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冲击波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康复科收治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目的观察冲击波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康复科收治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软组织松解、关节松动术、关节连续被动运动和冷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后采用冲击波疗法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两组患者每天训练1次,每周5 d,持续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肘关节主动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经过8周治疗,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AROM、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P<0.001),治疗组在治疗后的VAS评分、AROM、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改善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01,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不适症状。结论冲击波配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可以有效缓解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的疼痛,改善肘关节的功能,并提高肘关节的主动关节活动度。展开更多
文摘目的观察冲击波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对创伤后肘关节僵硬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2月在杭州市富阳中医骨伤医院康复科收治的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80例,采用抽签法随机分配至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软组织松解、关节松动术、关节连续被动运动和冷疗),治疗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后采用冲击波疗法联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两组患者每天训练1次,每周5 d,持续8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肘关节主动活动度(active range of motion,AROM)、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经过8周治疗,两组患者的VAS疼痛评分、AROM、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好转(P<0.001),治疗组在治疗后的VAS评分、AROM、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改善值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01,P<0.001),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出现不适症状。结论冲击波配合表面肌电生物反馈训练可以有效缓解创伤后肘关节僵硬患者的疼痛,改善肘关节的功能,并提高肘关节的主动关节活动度。
文摘目的从脊柱椎旁肌激活,腰背肌核心肌力及肌耐力,功能性动作评估3个不同层面,研究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相比健康人群腰背肌和运动功能所受影响。方法将昆明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就诊的30例AIS患者为实验组,招募30例健康同龄人为健康组。表面肌电评估脊柱椎旁肌激活,躯干屈伸肌力及肌耐力评估受试者核心稳定,功能性动作筛查评估其运动功能并筛查运动风险。结果AIS患者椎旁肌表面肌电在躯干屈曲和后伸测试下,不论是顶椎还是上下端椎凸凹侧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凸侧大于凹侧(P<0.05)。AIS组顶椎和上下端椎凸凹侧椎旁肌RMS比值大于1,但健康组双侧椎旁肌RMS比值接近1,且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IS患者相比健康人群躯干屈伸肌力和肌耐力均下降(P<0.05)。FMS评估中AIS组总分低于健康组(P<0.01),细分中除了FMS-1分数小于健康组(P<0.01),其他6个FMS动作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IS患者脊柱椎旁肌的肌肉功能不平衡,躯干核心肌力及肌耐力均下降,且运动功能也呈现下降。临床针对AIS的运动治疗除三维平面的矫正,还应加强核心和运动功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