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HIPSN陶瓷干/湿磨情况下表面磨削质量研究 被引量:6
1
作者 李颂华 韩涛 +1 位作者 孙健 吴玉厚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119-1126,共8页
目的探索在干/湿磨情况下,金刚石砂轮磨削HIPSN陶瓷时各磨削参数对表面磨削质量的影响规律,以及有无磨削液对HIPSN陶瓷材料去除方式的影响.方法设计三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在干/湿磨情况下分析砂轮线速度、磨削深度及工件进给速度等磨削... 目的探索在干/湿磨情况下,金刚石砂轮磨削HIPSN陶瓷时各磨削参数对表面磨削质量的影响规律,以及有无磨削液对HIPSN陶瓷材料去除方式的影响.方法设计三因素四水平正交实验,在干/湿磨情况下分析砂轮线速度、磨削深度及工件进给速度等磨削参数对表面磨削质量及表面形貌的影响规律.结果表面粗糙度值随着砂轮线速度的提高而降低,随着磨削深度的增大而减小,提高工件进给速度,表面粗糙度先减小后增大;干磨时的表面粗糙度值低于湿磨时的表面粗糙度值;干磨时塑性去除的比例高于湿磨时塑性去除的比例.结论磨削质量与磨削温度密切相关,提高砂轮线速度、增大磨削深度以及适当的工件进给速度,有助于增加塑性去除,改善磨削质量;干磨时的磨削温度高,塑性去除比例大,磨削质量高,稳定性好.小去除量磨削HIPSN陶瓷时,干磨时的表面磨削质量优于湿磨时的表面磨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SN陶瓷 表面粗糙度 磨削参数 表面磨削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锆陶瓷微尺度磨削表面质量试验研究
2
作者 周云光 田川川 +1 位作者 马廉洁 毕长波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83-88,共6页
为提高氧化锆陶瓷零件微细加工过程中的加工表面质量,改善氧化锆陶瓷零件的使用寿命,采用0.9 mm磨头直径、500#磨粒的微磨棒对氧化锆陶瓷进行微尺度磨削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首先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了磨削参数影响氧化锆陶瓷表面... 为提高氧化锆陶瓷零件微细加工过程中的加工表面质量,改善氧化锆陶瓷零件的使用寿命,采用0.9 mm磨头直径、500#磨粒的微磨棒对氧化锆陶瓷进行微尺度磨削三因素五水平正交试验.首先通过极差和方差分析,研究了磨削参数影响氧化锆陶瓷表面质量主次因素;其次优化出获得较低表面粗糙度值的工艺参数组合;最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氧化锆陶瓷磨削表面粗糙度随磨削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磨削参数对表面粗糙度影响顺序依次为:磨削深度、进给速度、主轴转速;当主轴转速v_(s)=40000 r/min,进给速度v_(w)=20μm/s,磨削深度a_(p)=3μm时,表面粗糙度最小;表面粗糙度随主轴转速增大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进给速度和磨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 氧化锆陶瓷 磨削参数 表面粗糙度 磨削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静电雾化微量润滑粒径分布特性与磨削表面质量评价 被引量:21
3
作者 贾东洲 张乃庆 +5 位作者 刘波 周宗明 王绪平 张彦彬 毛聪 李长河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89-95,共7页
针对微量润滑(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MQL)依靠的高压气体雾化微液滴粒径细化程度低、易飞逸飘散,有效利用率低以及对环境和人员健康产生危害的问题,提出气辅式静电微量润滑(electrostatic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EMQL)... 针对微量润滑(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MQL)依靠的高压气体雾化微液滴粒径细化程度低、易飞逸飘散,有效利用率低以及对环境和人员健康产生危害的问题,提出气辅式静电微量润滑(electrostatic minimum quantity lubrication,EMQL)雾化新方法。开展多工况雾化性能对比试验,并对镍基合金磨削表面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润滑剂荷电后雾化性能得到显著提高,在降低液滴平均体积粒径和分布跨度的同时,降低了悬浮可吸入小液滴(PM10)的质量浓度,且电压越高PM10质量浓度越低。当电压为35 kV时,润滑剂的雾化效果最理想,平均体积粒径和分布跨度分别降低了27.343%和41.456%,PM10质量浓度降低了5.065个百分点。磨削试验结果表明:相较气动雾化微量润滑,静电雾化微量润滑获得了更为理想的工件表面质量;当电压为35 kV时,工件表面粗糙度Ra和RSm分别为0.377μm和0.084 mm;干磨削工件表面质量极差,出现大量黏附和剥落现象,甚至有大面积的表面材料撕裂,因此干磨削不适用于高温镍基合金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润滑 静电雾化 雾化特性 磨削加工 镍基高温合金 磨削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CrMnTi磨削表面质量试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瑶 李睿 +2 位作者 赵亦东 徐利军 吴重军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0-75,共6页
为了探讨磨削工艺参数对20CrMnTi磨削表面质量的影响,采用CBN砂轮开展单因素磨削试验,选取表面洛氏硬度H、表面残余应力σs和亚表面残余应力分布σss作为指标,通过试验分析20CrMnTi的磨削加工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H随着砂轮... 为了探讨磨削工艺参数对20CrMnTi磨削表面质量的影响,采用CBN砂轮开展单因素磨削试验,选取表面洛氏硬度H、表面残余应力σs和亚表面残余应力分布σss作为指标,通过试验分析20CrMnTi的磨削加工特性。试验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H随着砂轮线速度vs和磨削深度ap的增大而减小,随着工件进给速度vw的增大而增大,且ap的影响最大、vw的次之、vs的最小;磨削后工件表面表现为残余压应力,压应力σs的大小(绝对值)随着vw增大而增大,随着ap增大而减小,随vs增大呈现波动;磨削后工件的σss随着ap增大逐渐由压应力转变为拉应力,最后趋于0;在小vs和较小ap时,在相同亚表面深度情况下可以获得更大的压应力或者更小的拉应力。在本试验所讨论的参数范围内,vs=60 m/s,vw=1.045 m/s,ap=3μm时可以获得较高H和残余压应力以及较好的σss,即20CrMnTi磨削加工质量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CrMnTi 表面显微硬度 残余应力 磨削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硅微尺度侧磨表面质量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周云光 巩亚东 +1 位作者 高奇 朱宗孝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983-988,共6页
为了获得具有较好表面质量的典型硬脆材料单晶硅微结构,采用微尺度磨削技术,利用直径为0.9 mm的微磨棒沿单晶硅(100)晶面进行磨削.首先通过三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分析出影响单晶硅微尺度磨削表面粗糙度的主次因素;其次优化出获得较小... 为了获得具有较好表面质量的典型硬脆材料单晶硅微结构,采用微尺度磨削技术,利用直径为0.9 mm的微磨棒沿单晶硅(100)晶面进行磨削.首先通过三因素五水平的正交试验分析出影响单晶硅微尺度磨削表面粗糙度的主次因素;其次优化出获得较小表面粗糙度的单晶硅微尺度磨削工艺;最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单晶硅微磨削表面粗糙度(Ra)随工艺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沿单晶硅(100)晶面的微磨削过程(20 000 r/min≤v_s≤60 000 r/min,20μm/s≤v_w≤170μm/s和3μm≤a_p≤15μm)中,主轴转速对R_a影响最大;当主轴转速(v_s)为50 000 r/min、进给速度(v_w)为20μm/s、磨削深度(a_p)为3μm时,R_a最小;R_a随vs的增大基本呈减小趋势,但v_s过大时机床主轴出现振动,R_a出现增大趋势.R_a随v_w和a_p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加工 微尺度磨削 单晶硅 磨削表面质量 表面粗糙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热辅助磨削石英玻璃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于天彪 刘传蒙 +1 位作者 于奎东 王宛山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467-1473,共7页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石英玻璃激光热辅助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和砂轮磨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热辅助磨削可以提高临界磨削深度、石英玻璃的表面磨削质量及效率.激光功率对激光热辅助磨削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但不... 采用正交实验研究了工艺参数对石英玻璃激光热辅助磨削后的表面粗糙度、表面形貌和砂轮磨损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激光热辅助磨削可以提高临界磨削深度、石英玻璃的表面磨削质量及效率.激光功率对激光热辅助磨削表面粗糙度影响最大,但不呈线性关系,最优激光功率为175 W,对应粗糙度为0.262.通过激光辅助,实验过程中玻璃脆性下降,塑性提高,实现了石英玻璃的塑性域磨削,减轻砂轮磨损,降低了磨削表面的剥落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热辅助 石英玻璃 表面磨削质量 塑性域磨削 砂轮磨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轴联动工具磨削软件关键技术与发展趋势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国超 柏小祥 +2 位作者 王黎明 李昌明 李友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943-951,共9页
面向复杂形状刀具的多轴联动工具磨削软件已成为我国制造工业亟需突破的瓶颈问题之一,为此,介绍了工具磨削软件的应用场景及需求,梳理了国外主要工具磨削软件品牌及其功能特点,进而从数学、力学、材料学等软件涉及的关键理论问题角度分... 面向复杂形状刀具的多轴联动工具磨削软件已成为我国制造工业亟需突破的瓶颈问题之一,为此,介绍了工具磨削软件的应用场景及需求,梳理了国外主要工具磨削软件品牌及其功能特点,进而从数学、力学、材料学等软件涉及的关键理论问题角度分析了工具磨削软件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工具磨削软件的智能化发展趋势,从而为我国工具磨削软件的自主研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具磨削软件 多轴工具磨床 刀具 磨削 磨削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ATLAB的平磨工件表面三维模型仿真方法 被引量:1
8
作者 杜海军 芮延年 +1 位作者 王锐 查炎 《现代制造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48-51,共4页
通过对平面磨削工艺过程中运动轨迹的分析研究,求解磨粒的切削轨迹,构建磨粒与工件作用的动力学模型,通过MATLAB编程,自动生成工件磨削表面的三维模型。该方法的研究为预测磨削工件表面质量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关键词 MATLAB仿真软件 磨削工件表面质量 数字化仿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硅红外透镜的超精密磨削工艺参数优化 被引量:1
9
作者 陈冰 李时春 +1 位作者 邓朝晖 赵清亮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6-22,共7页
为抑制球面、非球面超精密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磨削纹路,获得高精度的磨削表面质量,建立磨削点分布方程,仿真磨削点在球面、非球面上的分布特征和磨削纹路的形成过程,提出球面、非球面磨削纹路的抑制策略。结合正交磨削加工实验,优化获得... 为抑制球面、非球面超精密磨削过程中产生的磨削纹路,获得高精度的磨削表面质量,建立磨削点分布方程,仿真磨削点在球面、非球面上的分布特征和磨削纹路的形成过程,提出球面、非球面磨削纹路的抑制策略。结合正交磨削加工实验,优化获得高精度单晶硅球面红外透镜的磨削加工参数,并通过大尺寸单晶硅球面红外透镜的超精密磨削加工实验验证磨削加工参数优化思路的合理性。结果表明:基于磨削纹路抑制策略匹配的磨削加工参数,磨削后可获得磨削表面质量及均匀性较优的球面、非球面;结合正交实验优化获得的磨削加工参数,加工的大尺寸单晶硅球面红外透镜获得纳米级表面质量。因此,基于磨削纹路抑制策略和正交实验的磨削加工参数优化思路可有效提高球面、非球面透镜的磨削表面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球面、非球面 磨削纹路 磨削加工参数 正交实验 磨削表面质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单晶硅微尺度侧磨削边缘崩裂影响因素试验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毕长波 田川川 +1 位作者 李红阳 周云光 《中国工程机械学报》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36-541,548,共7页
为提高单晶硅材料微细加工过程中表面质量和单晶硅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采用直径为0.9 mm、电镀500#金刚石磨粒的微磨棒沿单晶硅(100)晶面进行三因素五水平微尺度侧磨削试验。首先,通过极差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研究了磨削参数影响单晶硅边... 为提高单晶硅材料微细加工过程中表面质量和单晶硅零部件的使用寿命,采用直径为0.9 mm、电镀500#金刚石磨粒的微磨棒沿单晶硅(100)晶面进行三因素五水平微尺度侧磨削试验。首先,通过极差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研究了磨削参数影响单晶硅边缘崩裂的主次因素;其次,优化出获得较低边缘崩裂长度值的加工参数组合;最后,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单晶硅边缘崩裂长度值随磨削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磨削参数对边缘崩裂长度值影响顺序依次为进给速度、磨削深度、主轴转速;当主轴转速v_(s)=40000 r/min、进给速度v_(w)=20μm/s、磨削深度a_(p)=3μm时,边缘崩裂长度值最低;边缘崩裂长度值随主轴转速增大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随进给速度和磨削深度的增大而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硅 磨削 磨削表面质量 边缘崩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40卷(2019年)总目次
11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I0001-I0020,共20页
关键词 土木工程 东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FDM HAN 磨削表面质量 巩亚东 RE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