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淀粉表面结合脂对板栗淀粉糊化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6
1
作者 梁丽松 张柏林 +1 位作者 林顺顺 王贵禧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59-65,共7页
以中国不同板栗产区16个品种板栗为试材,研究淀粉表面结合脂对板栗淀粉糊化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板栗淀粉RVA糊化黏度在升温过程中逐渐升高并达到峰值,随后黏度降低并在整个温度保持阶段持续降低并降到谷值;在冷却过程中,淀粉糊黏度再次... 以中国不同板栗产区16个品种板栗为试材,研究淀粉表面结合脂对板栗淀粉糊化特性影响。结果表明:板栗淀粉RVA糊化黏度在升温过程中逐渐升高并达到峰值,随后黏度降低并在整个温度保持阶段持续降低并降到谷值;在冷却过程中,淀粉糊黏度再次缓慢升高直至整个糊化过程结束。板栗淀粉RVA糊化黏度特征曲线按形状可分为4种类型,脱脂处理虽不改变淀粉糊化黏度特征曲线的形状,但对板栗淀粉RVA糊化黏度特征值产生影响,使峰值黏度、谷值黏度和最终黏度升高,糊化温度降低,峰值时间影响不大,对稀懈值和回冷值有显著影响。当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含量为0.96%~4.50%时,峰值黏度、谷值黏度、最终黏度和稀懈值受到显著影响,从而影响淀粉的糊化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淀粉 淀粉表面结合 糊化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脂肪酸的组成 被引量:1
2
作者 赵天田 梁丽松 +2 位作者 林顺顺 张柏林 王贵禧 《林业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96-102,共7页
以不同板栗产区的3个主要中国板栗品种群的25个品种为试材,研究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比例并分析在不同品种群之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其中前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 以不同板栗产区的3个主要中国板栗品种群的25个品种为试材,研究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主要脂肪酸的组成比例并分析在不同品种群之间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和饱和脂肪酸,其中前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50%和60%~70%2个区域,后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40%和50%~70%2个区域,并与品种密切相关;南方品种群板栗普遍具有较低的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比值,但品种群之间差异不显著。2)板栗淀粉结合脂中的脂肪酸主要以C16和C182种脂肪酸为主,前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15%~30%之间,并以饱和态的C16:0为主,后者所占比例集中分布在30%~70%之间,并以不饱和态的C18:1,C18:2脂肪酸为主。3)南方品种群板栗淀粉结合脂中具有较高的C16:0,C18:0,C18:1脂肪酸和较低的C16:1,C18:2,C18:3脂肪酸,但品种群间差异不显著;南方品种群普遍具有较高的C16脂肪酸水平和较低的C18脂肪酸水平。4)板栗淀粉表面结合脂中的脂肪酸组成及比例与品种密切相关,在品种群之间差异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板栗 淀粉 淀粉表面结合 脂肪酸 品种群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薄型中密度纤维板表面结合强度的测试 被引量:2
3
作者 李旸 孔庆媛 吕斌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37,43,共3页
分析比较薄型中密度纤维板试件在检测时组合厚度的改变对其表面结合强度测试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薄型MDF的表面结合强度的测试值随试件组合厚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大的幅度逐渐减弱,当组合厚度>16 mm后对其表面结合强度基本无... 分析比较薄型中密度纤维板试件在检测时组合厚度的改变对其表面结合强度测试结果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薄型MDF的表面结合强度的测试值随试件组合厚度的增加而增大,但增大的幅度逐渐减弱,当组合厚度>16 mm后对其表面结合强度基本无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密度纤维板 表面结合强度 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lN微粉表面结合状态的XPS研究
4
作者 李友胜 李凝芳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33-235,共3页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分析研究了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的AlN微粉的表面结合状态。结果表明 :AlN微粉的表面有明显的氧化层存在 ;AlN微粉表面结合状态为Al—O和Al—N复合型结合 ;杂质元素W主要是由球磨介质中的WC引入的 ,并以WO2 - 4... 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分析研究了碳热还原氮化法制备的AlN微粉的表面结合状态。结果表明 :AlN微粉的表面有明显的氧化层存在 ;AlN微粉表面结合状态为Al—O和Al—N复合型结合 ;杂质元素W主要是由球磨介质中的WC引入的 ,并以WO2 - 4形式分布于AlN微粉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材料 氮化铝 微粉 表面结合状态 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后处理方法对纳米TiO_2晶型、粒度与表面结合态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宋长友 杨术明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72-75,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锐钛型纳米TiO2胶体,用水热处理和常压下直接烧结等不同后处理方法制备TiO2晶粒,并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三种测试手段对纳米TiO2的晶型、粒度与表面结合态进行表征,研究... 采用溶胶-凝胶法合成锐钛型纳米TiO2胶体,用水热处理和常压下直接烧结等不同后处理方法制备TiO2晶粒,并使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三种测试手段对纳米TiO2的晶型、粒度与表面结合态进行表征,研究了后处理方法对纳米TiO2物理特性的影响,指出不同的后处理方法将有不同结晶性和粒度的TiO2,且TiO2表面含有的羟基量也有所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二氧化钛 后处理 晶型 粒度 表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影响中纤板表面结合强度检测值的因子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花铁果 梁德沛 +1 位作者 海凌超 王红强 《木材工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28-30,共3页
分析了中密度纤维板试件检测时,所用万向节数量及试件与卡头胶结后的存放时间,对表面结合强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2个万向节检测的表面结合强度测试值,比用1个和不用的影响要大;试件与卡头胶结后,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表面结... 分析了中密度纤维板试件检测时,所用万向节数量及试件与卡头胶结后的存放时间,对表面结合强度测试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2个万向节检测的表面结合强度测试值,比用1个和不用的影响要大;试件与卡头胶结后,随着存放时间的延长,表面结合强度先增大,且在1 h时达到最大值,然后逐渐减小,最后趋于恒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密度纤维板 表面结合强度 万向节 存放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合金靶择优溅射中的表面结合能效应
7
作者 张秉楚 张竹林 《焦作工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151-154,共4页
基于多元素靶溅射的Audersen Sigmund关系式 ,在分析了大量的二、三元素合金溅射稳定态靶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之后 ,发现各元素之间表面结合能之比几乎与靶体化学成分无关 .即只要给各元素之间设定适当的表面结合能比 ,就可以很容易地计... 基于多元素靶溅射的Audersen Sigmund关系式 ,在分析了大量的二、三元素合金溅射稳定态靶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之后 ,发现各元素之间表面结合能之比几乎与靶体化学成分无关 .即只要给各元素之间设定适当的表面结合能比 ,就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稳定态表面化学成分并且计算结果都与实验值一致 .因为所分析的实验数据是在常温下取得的 ,所以可不考虑离子轰击诱发的Gibbs偏析 .所得的结论很可能是多元合金靶溅射的一般规律 ,而这个结论与Kelly和Urbassek等建立的合金表面结合能理论直接矛盾 ,可以断定 ,他们的理论是有问题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靶溅射 择优溅射 表面结合 A-S关系式 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哮喘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的变化及其意义 被引量:7
8
作者 汪隽瑛 方凤 +1 位作者 刘枫 蒋瑾瑾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1255-1257,共3页
目的 :探讨哮喘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 A(SP- A)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2 6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哮喘组。卵白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 ,激发哮喘后 ,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Western印迹法测定支气... 目的 :探讨哮喘大鼠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 A(SP- A)的变化及其在哮喘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2 6只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及哮喘组。卵白蛋白致敏、激发建立大鼠哮喘模型 ,激发哮喘后 ,行支气管肺泡灌洗 ,Western印迹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 F)中 SP- A含量 ;免疫组化方法观察肺组织及气道中 SP- A的变化 ;测定 BAL F中总磷脂 (TPL)、饱和磷脂 (DSPC)和总蛋白质 (TP)含量 ;膜天平测量 BAL F中 PS表面活性。结果 :Western印迹检测显示哮喘组 BAL F中 SP-A含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0 .0 0 1) ;SP- A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哮喘组大鼠肺及细支气管 SP- A表达明显减弱 (P<0 .0 1) ;哮喘组 BAL F中 TPL及 DSPC含量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 ,TP含量显著增加 (P<0 .0 5 ) ;哮喘组 BAL F中 PS表面活性较对照组明显降低 (P<0 .0 0 1) ,BAL F中 PS表面活性与 DSPC及 SP- 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 (r=0 .72 5 ,r=0 .95 6 ,P<0 .0 1) ,与 TP含量呈显著负相关 (r=- 0 .6 5 4 ,P<0 .0 1)。 结论 :哮喘大鼠 SP- A表达明显下降 ,SP- A下降可使哮喘时 PS活性更易被血浆蛋白抑制 ,表面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 哮喘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ltosyl-agarose亲和层析法提取人肺灌洗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及其鉴定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秋平 杜江 +1 位作者 樊慧珍 封志纯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05年第9期884-886,共3页
目的:提取及纯化人肺灌洗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SP-A)。方法:由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10000g离心40min获得的沉淀中提取SP-A。沉淀溶解于6M的尿素,SP-A蛋白重新复性后上清过maltosyl-agarose柱进行亲和层析,用梯度EDTA洗脱SP-A,并过... 目的:提取及纯化人肺灌洗液中肺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SP-A)。方法:由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经10000g离心40min获得的沉淀中提取SP-A。沉淀溶解于6M的尿素,SP-A蛋白重新复性后上清过maltosyl-agarose柱进行亲和层析,用梯度EDTA洗脱SP-A,并过surpose6柱纯化。聚丙烯酰胺电泳和Westernblotting鉴定。结果:经亲和层析法可以从人肺灌洗液中提取出高纯度的SP-A,聚丙烯酰胺电泳在36ku和70ku处可见清晰条带,在分子量118ku以上亦可看到3条清晰条带,经Westernblotting鉴定均为特异性SP-A蛋白。结论:采用maltosyl-agarose亲和层析法可以从肺灌洗液中获得高纯度的SP-A。为进一步研究SP-A的功能和制备SP-A单克隆抗体提供了充足的SP-A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ltosyl—agarose亲和层析法 提取 人肺灌洗液 表面活性物质结合蛋白A 鉴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乙肝表面抗原结合蛋白可作为疫苗佐剂 被引量:4
10
作者 庞云 龚立 朱乃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1024-1029,共6页
乙肝表面抗原结合蛋白(HBsAg binding protein,SBP)是本实验室发现的一种可以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异性结合的人源蛋白,该蛋白已经被证实具有增强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作用.目前,我们已经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获得了能够分泌表达SBP的毕... 乙肝表面抗原结合蛋白(HBsAg binding protein,SBP)是本实验室发现的一种可以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异性结合的人源蛋白,该蛋白已经被证实具有增强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作用.目前,我们已经利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获得了能够分泌表达SBP的毕赤酵母表达菌株.本研究通过对上述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超滤和亲和层析纯化,获得了一定量的高纯度重组SBP蛋白,并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检测(ELISA)法和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F)法分别对重组SBP进行了体内外生物学活性的初步检测,证实其具有与HBsAg结合的能力,并求得了二者之间的亲和常数.将重组SBP作为乙肝疫苗增效剂与乙肝疫苗共同免疫小鼠,SBP增效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血清中HBsAg抗体显著升高,表明SBP在体液免疫方面对乙肝疫苗具有显著的增效作用.上述结果表明,SBP有望作为乙肝疫苗的免疫佐剂,在乙型肝炎防治方面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 乙肝表面抗原结合蛋白 乙肝疫苗增效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的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结合蛋白的筛选、表达及其生物学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陈媛媛 朱乃硕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53-60,共8页
为了研究乙肝病毒侵染肝细胞过程中的功能蛋白 ,通过印迹免疫分析技术从人肝cDNA噬菌体表达库中筛选出一株编码乙肝表面抗原结合蛋白 (hepatitisBsurfaceantigenbindingprotein ,HBsAg BP)的cDNA克隆 .基因测序结果表明 ,该cDNA具有独... 为了研究乙肝病毒侵染肝细胞过程中的功能蛋白 ,通过印迹免疫分析技术从人肝cDNA噬菌体表达库中筛选出一株编码乙肝表面抗原结合蛋白 (hepatitisBsurfaceantigenbindingprotein ,HBsAg BP)的cDNA克隆 .基因测序结果表明 ,该cDNA具有独立的开放阅读框架 ,编码 1个由 344个氨基酸残基构成的可溶性蛋白分子 ,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成员 .将该基因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TriplEx后 ,在E .coliXL1 Blue菌株中获得 4 4kD的重组蛋白 .重组蛋白经Western印迹和ELISA实验证明具有与乙肝表面抗原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进一步经流式细胞仪实验显示 ,在纯化的重组蛋白存在的情况下 ,天然的HBsAg与肝细胞株HepG2的亲和力显著增高 .结果显示 ,该乙肝表面抗原结合蛋白可能是介导乙肝病毒对肝细胞亲和侵染的可溶性辅助受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cDNA噬菌体表达文库 乙肝表面抗原 乙肝表面抗原结合蛋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肝表面抗原结合蛋白的红色荧光示踪分子的表达纯化和功能鉴定 被引量:1
12
作者 顾晨曦 朱乃硕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83-189,共7页
乙肝表面抗原结合蛋白(HBsAg binding protein,SBP)是本实验室发现的一种可以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异性结合的人源蛋白,已被证实具有增强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作用。DsRed—Monomer是来源于DsRed的人工突变体,作为蛋白表达的报告基... 乙肝表面抗原结合蛋白(HBsAg binding protein,SBP)是本实验室发现的一种可以与乙肝表面抗原HBsAg特异性结合的人源蛋白,已被证实具有增强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作用。DsRed—Monomer是来源于DsRed的人工突变体,作为蛋白表达的报告基因在真核细胞中使用。为探究SBP的作用机理,通过基因工程方法将该基因与DsRed—Monomer基因连接,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表达带有红色荧光的融合蛋白,该蛋白通过荧光激发检测显示荧光强度与蛋白量成正比例关系。同时该融合蛋白经过ELlSA方法检测可以与HBsAg特异性结合,使用常规方法和荧光量检测两种方法测定得到的该蛋白与HBsAg的亲和常数相似。首次证实了DsRed—Monomer在原核表达中可作为报告基因进行研究和使用,建立了利用荧光量检测蛋白的方法,与常规ELISA方法比较证明,大大缩短了试验时间和步骤,可以更方便的应用于分子示踪及其功能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肝表面抗原结合蛋白 红色荧光蛋白 乙肝表面抗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溅射稳定态合金靶表面的化学成分
13
作者 张竹林 张秉楚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2001年第2期27-29,共3页
基于多元素靶溅射的Andersen Sigmund关系式 ,分析了大量的二、三元素合金溅射稳定态靶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 ,发现各元素之间表面结合能之比几乎与靶体化学成分无关。只要给各元素之间设定适当的表面结合能比 ,就能计算出稳定态表面化学... 基于多元素靶溅射的Andersen Sigmund关系式 ,分析了大量的二、三元素合金溅射稳定态靶表面化学成分的变化 ,发现各元素之间表面结合能之比几乎与靶体化学成分无关。只要给各元素之间设定适当的表面结合能比 ,就能计算出稳定态表面化学成分 ,计算结果与实验值一致。因为文中所分析的实验数据是在常温下取得的 ,所以可不考虑离子轰击诱发的Gibbs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择优溅射 表面结合 Andersen-Sigmund关系式 稳定态合金靶 化学成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表面合金化技术
14
《中国乡镇企业信息》 1995年第7期25-25,共1页
金属表面合金化技术是九十年代高科技技术,此技术是用化学渗透方法在金属表面结合上一层合金,以改善其耐腐蚀性与耐磨性,并有良好的表面装饰效果。一、技术特点:1.镀层与基体是化学键结合,形成非晶态合金。具有牢固、表面硬度高、不剥... 金属表面合金化技术是九十年代高科技技术,此技术是用化学渗透方法在金属表面结合上一层合金,以改善其耐腐蚀性与耐磨性,并有良好的表面装饰效果。一、技术特点:1.镀层与基体是化学键结合,形成非晶态合金。具有牢固、表面硬度高、不剥离等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合金化技术 非晶态合金 金属表面 耐腐蚀性 表面合金化 九十年代 耐磨性 合金化处理 技术特点 表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785 nm semiconductor laser with shallow etched gratings
15
作者 YUE Yu-xin ZOU Yong-gang +5 位作者 FAN Jie FU Xi-yao ZHANG Nai-yu SONG Ying-min HUANG Zhuo-er MA Xiao-hui 《中国光学(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931-946,共16页
A new type of 785 nm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has been proposed.The thin cladding and mode expansion layer structu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epitaxy on the p-side significantly impacts the regulation of grating etchin... A new type of 785 nm semiconductor laser device has been proposed.The thin cladding and mode expansion layer structu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epitaxy on the p-side significantly impacts the regulation of grating etching depth.Thinning of the p-side waveguide layer makes the light field bias to the n-side cladding layer.By coordinating the confinement effect of the cladding layer,the light confinement factor on the p-side is regulated.On the other hand,the introduction of a mode expansion layer facilitates the expansion of the mode profile on the p side cladding layer.Both these factors contribute positively to reducing the grating etching depth.Compared to the reported epitaxial structures of symmetric waveguides,the new structure significantly reduces the etching depth of the grating while ensuring adequate reflection intensity and maintaining resonance.Moreover,to improve the output performance of the device,the new epitaxial structure has been optimized.Based on the traditional epitaxial structure,an energy release layer and an electron blocking layer are added to improve the electronic recombination efficiency.This improved structure has an output performance comparable to that of a symmetric waveguide,despite being able to have a smaller gain ar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rface grating etching depth epitaxial structure recombination efficiency gain are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pG-N ODN对CpG-S ODN诱导hPBMC释放TNF-α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3
16
作者 蒋为薇 王良喜 +2 位作者 丁国富 余双江 周红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87-190,共4页
目的明确抑制性CpG ODN 208(CpG-N ODN)对刺激性CpG ODN 1826(CpG-S ODN)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为通过拮抗细菌DNA达到防治脓毒症的目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本室前期筛选出的对CpG-S ODN活化RAW 264.7细胞有抑制作用的C... 目的明确抑制性CpG ODN 208(CpG-N ODN)对刺激性CpG ODN 1826(CpG-S ODN)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分泌TNF-α的影响,为通过拮抗细菌DNA达到防治脓毒症的目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选用本室前期筛选出的对CpG-S ODN活化RAW 264.7细胞有抑制作用的CpG-N ODN,观察其对CpG-S ODN诱导hPBMC释放TNF-α的影响;应用流式细胞术观察CpG-NODN对CpG-S ODN与hPBMC表面结合和内化的影响。结果浓度比为1∶1的CpG-N ODN对刺激性CpG-S ODN诱导hPBMC分泌TNF-α具有抑制作用,并呈一定时效关系;CpG-N ODN对CpG-S ODN在hPBMC细胞表面的结合和内化具有抑制作用。结论CpG-N ODN对CpG-S ODN活化hPBMC具有抑制作用,这个作用可能与其影响hPBMC的表面结合和内化CpG-S ODN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抑制性CpGODN 刺激性CpG ODN TNF-α表面结合 内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热处理煤矸石活性评价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李化建 孙恒虎 +1 位作者 铁旭初 肖雪军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654-658,共5页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热处理煤矸石中Si 2p,A l 2p和O 1s的结合能进行试验研究,发现煤矸石质硅铝基胶凝材料的强度和煤矸石中硅、铝的结合能具有线性关系,煤矸石的硅、铝结合能可以用来表征煤矸石的胶凝特性和活性.热活化煤矸石Si 2...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热处理煤矸石中Si 2p,A l 2p和O 1s的结合能进行试验研究,发现煤矸石质硅铝基胶凝材料的强度和煤矸石中硅、铝的结合能具有线性关系,煤矸石的硅、铝结合能可以用来表征煤矸石的胶凝特性和活性.热活化煤矸石Si 2p,A l 2p和O 1s的结合能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基于此提出硅铝质物料活性评价的新方法———用Si,A l表面结合能评价硅铝质物料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矸石 活性评价 热活化 表面结合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聚乙二醇修饰的阳离子脂质体作为siRNA传递系统的处方优化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颖寰 宗莉 朱家壁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12-417,共6页
研究摩尔分数为0%~5%的聚乙二醇(PEG)修饰的阳离子脂质体作为siRNA传递系统的优劣。制备了两组高低电荷的空白阳离子脂质体,分别含有摩尔分数为40%和20%的1,2-二油酰基-3-三甲氨基丙烷(DOTAP),以人胰腺癌细胞株Hs-766T作为细胞模型,比... 研究摩尔分数为0%~5%的聚乙二醇(PEG)修饰的阳离子脂质体作为siRNA传递系统的优劣。制备了两组高低电荷的空白阳离子脂质体,分别含有摩尔分数为40%和20%的1,2-二油酰基-3-三甲氨基丙烷(DOTAP),以人胰腺癌细胞株Hs-766T作为细胞模型,比较了细胞膜表面结合量及内吞量分别随时间和细胞外给药浓度变化的动力学曲线;结果显示4 h时细胞表面结合达到稳态,高电荷脂质体组与细胞的结合量明显高于低电荷脂质体组,PEG的加入使脂质体与细胞表面的不饱和型结合转变为可饱和型。采用共聚焦显微镜定性观察载siRNA的阳离子脂质体在6 h的细胞内分布情况,结果表明摩尔分数为40%DOTAP与0%~2%PEG组合有效地将siRNA转运至细胞质,而40%DATAP与5%PEG组合对转运无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脂质体 聚乙二醇修饰 细胞膜表面结合 细胞内吞 基因传递系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掺杂助剂Ce和Zr的Ni/Al_2O_3催化剂的X光电子能谱分析 被引量:5
19
作者 蔡秀兰 林维明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3-256,共4页
以Na2CO3为沉淀剂,在pH 9.0的沉淀条件下,采用并流沉淀法制备了Ni/Al2O3、Ni/CeO2-Al2O3、Ni/ZrO2-Al2O3和Ni/ZrO2-CeO2-Al2O34种催化剂,催化剂中Ni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0%。采用XPS表征手段及常压固定床反应器对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考... 以Na2CO3为沉淀剂,在pH 9.0的沉淀条件下,采用并流沉淀法制备了Ni/Al2O3、Ni/CeO2-Al2O3、Ni/ZrO2-Al2O3和Ni/ZrO2-CeO2-Al2O34种催化剂,催化剂中Ni负载量(质量分数)为10%。采用XPS表征手段及常压固定床反应器对催化剂进行活性评价,考察了助剂Ce和Zr及二者的协同作用对Ni基催化剂表面物种结合能的影响以及对甲烷自热重整制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助剂Ce和Zr的添加及二者的协同作用对Ni基催化剂表面各物种的结合能均有一定的影响,结合评价结果可知,Ce和Zr二者的协同作用对Ni基催化剂的催化性能提高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自热重整 制氢 表面结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铁尾矿多元掺合料机械活化机理 被引量:12
20
作者 张延年 刘柏男 +3 位作者 顾晓薇 李志军 姜大伟 赫亮亮 《沈阳工业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95-101,共7页
为了解决优质混凝土掺合料资源短缺、单组分掺合料功能性单一的问题,采用机械活化激发铁尾矿潜在火山灰活性,并将活化铁尾矿粉与粉煤灰、矿渣粉耦合制备复合掺合料.通过XRD、XPS、SEM、BET手段探索铁尾矿胶凝活性来源,并测试活性指数.... 为了解决优质混凝土掺合料资源短缺、单组分掺合料功能性单一的问题,采用机械活化激发铁尾矿潜在火山灰活性,并将活化铁尾矿粉与粉煤灰、矿渣粉耦合制备复合掺合料.通过XRD、XPS、SEM、BET手段探索铁尾矿胶凝活性来源,并测试活性指数.试验结果表明,机械活化可以增大铁尾矿的比表面积,改善粒度分布,降低表面结合能与结晶度,但不能改变颗粒形貌,其通过填充效应及二次水化提高活性指数.将活化铁尾矿粉与粉煤灰、矿渣粉耦合制备复合掺合料时,活性指数可达普通型Ⅰ级掺合料使用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尾矿 机械活化 研磨时间 结晶度 表面结合 掺合料 活性指数 胶凝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