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髋表面置换术后与正常股骨近端生物力学比较 被引量:6
1
作者 李明 何志勇 +2 位作者 陶崑 章军辉 狄正林 《医用生物力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13-218,共6页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全髋表面置换术后股骨近端骨质区应力分布的变化。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获得正常股骨近端图像数据,重建股骨近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金属对金属全髋表面置换术后股骨近端和正常股骨近端应力分布进行量化研... 目的通过三维有限元方法研究全髋表面置换术后股骨近端骨质区应力分布的变化。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获得正常股骨近端图像数据,重建股骨近端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金属对金属全髋表面置换术后股骨近端和正常股骨近端应力分布进行量化研究,分析术后生物力学环境的变化。结果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股骨头近端上、前、后、下方4个区域均出现明显应力遮挡,应力峰值分别为0.60、0.57、0.66、0.79 MPa,遮挡率分别为99.80%、99.16%、98.92%、96.66%。股骨头远端大部分区域出现了应力增加,其中应力遮挡只出现在股骨头远端的后方区域,遮挡率为4.92%。术后股骨颈近端前方区域出现了应力增加,在上、下、后方区域出现了应力遮挡,遮挡率分别为16.48%、22.75%和7.83%;股骨颈远端下方区域出现了应力增加,其余区域出现应力遮挡。大粗隆区出现应力增加9.22%;小粗隆区域和股骨颈基底区出现应力遮挡,遮挡率分别为2.49%、14.44%。结论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股骨近端大部分区域的应力分布和正常股骨相比非常接近,应力传递接近生理状态,可有效避免术后股骨近段明显的应力遮挡,同时保留了骨量,有利于患者正常的生理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股骨近端 有限元分析 应力遮挡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股骨侧应力分布的有限元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林荔军 靳安民 +5 位作者 方国芳 李鉴轶 丁超 陈伟义 韦葛堇 李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26-428,共3页
目的:探讨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股骨侧应力分布情况,为临床改良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手术方案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患者数据,重建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有限元... 目的:探讨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股骨侧应力分布情况,为临床改良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手术方案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采用64排螺旋CT扫描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患者数据,重建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有限元分析模型,对该模型进行虚拟加载和仿真计算,比较分析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股骨侧的应力分布。结果: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股骨侧应力集中于股骨颈内侧部及假体与股骨颈交界部,以股骨颈内侧部尤为明显。股骨假体覆盖区存在明显应力遮挡。结论: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应力主要集中于股骨颈内侧及假体与头颈交界部,并在股骨假体下骨质部存在应力遮挡,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的应力集中及应力遮挡与股骨颈骨折发生存在一定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表面置换术 有限元 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重组人促红素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红细胞动员中的作用 被引量:5
3
作者 边磊 白希壮 +3 位作者 王立国 王军 杜张珍 李旭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35-837,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素(rh EPO)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后红细胞动员中的作用,并简单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随机将36例行初次单侧TK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实验组术后开始给予rh EPO,对照组不给予rh EPO...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素(rh EPO)在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后红细胞动员中的作用,并简单评价其安全性。方法随机将36例行初次单侧TKA的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18例。实验组术后开始给予rh EPO,对照组不给予rh EPO,其他同实验组。对2组患者术后血常规检测结果及血压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组血红蛋白值于术后7 d开始出现差异,而血小板结果及血压值无明显差异。结论 TKA术后应用rh EPO能够较早地纠正术后贫血,且具有一定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促红素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贫血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髌股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严重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2~10年随访报告 被引量:8
4
作者 张嘉 叶启彬 +1 位作者 邱贵兴 王以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74-177,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髌股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严重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患有严重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的30例患者(36个膝关节)施以人工髌股关节表面置换术。男5例,女25例;年龄36~74岁,平均(55.8±8.5)岁。术后进行了2~10年的随... 目的评价应用髌股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严重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对患有严重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的30例患者(36个膝关节)施以人工髌股关节表面置换术。男5例,女25例;年龄36~74岁,平均(55.8±8.5)岁。术后进行了2~10年的随访,根据膝评分和功能评分进行评价。结果与术前相比,术后的膝评分和功能评分均有显著改善;以膝评分及功能评分进行评价,有效率分别为88.9%及91.7%;术后优良率分别为69.4%及77.8%。结论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条件下,髌股关节表面置换术是治疗严重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比较简单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股关节炎 髌股关节表面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5
作者 夏庆 陈统一 +1 位作者 姜晓幸 姚振钧 《复旦学报(医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6-118,共3页
目的 探讨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 1995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 ,对 16例患者 17个髋关节 (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 14个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3个 )行混合型金属对金属人工全... 目的 探讨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价值。方法 从 1995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 ,对 16例患者 17个髋关节 (其中类风湿性关节炎 14个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3个 )行混合型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 ,术后行问卷调查、髋关节功能检查、X线和Harris评分分析 ,平均随访 5 8.2月。结果 所有患者没有一例行翻修手术 ,X线显示所有表面置换假体植入位置满意 ,没有假体松动、移位现象出现。问卷调查显示患者对 16个髋关节的术后情况表示非常满意。Harris评分平均指数从术前的 44 (31~ 5 2 )分提高到术后的 91(79~ 96 )分。结论 金属对金属人工全髋表面置换术不失为患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年青患者为保存关节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 表面置换术 金属对金属 类风湿性关节炎 股骨头无菌性坏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近期随访 被引量:3
6
作者 林荔军 靳安民 +4 位作者 方国芳 丁超 陈伟义 韦葛堇 李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评价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近期随访效果,分析影响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我科自2005~2007期间共完成髋关节表面置换术13例,所有病例均进行术前后Harris评分,并均进行规范随访。结果和结论近期随访结果令... 目的评价金属对金属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后近期随访效果,分析影响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我科自2005~2007期间共完成髋关节表面置换术13例,所有病例均进行术前后Harris评分,并均进行规范随访。结果和结论近期随访结果令人满意,在所有的病例中均无髋关节脱位、周围神经麻木、感染及下肢深静脉栓塞等并发症,所有病例术后疼痛均完全或大部分消失。术前Harris评分:36.69,术后评分升至89.63;术后拐杖使用最多为4周,所有病例均在4周后可完全负重行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成形术 置换 金属对金属 表面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伐沙班预防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2
7
作者 雷胜梅 张玉梅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4期2635-2636,共2页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ssel thrombosis,DVT)常见于腘静脉、股静脉等,而栓子脱落时常导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肝栓塞(liver embolism,LE)等,是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吕厚山等报道国人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ssel thrombosis,DVT)常见于腘静脉、股静脉等,而栓子脱落时常导致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肝栓塞(liver embolism,LE)等,是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吕厚山等报道国人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arthroplasty,THA)、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为40.0%~58.3%,因此,预防TKA、THA术后下肢DVT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 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利伐沙班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19例 被引量:1
8
作者 夏春 王承云 +2 位作者 王少杰 张英 石磊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9期781-784,共4页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初步经验与疗效。方法 2007年8月~2009年6月对19例(19髋)髋关节疾病行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假体均为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假体。取髋关节后外侧入路,直视下或定位器下钻入导向钉,根据股骨颈直径确定股... 目的总结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初步经验与疗效。方法 2007年8月~2009年6月对19例(19髋)髋关节疾病行人工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假体均为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假体。取髋关节后外侧入路,直视下或定位器下钻入导向钉,根据股骨颈直径确定股骨头假体的大小,髋臼假体使用生物型压配技术固定,股骨头假体骨水泥固定。结果 1例术后复查X线片时发现髋臼假体脱位再次手术复位成功;1例在股骨颈定位时发现导针严重偏差,重新定位定向后获得良好位置,术后X线位置良好;其余17例手术顺利和术后X线显示位置良好,出院时均屈髋达90°,步行出院。19例随访3~25个月,平均9.2月,末次随访HSS评分为(91±11)分,较术前(43±10)分明显增高(t=14.465,P=0.000);UCLA髋关节活动评分(7.4±1.6)分,较术前(4.4±1.3)分明显升高(t=8.364,P=0.000)。结论金属对金属髋关节表面置换术治疗某些髋关节疾病近期疗效优良,特别适合于年轻患者;但该术式有更长学习曲线,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且在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时需要准备全髋置换的器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表面置换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护理干预对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病人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 被引量:8
9
作者 赵丽萍 张梅英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3年第7期1975-1977,共3页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后病人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KA)后病人疼痛及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择我科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病人8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对照法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48h运动及休息静息状态下的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并记录术后6h、24h、48h膝关节屈曲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术后48h干预组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术后24h、48h干预组病人患侧膝关节屈曲度大于常规组,干预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常规组。[结论]护理干预能明显减轻TKA病人术后疼痛程度,有效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疼痛 护理干预 满意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患者行全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护理 被引量:5
10
作者 胡艳 雷鸣 《护理学杂志》 2011年第10期42-44,共3页
目的探讨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患者施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MOM-HRA)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例因PVNS行滑膜切除加MOM-HRA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措施,重点进行术前功能指导、术后专科护理、功能锻炼和并发症的预防... 目的探讨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PVNS)患者施行髋关节表面置换术(MOM-HRA)的护理方法。方法对7例因PVNS行滑膜切除加MOM-HRA手术治疗的患者采取整体护理措施,重点进行术前功能指导、术后专科护理、功能锻炼和并发症的预防。结果 7例患者随访12~20个月,髋关节疼痛基本缓解,Harris评分提高,均未发生股骨颈骨折、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髋关节脱位等并发症。结论 MOM-HRA手术治疗PVNS患者的疗效满意,护理重点是重视并发症的预防,正确进行患肢功能锻炼和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色素沉着绒毛结节性滑膜炎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护理 功能锻炼 股骨颈骨折 下肢深静脉血栓 髋关节脱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右美托咪啶减轻老年患者行全膝表面置换术止血带反应 被引量:4
11
作者 全立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63-164,共2页
在行全膝表面置换手术中.需要良好的止血带效果。因上止血带和松止血带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右美托咪定作为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因其具有镇静、抗焦虑、镇痛以及减... 在行全膝表面置换手术中.需要良好的止血带效果。因上止血带和松止血带引起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对于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会引起严重的副作用。右美托咪定作为高选择性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因其具有镇静、抗焦虑、镇痛以及减弱应激反应等多种效用,并且不引起呼吸抑制.近年在临床上广泛应用。有研究表明围术期用于右美托咪啶可以减轻手术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降低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本研究旨在评估右美托咪啶在老年患者行全膝表面置换术中阻止止血带反应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表面置换术 止血带反应 右美托咪啶 老年患者 Α2肾上腺素能受体激动剂 减轻 血流动力学变化 手术应激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膝骨性关节炎并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不同引流方法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蔡林 张可 +1 位作者 于勤 王丽云 《护理研究(上旬版)》 2010年第7期1733-1734,共2页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并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创口最佳引流方法。[方法]选择膝骨性关节炎并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且留置引流管的病人54例,随机分为普通引流组和负压引流组,普通引流组采用引流管连接引流袋,负压引流组采用引流管连接一... [目的]探讨膝骨性关节炎并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创口最佳引流方法。[方法]选择膝骨性关节炎并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且留置引流管的病人54例,随机分为普通引流组和负压引流组,普通引流组采用引流管连接引流袋,负压引流组采用引流管连接一次性弹簧式引流器或自制负压引流瓶。对两组病人的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所需护理工作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负压引流组并发切口内血肿1例,且护理工作量普通引流组少于负压引流组。[结论]膝骨性关节炎并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采用普通引流较负压引流更安全、可靠,不仅操作简便,减少了护理工作量,而且可防止因负压抽吸不及时而产生正压的危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性关节炎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负压引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髋关节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比较:单中心、平行组、评估者设盲、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5期1754-1754,共1页
背景比较严重髋关节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关节表面置换术临床效果和成本效益。设计单中心、双臂、平行组、评估者设盲、随机对照试验,治疗分配1∶1。设施英国一所大型教学医院。参试者18岁以上患严重髋关节炎且适合做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背景比较严重髋关节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关节表面置换术临床效果和成本效益。设计单中心、双臂、平行组、评估者设盲、随机对照试验,治疗分配1∶1。设施英国一所大型教学医院。参试者18岁以上患严重髋关节炎且适合做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的126例患者。排除不能坚持试验或不能完成调查问卷的患者。干预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股骨头和颈置换);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仅行股骨头关节表面置换术,不含股骨颈)。两种手术均做髋臼关节面置换。主要结局指标术后12个月,用牛津髋关节评分及Harris髋关节评分评价髋部功能。次要结局包括生活质量、残疾率、身体活动度、并发症及成本效用。结果将患者随机分组: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组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组66例。意向治疗分析显示,12个月时未见两组之间髋关节功能差异的证据(t检验;牛津髋关节评分P=0.242,Harris髋关节评分P=0.070);95%的跟踪数据可做分析。牛津髋关节评分平均得分: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组40.4〔95%CI(37.9,42.9)〕;全髋关节置换术组38.2〔95%CI(35.3,41.0)〕,估计治疗效果大小2.23〔95%CI(-1.52,5.98)〕。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得分:髋关节表面置换术组88.4〔95%CI(84.4,92.4)〕,全髋关节置换术组82.3〔95%CI(77.2,87.5)〕,估计治疗效果大小6.04〔95%CI(-0.51,12.58)〕。虽然未获得差异证据,但不能在短期内排除具有临床意义的髋部功能差异。两种治疗的总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291),但全髋关节置换组伤口并发症较多(P=0.056),而关节表面置换组血栓事件较多(P=0.049)。结论患有严重髋关节炎患者分别经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关节表面置换术1年后相比较,未见髋关节功能差异证据。但目前尚不能确定这些干预的长期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随机对照试验 关节炎患者 评估者 WONCA 论文摘要 汇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WONCA研究论文摘要汇编(九十六)——髋关节炎患者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关节表面置换术的比较:单中心、平行组、评估者盲、随机对照试验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淑新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73-373,共1页
目的严重髋部关节炎患者,全髋部关节置换术与关节表面置换术临床和成本效用比较研究。设计单中心、平行组、评估者盲、随机对照试验,治疗分配1:1。设施英国一大型教学医院。参试者〉18岁,患严重髋部关节炎,且适合做髋关节表面置换... 目的严重髋部关节炎患者,全髋部关节置换术与关节表面置换术临床和成本效用比较研究。设计单中心、平行组、评估者盲、随机对照试验,治疗分配1:1。设施英国一大型教学医院。参试者〉18岁,患严重髋部关节炎,且适合做髋关节表面置换术126例患者。排除不能坚持试验或不能完成答卷的患者。干预全髋关节置换术(全股骨头和颈置换);髋关节表面置换术(仅行股骨头关节表面的置换术,不合股骨颈)。两种手术均做髋臼关节面置换。主要结果测量术后12个月,用牛津髋关节评分及Harris髋关节评分法评价髋部功能。次级结果生活质量、残疾率、身体活动度、并发症及成本效用。结果将患者随机分组:髋关节表面置换术6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66例。对治疗目的分析显示,12个月时未见两组之间髋关节功能差异的证据(牛津髋关节评分和Harris髋关节评分,t检验分别为P=0.242和P=0.070);95%跟踪数据可做分析。牛津髋关节评分法平均分:关节表面置换术组40.4[95%CI(37.9,42.9)];全髋关节置换术组38.2[95%CI(35.3,41.0)];评价治疗效应大小2.23[95%Cl(-1.52,-5.98)]。Harris髋关节评分法平均分:关节表面置换术组88.4[95%凹(84.4,92.4)];全髋关节置换术组82.3[95%CI(77.2,87.5)];评价治疗效应大小6.04[95%CI(-0.51,-12.58)]。虽然我们未获得差异证据,但就短期髋部功能来说,我们不能肯定地排除具有临床意义的差异。总并发症率,两种治疗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91)。不过我们发现,全髋关节置换组伤口并发症要多(P=0.056),而关节表面置换组血栓事件要多(P=0.049)。结论患有严重髋关节炎患者,将全髋关节置换术与关节表面置换术1年后相比较,未见髋关节功能差异证据。还不能确定这些干预的长期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全髋关节置换术 随机对照试验 关节炎患者 评估者 WONCA 论文摘要 治疗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冻氨甲环酸注射液对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后失血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涛 朱云 +3 位作者 李毓灵 杨刚 王正宇 张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615-618,共4页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关节腔内灌注冷冻氨甲环酸注射液对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雌雄未分)45只,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3组,建立TKA模型,术毕关节腔内留置引流管,逐层缝... 目的:探讨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后关节腔内灌注冷冻氨甲环酸注射液对术后失血量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新西兰大白兔(雌雄未分)45只,按照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3组,建立TKA模型,术毕关节腔内留置引流管,逐层缝合切口,通过引流管向兔膝关节腔内分别注入A组:冷冻生理盐水注射液3 ml(0℃);B组:常温氨甲环注射液3 ml(30 mg/ml);C组:冷冻氨甲环酸注射液3 ml(30 mg/ml,0℃)。术后引流管夹闭4 h后开放行持续负压引流,术后24 h拔除引流管,记录各实验对象术后切口的引流量及术后第3 d血红蛋白(hemoglobin,Hb)的下降幅度。结果:术后24 h,3组实验对象切口引流量分别为A组(9.61±1.31)ml,B组(6.37±1.25)ml,C组(4.13±0.88)ml,C组术后平均引流量明显少于A组(P=0.000)和B组P=0.000)术后的切口引流量;术后第3 d 3组实验对象的Hb下降幅度分别为A组(22.80±3.23)g/L,B组(17.73±4.16)g/L,C组(13.80±3.82)g/L,C组术后第3天的Hb下降幅度明显低于A组(P=0.000)和B组(P=0.006)的Hb下降幅度。结论:兔膝TKA术后关节腔内灌注冷冻氨甲环酸注射液较常温氨甲环酸注射液相比,更能够有效减少术后引流量和术后Hb的下降幅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冷冻氨甲环酸注射液 引流量 血红蛋白下降幅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并发症及其护理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娟 胡志辉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年第12期41-43,共3页
随着医用材料和工艺的发展,髋关节表面置换术(hip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HRA)在沉寂近20年后又逐渐兴起。与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 arthroplasty,THA)不同,HRA保留了股骨颈和大部分股骨头,能为年轻及活动量大的患者提供至少... 随着医用材料和工艺的发展,髋关节表面置换术(hip resurfacing arthroplasty,HRA)在沉寂近20年后又逐渐兴起。与全髋关节置换术(totalhip arthroplasty,THA)不同,HRA保留了股骨颈和大部分股骨头,能为年轻及活动量大的患者提供至少等同于疗效的治疗方法[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表面置换术 并发症 护理 进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生物型与标准型膝关节表面置换术近期临床疗效的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于忠申 白希壮 王岩峰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26-1030,共5页
目的比较钽金属(TM)生物型膝关节与标准型膝关节假体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5年5月行单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15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TM生物型膝关节组(即胫骨平台侧假体采用非骨水泥固定)和标准型膝关节... 目的比较钽金属(TM)生物型膝关节与标准型膝关节假体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到2015年5月行单膝关节表面置换术的15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患者分为TM生物型膝关节组(即胫骨平台侧假体采用非骨水泥固定)和标准型膝关节组(即胫骨平台侧假体采用骨水泥固定),其中5例患者未参加随访。71例(48.9%)患者采用TM生物型膝关节,74例(51.1%)患者采用标准型膝关节。评估并比较患者术后的膝关节活动度、美国特种医院评分(HSS评分)、影像学检查(X线)的差异。结果术后6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145例(96.6%)患者得到随访。术后HSS评分TM生物型膝关节组患者平均为91.8分,标准型膝关节组患者平均为90.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膝关节平均活动度屈膝角度TM生物型膝关节组患者为125.3°,标准型膝关节组患者为124.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M生物型膝关节组92.9%(66/71)的患者术前感觉疼痛或严重疼痛,术后73.2%(52/71)的患者无疼痛感觉。标准型膝关节组94.5%(70/74)的患者术前感觉疼痛或严重疼痛,术后74.3%(55/74)的患者感觉无疼痛。2组患者术后经X线检查均显示关节位置良好。TM生物型膝关节组91%的患者术后感觉满意,标准型膝关节组90%的患者术后感觉满意。结论在短期临床随访研究中生物型人工膝关节表面置换与标准型膝关节假体比较,未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非骨水泥型膝关节假体 骨性关节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控制性低血压技术在单次椎管内麻醉膝关节置换术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0
18
作者 林华阳 饶福东 +3 位作者 林洁 修忠标 林翔 卢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81-483,共3页
目的探讨控制性低血压技术在单次椎管内麻醉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1年3月~8月我院骨关节炎初次施行单侧TKA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均采用单次腰-硬联合麻醉辅助浅全麻:预先静脉芬太尼0.75~1.0μg/kg,5min... 目的探讨控制性低血压技术在单次椎管内麻醉膝关节置换术(TKA)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用2011年3月~8月我院骨关节炎初次施行单侧TKA的患者60例,随机均分为两组。均采用单次腰-硬联合麻醉辅助浅全麻:预先静脉芬太尼0.75~1.0μg/kg,5min后泵注25~75μg·kg-1·min-1丙泊酚。控制性降压组(控组),在手术关键步骤按需使用硝酸甘油分次静脉泵注,维持MAP在60~75mmHg;非控制性降压组(非控组),使用下肢气囊止血带控制止血1.5h,不做其他降压处理。比较两组麻醉前、麻醉后30minSBP、DBP、MAP、HR、SpO2、RR、CVP和PETCO2及波形分析;记录术中输液量、出血量、尿量,术后24h引流量,记录术中知晓评分、术者满意度评分,术后4、48hVAS评分、住院时间、不良反应(谵妄、止血带疼痛)发生情况。结果麻醉前、麻醉后30min两组SBP、DBP、MAP、HR、SpO2、RR、CVP和PETCO2及波形分析,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与非控组比较,控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麻醉恢复时间明显延长(P<0.01);出血量、输液量、术后24h引流量明显减少(P<0.01);控组术中知晓评分、术后4、48hVAS评分明显降低、舒适度和术者满意度评分明显升高(P<0.01)。两组均未见麻醉相关并发症。结论单次椎管内麻醉辅助浅全麻期间实施控制性低血压技术,患者和术者均满意,可减少TKA术中、术后失血量和术中输液量,缩短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利于抗凝药早期应用和术后康复,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硬联合麻醉 控制性降压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围手术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计算机辅助股骨头表面假体植入精确度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9
作者 喻忠 王黎明 +4 位作者 桂鉴超 蒋纯志 侯明夫 姚京东 徐燕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8年第9期933-936,I0001,共5页
目的:研究非影像手术导航系统对股骨头表面假体植入精确度的影响。方法:8具尸体(16髋)在导航系统下进行股骨头表面置换术,术中设定髋最佳植入柄颈角为0,°根据导航系统显示的柄干角植入假体。术后根据X线片测定假体植入的角度。对... 目的:研究非影像手术导航系统对股骨头表面假体植入精确度的影响。方法:8具尸体(16髋)在导航系统下进行股骨头表面置换术,术中设定髋最佳植入柄颈角为0,°根据导航系统显示的柄干角植入假体。术后根据X线片测定假体植入的角度。对术中、术后获得的假体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中、术后获得的假体柄颈角、柄干角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影像手术导航系统下可以精确地植入假体,减少假体松动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关节 表面置换术 手术导航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膝关节置换胫骨假体旋转参考线的MRI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戴志兵 袁绍华 +1 位作者 李勇奇 武俊申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8期2925-2927,共3页
目的:本研究通过MRI比较髌韧带内缘和后交叉韧带止点连线的垂线(AA)、胫骨后髁轴线(PC)、胫骨前髁轴线(AC)、胫骨经髁线(MMLD)、髌韧带中内1/3和后交叉韧带止点连线的垂线(BB)作为胫骨假体旋转对线参考标志与股骨外髁髁上线的关系及差... 目的:本研究通过MRI比较髌韧带内缘和后交叉韧带止点连线的垂线(AA)、胫骨后髁轴线(PC)、胫骨前髁轴线(AC)、胫骨经髁线(MMLD)、髌韧带中内1/3和后交叉韧带止点连线的垂线(BB)作为胫骨假体旋转对线参考标志与股骨外髁髁上线的关系及差异程度,分析作为胫骨假体旋转参考线的优劣,并进一步研究膝关节内翻畸形时是否会发生变异,确定最为理想的胫骨假体旋转参考标志。方法:正常膝关节30例,膝内翻30例,扫描MRI后测量股骨外髁髁上轴(STEA)与5条胫骨假体旋转轴之间的夹角并行组内组间比较。结果:正常组AA、PC、AC、MMLD、BB与STEA的夹角分别为(-1.48±2.38)°、(-6.16±4.53)°、(6.45±5.24)°、(-5.08±4.99)°、(3.24±2.68)°,内翻组各夹角分别为(-1.88±2.21)°、(-3.13±4.66)°、(11.13±5.72)°、(4.11±4.15)°、(5.12±4.87)°。AA与STEA交角组间比较P>0.05,无统计学意义,其余夹角组间比较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髌韧带内侧缘与后交叉韧带止点中点解剖标志定位基本不受骨性关节炎伴膝关节内翻畸形影响,AA轴作为胫骨假体旋转参考线可靠,可提高手术的准确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表面置换术 旋转对线 胫骨假体 参考轴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