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基于双分支网络的表面肌电信号识别方法 |
王万良
潘杰
王铮
潘家宇
|
《浙江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2
|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表面肌电信号模式分类的研究 |
王人成
黄昌华
李波
金德闻
张济川
|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
1998 |
20
|
|
3
|
模拟驾驶过程中腰部疲劳的表面肌电信号分析 |
焦昆
李增勇
陈铭
王成焘
|
《人类工效学》
|
2004 |
22
|
|
4
|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拖拉机驾驶员颈部疲劳研究 |
赵永超
孔德刚
刘立意
|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
2010 |
7
|
|
5
|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对比分析的膝下假肢爬梯补偿机制研究 |
付艳
李世其
陈振国
|
《人类工效学》
|
2012 |
1
|
|
6
|
表面肌电信号人机接口技术研究 |
侯秀丽
|
《科学技术创新》
|
2020 |
2
|
|
7
|
基于表面肌电信号对比分析的下肢假肢佩戴者提物补偿机制研究 |
付艳
周玮
李世其
陈乾
冷奕
|
《人类工效学》
|
2017 |
0 |
|
8
|
基于MEEMD和二代小波阈值的表面肌电信号去噪处理 |
武壮
王勇
肖飞云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1 |
7
|
|
9
|
面向动物机器人的新型可充电表面肌电信号采集系统设计与应用 |
常铭
许孟华
杨建宏
槐瑞托
杨俊卿
常辉
汪慧
|
《现代电子技术》
|
2022 |
4
|
|
10
|
一种基于表面肌电信号的踝关节角度的预测方法 |
廖尉捷
|
《科学技术创新》
|
2021 |
1
|
|
11
|
基于肌电信号稀疏特征的手势识别方法研究 |
李赵春
顾权
王玉成
|
《电子技术应用》
|
2020 |
5
|
|
12
|
基于表面肌电和位姿信息融合的手势动作识别 |
杨庆华
金圣权
都明宇
王志恒
|
《高技术通讯》
CAS
|
2023 |
2
|
|
13
|
基于步态事件和sEMG的功能性电刺激起始点研究 |
邓昌仁
陈恩伟
张佳峰
王勇
|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
2024 |
0 |
|
14
|
基于柔性干电极的肌电信号无线采集系统设计 |
白建新
刘宇鹏
刘学
崔让
曹慧亮
单彦虎
于芳
原亚会
王任鑫
|
《微纳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
2019 |
5
|
|
15
|
基于表面肌电的肌肉疲劳检测系统研究 |
糜超
陈阳
邹凌
|
《现代电子技术》
北大核心
|
2018 |
13
|
|
16
|
基于表面阵列电极的指力相关指浅屈肌活动模式检测 |
安媛
侯文生
杨丹丹
吴小鹰
郑小林
|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
2010 |
1
|
|
17
|
一种基于体表肌电信号通信原理的功能性电刺激系统设计 |
王海鹏
阮伟华
王兰英
曹聪
|
《电子科技》
|
2019 |
2
|
|
18
|
肌肉电刺激训练对伸膝迟滞患者股内侧肌表面肌电的影响 |
陈佳旭
谢志明
蒋拥军
黄若彬
章雪荣
汪伟
|
《中国实用医药》
|
2021 |
3
|
|
19
|
表面肌电技术在设计研究中的应用与探索 |
王香港
宋武
陈群毅
谢勇君
|
《美术大观》
|
2021 |
1
|
|
20
|
拖拉机座椅振动对驾驶员腰部疲劳影响研究——以积分肌电值和主观感受评价值为指标 |
刘军
孔德刚
刘立意
张影微
|
《农机化研究》
北大核心
|
2011 |
16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