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阈值混合表面等离子体纳米激光器的仿真设计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志全 冯丹丹 +4 位作者 白兰迪 刘同磊 岳中 顾而丹 李文超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72-80,共9页
设计了一种包含圆柱形纳米线、空气间隙和半圆顶金属脊结构的低阈值纳米激光器.通过有限元法对激光器的模式特性、品质因数以及增益阈值进行数值计算,并研究了这些特性因子随结构几何参数(空气间隙、金属脊宽度和纳米线半径)的变化情况... 设计了一种包含圆柱形纳米线、空气间隙和半圆顶金属脊结构的低阈值纳米激光器.通过有限元法对激光器的模式特性、品质因数以及增益阈值进行数值计算,并研究了这些特性因子随结构几何参数(空气间隙、金属脊宽度和纳米线半径)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通过对参数进行调整,激光器的性能得到了显著优化.在最优参数下,增益阈值可达0.47μm-1,传输损耗仅为0.018.本文设计的纳米激光器能够实现低阈值的亚波长激射和低损耗传输,在生物医学、光通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可为小型化和集成化的纳米设备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 有限元法 增益介质 模式特性 纳米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外波长下混合表面等离子体纳米激光器
2
作者 李志全 王亚娟 +3 位作者 何家欢 冯丹丹 顾而丹 李文超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48-55,共8页
设计了一种带有金属脊和氟化镁夹层的紫外混合表面等离子体纳米激光器。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的基础上,使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所设计激光器结构的电场分布、模式特性、品质因数和增益阈值。结果表明:在工作波长为390nm的紫外波段,通... 设计了一种带有金属脊和氟化镁夹层的紫外混合表面等离子体纳米激光器。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的基础上,使用有限元法分析了所设计激光器结构的电场分布、模式特性、品质因数和增益阈值。结果表明:在工作波长为390nm的紫外波段,通过最优参数设计,其光场约束可达到较好的深亚波长水平,同时保持高的品质因数、低的损耗和阈值。与平坦金属层结构相比,在相同的参数下,所设计的结构具有更强的光场限制能力和更强的微腔束缚能力,有潜力使纳米设备趋于小型化和集成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 紫外波 纳米激光器 模式特性 增益阈值 品质因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纳米化提升真空开关内激光诱导等离子体信号研究
3
作者 陈家伟 刘佳琪 +3 位作者 袁欢 杨爱军 王小华 荣命哲 《高压电器》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32-38,共7页
针对真空开关带电检测中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技术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增强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表面纳米化技术,系统研究了低气压下不同延迟时间、不同粒径的金纳米粒子对铜靶材光谱信号的增强规律。结果表明,金... 针对真空开关带电检测中激光诱导等离子体技术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本研究提出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增强激光诱导等离子体的表面纳米化技术,系统研究了低气压下不同延迟时间、不同粒径的金纳米粒子对铜靶材光谱信号的增强规律。结果表明,金纳米粒子在低气压下可显著增强光谱信号,并将检测限降低至10-4Pa,5nm粒径在100ns延迟时间下增强效果最优,最大增强倍数达13.55倍,平均增强倍数达到6.77倍。随着气压升高,增强效果呈线性下降,但金纳米粒子仍能有效抑制气压对等离子体辐射的负面影响。此外,金纳米粒子通过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延长了等离子体信号持续时间,使等离子体束缚在膨胀的初始阶段,并提高辐射积分强度拟合精度R2至0.9998。本研究揭示了金纳米粒子在低气压下的增强机制,为真空断路器真空度在线检测提供更高的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纳米粒子 真空开关 真空度 信号增强 光谱分析 在线检测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超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芯片超灵敏检测水产品中氯霉素
4
作者 冀威昊 龚蕾 +3 位作者 梁嘉宁 周陶鸿 范小龙 陈锂 《食品科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7期292-298,共7页
基于纳米杯阵列结构的超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芯片,结合金纳米颗粒(Au nanoparticles,AuNPs),构建水产品中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的免疫竞争传感平台。通过扫描电镜、纳米粒度分析仪等手段表征芯片及AuNPs的结构、粒径等性质;通过不... 基于纳米杯阵列结构的超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芯片,结合金纳米颗粒(Au nanoparticles,AuNPs),构建水产品中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的免疫竞争传感平台。通过扫描电镜、纳米粒度分析仪等手段表征芯片及AuNPs的结构、粒径等性质;通过不同条件下亲和力的测试探究免疫竞争传感策略的可行性;在优化条件下,传感器对CAP的检出限为0.06 ng/mL,检测范围为0.125~16 ng/mL(R2=0.998),加标回收率为102.5%~105.0%,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特异性。此外,本检测方法速度快(10 min),通量高(96个检测孔同时检测),在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方面有很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表面等离子体共振芯片 纳米颗粒 氯霉素 水产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纳米激光器技术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8
5
作者 陈泳屹 佟存柱 +2 位作者 秦莉 王立军 张金龙 《中国光学》 EI CAS 2012年第5期453-463,共11页
传统半导体激光器由于采用光学系统反馈而存在衍射极限,其腔长至少是其发射波长的一半,因此难以实现微小化。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纳米激光器可以实现深亚波长乃至纳米尺度的激光发射,而且现代微纳加工技术的逐步成熟,也为亚波长乃至... 传统半导体激光器由于采用光学系统反馈而存在衍射极限,其腔长至少是其发射波长的一半,因此难以实现微小化。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纳米激光器可以实现深亚波长乃至纳米尺度的激光发射,而且现代微纳加工技术的逐步成熟,也为亚波长乃至纳米量级激光器的研制提供了成熟的技术条件。本文重点综述了国际上已成功实验验证的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纳米激光器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了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基本原理,给出了若干种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纳米激光器的结构和特点,指出该类激光器现存问题主要表现在激元损耗高及由此引起的制备工艺和电泵浦涉及的技术难题。文中最后展望了纳米激光器的应用和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激光器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纳米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纳米激光器设计 被引量:7
6
作者 魏来 李芳 周剑心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9-23,共5页
设计了一种基于纳米线/间隔层/金属层的纳米激光器结构.该结构中,金属界面的表面等离子体模式与高增益介质纳米线波导模式耦合,提高了场增强效应.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该结构的模式特性和增益阈值随几何尺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结构... 设计了一种基于纳米线/间隔层/金属层的纳米激光器结构.该结构中,金属界面的表面等离子体模式与高增益介质纳米线波导模式耦合,提高了场增强效应.采用有限元法,分析了该结构的模式特性和增益阈值随几何尺寸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该结构具有较低的传播损耗和较强的光场限制能力,有效传播损耗最小值仅为0.013 3,归一化模式面积最小值仅为0.007.该纳米激光器结构可为发展新一代高效纳米激光器件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激光器 表面等离子体 有限元 模式特性 增益阈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的纳米激光器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文超 王亚娟 +4 位作者 何家欢 冯丹丹 李志全 童凯 顾而丹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5-20,共6页
设计了一种带有金属脊和低折射率介质夹层的新型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结构,利用有限元法对该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是一款基于有限元法模拟真实物理现象的仿真软件。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平台上,构建该结构... 设计了一种带有金属脊和低折射率介质夹层的新型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结构,利用有限元法对该结构进行了数值仿真。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是一款基于有限元法模拟真实物理现象的仿真软件。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平台上,构建该结构的三维模型,使用模态分析和频域分析模块,研究了其电场分布、归一化模式面积、传输长度、增益阈值、品质因数。结果表明:在工作波长为370nm时,所设计波导的光场约束可达到较好的深亚波长水平,同时保持大的传输长度。提出的带有金属脊结构与平坦金属层结构相比,波导特性更好。将该结构应用于纳米激光器,由基模和纵模反映出,激光器内光场分布稳定且集中在极小的面积内。在波导特性良好的情况下,该激光器可保持较低的增益阈值和较高的谐振腔品质因数。综合考虑,选取最优尺寸为r=80nm,d=45nm,此时有效模式面积为0.005 1λ2,传输长度为1 668nm,增益阈值为1.46×10-6 m-1,品质因子74.5。最后,在最优尺寸下,通过仿真得到了该结构的发射光谱,其发射波长为360nm,输出电能比输入电能增强了3 100倍。该结构为小型化和集成化的纳米设备提供了技术支持,在生物医学和光通信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 有限元法 波导 纳米激光器 紫外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提高TiO_(2)光催化活性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史顺超 张海伦 +1 位作者 王建省 曾雄丰 《陶瓷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78-489,共12页
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水处理手段,以其无二次污染、可循环利用等优势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以TiO_(2)这一典型光催化剂为例,其光量子效率低、禁带宽度大以及对可见光利用率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实际应用。近年来,... 光催化技术作为一种绿色环保的新型水处理手段,以其无二次污染、可循环利用等优势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以TiO_(2)这一典型光催化剂为例,其光量子效率低、禁带宽度大以及对可见光利用率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其实际应用。近年来,基于贵金属(Au、Ag、Pt)的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被证明是提升光催化性能的一种有效策略。但贵金属的高成本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通过系统总结LSPR增强光催化活性的机制与关键问题,并重点综述了以过渡金属、稀土金属和主族金属等非贵金属通过修饰TiO_(2),梳理等离子体增强光催化性能的最新研究进展,为开发高效、低成本的光催化剂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纳米二氧化钛 光催化性能 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等离子体激光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9
作者 赵青 黄小平 +3 位作者 林恩 焦蛟 梁高峰 陈涛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0-151,共12页
半导体激光器在生物技术、信息存储、光子医学诊疗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光子学的发展,紧凑微型化激光器应用前景引人关注。当激光器谐振腔尺寸减小到发射波长时,电磁谐振腔中将产生更为有趣的物理效应。因此,在发... 半导体激光器在生物技术、信息存储、光子医学诊疗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随着纳米技术和纳米光子学的发展,紧凑微型化激光器应用前景引人关注。当激光器谐振腔尺寸减小到发射波长时,电磁谐振腔中将产生更为有趣的物理效应。因此,在发展低维、低泵浦阈值的超快相干光源,以及纳米光电集成和等离激元光路时,减小半导体激光器的三维尺寸至关重要。在本综述中,首先介绍了纳米等离子体激光器中的谐振腔模式增益和限制因子的总体理论,并综述了金属-绝缘材料-半导体纳米(MIS)结构或其它相关金属覆盖半导体结构的纳米等离子体激光器各方面的总体研究进展。特别地,对基于MIS结构的等离子体谐振腔实现纳米等离子体激光器三维衍射极限的突破,进行了详细的介绍。本文也介绍并展望了纳米等离子体激光器的技术挑战和发展趋势,为纳米激光器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激光器 表面等离子体激元 微纳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纳米激光器设计
10
作者 尤婷 吴飞 董伟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88-195,共8页
为了实现纳米激光器的性能优化,设计了一种基于纳米线、半圆形氟化镁、三角形空气槽和金属脊结构的纳米激光器模型。模型中耦合在低折射率电介质层中的SPP模式和纳米线波导可以在低折射率间隙下像电容器那样存储光能,从而使低折射率的... 为了实现纳米激光器的性能优化,设计了一种基于纳米线、半圆形氟化镁、三角形空气槽和金属脊结构的纳米激光器模型。模型中耦合在低折射率电介质层中的SPP模式和纳米线波导可以在低折射率间隙下像电容器那样存储光能,从而使低折射率的空气槽场强明显增大。应用有限元法在COMSOL Multiphysics软件下,分析了该纳米激光器模型的电场分布、模式特性、品质因数和增益阈值随着设计结构几何参数变化的规律,通过各部分折线图的综合分析来得出模型性能的数据。分析表明:该模型的光场约束能力较强且传播损耗较低,其中归一化面积最小可达到0.004 8,有效传输损耗最小可达到0.002。波导模场区域和限制因素表明,该激光器模型可以实现输出光场的亚波长约束。该模型基本实现了低增益阈值、低传输损耗和高品质因数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激光器 表面等离子体 模式特性 增益阈值 品质因数 有限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金属肋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模式特性分析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聪 吴根柱 +2 位作者 周沛 张蒙 陈达如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5,共5页
基于传统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提出了一种半导体纳米线和纳米金属肋混合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导.采用有限元法对其模式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该波导的有效折射率、传播损耗、归一化模场面积等特性随波导几何尺寸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该混... 基于传统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提出了一种半导体纳米线和纳米金属肋混合的表面等离子体波导.采用有限元法对其模式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该波导的有效折射率、传播损耗、归一化模场面积等特性随波导几何尺寸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该混合波导的增益阈值.结果表明:该波导具有较低的传播损耗和较强的光场限制能力,并且混合模式的最小模面积仅为0.001 52μ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表面等离子体波导 模式特性 增益阈值 表面等离子体纳米激光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宽表面等离子体吸收带纳米银膜的制备及其SERS活性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张德清 司民真 +1 位作者 刘仁明 柳振全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2438-2441,共4页
在恒温条件下,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在玻璃表面制备了一种具有宽等离子吸收带的纳米银膜。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表面形貌发现该纳米银膜表面由粒径为18~200nm的纳米球组成。同时从紫外可见光谱检测结果发现该纳米银膜在400~850nm间... 在恒温条件下,采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在玻璃表面制备了一种具有宽等离子吸收带的纳米银膜。使用扫描电镜(SEM)观察其表面形貌发现该纳米银膜表面由粒径为18~200nm的纳米球组成。同时从紫外可见光谱检测结果发现该纳米银膜在400~850nm间有较宽的等离子吸收带。分别以强荧光分子(结晶紫)和生物大分子(健康人血清)作为探针分子,在近红外激发光(785nm)下检测出了质量较好的SERS光谱。同时,分析了该纳米银膜对两种分子检测的重复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恒温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纳米银膜 血清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制备表面修饰纳米TiO_2的摩擦学性能分析 被引量:10
13
作者 闫锦 戴乐阳 +1 位作者 孟荣刚 郭学平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0-26,共7页
以季铵盐和月桂酸钠为过程处理剂,利用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制备表面修饰纳米TiO_2粉体,并测试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的热爆效应及脉冲电子轰击效应的协同作用下,辅助球磨11 h制备的表面修饰纳米TiO_2粉体粒径在20 nm左右,晶型... 以季铵盐和月桂酸钠为过程处理剂,利用等离子体辅助球磨制备表面修饰纳米TiO_2粉体,并测试其摩擦学性能.结果表明:在等离子体的热爆效应及脉冲电子轰击效应的协同作用下,辅助球磨11 h制备的表面修饰纳米TiO_2粉体粒径在20 nm左右,晶型发生由锐钛矿型向金红石型的转变.等离子体辅助球磨使得纳米TiO_2获得了良好的亲油疏水表面特性,在40CA船用润滑油中表现出稳定的分散性.由于纳米TiO_2粉体的"微轴承"作用,复合润滑油的摩擦系数降低,摩擦副的磨损失重量减少.纳米TiO_2粉体在摩擦过程中容易吸附沉积在摩擦副表面并修补磨痕,使得复合润滑油具备良好的减摩及自修复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等离子体辅助球磨 表面修饰 分散性 摩擦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纳米管的等离子体表面功能化及其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于海涛 刘宇 +2 位作者 王文才 卢咏来 张立群 《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09-113,7,共6页
碳纳米管以其独特的结构与优异的性能成为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的重要选择,从处理方法、表征及应用等方面概述了碳纳米管的等离子体表面功能化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对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应用等离子体技术处理碳纳米管方法、处理效... 碳纳米管以其独特的结构与优异的性能成为提高聚合物基复合材料性能的重要选择,从处理方法、表征及应用等方面概述了碳纳米管的等离子体表面功能化的研究进展,特别是对近年来国内外文献报道的应用等离子体技术处理碳纳米管方法、处理效果及其应用做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并对这种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等离子体 表面改性 表征方法 复合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纳米锥阵列与金薄膜耦合结构表面等离子体折射率传感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王向贤 陈函文 +4 位作者 朱剑凯 祁云平 张丽萍 杨华 余建立 《光电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79-87,共9页
设计了基于SiO_(2)薄膜间隔的金纳米锥与金薄膜耦合结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折射率传感器。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复合结构中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模式,复合结构不仅能够激发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也可激发传播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入射电... 设计了基于SiO_(2)薄膜间隔的金纳米锥与金薄膜耦合结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折射率传感器。使用时域有限差分法研究了复合结构中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模式,复合结构不仅能够激发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也可激发传播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入射电磁波的能量部分通过单个金纳米锥耦合到局域表面等离子体,部分通过金纳米锥阵列二维光栅耦合到传播表面等离子体。在待测物折射率1.30~1.40的范围内,对复合结构的反射光谱进行了模拟研究,发现共振波长与分析物折射率呈线性关系,且由于局域和传播表面等离子体的高效激发,反射光谱共振峰处的反射率几乎为零。此外,在最优的金纳米锥几何参数下,传播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模式的半高全宽非常窄,灵敏度和品质因数分别达到770 nm/RIU和113 RIU^(-1),具有良好的折射率传感性能。所设计的复合结构作为表面等离子体共振传感器有望广泛应用于生物检测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 金薄膜 表面等离子体 折射率传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纳米金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散射方法检测痕量汞(Ⅱ) 被引量:6
16
作者 郑莉 朱进 +2 位作者 吴飞 丛妍斌 谭克俊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477-1481,共5页
在Britton-Robinson(BR)(pH 为9.0)缓冲介质中,微量 Hg(Ⅱ)离子能诱使被巯基乙酸钠包被的AuNPs发生聚集,以此诱发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散射峰的出现,随着 Hg(Ⅱ)浓度的不断... 在Britton-Robinson(BR)(pH 为9.0)缓冲介质中,微量 Hg(Ⅱ)离子能诱使被巯基乙酸钠包被的AuNPs发生聚集,以此诱发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ocalized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LSPR)散射峰的出现,随着 Hg(Ⅱ)浓度的不断增加,体系在548 nm的LSPR散射信号显著增强,其散射强度与 Hg(Ⅱ)的浓度具有相关性,且在0.08~0.8μmol·L^-1范围内呈现一定的线性关系,由此构建了以 Hg(Ⅱ)为目标分析物的LSPR散射分析检测方法,检测限为8 nmol·L^-1。研究了体系的LSPR散射光谱以及吸收光谱,利用扫描电镜考察了AuNPs与 Hg(Ⅱ)反应前后粒径的变化情况,发现单独的AuNPs呈现良好的分散状态,当加入 Hg(Ⅱ)后,AuNPs呈现聚集状态。同时探讨了体系反应机理,结果表明Hg(Ⅱ)的加入与AuNPs表面的羧基发生螯合作用诱导了AuNPs的聚集。考察了体系对金属离子 Hg(Ⅱ)的选择性,实验中选择了一系列的金属离子与AuNPs作用,其结果表明 Hg(Ⅱ)与AuNPs作用的LSPR散射信号增强效果最为明显,而其余离子即使在浓度较高时其LSPR散射强度依然较弱,说明了实验设计方案对 Hg(Ⅱ)具有优异的选择性。此外,研究了体系酸度,离子强度以及稳定剂对体系的影响。实验所建立起来的方法操作简单,分析速度快速,检测灵敏度较高。该方法已经成功用于环境水样中痕量 Hg(Ⅱ)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g(Ⅱ) 纳米(AuNPs) 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LSPR)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Ag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及其对CdSe量子点的荧光增强效应 被引量:3
17
作者 刘玲 雷洁梅 +2 位作者 刘艳松 杨周 许小亮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71-774,共4页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硝酸银的方法制备了Ag纳米粒子溶胶,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得单分散Ag纳米颗粒薄膜。研究了该Ag纳米颗粒薄膜的光学特性,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和后期的热退火温度,有效调控了Ag纳米颗粒尺度和其在外场作用下产生的表面... 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硝酸银的方法制备了Ag纳米粒子溶胶,利用静电自组装技术制得单分散Ag纳米颗粒薄膜。研究了该Ag纳米颗粒薄膜的光学特性,通过改变反应物浓度和后期的热退火温度,有效调控了Ag纳米颗粒尺度和其在外场作用下产生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特性。将所制备的Ag纳米颗粒薄膜与CdSe量子点耦合,利用SPR对荧光的增强效应,使CdSe量子点的光致发光强度增强达11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AG纳米颗粒 荧光增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体金纳米颗粒的表面等离子体发射特性 被引量:5
18
作者 朱键 王永昌 王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958-961,共4页
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出粒径为20-80 nm的胶体金纳米颗粒。研究其荧光发射光谱特性,在485nm处观察到表面自由电子集体激发导致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发射峰,其位置不随激励光波长的变化而移动。当激励光波长为485 nm时,观察到最强的发射峰。... 利用电化学方法制备出粒径为20-80 nm的胶体金纳米颗粒。研究其荧光发射光谱特性,在485nm处观察到表面自由电子集体激发导致的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发射峰,其位置不随激励光波长的变化而移动。当激励光波长为485 nm时,观察到最强的发射峰。在240和640 nm处,还观察到倍频发射峰和3/4分频发射峰。增加金纳米颗粒粒径,观察到发射谱的峰值增大而发射峰的位置只有很小的红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体金纳米颗粒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 发射特性 荧光发射光谱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个简便快速测定CO的纳米金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光谱法 被引量:2
19
作者 梁爱惠 尚广云 +2 位作者 张杏辉 温桂清 蒋治良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76-2578,共3页
CO主要由火焰或烤炉等碳的不完全燃烧所产生,是一种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的有毒气体,人们受一氧化碳的污染在慢性中毒时完全意识不到它,有时甚至有舒适的感觉,这些特性更增加了它的危害性。因此,探索简便快速灵敏的CO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 CO主要由火焰或烤炉等碳的不完全燃烧所产生,是一种常温下为无色、无臭的有毒气体,人们受一氧化碳的污染在慢性中毒时完全意识不到它,有时甚至有舒适的感觉,这些特性更增加了它的危害性。因此,探索简便快速灵敏的CO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表明,在pH 7.2磷酸盐缓冲溶液中,一氧化碳还原HAuCl_4生成近似球形的金纳米粒子(NG),其平均粒径为45 nn,在1.70,2.20和9.70 keV处产生3个金元素的能谱峰,在540 nm处产生一个表面等离子体共振(SPR)吸收峰。采用分光光度法优化了分析条件,选择磷酸盐缓冲缓冲溶液的pH为7.2,磷酸盐缓冲浓度为40 mmoL·L^(-1),HAuCl_4浓度为40.0μg·mL^(-1),反应时间为5 min。在选定条件下,CO浓度在0.2~8.75μg·mL^(-1)范围内与其SPR吸收峰峰值成线性关系,检出限为0.1μg·mL^(-1)CO。考察了共存物质对测定1.0μg·mL^(-1)CO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相对误差在±5%之内,200倍的SO_3^(2-),PO_4^(3-),SO_4^(2-)、C_3^(2-),NO_3^(-);100倍的Zn^(2+),K^+,BrO_3^-,Na_2S,乙醇,甲醇;80倍的Ni^(2+),Cr^(3+),Co^(2+),Ca^(2+),Mg^(2+),Fe^(3+),葡萄糖,pb^(2+),Al^(3+),SeO_3^(2-),Na_2S_2 O_3,甲醛;50倍的Mn2+不干扰测定。这表明该SPR光度法具有较好的选择性。采用本法测定了空气样品中CO含量,结果与气相色谱法一致,相对误差在1.8%~4.2%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 纳米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吸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用于研究不同材质包裹的磁性纳米粒子性质 被引量:3
20
作者 陶磊 金伟 +4 位作者 张莹 闫飞 王琳琳 牟颖 金钦汉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82-885,共4页
利用自行设计组装的以白色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实验装置,检测了不同材质包裹的磁性纳米粒子连接靶向DNA与生物素化DNA探针的结合程度.结果表明,与聚苯乙烯磁性微球连接的靶向DNA相比,Fe3O4@SiO2核壳式纳米微球... 利用自行设计组装的以白色发光二极管为光源的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实验装置,检测了不同材质包裹的磁性纳米粒子连接靶向DNA与生物素化DNA探针的结合程度.结果表明,与聚苯乙烯磁性微球连接的靶向DNA相比,Fe3O4@SiO2核壳式纳米微球连接的靶向DNA与生物素化的DNA探针结合速率较快,且其相对标准偏差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等离子体子共振传感器 磁性纳米粒子 生物素化DNA探针 靶向DNA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