HRC的关系
8
作者 任贯宜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6期12-17,共6页
本文研究了容器用SiMnMoV钢表面脱碳板材(淬火+300℃回火)强度σ_b与其表面硬度HRC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钢表面脱碳曲线为直线,其斜率ρ=70。在表面脱碳与无脱碳板材的强度之间,发现了一个强度分界值σ_0;σ_0值随板厚α减小而下降;... 本文研究了容器用SiMnMoV钢表面脱碳板材(淬火+300℃回火)强度σ_b与其表面硬度HRC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该钢表面脱碳曲线为直线,其斜率ρ=70。在表面脱碳与无脱碳板材的强度之间,发现了一个强度分界值σ_0;σ_0值随板厚α减小而下降;α一定时,σ_0为定值,不受含碳量影响。σ_b与HRC的关系符合σ_j=σ_0[1-(a+b)(48-HRC)/35ab]。σ_0值和σ_j式,为容器壁厚与强度匹配优化设计的强度选择,为低温回火用中碳低合金超高强度钢容器表面脱碳热处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脱碳 强度 表面硬度 钢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60Si2Mn弹簧钢连续冷却组织调控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孙伟 张炜星 +2 位作者 张慧星 胡晓丽 杜慧起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37-142,共6页
该文基于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运用热压法研究60Si2Mn弹簧钢连续冷却过程中的冷速和温度转变曲线,依据曲线斜率变化获取相变点和临界冷却速率,进而绘制60Si2Mn弹簧钢连续冷却转变(continuous cooling transition,CCT)曲线。根据CCT... 该文基于Gleeble3800热模拟试验机,运用热压法研究60Si2Mn弹簧钢连续冷却过程中的冷速和温度转变曲线,依据曲线斜率变化获取相变点和临界冷却速率,进而绘制60Si2Mn弹簧钢连续冷却转变(continuous cooling transition,CCT)曲线。根据CCT曲线,选择合理的斯太尔摩工艺冷却控制参数,并通过实际生产验证工艺效果。结果表明,CCT曲线与组织演化规律具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当冷却速度介于1~10℃/s时,组织为铁素体和珠光体组织,并且随着冷却速率的增加,铁素体含量逐渐减少,珠光体含量有所增加。为实现表面脱碳和铁素体分布的良好控制,要将冷速控制5~8℃/s,所有规格弹簧钢试样表面脱碳控制在180μm以内,同时铁素体分布趋于均匀,为后续深加工创造有利条件。该文工作为60Si2Mn弹簧部件的组织控制、性能优化等方面提供科学依据与理论支撑,对提升60Si2Mn使用寿命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0SI2MN 热模拟 CCT曲线 表面脱碳 铁素体分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联齿轮断裂分析 被引量:2
10
作者 宗国庆 董霞 +1 位作者 高彤 田光荣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11年第S1期99-101,共3页
机床传动系统双联直齿轮投入运行不久即发生齿面断裂事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传动系统所用双联齿轮未达到设计使用寿命,属于早期断裂失效。对现场收集到的断裂齿轮残块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硬度测试,对齿廓工作面及断裂形成的断口用扫描... 机床传动系统双联直齿轮投入运行不久即发生齿面断裂事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传动系统所用双联齿轮未达到设计使用寿命,属于早期断裂失效。对现场收集到的断裂齿轮残块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和硬度测试,对齿廓工作面及断裂形成的断口用扫描电镜进行微观观察,对齿轮残块上出现的裂纹用光学金相显微镜观察其形貌和微观特征,依据检测实验数据和结果,对造成此次事故的原因进行了论述与分析,确定了最终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联齿轮 接触疲劳 表面脱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螺旋弹簧失效分析与改进 被引量:1
11
作者 陈成奎 邵亮 +3 位作者 佟国栋 刘柯军 张炜 李润哲 《汽车工艺与材料》 2023年第11期63-66,共4页
通过对螺旋弹簧耐久试验断裂件断口分析,确定断裂起源于表面脱碳层,并进一步从表面微观结构和疲劳裂纹萌生的方面分析表面全脱碳层对弹簧寿命危害性,得出螺旋弹簧表面全脱碳是早期断裂的主要原因。通过改进螺旋弹簧热处理工艺解决了表... 通过对螺旋弹簧耐久试验断裂件断口分析,确定断裂起源于表面脱碳层,并进一步从表面微观结构和疲劳裂纹萌生的方面分析表面全脱碳层对弹簧寿命危害性,得出螺旋弹簧表面全脱碳是早期断裂的主要原因。通过改进螺旋弹簧热处理工艺解决了表面脱碳问题,对改进后的螺旋弹簧再次进行耐久试验,改进后螺旋弹簧的寿命大幅提高,耐久试验次数从改进前不能满足技术要求,到改进后试验次数超过技术要求的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弹簧 铁素体 表面脱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