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处理方法对纳米TiO_2晶型、粒度与表面结合态的影响 被引量:2
1
作者 宋长友 杨术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2-75,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锐钛型纳米TiO2胶体,用水热处理和常压下直接烧结等不同后处理方法制备TiO2晶粒,并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三种测试手段对纳米TiO2的晶型、粒度与表面结合态进行表征,研究...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锐钛型纳米TiO2胶体,用水热处理和常压下直接烧结等不同后处理方法制备TiO2晶粒,并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三种测试手段对纳米TiO2的晶型、粒度与表面结合态进行表征,研究了后处理方法对纳米TiO2物理特性的影响,指出不同的后处理方法将有不同结晶性和粒度的TiO2,且TiO2表面含有的羟基量也有所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后处理 晶型 粒度 表面结合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Fe(Ⅱ)/针铁矿复合系统对水中橙黄G的吸附-还原脱色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赵丹 肖丹玲 +1 位作者 何广平 吴宏海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97-102,共6页
系统研究了Fe(Ⅱ)/针铁矿复合系统对偶氮染料橙黄G(简称OG)的吸附-还原脱色机理,重点考察了反应条件p H值、Fe(Ⅱ)与OG摩尔比对OG还原脱色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矿物表面结合态Fe(Ⅱ)能够有效提高还原脱色反应速率;OG脱色反应非常... 系统研究了Fe(Ⅱ)/针铁矿复合系统对偶氮染料橙黄G(简称OG)的吸附-还原脱色机理,重点考察了反应条件p H值、Fe(Ⅱ)与OG摩尔比对OG还原脱色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矿物表面结合态Fe(Ⅱ)能够有效提高还原脱色反应速率;OG脱色反应非常符合准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速率常数(k)随p H值的升高、亚铁离子吸附量的增加而显著增大;当OG初始浓度为50 mg/L、Fe(Ⅱ)与OG的摩尔比为27.0时,Fe(Ⅱ)/针铁矿复合系统对OG的去除脱色率在弱碱性条件下1 h内可达到100%。该系统对OG去除脱色的高效性是界面吸附与还原协同作用的结果。该研究可为有效应用Fe(Ⅱ)/针铁矿复合系统在缺氧环境中的污染修复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铁矿 表面结合态Fe(Ⅱ) 还原脱色 Fe(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黏土矿物界面吸附Fe(Ⅱ)耦合对邻硝基苯酚还原转化的增强机理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梁剑滔 卢鹏澄 +2 位作者 寇卓瑶 赵丹 吴宏海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775-781,共7页
系统考查了Fe(Ⅱ)分别与高岭石、蒙脱石结合的界面结合系统对邻硝基苯酚(简称2-NP)的还原转化作用。研究表明,矿物表面结合态Fe(Ⅱ)能够有效提高2-NP的还原转化速率,2-NP的还原反应符合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而且速率常数(k)随溶液pH值... 系统考查了Fe(Ⅱ)分别与高岭石、蒙脱石结合的界面结合系统对邻硝基苯酚(简称2-NP)的还原转化作用。研究表明,矿物表面结合态Fe(Ⅱ)能够有效提高2-NP的还原转化速率,2-NP的还原反应符合伪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而且速率常数(k)随溶液pH值、亚铁离子初始浓度以及反应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当温度25℃,pH值6.7,Fe(Ⅱ)和2-NP初始浓度分别为3.0 mmol/L、0.022 mmol/L,以及黏土的投加量为4.0 g/L时,Fe(Ⅱ)/高岭石系统对2-NP的还原转化率在4.0 h内可达到100%。同样,pH值从6.0升高至7.3时,Fe(Ⅱ)/蒙脱石系统对2-NP的还原转化也显著增强;但在较低pH值和较低初始Fe(Ⅱ)浓度时,蒙脱石对Fe(Ⅱ)的还原催化性能不如高岭石,可归因于蒙脱石具有较高的离子交换性能。因此,Fe(Ⅱ)在上述两种矿物上吸附形态的差异是导致该系统对2-NP还原转化出现不同效应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黏土 高岭石 蒙脱石 表面结合态Fe(Ⅱ) 领硝基苯酚 还原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