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9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OOA-RF的H13钢激光表面硬化工艺参数优化
1
作者 梁强 徐彬源 +2 位作者 徐永航 杜彦斌 李永亮 《表面技术》 北大核心 2025年第5期217-232,275,共17页
目的为提高激光作用于H13钢表面的硬化效果,提出一种基于鱼鹰优化算法(OOA)、优化随机森林算法(RF)的H13钢激光表面硬化工艺参数预测方法。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元模型粗选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搭接率等工艺参数的范围,然后在该工艺参数范... 目的为提高激光作用于H13钢表面的硬化效果,提出一种基于鱼鹰优化算法(OOA)、优化随机森林算法(RF)的H13钢激光表面硬化工艺参数预测方法。方法首先采用有限元模型粗选激光功率、扫描速度、搭接率等工艺参数的范围,然后在该工艺参数范围下设计三因素五水平的中心复合试验(CCD),通过有限元模型得到硬化层参数。然后,分别构建响应面(RSM)、RF和基于OOA-RF的平均淬透深度、峰谷差值、峰值温度的预测模型,并对3种模型的预测精度进行分析对比。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NSGA-Ⅱ)进行工艺参数寻优,并结合优劣解距离法(TOPSIS)和熵权法(EWM)对寻优解集重新进行排序,从而得到最佳工艺参数组合。结果在最优工艺参数功率为517W、扫描速度为5mm/s、搭接率为48%下进行试验,得到平均淬透深度为723.3μm,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11.15%,峰谷差值为58.75μm,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为3.77%,硬化表面平整,无明显凹陷现象,激光表面硬化前的硬度为(165.2±9.2)HV0.5,经表面硬化后提升至(381.4±86.2)HV0.5,平均硬度提高了约1.3倍。结论可为合金激光表面硬化工艺参数的寻优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表面硬化 随机森林算法 有限元模型 平均淬透深度 中心复合试验 多目标遗传算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热处理表面硬化技术在拖拉机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被引量:2
2
作者 修玉峰 《拖拉机与农用运输车》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4-75,共2页
对激光加工技术的特点、分类及应用行业进行了介绍。着重阐述了激光热处理工艺中,激光表面硬化技术的特点、分类、工艺适用范围及应用实例。最后就激光热处理在工业上的应用及发展模式发表了看法。
关键词 激光加工 热处理 表面硬化 激光热处理 表面硬化技术 应用实例 汽车工业 拖拉机 热处理工艺 激光加工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淬硬钢磨削表面硬化层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9
3
作者 刘菊东 王贵成 +1 位作者 陈康敏 贾志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13-1017,共5页
在平面磨床上对非淬硬钢进行了磨削硬化处理,研究了磨削方式和冷却条件对表面硬化层的影响。结果表明:硬化层完全硬化区均由细小的孪晶马氏体和板条马氏体组成,且硬化层的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无显著变化,但硬化层略粗马氏体相的出现位置... 在平面磨床上对非淬硬钢进行了磨削硬化处理,研究了磨削方式和冷却条件对表面硬化层的影响。结果表明:硬化层完全硬化区均由细小的孪晶马氏体和板条马氏体组成,且硬化层的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无显著变化,但硬化层略粗马氏体相的出现位置有所差异;在磨削用量恒定时,顺磨硬化层的深度以及最大残余压应力均大于逆磨硬化层;在磨削功率恒定时,采用逆磨方式可以获得更深的硬化层;与干磨相比,湿磨硬化层表面残余压应力有所提高,但其硬化层深度减少了约3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磨削 表面硬化 硬化层深度 残余应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表面硬化预涂层用89-1涂料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国玉军 刘常升 +2 位作者 贺春林 才庆魁 战效文 《激光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52-254,共3页
研究了一种CO2 激光表面硬化预涂层用的涂料 ,并将之用于凸轮轴等金属材料的激光表面硬化处理 ,检测了硬化层的热穿透深度、硬度、表面粗糙度等。实验表明 ,这种涂料具有吸收效率高、导热速度快、热化学稳定性好、表面涂层无烧蚀、无溅... 研究了一种CO2 激光表面硬化预涂层用的涂料 ,并将之用于凸轮轴等金属材料的激光表面硬化处理 ,检测了硬化层的热穿透深度、硬度、表面粗糙度等。实验表明 ,这种涂料具有吸收效率高、导热速度快、热化学稳定性好、表面涂层无烧蚀、无溅射、易去除以及其价格低廉、无毒、无害、无污染等优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表面硬化 涂层 二氧化碳激光器 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速铣削高强高硬钢加工表面硬化实验 被引量:5
5
作者 辛民 解丽静 +2 位作者 王西彬 石文天 杨洪建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54-157,共4页
研究高速铣削高强高硬钢加工表面层金相组织和硬度变化.进行了高速铣削高强高硬钢的切削温度实验,分析了不同铣削条件下高速铣削高强高硬钢加工表面层微观组织和加工变质层硬度变化.结果表明,高速铣削高强高硬钢时,加工表面层微观组织... 研究高速铣削高强高硬钢加工表面层金相组织和硬度变化.进行了高速铣削高强高硬钢的切削温度实验,分析了不同铣削条件下高速铣削高强高硬钢加工表面层微观组织和加工变质层硬度变化.结果表明,高速铣削高强高硬钢时,加工表面层微观组织和加工变质层硬度发生明显变化,切削热对变质层金相组织结构和深度的影响显著.随着切削区平均温度的升高,变质层的深度增加,变质层主要为塑性变形硬化层、回火索氏体、回火屈氏体;切削温度达到一定程度后,在工件表面形成包含自激淬火与塑性变形特点的加工硬化层,可大幅提高工件表面硬度、塑性、韧性和抗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铣削 表面硬化 微观组织 显微硬度 硬化深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临界压力汽轮机固体颗粒侵蚀的表面硬化处理技术 被引量:12
6
作者 刘志江 李续军 刘向民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28,共4页
简要介绍汽轮机的固体颗粒侵蚀及其对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危害,介绍国外为预防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某些喷嘴和动叶固体颗粒侵蚀所采用的各种表面硬化处理技术,包括等离子喷涂和扩散渗层的现场运行经验,供我国发展高性能大容量超临界压力... 简要介绍汽轮机的固体颗粒侵蚀及其对机组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危害,介绍国外为预防汽轮机通流部分的某些喷嘴和动叶固体颗粒侵蚀所采用的各种表面硬化处理技术,包括等离子喷涂和扩散渗层的现场运行经验,供我国发展高性能大容量超临界压力汽轮机及亚临界压力机组受到固体颗粒侵蚀损伤恢复其性能时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轮机 超临界压力 固体颗粒侵蚀 表面硬化处理 汽封 通流部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横向进给磨削表面硬化层的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刘菊东 王贵成 +1 位作者 陈康敏 贾志宏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2145-2148,2161,共5页
在平面磨床上采用横向进给磨削方式对40Cr钢进行表面硬化处理,研究了磨削表面硬化层组织与磨损性能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磨削温度场作用下,横向进给磨削表面硬化层在深度和宽度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组织变化趋势和显微硬度分布特征;表面... 在平面磨床上采用横向进给磨削方式对40Cr钢进行表面硬化处理,研究了磨削表面硬化层组织与磨损性能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磨削温度场作用下,横向进给磨削表面硬化层在深度和宽度方向上具有不同的组织变化趋势和显微硬度分布特征;表面硬化层始终存在由过渡区与未淬硬区或高温回火区组成的软化带,但合理的软化带宽度有利于提高油润滑条件下表面硬化层的耐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向进给磨削 表面硬化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航空齿轮表面硬化层断裂性能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徐颖强 赵宁 吕国志 《西北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6-358,共3页
按照航空齿轮的具体工艺过程 ,对材料 1 2 Cr2 Ni4A的拉伸试样和断裂试样进行设计和加工 ,通过三点弯曲实验 ,重点研究了齿轮材料硬化层的硬度分布、硬化试样拉伸力学性能参数和断裂性能参数。实验结果表明 ,所采用试样的加工工艺方案... 按照航空齿轮的具体工艺过程 ,对材料 1 2 Cr2 Ni4A的拉伸试样和断裂试样进行设计和加工 ,通过三点弯曲实验 ,重点研究了齿轮材料硬化层的硬度分布、硬化试样拉伸力学性能参数和断裂性能参数。实验结果表明 ,所采用试样的加工工艺方案是可行的 ,所获得的 KC基本反映我国航空硬化齿轮材料的断裂性能特征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齿轮 表面硬化 断裂性能 硬度分布 航空发动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5Cr2Mo2V基表面硬化层摩擦磨损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7
9
作者 李忠厚 张艳梅 +1 位作者 任乃娟 徐重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4年第6期19-22,共4页
研究了25Cr2Mo2V基表面时效高速钢时效后表面硬化层的相组成及硬化层的摩擦磨损性能。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层为低碳马氏体基体及其上分布的析出相,这些析出相有金属间化合物,也有碳化物,表明25Cr2Mo2V基表面时效高速钢的强化是金属间... 研究了25Cr2Mo2V基表面时效高速钢时效后表面硬化层的相组成及硬化层的摩擦磨损性能。X-射线衍射分析结果,表层为低碳马氏体基体及其上分布的析出相,这些析出相有金属间化合物,也有碳化物,表明25Cr2Mo2V基表面时效高速钢的强化是金属间化合物和碳化物的混合强化。磨损试验结果表明,表面时效硬化高速钢在不同载荷下,磨损量随载荷的加大而增大。进入稳定磨损期在75ON载荷下的磨损率为0.000 3g/km,1 25ON下磨损率也仅为0.000 4g/km,M2高速钢在75ON载荷下在相同的磨损条件下的磨损量为0.006 12g/km。表面时效硬化高速钢与GCr15配副在润滑条件下的摩擦因数介于0.01至0.025之间。磨损形貌观察显示,磨痕随载荷增大而加深,但在所有载荷情况下产生的犁沟都非常浅,且没有撕裂和疲劳裂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钢 表面硬化 析出相 时效硬化 碳化物 金属间化合物 低碳马氏体 摩擦磨损性能 混合 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硬化滚道风电主轴轴承的疲劳寿命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李云峰 高元安 贾磊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6-182,共7页
建立一种针对表面硬化滚道三排圆柱滚子风电主轴轴承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首先,在卡迪尔坐标系中建立三排圆柱滚子风电主轴轴承的5自由度力学模型,分析计算在外部5个方向载荷联合作用下轴承的内部滚子载荷分布;然后,建立圆柱滚子与表面... 建立一种针对表面硬化滚道三排圆柱滚子风电主轴轴承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首先,在卡迪尔坐标系中建立三排圆柱滚子风电主轴轴承的5自由度力学模型,分析计算在外部5个方向载荷联合作用下轴承的内部滚子载荷分布;然后,建立圆柱滚子与表面硬化滚道之间的弹塑性接触有限元模型,计算得到滚子接触载荷作用下滚道次表面的脉动应力分布;最后,根据Goodman方程将滚道脉动应力幅值转化为交变应力幅值,运用Basquin应力-寿命理论计算得到风电主轴轴承的疲劳寿命。结果表明,轴承的下风向外圈滚道承受来自风轮的推力载荷,其疲劳寿命最短;径向外圈滚道承受风轮的重力载荷,其疲劳寿命最长。轴承的疲劳寿命取决于下风向滚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机组 滚子轴承 载荷分布 表面硬化 疲劳寿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喷焊技术在钢体PDC钻头表面硬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徐建飞 邹德永 《金刚石与磨料磨具工程》 CAS 2017年第4期48-52,共5页
为了解决钢体PDC钻头体硬度低、耐磨性和抗钻井液冲蚀能力差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实验优选了适合钢体PDC钻头的表面硬化方法、表面熔覆涂层材料,形成了火焰喷焊对钻头表面进行熔覆硬化的工艺技术。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用Ni60加质量... 为了解决钢体PDC钻头体硬度低、耐磨性和抗钻井液冲蚀能力差的问题,通过理论分析和室内实验优选了适合钢体PDC钻头的表面硬化方法、表面熔覆涂层材料,形成了火焰喷焊对钻头表面进行熔覆硬化的工艺技术。现场试验结果表明:用Ni60加质量分数为25%~30%的WC组成的自溶性粉末为熔覆材料,制备的钢体表面硬化层质量优良,其耐磨性、耐冲蚀性能可满足钻井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体PDC钻头 喷焊 表面硬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立方氮化硼表面硬化层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钧石 柳襄怀 +1 位作者 王曦 陈元儒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31-33,共3页
用渗硼和新型的等离子体浸没式氮离子注入技术(PⅢ)对Cr12MoV钢进行复合处理,制备出了含有立方氮化硼的表面硬化层。经X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硬化层中的组织主要是立方氮化硼(c BN)、六方氮化硼(h BN)、FeB和Fe2B。在与单独渗... 用渗硼和新型的等离子体浸没式氮离子注入技术(PⅢ)对Cr12MoV钢进行复合处理,制备出了含有立方氮化硼的表面硬化层。经X光电子能谱和X射线衍射分析发现硬化层中的组织主要是立方氮化硼(c BN)、六方氮化硼(h BN)、FeB和Fe2B。在与单独渗硼处理的Cr12MoV钢试样进行对比时,对立方氮化硼表面硬化层进行了维氏显微硬度和滑动摩擦试验。结果表明:硬化层具有高达48GPa的高硬度和优良的摩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立方氮化硼表面硬化 渗硼 等离子体浸没式离子注入(PⅢ) 显微硬度 摩擦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膜片弹簧分离指端表面硬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吴德宣 王树林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136-139,共4页
根据离合器膜片弹簧的工作特点,采用了喷焊工艺对膜片弹簧分离指端进行表面硬化,提高了耐磨性。实验结果表明,这种硬化工艺消除了高频淬火工艺的缺陷,提高了膜片弹簧的耐磨性,并且工艺过程简单。
关键词 膜片弹簧 表面硬化 耐磨性 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柔性金属贴布”及钢表面硬化技术 被引量:1
14
作者 康志君 林晨光 楚建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6年第3期58-58,共1页
“柔性金属贴布”(Powdered Alloy Sheet,简称PAS)涂层技术上近年来国外研究开发的一种在金属表面特别是形状复杂的钢铁工件表面复合涂层的新方法。PAS涂层技术由粉末冶金制粉、有机和无机增塑剂、粘结剂粉末增塑轧制或刮板形成、粉末... “柔性金属贴布”(Powdered Alloy Sheet,简称PAS)涂层技术上近年来国外研究开发的一种在金属表面特别是形状复杂的钢铁工件表面复合涂层的新方法。PAS涂层技术由粉末冶金制粉、有机和无机增塑剂、粘结剂粉末增塑轧制或刮板形成、粉末冶金熔渗烧结、异质材料连接等技术综合而成。主要工艺为:先将所需成分的粉末(包括金属陶瓷:WC、TiC、TiN、TiCN、Cr_3C_2、TAC粘结金属粉末:Fe、Cu、Co、Ni、Ti、Mn等)与有机和无机成形剂、粘结剂、增塑剂制成一面涂有特殊粘附层并象布一样柔软的“金属贴布”,然后冲裁成所需形状并粘贴到金属工件表面,采用适当的方式加热,在金属表面形成具有耐磨、耐蚀、而热或具有其它特殊性能的复合涂层。与传统的常规金属表面改性方法比较,PAS涂层技术有如下特点:(1)涂层厚度可调。根据使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贴布 表面硬化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爆炸加载下AISI304不锈钢板表面硬化和数值模拟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呼和 史志铭 佟铮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54-59,共6页
目的提高AISI304不锈钢板表面硬度。方法利用爆炸加载表面硬化方法对3 mm厚的AISI304不锈钢板进行了表面硬化处理,通过HXD-1000YM型显微硬度计和JEM-201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爆炸加载处理后试样的不同部位横截面进行了硬度测量和微观组... 目的提高AISI304不锈钢板表面硬度。方法利用爆炸加载表面硬化方法对3 mm厚的AISI304不锈钢板进行了表面硬化处理,通过HXD-1000YM型显微硬度计和JEM-2010型透射电子显微镜对爆炸加载处理后试样的不同部位横截面进行了硬度测量和微观组织表征。采用大型有限元数值模拟软件ANSYS/LS-DYNA对爆炸加载表面硬化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了撞击面平均压力和速度。通过对比数值模拟结果与理论计算结果,分析了特征点碰撞压力和速度对爆炸加载处理后表面硬度的影响。结果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撞击面压力平均值为5.5 GPa,撞击面平均速度达到了178 m/s,撞击面压力和速度的理论计算值与数值模拟值误差不超过5%。试验结果与数值模拟结果具有一致性。爆炸加载后,试样近起爆端和爆轰末端的撞击压力和撞击速度小于稳定爆轰阶段,导致前者表面硬度小于后者。横截面硬度分布表明撞击表面硬度大于炸药接触面硬度,撞击表面硬度值从210HV提高至450HV,炸药接触面硬度值从210HV提高至390HV。结论爆炸表面硬化过程中存在边界效应。爆炸表面硬化方法能够显著提高板材表面硬度,同时可以提高板材整体硬度,且硬度提高与变形带和位错阵列形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SI304不锈钢板 爆炸表面硬化 数值模拟 变形带 复板应力 复板速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焊技术在钢体PDC钻头表面硬化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周龙昌 《石油机械》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8-40,69,共3页
由于国产钢体PDC钻头表面硬化质量差 ,严重影响了其在现场中的推广应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氧 乙炔焰堆焊技术对钢体PDC钻头表面硬化的新工艺 ,并研制了堆焊辅助设备。实践表明 ,该方法简便经济 ,稀释率低 ,堆焊效果较好... 由于国产钢体PDC钻头表面硬化质量差 ,严重影响了其在现场中的推广应用。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氧 乙炔焰堆焊技术对钢体PDC钻头表面硬化的新工艺 ,并研制了堆焊辅助设备。实践表明 ,该方法简便经济 ,稀释率低 ,堆焊效果较好。硬化层平均硬度为 5 0HRC ,结合强度可达 35 6MPa ,抗冲蚀性能良好。现场试验表明 ,钻头表面硬化层寿命已超过钻头切削齿寿命 ,用氧 乙炔焰堆焊硬化工艺对钢体PDC钻头进行表面硬化 ,完全能够满足现场应用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焊技术 钢体PDC钻头 表面硬化技术 机械钻速 喷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CrMnMo钢冲剪机上模的等离子弧表面硬化工艺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黄晨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1999年第6期31-32,共2页
论述了等离子弧对金属材料表面局部硬化的工艺特点,对5CrMnMo钢冲剪机上模进行了试验研究。
关键词 等离子弧 表面硬化 热处理 冲剪机 模具 剪切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石膏表面硬化剂对超硬石膏模型表面硬度和抗磨损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秋霞 王北京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86-588,共3页
目的:测定涂布超硬石膏表面硬化剂有机硅树脂前后石膏模型的表面硬度和抗磨损性能,为该石膏表面硬化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制作20mm×10mm×10mm超硬石膏模型20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表面涂超硬石膏表面硬化剂,对照组表... 目的:测定涂布超硬石膏表面硬化剂有机硅树脂前后石膏模型的表面硬度和抗磨损性能,为该石膏表面硬化剂的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制作20mm×10mm×10mm超硬石膏模型20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表面涂超硬石膏表面硬化剂,对照组表面不涂硬化剂。分别测试2组模型的表面硬度和抗磨损性。结果:实验组模型的表面硬度和抗磨损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有机硅树脂能明显提高超硬石膏的表面硬度和抗磨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膏表面硬化 超硬石膏 表面硬度 抗磨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d:YAG激光对活塞环槽表面硬化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之桐 连兴旺 《激光与红外》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529-530,共2页
使用大功率Nd:YAG激光,对模拟球墨铸铁活塞环槽的试样进行了表面相变硬化,试样环槽的宽度只有4mm,硬化层宽度要求达到5~7mm,采用了单道扫描和斜入射的工艺方法,最终得到了符合要求的硬化层形貌和指标。
关键词 激光表面硬化 ND:YAG 活塞环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缓进给湿磨的表面硬化研究
20
作者 刘菊东 王贵成 +1 位作者 陈康敏 贾志宏 《兵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6-509,共4页
采用缓进给磨削方式和不同的冷却方式对非淬硬钢进行了磨削淬硬,对干式和湿式磨削表面硬化层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缓进给湿磨并通过选择适当的磨削工艺条件,可以获得满意的表面硬化层。在冷却液的作用下,湿磨表面硬化... 采用缓进给磨削方式和不同的冷却方式对非淬硬钢进行了磨削淬硬,对干式和湿式磨削表面硬化层的组织与性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采用缓进给湿磨并通过选择适当的磨削工艺条件,可以获得满意的表面硬化层。在冷却液的作用下,湿磨表面硬化层具有与干磨表面硬化层相同的马氏体组织及变化趋势,但湿磨硬化层马氏体组织的变化梯度更为陡峭。湿磨硬化层表面的残余压应力及耐磨性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硬化层及完全硬化区深度有所减小。本文实现了非淬硬钢的缓进给湿磨表面硬化,在磨削加工与金属材料表面改性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 磨削 表面硬化 显微组织 显微硬度 硬化层深度 残余应力 耐磨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