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InGaAs/InP红外雪崩光电探测器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
7
1
作者
胡伟达
李庆
+3 位作者
温洁
王文娟
陈效双
陆卫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1-208,共8页
近年来,量子卫星通信、主动成像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InGaAs/InP雪崩光电探测器作为信息接收端的核心器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InGaAs/InP雪崩光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器件结构设计对暗电流特性的影响...
近年来,量子卫星通信、主动成像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InGaAs/InP雪崩光电探测器作为信息接收端的核心器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InGaAs/InP雪崩光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器件结构设计对暗电流特性的影响,对盖格模式下多种单光子探测电路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新型金属-绝缘体-金属结构设计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GaAs/InP红外雪崩光电探测器
暗电流机制
单光子探测
表面等离共振效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AuCu和石墨烯助催化剂协同增强氮化碳的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吕佳
武烈
张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97-2907,共11页
在热解法合成石墨相C_(3)N_(4)的基础上,先后采用溶剂热法和共沉淀法将石墨烯和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负载到C_(3)N_(4)表面,得到AuCu/石墨烯/C_(3)N_(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IR、BET、TEM、XPS、Absorption、PL、电化学等技术对AuCu/...
在热解法合成石墨相C_(3)N_(4)的基础上,先后采用溶剂热法和共沉淀法将石墨烯和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负载到C_(3)N_(4)表面,得到AuCu/石墨烯/C_(3)N_(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IR、BET、TEM、XPS、Absorption、PL、电化学等技术对AuCu/石墨烯/C_(3)N_(4)的结构进行分析,并详细评估其在可见光下分解水制氢和还原CO_(2)的性能。石墨烯的负载可以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促进光生电荷的迁移。AuCu双金属以合金的形式负载于石墨烯/C_(3)N_(4)表面,平均粒径3.7nm。纳米Au的表面等离共振效应能拓宽材料的光谱吸收范围,而第二金属Cu的引入能加速光生电子的分离和传输。因此,石墨烯和AuCu双助催化剂的负载能显著增强C_(3)N_(4)的光催化性能。当AuCu的原子比为3:2、AuCu和石墨烯的负载量分别为0.5和1wt%时,得到的Au_(3)Cu_(2)/GC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其分解水制氢的速率达到324.8μmol/h,光催化还原CO_(2)制取CH_(4)的活性和选择性分别为36.1μmol/hg和91.3%,并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Cu/石墨烯/C_(3)N_(4)
表面等离共振效应
光解水
CO_(2)还原
光生载流子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InGaAs/InP红外雪崩光电探测器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被引量:
7
1
作者
胡伟达
李庆
温洁
王文娟
陈效双
陆卫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出处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01-208,共8页
基金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61725505)。
文摘
近年来,量子卫星通信、主动成像等先进技术的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InGaAs/InP雪崩光电探测器作为信息接收端的核心器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系统介绍了InGaAs/InP雪崩光电探测器的工作原理,分析了器件结构设计对暗电流特性的影响,对盖格模式下多种单光子探测电路进行了综述,同时对新型金属-绝缘体-金属结构设计的研究进展进行了介绍和展望。
关键词
InGaAs/InP红外雪崩光电探测器
暗电流机制
单光子探测
表面等离共振效应
Keywords
InGaAs/InPinfrared avalanche photodetectors
dark current mechanism
single-photon detection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effect
分类号
O572 [理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AuCu和石墨烯助催化剂协同增强氮化碳的光催化性能
被引量:
1
2
作者
吕佳
武烈
张峰
机构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中国科学院长春应用化学研究所
山东省济南生态环境监测中心
出处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897-2907,共11页
基金
吉林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2022CXGC010805)资助
吉林省教育厅2019年度科研经费项目(20191362102)资助。
文摘
在热解法合成石墨相C_(3)N_(4)的基础上,先后采用溶剂热法和共沉淀法将石墨烯和AuCu双金属纳米颗粒负载到C_(3)N_(4)表面,得到AuCu/石墨烯/C_(3)N_(4)复合光催化剂。采用XRD、IR、BET、TEM、XPS、Absorption、PL、电化学等技术对AuCu/石墨烯/C_(3)N_(4)的结构进行分析,并详细评估其在可见光下分解水制氢和还原CO_(2)的性能。石墨烯的负载可以增加材料的比表面积,促进光生电荷的迁移。AuCu双金属以合金的形式负载于石墨烯/C_(3)N_(4)表面,平均粒径3.7nm。纳米Au的表面等离共振效应能拓宽材料的光谱吸收范围,而第二金属Cu的引入能加速光生电子的分离和传输。因此,石墨烯和AuCu双助催化剂的负载能显著增强C_(3)N_(4)的光催化性能。当AuCu的原子比为3:2、AuCu和石墨烯的负载量分别为0.5和1wt%时,得到的Au_(3)Cu_(2)/GC复合光催化剂表现出最佳的光催化性能,其分解水制氢的速率达到324.8μmol/h,光催化还原CO_(2)制取CH_(4)的活性和选择性分别为36.1μmol/hg和91.3%,并表现出良好的光催化稳定性。
关键词
AuCu/石墨烯/C_(3)N_(4)
表面等离共振效应
光解水
CO_(2)还原
光生载流子分离
Keywords
AuCu/graphene/C_(3)N_(4)
surface plasmon resonance
photocatalytic water splitting
photocatalytic CO2 reduction
separa-tion of photogenerated charges
分类号
O614.1 [理学—无机化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InGaAs/InP红外雪崩光电探测器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胡伟达
李庆
温洁
王文娟
陈效双
陆卫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18
7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AuCu和石墨烯助催化剂协同增强氮化碳的光催化性能
吕佳
武烈
张峰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