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薄膜层表面形貌的定量表征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刘贵民
徐滨士
-
机构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研究所
-
出处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9年第2期5-7,共3页
-
文摘
介绍了表面粗糙系数(R_S)及截面线波动系数(R_L)的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以普通电弧喷涂、高速电弧喷涂FeCrNi涂层为例,介绍了计算R_S及R_L的步骤以及如何应用它们对表面薄膜层的形貌进行定量分析。
-
关键词
表面粗糙系数
薄膜层
表面形貌
定量表征
-
Keywords
Surface roughness coefficient (R_S), Profile roughness coefficient (R_L), Thin films. surface morphology
-
分类号
TB1
[一般工业技术]
O484.5
[理学—固体物理]
-
-
题名污秽物对交流输电导线起晕特性影响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 2
-
-
作者
刘云鹏
周国杨
律方成
朱雷
李玥翰
-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重点实验室
-
出处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312-1316,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1CB20940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277073)
教育部霍英东教育基金(121058)~~
-
文摘
为研究污秽物对交流导线起晕电压的影响规律,基于小电晕笼进行单根导线在人工涂污状态下起始电晕特性的试验研究。采用光滑钢管模拟单根导线,分析颗粒度均<0.15mm的碳颗粒、沙颗粒和高岭土这3种典型的模拟污秽物等效表面粗糙系数对导线起晕电压的影响。首先利用3电极平板电容器,得到试验所用干燥沙颗粒和高岭土的相对介电常数分别为4.3和3.5。电晕特性试验的结果表明:相比较干净状态下,导线涂有相同颗粒大小的沙颗粒、高岭土和碳颗粒时,其起晕电压分别降低了21.76%、10.3%和52.71%。分析认为,污秽物的存在畸变了交流导线表面电场,使得导线起晕电压降低;沙颗粒的相对介电常数比高岭土的大,因此导致导线起晕电压降低较多;导电良好的碳颗粒的存在使导线表面电场畸变得最严重,降低起晕电压也最多。高岭土,沙颗粒和碳颗粒的存在使导线等效粗糙系数分别降低到0.9,0.78和0.48。
-
关键词
电晕笼
污秽
相对介电常数
起晕电压
交流导线
等效表面粗糙系数
-
Keywords
corona cage
contamination
relative permittivity
corona onset voltage
AC conductor
equivalentroughness factor
-
分类号
TM851
[电气工程—高电压与绝缘技术]
-
-
题名碳纤维复合芯导线与钢芯铝绞线的起晕特性对比试验
被引量:8
- 3
-
-
作者
耿江海
周松松
岂小梅
-
机构
华北电力大学河北省输变电设备安全防御重点实验室
国网沧州供电公司
-
出处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6-80,共5页
-
基金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资助项目(2011CB209401)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2014 MS92)
-
文摘
为研究碳纤维复合芯导线(ACCC)的起晕特性,基于小电晕笼电晕测量系统进行了ACCC-600/71单根导线和LGJ-630/45钢芯铝绞线单根导线起始电晕特性的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干净及人工涂污下,ACCC-600/71导线的起晕电压均要高出LGJ-630/45导线起晕电压,说明ACCC-600/71导线确实能够降低线路损耗,在节能、环保方面具有良好运行性能;表面污秽会降低导线表面粗糙度系数,从而大幅度降低起晕电压,且污秽物颗粒度越大影响程度越高。
-
关键词
碳纤维复合芯导线
钢芯铝绞线
起晕特性
电晕笼
起始电晕电压
表面粗糙系数
污秽
-
Keywords
aluminum conductor composite core(ACCC)
aluminum conductor steel reinforced(ACSR)
corona characteristics
coronacage
corona onset voltage
roughness factor
contamination
-
分类号
TM75
[电气工程—电力系统及自动化]
-
-
题名生物质原料对循环流化床燃烧过程的影响
- 4
-
-
作者
伊晓路
郭东彦
张卫杰
许敏
孙立
-
机构
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
-
出处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B09期629-631,共3页
-
文摘
生物质的燃烧利用已被人们所重视,大量的生物质秸秆更需要合理的利用,而对于生物质秸秆燃烧锅炉,目前研究则不多。通过一系列秸秆在循环流化床内的燃烧实验,从秸秆颗粒度、密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研究了对其燃烧工况的影响。结果表明,颗粒度大小影响秸秆挥发分的析出以及传热过程,密度大小影响到原料的循环以及传热系数,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到秸秆的辐射换热。与煤相比,秸秆有其自身的特点,故生物质秸秆的循环流化床燃烧应根据其特点进行设计。考虑到秸秆的具体特性,流化床炉膛燃烧温度控制在800 ̄900℃之间为宜。
-
关键词
流化床
挥发分
传热系数表面粗糙度
-
Keywords
CFB
volatile constituent
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
-
分类号
X712
[环境科学与工程—环境工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