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球面磨削表面粗糙度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罗睿
许黎明
+3 位作者
查体建
杨子琦
时轮
胡德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9-714,共6页
在未变形切屑厚度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多磨粒轨迹叠加作用对磨削表面质量的影响,建立了球面磨削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并对影响球面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球面粗糙度数学模型的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
在未变形切屑厚度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多磨粒轨迹叠加作用对磨削表面质量的影响,建立了球面磨削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并对影响球面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球面粗糙度数学模型的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从而验证了所建立的球面磨削表面粗糙度模型的正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磨削
表面粗糙度模型
多磨粒轨迹
切屑厚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ELID成形磨削实验研究与表面粗糙度预测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宇鑫
任成祖
+1 位作者
左明泽
王志强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8-33,共6页
为了探究ELID成型磨削中磨削参数和电解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基于未变形切屑厚度模型,考虑砂轮上磨粒出刃高度的随机性以及ELID磨削中氧化膜的影响,建立了针对ELID磨削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单因素实验研究了ELID成形磨削电源...
为了探究ELID成型磨削中磨削参数和电解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基于未变形切屑厚度模型,考虑砂轮上磨粒出刃高度的随机性以及ELID磨削中氧化膜的影响,建立了针对ELID磨削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单因素实验研究了ELID成形磨削电源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电解电流与氧化膜厚度之间的关系。全因子实验以工件转速、砂轮转速和进给切深为影响因素,研究了磨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磨削参数中,其他条件一定时,表面粗糙度随砂轮转速的增大而减小,随工件转速和切深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对于粗糙度的预测误差达到了8.75%,预测模型有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ID磨削
切屑厚度
表面粗糙度模型
氧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球面磨削表面粗糙度的仿真研究
被引量:
2
1
作者
罗睿
许黎明
查体建
杨子琦
时轮
胡德金
机构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
出处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709-714,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075273)
上海交通大学机械系统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课题项目(MSVMS201104)资助
文摘
在未变形切屑厚度模型的基础上,考虑多磨粒轨迹叠加作用对磨削表面质量的影响,建立了球面磨削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并对影响球面磨削表面粗糙度的因素进行了理论分析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基于球面粗糙度数学模型的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从而验证了所建立的球面磨削表面粗糙度模型的正确性.
关键词
球面磨削
表面粗糙度模型
多磨粒轨迹
切屑厚度
Keywords
spherical grinding
modeling of surface roughness
grinding trajectories
chip thickness
分类号
TH161.1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ELID成形磨削实验研究与表面粗糙度预测
被引量:
3
2
作者
张宇鑫
任成祖
左明泽
王志强
机构
天津大学机构理论与装备设计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28-33,共6页
基金
天津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15JCZDJC3950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675377)
文摘
为了探究ELID成型磨削中磨削参数和电解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基于未变形切屑厚度模型,考虑砂轮上磨粒出刃高度的随机性以及ELID磨削中氧化膜的影响,建立了针对ELID磨削的表面粗糙度预测模型。单因素实验研究了ELID成形磨削电源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探讨了电解电流与氧化膜厚度之间的关系。全因子实验以工件转速、砂轮转速和进给切深为影响因素,研究了磨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的影响规律,并对预测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磨削参数中,其他条件一定时,表面粗糙度随砂轮转速的增大而减小,随工件转速和切深的增大而增大;同时对于粗糙度的预测误差达到了8.75%,预测模型有效可靠。
关键词
ELID磨削
切屑厚度
表面粗糙度模型
氧化膜
Keywords
ELID grinding
Chip thickness
Model of surface roughness
Oxide layer
分类号
TH161.14 [机械工程—机械制造及自动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球面磨削表面粗糙度的仿真研究
罗睿
许黎明
查体建
杨子琦
时轮
胡德金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ELID成形磨削实验研究与表面粗糙度预测
张宇鑫
任成祖
左明泽
王志强
《宇航材料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