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青年髋关节疾病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被引量:11
1
作者 朱建炜 刘璠 +3 位作者 董启榕 李帅 吴全明 侍德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1期11-13,共3页
目的 探讨中青年髋关节疾病患者行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各类髋关节疾病患者28例(35髋),年龄28 ~ 54岁,平均42岁;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例、骨性关节炎5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4例和创伤性关节炎3例.患... 目的 探讨中青年髋关节疾病患者行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的可行性.方法 选择各类髋关节疾病患者28例(35髋),年龄28 ~ 54岁,平均42岁;其中股骨头缺血性坏死16例、骨性关节炎5例、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4例和创伤性关节炎3例.患者均行混合型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术后检查髋关节功能、计数Harris评分、评估疼痛程度、观察髋关节影像学形态.结果 28例平均随访34个月,髋关节功能优32髋,良2髋,可1髋,优良率96.9%.未发现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及假体固定失败等并发症.结论 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中青年髋关节疾病近期疗效满意,可作为传统全髋置换术的过渡性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年龄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金属对金属 传统全髋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效果观察 被引量:7
2
作者 张晓强 高菲菲 段小波 《山东医药》 CAS 2014年第39期77-78,共2页
目的观察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效果。方法将68例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在松止血带时将100 m L氨甲环酸(1 g)局部浸泡于膝关节创面1 min,充分止血,并在关闭关... 目的观察单侧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中局部应用氨甲环酸的效果。方法将68例初次行单侧全膝关节置换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3例,观察组在松止血带时将100 m L氨甲环酸(1 g)局部浸泡于膝关节创面1 min,充分止血,并在关闭关节腔后,从引流管中将30 m L氨甲环酸(0.5 g)注入关节腔,关闭引流管4 h后开放;对照组步骤同前,用等体积生理盐水代替氨甲环酸。观察两组术后伤口愈合及下肢深静脉栓塞情况,记录两组术中失血量及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容(Hct)。结果两组患者伤口均一期愈合;患肢无明显下肢深静脉栓塞的临床症状,术后2周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未见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术中失血量分别为(122±51)、(119±56)m L,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术后显性失血量、隐性失血量、Hb、Hct分别为(356±105)m L、(431±119)m L、(94±13)g/L、0.34±0.04,对照组分别为(461±97)m L、(622±112)m L、(83±11)g/L、0.29±0.03,两组比较,P均<0.05。结论单侧TKA中局部使用氨甲环酸能明显降低患者引流量及隐性失血量,降低患者术后贫血及相关并发症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矫形手术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氨甲环酸 失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血必净注射液对老年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魏立伟 秦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98-99,共2页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手术是终末期膝骨性关节炎的有效治疗方法,但手术引起的关节感染是对患者的致命伤害。所以,如何降低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感染的风险一直是临床研究的重点。
关键词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血必净注射液 肿瘤坏死因子-Α 白细胞介素-6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19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夏春 王承云 +2 位作者 王少杰 张英 石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9期781-784,共4页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初步经验与疗效。方法 2007年8月~2009年6月对19例(19髋)髋关节疾病行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假体均为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假体。取髋关节后外侧入路,直视下或定位器下钻入导向钉,根据股骨颈直径确定股...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初步经验与疗效。方法 2007年8月~2009年6月对19例(19髋)髋关节疾病行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假体均为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假体。取髋关节后外侧入路,直视下或定位器下钻入导向钉,根据股骨颈直径确定股骨头假体的大小,髋臼假体使用生物型压配技术固定,股骨头假体骨水泥固定。结果 1例术后复查X线片时发现髋臼假体脱位再次手术复位成功;1例在股骨颈定位时发现导针严重偏差,重新定位定向后获得良好位置,术后X线位置良好;其余17例手术顺利和术后X线显示位置良好,出院时均屈髋达90°,步行出院。19例随访3~25个月,平均9.2月,末次随访HSS评分为(91±11)分,较术前(43±10)分明显增高(t=14.465,P=0.000);UCLA髋关节活动评分(7.4±1.6)分,较术前(4.4±1.3)分明显升高(t=8.364,P=0.000)。结论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某些髋关节疾病近期疗效优良,特别适合于年轻患者;但该术式有更长学习曲线,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且在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时需要准备全髋置换的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表面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M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AS累及髋关节效果观察(附21例报告) 被引量:8
5
作者 李文正 安占天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6期108-109,共2页
目的观察金属对金属髋关节假体(MOM)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累及髋关节的疗效。方法对21例AS累及髋关节患者行MOM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比较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Harri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观察并发症发生情... 目的观察金属对金属髋关节假体(MOM)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累及髋关节的疗效。方法对21例AS累及髋关节患者行MOM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比较手术前后关节活动度、Harris评分、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UCLA),观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髋关节活动度提高为148°~201°,平均169°,Harris评分、UCLA评分较术前显著提高,未见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 MOM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AS累及髋关节效果好,术后关节功能改善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髋关节 金属对金属髋关节假体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强直性脊柱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护理 被引量:5
6
作者 胡艳 雷鸣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患者施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MOM-HRA)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例因PVNS行滑膜切除加MOM-HRA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措施,重点进行术前功能指导、术后专科护理、功能锻炼和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探讨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患者施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MOM-HRA)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例因PVNS行滑膜切除加MOM-HRA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措施,重点进行术前功能指导、术后专科护理、功能锻炼和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7例患者随访12~20个月,髋关节疼痛基本缓解,Harris评分提高,均未发生股骨颈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结论 MOM-HRA手术治疗PVNS患者的疗效满意,护理重点是重视并发症的预防,正确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和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护理 功能锻炼 股骨颈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髋关节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M机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康复训练中应用最佳时间的研究 被引量:16
7
作者 陈苗 《护士进修杂志》 2015年第21期1931-1933,共3页
目的研究CMP机在TKA术后康复训练中的最佳应用时间。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我院接受TKA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为TKA术后未应用CPM机进行康复训练组(20例);观察组为TKA术后应... 目的研究CMP机在TKA术后康复训练中的最佳应用时间。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3年1月因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我院接受TKA的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对照组为TKA术后未应用CPM机进行康复训练组(20例);观察组为TKA术后应用CPM机康复训练组,共三组,分别为术后即刻应用组(20例)、拔除引流管后应用组(20例)、术后1周应用组(20例)。观察术后两周各组膝关节KSS评分、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术后1个月、1年膝关节KSS评分。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组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各组术后两周膝关节KSS评分明显提高(P<0.01),CPM机使用时间越早膝关节KSS评分越高;术后1个月、1年观察组各组膝关节KSS评分较对照组高(P<0.01),但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KA术后的康复训练,配合CPM机应用时间越早越好。CPM机的应用,有利于促进膝关节功能的恢复,同时不会增加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持续被动活动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康复训练 膝骨性关节炎 护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2例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1
8
作者 王延芳 白伦浩 《中国医学工程》 2013年第8期105-105,共1页
目的探索观察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2例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2例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进行5~12个月的随访,根据HSS膝... 目的探索观察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82例临床疗效分析。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治疗的82例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行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进行5~12个月的随访,根据HSS膝关节评分标准评价患者的恢复情况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根据HSS膝关节评分标准:其中优的有56例,良的有20例,一般的有4例,差的有2例,优良率92.7%,术后无感染和静脉血栓发生。结论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好,是治疗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有效安全的手术方式,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晚期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在晚期骨关节炎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9
作者 梁尚富 杨承伟 江斌 《中国医学工程》 2016年第4期61-63,共3页
目的分析探讨在晚期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骨科收治的64例晚期骨关节炎患者,给予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并进行术后护理及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后进行... 目的分析探讨在晚期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应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进行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2月-2014年12月该院骨科收治的64例晚期骨关节炎患者,给予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并进行术后护理及膝关节功能锻炼,治疗后进行6个月随访,分析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随访6个月,患者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纽约特种外科医院评分法(HSS)、骨关节炎指数评分法(WOMAC)及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法(K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无患者出现并发症,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达90.6%(58/64)。结论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应用在晚期骨关节炎患者的治疗中,具有显著的疗效,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 膝关节炎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M机对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膝关节功能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3
10
作者 张倩 杨灿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0年第6期1006-1008,共3页
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应用CPM机辅助康复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97例,根据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方法分为改良CPM组、传统CP... 目的研究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患者早期应用CPM机辅助康复锻炼对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9月至2017年12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患者97例,根据患者术后康复锻炼方法分为改良CPM组、传统CPM组及未使用CPM组。比较3组患者术前以及术后第14天时膝关节功能的情况。结果术后第14天时3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较术前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14天时3组患者膝关节H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后进行组间两两比较,改良CPM组膝关节HSS评分高于传统CPM组与未用CPM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传统CPM组术后14 d膝关节HSS评分与未用CPM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后早期改良CPM机的使用有助于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膝关节功能的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CPM机 康复锻炼 功能恢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医护一体化模式在降低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后并发症中的效果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玮 王天宝 崔俊燕 《中国社区医师》 2019年第30期148-148,150,共2页
目的:对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2017年6月-2019年3月收治实施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对对照组给予护理,采用医护... 目的:对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效果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2017年6月-2019年3月收治实施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采用传统护理方式对对照组给予护理,采用医护一体化模式对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实施医护一体化模式具有很好的效果,能够有效降低其压疮、假体松动、假体脱位以及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一体化 常规护理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并发症 深静脉血栓 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瑞芬太尼、异丙酚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的应用
12
作者 赵东 朱鹤 +2 位作者 张志良 宛春甫 李志华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6-,共1页
关键词 瑞芬太尼 输注速度 关节表面置换术 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 异丙酚 术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表面置换术治疗骨性关节炎的体会
13
作者 昝强 楚向东 +2 位作者 屈强 朱超 王鹏 《中国骨伤》 CAS 2005年第12期762-762,共1页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全膝表面置换术 手术治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中年髋关节疾病行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疗效及安全性
14
作者 裴飞舟 马俊 +2 位作者 尹锐 丁岳 王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15年第16期88-89,共2页
中年髋关节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髋关节内旋与屈曲受限的疾病,若不进行有效的治疗,容易引发慢性髋关节疼痛。中年髋关节疾病是由于髋臼盂唇和股骨近端出现解剖位置的异常,造成两者长时间进行不正常的接触与碰撞,最终引发患者髋关节软骨出... 中年髋关节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髋关节内旋与屈曲受限的疾病,若不进行有效的治疗,容易引发慢性髋关节疼痛。中年髋关节疾病是由于髋臼盂唇和股骨近端出现解剖位置的异常,造成两者长时间进行不正常的接触与碰撞,最终引发患者髋关节软骨出现退行性病变。本院为延缓中年髋关节疾病患者出现髋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的病变,对40例患者进行了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髋关节疾病 金属对金属 中年 安全性 退行性骨关节炎 退行性病变 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使用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平台假体的效果对比 被引量:1
15
作者 伍旭辉 《当代医药论丛》 2014年第9期281-282,共2页
目的:对比分析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使用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平台假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 目的:对比分析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使用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平台假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0月~2013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将这124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每组各有62例患者。我院给A组患者使用固定平台假体进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给B组患者使用旋转平台假体进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手术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KSS(世界膝关节学会)评分、HSS(美国膝关节学会)评分和膝关节的WOMAC(骨关节炎指数)评分以及发生并发症的情况。结果:在治疗前,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KSS评分、HSS评分和膝关节的WOMAC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治疗后,两组患者膝关节功能的KSS评分、HSS评分均较治疗前相比有明显的升高(P<0.05),其膝关节的WOMAC评分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后膝关节功能的KSS评分、HSS评分和膝关节的WOMAC评分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9.68%,B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为6.45%。两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大体相当,二者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中应用固定平台假体和旋转平台假体均可取得理想的效果。这两种假体无明显的优劣之分。临床医生应根据进行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患者的具体情况为其选择假体的种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固定平台假体 旋转平台假体 对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膑骨表面置换术治疗膑骨软化症2例报告
16
作者 郑延贵 陈伯民 《蚌埠医药》 1989年第1期80-81,共2页
膑骨表面置换术。有它独特的优点,因为它在切除膑骨病变软骨面的同时又重建了关节面(Resurfacing)。保留了膑骨正常的生理解剖,符合生物力学特点,手术简单,感染机会少,疗效好。我院自1087年7月至1987年8月,先后为2例膑骨软化症患... 膑骨表面置换术。有它独特的优点,因为它在切除膑骨病变软骨面的同时又重建了关节面(Resurfacing)。保留了膑骨正常的生理解剖,符合生物力学特点,手术简单,感染机会少,疗效好。我院自1087年7月至1987年8月,先后为2例膑骨软化症患者施行人工膑骨表面置换术经随访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膑骨表面置换术 手术治疗 膑骨软化症 手术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并发症及其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杨娟 胡志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2期41-43,共3页
随着医用材料和工艺的发展,髋关节表面置换术(hip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HRA)在沉寂近20年后又逐渐兴起。与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 arthroplasty,THA)不同,HRA保留了股骨颈和大部分股骨头,能为年轻及活动量大的患者提供至少... 随着医用材料和工艺的发展,髋关节表面置换术(hip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HRA)在沉寂近20年后又逐渐兴起。与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 arthroplasty,THA)不同,HRA保留了股骨颈和大部分股骨头,能为年轻及活动量大的患者提供至少等同于疗效的治疗方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并发症 护理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严重膝关节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6
18
作者 吴滨滨 王玉静 +1 位作者 王亚梅 孙洪强 《中国实用医药》 2016年第23期28-29,共2页
目的对比严重膝关节畸形患者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前以及术后2年的效果。方法 30例35膝严重膝关节畸形患者,病因分别为骨性关节炎15例17膝、创伤性关节炎11例13膝以及结核性关节炎4例5膝。所有入选患者均按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目的对比严重膝关节畸形患者在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术前以及术后2年的效果。方法 30例35膝严重膝关节畸形患者,病因分别为骨性关节炎15例17膝、创伤性关节炎11例13膝以及结核性关节炎4例5膝。所有入选患者均按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手术治疗原则实施手术,并且均随访2年。根据膝关节评分标准(HSS)对患者术前及术后2年膝关节进行评分,并比较手术前后HS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术后2年骨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患者HSS评分[(90.8±3.1)、(84.1±2.1)、(87.2±2.7)分]均较术前[(42.2±4.6)、(38.2±3.6)、(41.2±5.2)分]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骨性关节炎患者改善率最高,为47.1%,创伤性关节炎、结核性关节炎患者改善率分别为46.2%、40.0%。结论人工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可以显著改善严重膝关节畸形患者膝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严重膝关节畸形 临床效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度骨关节炎的疗效评估 被引量:2
19
作者 谢坤 王东 +2 位作者 卢炜 王兴猛 邹明昌 《中国社区医师》 2016年第34期69-69,71,共2页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度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收治重度骨关节炎患者41例,对所有患者采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结果:术后的VAS、ROM评分接近正常值,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结... 目的:探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度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收治重度骨关节炎患者41例,对所有患者采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结果:术后的VAS、ROM评分接近正常值,各项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治疗成功。结论: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重度骨关节炎,能让患者尽快康复,手术安全性比较高,术后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重度骨关节炎 临床疗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手术配合 被引量:1
20
作者 钱国红 《护士进修杂志》 2014年第13期1219-1220,共2页
目的:总结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对2009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配合体会进行总结。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结果80例患者手术配合顺利和医生满意,术后无发生伤口感染和出血病例。结论手术配合... 目的:总结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手术配合体会。方法对2009年2月~2013年2月收治的80例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配合体会进行总结。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配合。结果80例患者手术配合顺利和医生满意,术后无发生伤口感染和出血病例。结论手术配合,是保证手术顺利进行和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重要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表面置换术 手术配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