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表面等离子谐振生物传感器检测磺胺二甲嘧啶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13
1
作者 李辉 崔大付 +4 位作者 王于杰 蔡浩原 王军波 郑自攀 陈兴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288-292,共5页
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对人类的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这项研究利用SPR生物传感器免疫法检测磺胺二甲嘧啶。实验对抗原在芯片表面的固定条件以及抗体的浓度进行了优化,实验中所构建的标准曲线的检测限(LOD)约为0.7ng/ml,检测范围为0.7... 动物源性食品中的兽药残留对人类的健康具有潜在的危害。这项研究利用SPR生物传感器免疫法检测磺胺二甲嘧啶。实验对抗原在芯片表面的固定条件以及抗体的浓度进行了优化,实验中所构建的标准曲线的检测限(LOD)约为0.7ng/ml,检测范围为0.7~10ng/ml。对抗体的特异性和稳定性进行了研究。SPR-2004传感器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自行研制的生化分析仪,为单通道双参数型,可以通过使用参照表面来消除折射率和基质效应的影响,从而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并缩短检测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谐振 生物传感器 参照表面 磺胺二甲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图像阵列表面等离子谐振生物传感器检测两种磺胺药物 被引量:6
2
作者 李辉 崔大付 +3 位作者 梁金庆 刘长春 王于杰 蔡浩原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1479-1482,共4页
这项研究利用自制的图像阵列SPR生物传感器对缓冲液中的磺胺甲恶唑(SMOZ)与磺胺二甲嘧啶(SMT)进行了快速灵敏的检测.两种磺胺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耦联物被分别固定于阵列芯片上不同的两列,其余一列作为参照.固定过程在仪器中进行... 这项研究利用自制的图像阵列SPR生物传感器对缓冲液中的磺胺甲恶唑(SMOZ)与磺胺二甲嘧啶(SMT)进行了快速灵敏的检测.两种磺胺药物与牛血清白蛋白(BSA)的耦联物被分别固定于阵列芯片上不同的两列,其余一列作为参照.固定过程在仪器中进行,以监控抗原的固定量.抗体与含有磺胺药物的缓冲液混合后流过芯片表面,所得抗体结合曲线的斜率与样品中所含的磺胺浓度成反比例关系.实验中所构建的两种磺胺药物的标准曲线的检测范围在1 ng/mL到15 ng/mL之间.对两种抗体稳定性及特异性进行了研究,单抗对BSA无结合作用.新型高通量、多组份图像SPR生化分析系统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自行研制,阵列芯片具有3×5型阵列点.通过使用参考表面,折射率和非特异性吸附的影响可以被去除,从而提高数据的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 表面等离子谐振 生物传感器 参照表面 磺胺甲恶唑 磺胺二甲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谐振传感器检测磺胺二甲嘧啶残留 被引量:2
3
作者 符运良 郑艺华 刘汉军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051-1056,共6页
为了建立利用表面等离子谐振光学生物传感器和金膜芯片表面固定抗原定量检测磺胺二甲嘧啶的检测方法,用缓冲液将磺胺二甲嘧啶标准样品配制为浓度分别为0、5.0、7.0、10.0、16.5 ng/mL的溶液,与工作浓度的抗体混合,测量了传感信号的强度... 为了建立利用表面等离子谐振光学生物传感器和金膜芯片表面固定抗原定量检测磺胺二甲嘧啶的检测方法,用缓冲液将磺胺二甲嘧啶标准样品配制为浓度分别为0、5.0、7.0、10.0、16.5 ng/mL的溶液,与工作浓度的抗体混合,测量了传感信号的强度值,绘制得到抑制标准曲线。在无抗牛奶中添加磺胺二甲嘧啶标准样品,使终浓度分别为0、5、10、20、30、40 ng/mL,利用免疫竞争抑制检测方法构建标准曲线,并对磺胺二甲嘧啶浓度为20 ng/mL的牛奶样品进行检测,5次检测的相对标准偏差为6.3%,检测回收率为102.8%,7d内检测的偏差小于6 IU,表明该传感器在磺胺二甲嘧啶残留检测中具有较高的精确度和较好的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谐振 光学生物传感器 磺胺二甲嘧啶 结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表面等离子谐振免疫生物传感器检测动物组织中的兽药残留 被引量:9
4
作者 郭文林 《中国兽药杂志》 2004年第11期31-35,12,共6页
 表面等离子谐振免疫生物传感器已成为分析生物分子特异性相互作用的有效工具。20世纪90年代已来,有几家实验室进行了应用该技术筛选检测动物组织及体液中兽药残留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和实时检测的特点,有...  表面等离子谐振免疫生物传感器已成为分析生物分子特异性相互作用的有效工具。20世纪90年代已来,有几家实验室进行了应用该技术筛选检测动物组织及体液中兽药残留的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准确、灵敏度高和实时检测的特点,有可能作为筛选方法用于大批量样品的兽药残留检测。本文简要介绍了这种生物传感器检测动物组织及体液中兽药残留的原理及检测某些兽药残留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谐振 免疫生物传感器 动物组织 兽药残留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种新颖的表面等离子谐振效应光波导水质传感技术 被引量:5
5
作者 黄亚建 刘德明 黄德修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1998年第6期42-47,共6页
光学表面等离子谐振(SPR)效应是一种很有效的水质检测技术,经过详细的理论推导,给出了SPR反射光强的普遍适用公式。在纯水与受污染水两种情况下,根据一些已知参数计算出结果。由计算结果数据画出的曲线比较表明,SPR效应... 光学表面等离子谐振(SPR)效应是一种很有效的水质检测技术,经过详细的理论推导,给出了SPR反射光强的普遍适用公式。在纯水与受污染水两种情况下,根据一些已知参数计算出结果。由计算结果数据画出的曲线比较表明,SPR效应在两种情况下有明显差别。这也正是SPR效应用于水质检测的理论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谐振 光波导传感器 水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玉米中呕吐毒素的表面等离子谐振生物传感器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周历岚 米佳飞 王战辉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65-69,共5页
本研究制备了用于检测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的表面等离子谐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芯片,建立了DON的SPR检测方法,用于玉米样品中DON的快速定量检测。实验将包被原DONOVA在磷酸盐(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 本研究制备了用于检测呕吐毒素(Deoxynivalenol,DON)的表面等离子谐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芯片,建立了DON的SPR检测方法,用于玉米样品中DON的快速定量检测。实验将包被原DONOVA在磷酸盐(Phosphate buffer saline,PBS)缓冲液中进行羧基修饰、活化,优化抗体工作浓度为10μg/kg,确定最适反应时间为30 min。结果表明,DON的SPR检测方法,检测限为96.22μg/kg,回收率为81.8%~111.2%,变异系数小于15%。经实际样本测试,SPR检测方法与高效液相色谱方法的相关性良好,R2均大于0.95。基于上述研究表明,本研究建立的玉米中DON的SPR检测方法能满足玉米中DON毒素的检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呕吐毒素 表面等离子谐振 玉米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无标记免疫分析--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检测方法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李子颖 刘一兵 +4 位作者 韩世泉 许文革 崔大付 李辉 王于杰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12,共5页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对磺胺嘧啶及磺胺二甲嘧啶进行快速无标记检测研究,优化反应条件。抗原固定缓冲液pH为4.2~4.8;抗体浓度为1:100~1:200倍稀释;再生液为0.1mol/LH3PO4溶液,再生时间为1.5min。研究建立了标准... 利用表面等离子体共振生物传感器对磺胺嘧啶及磺胺二甲嘧啶进行快速无标记检测研究,优化反应条件。抗原固定缓冲液pH为4.2~4.8;抗体浓度为1:100~1:200倍稀释;再生液为0.1mol/LH3PO4溶液,再生时间为1.5min。研究建立了标准曲线,并对芯片的稳定性进行了考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谐振 磺胺嘧啶 磺胺二甲嘧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PR)技术在水稻垩白基因Chalk5检测中的应用
8
作者 黄卫衡 汪雪峰 辛业芸 《湖南农业科学》 2018年第8期1-4,共4页
以垩白度低的明恢63与垩白度高的9311的基因组DNA为材料设计探针,构建基于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的水稻垩白基因检测方法,并用16个已知垩白度的水稻品种检验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通过生物素修饰后单... 以垩白度低的明恢63与垩白度高的9311的基因组DNA为材料设计探针,构建基于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技术的水稻垩白基因检测方法,并用16个已知垩白度的水稻品种检验该方法的可靠性。结果表明:通过生物素修饰后单联DNA片段探针与羧基传感芯片上链霉亲和素(SA)的结合构建基因芯片,再以100μL 0.16μmol/L的PCR产物与探针进行分子杂交,可获得较好的SPR信号;以该方法获得的SPR信号差值的绝对值与水稻垩白成正相关关系,可定性判断水稻品种垩白度的高低;同时,SPR检测方法无需标记,分析过程完全自动化,可实现水稻垩白基因的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谐振(SPR)技术 水稻 垩白 Chalk5 基因芯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振谐生物传感器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的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周历岚 张彥明 陆成慧 《广东饲料》 2017年第2期34-39,共6页
本试验制备了用于AFB_1检测的SPR芯片,建立了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SPR检测方法,用于玉米样品中AFB_1的快速定量检测。将偶联抗原AFB_1-OVA通过卵清蛋白的氨基酸结合到羧基修饰的IB-CM SPR芯片上,进行表面活化。根据抗原包被的结合区间... 本试验制备了用于AFB_1检测的SPR芯片,建立了检测饲料中黄曲霉毒素SPR检测方法,用于玉米样品中AFB_1的快速定量检测。将偶联抗原AFB_1-OVA通过卵清蛋白的氨基酸结合到羧基修饰的IB-CM SPR芯片上,进行表面活化。根据抗原包被的结合区间优化和确定芯片检测条件,确定使用乙酸盐缓冲液、最合适的包被浓度、单抗最适浓度,建立了直接竞争SPR检测法。AFB_1线性区间在0.78-2ppb之间,检测限为0.78ppb。通过实际检测玉米数据分析,SPR法符合正态分布,但与HPLC法检测存在一定的差异。可能与SPR检测方法有关,也可能与样本的不均一性有关。样本中AFB_1浓度越低,表现出的检测差异越大。但使用这种全新的SPR法检测AFB_1,无需标记、实时的检测使得免疫分析更加简单和快速,分析过程可以完全自动化,能避免和减少引入误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 表面等离子谐振 传感芯片 检测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银颗粒掺杂铋酸盐玻璃的光谱与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成俊雯 陈飞飞 +2 位作者 戴世勋 许银生 谭瑞琴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42-1646,共5页
采用新型的热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银纳米颗粒掺杂的铋酸盐复合玻璃材料。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观察到了银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谐振(SPR)吸收的峰值位移特性,用拉曼光谱表征了引入银纳米颗粒后玻璃的结构变化。借助飞秒激光脉冲激发下的Z... 采用新型的热化学还原法,制备了银纳米颗粒掺杂的铋酸盐复合玻璃材料。利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观察到了银纳米颗粒表面等离子谐振(SPR)吸收的峰值位移特性,用拉曼光谱表征了引入银纳米颗粒后玻璃的结构变化。借助飞秒激光脉冲激发下的Z扫描与光克尔闸技术,在近红外波段下研究了材料的三阶非线性光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银纳米颗粒铋酸盐复合材料有着亚皮秒级的非线性响应时间,并且其非线性折射率γ在纳米颗粒的热电子效应以及局部场效应的影响下,较基质玻璃最高可以提升29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铋酸盐玻璃 银纳米颗粒 表面等离子谐振 三阶非线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蛋白质在导电聚甲基丙烯酰吡咯上的吸附 被引量:1
11
作者 张治红 闫立军 +4 位作者 梁燕 冯孝中 闫福丰 郑先君 王力臻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1884-1889,共6页
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技术在硅片及金膜表面上制备导电聚丙烯酰吡咯(PMAP),并对聚合物薄膜的化学结构等进行了表征.采用表面等离子谐振生化分析仪(SPR)原位考察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在聚合物表面上的吸附行为,通过改... 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技术在硅片及金膜表面上制备导电聚丙烯酰吡咯(PMAP),并对聚合物薄膜的化学结构等进行了表征.采用表面等离子谐振生化分析仪(SPR)原位考察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在聚合物表面上的吸附行为,通过改变缓冲液的pH值和BSA的浓度对蛋白质吸附的影响,探讨了BSA在PMAP上的吸附机理.采用电化学循环伏安测试考察了蛋白质吸附对于导电聚合物的电化学行为的影响.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考察了BSA在聚合物表面上吸附前后聚合物的表面形貌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牛血清白蛋白吸附 表面等离子谐振 聚吡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自组装法聚合吡咯的制备及对蛋白质的吸附
12
作者 张治红 梁燕 +3 位作者 梁平 闫立军 闫福丰 赵瑞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37-140,共4页
制备了一种新型应用于生物芯片的导电聚合物敏感膜,研究了蛋白质在导电聚合物敏感膜表面上的吸附机理。首先合成巯基修饰的吡咯单体,然后通过自组装在金膜表面制备N-巯基吡咯自组装膜,并通过化学法制备聚合吡咯膜,详细考察了牛血清白蛋... 制备了一种新型应用于生物芯片的导电聚合物敏感膜,研究了蛋白质在导电聚合物敏感膜表面上的吸附机理。首先合成巯基修饰的吡咯单体,然后通过自组装在金膜表面制备N-巯基吡咯自组装膜,并通过化学法制备聚合吡咯膜,详细考察了牛血清白蛋白(BSA)在敏感膜上的吸附行为。用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考察了自组装膜及聚合吡咯膜的化学结构。用表面等离子谐振仪考察了BSA在自组装膜和聚合吡咯膜上的吸附行为,以及聚合时间、缓冲液pH值对BSA吸附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血清白蛋白 表面等离子谐振 聚吡咯 蛋白质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R传感器分析人血清白蛋白与抗体的相互作用
13
作者 李辉 蔡浩原 +3 位作者 陈兴 孙建海 张璐璐 崔大付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B11期284-286,共3页
表面等离子体谐振生物传感器是基于光学原理的生化分析系统,可以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动力学进行实时分析,并且无须对分子进行标记。该研究利用自行研制的表面等离子谐振生物传感器对特定条件下人血清白蛋白与其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动力学... 表面等离子体谐振生物传感器是基于光学原理的生化分析系统,可以对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动力学进行实时分析,并且无须对分子进行标记。该研究利用自行研制的表面等离子谐振生物传感器对特定条件下人血清白蛋白与其抗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人血清蛋白与固相抗体之间结合速率常数为0.538 M^(-1)s^(-1),解离速率常数为7.37×10^(-3)s^(-1).相互作用动力学分析为发展微量白蛋白的检测技术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谐振生物传感器 人血清白蛋白 抗体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图像SPR分析仪检测多组分蛋白芯片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金庆 崔大付 +2 位作者 蔡浩原 王军波 王于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57-59,63,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高通量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PR)生化分析仪。基于图像分析技术和自动进样技术,该仪器可对微阵列SPR敏感芯片进行动态检测,实现高通量、多参数、多组分快速检测和定量分析。对兔IgG和人IgG分别与羊抗兔IgG和羊抗人IgG的免疫... 介绍了一种新型高通量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PR)生化分析仪。基于图像分析技术和自动进样技术,该仪器可对微阵列SPR敏感芯片进行动态检测,实现高通量、多参数、多组分快速检测和定量分析。对兔IgG和人IgG分别与羊抗兔IgG和羊抗人IgG的免疫结合反应进行了实验检测。结果表明:该分析系统具有灵敏度高、免标记等优点,且阵列芯片中所设置的参比单元可以消除溶液本体折射率和温度变化的影响,提高了测量精度和准确性;另外,芯片可以再生重复使用,降低了测试成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谐振 高通量 多通道 微阵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倾干涉条纹在SPR现象中的规律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蔡浩原 崔大付 +3 位作者 向四海 李亚亭 王于杰 陈翔 《仪表技术与传感器》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41-42,52,共3页
对叠加在SPR曲线上的等倾干涉条纹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干涉条纹周期随入射角度的变化,发现干涉条纹周期在原SPR谐振角附近,存在着一个奇异的尖锐的突起,称之为SPR干涉谐振峰,尖峰所对应的入射角称为干涉谐振角θint-SPR.对... 对叠加在SPR曲线上的等倾干涉条纹的变化规律进行了研究。通过计算干涉条纹周期随入射角度的变化,发现干涉条纹周期在原SPR谐振角附近,存在着一个奇异的尖锐的突起,称之为SPR干涉谐振峰,尖峰所对应的入射角称为干涉谐振角θint-SPR.对干涉谐振角θint-SPR与敏感膜厚度和折射率的关系进行了计算与分析。理论计算表明:干涉谐振角θint-SPR与敏感膜厚度和折射率有着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与SPR谐振角θSPR的线性具有相同的量级,这说明可以通过测定干涉谐振角θint-SPR来检测金膜表面的生物分子相互作用,从而提出了一种确定SPR峰值移动的全新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谐振 等倾干涉 干涉谐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R生物传感器及其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6
作者 唐晓艳 张洪友 《中国畜牧兽医》 CAS 2006年第4期47-50,共4页
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urface p lasm on resonance,SPR)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物理光学原理的新型生化分析系统。与传统的相互作用分析技术相比较,它具有实时监控、无需标记、耗样量极少等特点,在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药物残留检验、临床... 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urface p lasm on resonance,SPR)生物传感器是一种基于物理光学原理的新型生化分析系统。与传统的相互作用分析技术相比较,它具有实时监控、无需标记、耗样量极少等特点,在研究分子间相互作用、药物残留检验、临床疾病诊断以及畜牧养殖业等诸多方面都具有应用价值。作者对近几年国内和国际上SPR生物传感器的应用进展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谐振 生物传感器 生物分子间相互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光学环境科学应用
17
《中国光学》 EI CAS 2000年第1期110-110,共1页
X832//TN256 2000010750一种新颖的表面等离子体谐振效应光波导水质传感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optical sensorsfor aqueous environment[刊,中]/黄亚建,刘德明,黄德修(华中理工大学光电子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74))//红外与... X832//TN256 2000010750一种新颖的表面等离子体谐振效应光波导水质传感技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optical sensorsfor aqueous environment[刊,中]/黄亚建,刘德明,黄德修(华中理工大学光电子工程系.湖北,武汉(430074))//红外与激光工程.—1998,27(6).—42-47经过理论推导,给出了光学表面等离子谐振(SPR)反射光强的普遍适用公式。在纯水与受污染水两种情况下,根据一些已知参数计算出结果。由计算结果数据画出的曲线比较表明,SPR效应在两种情况下有明显差别。图4参7(严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 表面等离子谐振 光波导 谐振效应 传感技术 光学 适用公式 激光工程 受污染水 理论推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小型SPR生物传感器的研制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悦 崔大付 +2 位作者 蔡浩原 王军波 王于杰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79-81,88,共4页
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PR)生化传感器相比传统的生化分析方法具有诸多优点,而小型化则是其发展趋势之一。研制了一款小型便携式M in iSPR-2005型SPR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仪器具有较好的性能,其检测灵敏度达5.4×10-5R IU(折射率单... 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PR)生化传感器相比传统的生化分析方法具有诸多优点,而小型化则是其发展趋势之一。研制了一款小型便携式M in iSPR-2005型SPR生物传感器,实验结果表明:仪器具有较好的性能,其检测灵敏度达5.4×10-5R IU(折射率单位)。最后,讨论了仪器存在的主要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谐振 Kretschmann结构 生物传感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相位解算的SPR传感方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2
19
作者 耿俊清 余兴龙 +1 位作者 章恩耀 窦福印 《仪器仪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2168-2174,共7页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相位解算的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方法,该方法包括一种基于振镜扫描的表面等离子体谐振实验装置和通过相位解算来确定谐振角的方法。装置采用振镜驱动入射光束进行角度扫描,避免扇... 提出了一种新颖的基于相位解算的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SPR)传感方法,该方法包括一种基于振镜扫描的表面等离子体谐振实验装置和通过相位解算来确定谐振角的方法。装置采用振镜驱动入射光束进行角度扫描,避免扇形光束导致的干涉噪声;同时,选择振镜步进式角度扫描,实现完全同步采集数据,抑制采样时钟及扫描速度抖晃引起的相位噪声。相位解算确定谐振角法将衰减全反射(attenuated total reflection,ATR)曲线转换到频域内处理,可有效克服光源噪声对传感测量的干扰,获得高分辨率。实验结果表明,该装置的折射率测量分辨率可达1.8×10-6,线性区间为1.33~1.38,能满足生物学测量的要求。磺胺甲恶唑(sulfamethoxazole,SMX)与其抗体(Anti-SMX)和MSI-78与固体支撑磷脂膜(solid-supported lipid bilayer,SLB)之间反应的检测又进一步证明,该方法在生物医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谐振 振镜扫描 相位解算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金光栅结构的D形光纤传感器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张淑莉 王展 杨县超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6-9,13,共5页
为了降低光栅周期对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PR)的影响,简化高灵敏度SPR传感器的加工工艺并使SPR容易被激发,根据周期性结构激发SPR的机制,提出了一种双层金光栅结构的光纤传感器模型。由于双层光栅之间的动量补偿使得SPR更容易被激发,并且... 为了降低光栅周期对表面等离子体谐振(SPR)的影响,简化高灵敏度SPR传感器的加工工艺并使SPR容易被激发,根据周期性结构激发SPR的机制,提出了一种双层金光栅结构的光纤传感器模型。由于双层光栅之间的动量补偿使得SPR更容易被激发,并且光栅之间的近场耦合,增加了谐振的强度。用有限元方法研究了双层光栅D型光纤传感器的传感特性,并得出了各结构参数对谐振和传感特性的影响规律。这些规律给基于SPR的低成本易装配D形光纤传感器的使用与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感器 光纤传感器 D形光纤 表面等离子谐振 双层光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