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多通道表面肌电传感器的手势识别
1
作者 张劲勇 韩倩 +1 位作者 陈俞强 郭剑岚 《传感器与微系统》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44-47,51,共5页
针对多通道表面肌电(sEMG)传感器手势识别精度提升需求,提出新型手势识别框架,采用连续小波变换(CWT)将信号转为时频图,设计DIFT-Net分类网络,集成Swin Transformer双分支结构,通过注意力引导模块(AGM)增强局部特征提取,注意力交互模块(... 针对多通道表面肌电(sEMG)传感器手势识别精度提升需求,提出新型手势识别框架,采用连续小波变换(CWT)将信号转为时频图,设计DIFT-Net分类网络,集成Swin Transformer双分支结构,通过注意力引导模块(AGM)增强局部特征提取,注意力交互模块(AIM)实现多尺度全局特征融合。实验基于自建和Nanapro DB1数据集验证,DIFT-Net分别取得98.36%和82.64%的精度,显著优于传统方法。结果表明,该框架能有效融合局部与全局特征,显著提升多通道sEMG传感器手势识别性能,为人机交互应用提供新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传感器 手势识别 TRANSFORMER 注意力引导模块 注意力交互模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神经网络的多模态融合步态识别研究
2
作者 刘景源 张荣良 +2 位作者 武鹏飞 杨丁宇 何剑 《传感器与微系统》 2025年第11期28-32,37,共6页
步态识别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人机融合至关重要。传统步态识别方案响应速度慢,多种步态综合识别准确率低,导致人机融合度低和穿戴舒适性差。针对可穿戴设备高度人机融合的需求,提出了融合表面肌电(sEMG)传感器与惯性传感器(IMU)的步态及... 步态识别对智能可穿戴设备的人机融合至关重要。传统步态识别方案响应速度慢,多种步态综合识别准确率低,导致人机融合度低和穿戴舒适性差。针对可穿戴设备高度人机融合的需求,提出了融合表面肌电(sEMG)传感器与惯性传感器(IMU)的步态及相位精准识别方法。以三轴加速度序列为基础特征源,构建多层感知器(MLP)神经网络模型,对走、跑、上下楼、上下坡六种步态进行分类识别。同步引入sEMG传感器,研究腓肠肌收缩放松与步态相位的关联逻辑,通过“惯性特征—肌电强度—边缘运算”协同机制,实现步态相位的精准判断。测试结果表明:步态识别响应时间小于0.76 s,综合识别准确率达到了96.57%。该方法为可穿戴设备的智能化、精准化人机融合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具备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传感器 惯性传感器 步态识别 多层感知器 边缘运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