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激励调控稳焰器的流动与燃烧 被引量:1
1
作者 林振华 陈钱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4,共10页
针对表面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对稳焰器的调控问题,对表面电弧放电唯象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不同激励位置和激励强度对稳焰器流场结构、燃料雾化、点火延迟以及火焰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激励位置对流场结构产生... 针对表面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对稳焰器的调控问题,对表面电弧放电唯象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不同激励位置和激励强度对稳焰器流场结构、燃料雾化、点火延迟以及火焰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激励位置对流场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尤其在激励能量有效集中时,形成强烈的激励区域,导致回流区膨胀,进而促进燃料雾化,减缓点火延迟及提高平均火焰温度。同时,随着激励强度的增加,回流区长度、混合效率和燃烧效率呈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稳焰器 流动 燃烧 表面电弧 等离子体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阵列式表面电弧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控制三角翼流动分离的实验 被引量:2
2
作者 杨鹤森 梁华 +3 位作者 赵光银 谢理科 唐冰亮 贺启坤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2-811,共10页
为探索多路阵列式微秒脉冲表面电弧放电(μs-SAD,Microsecond pulse surface arc discharge)对尖前缘小后掠三角翼流动分离的控制效果和作用机理,首先通过放电测试和纹影测试对多路阵列式μs-SAD的激励特性进行研究,揭示其对流场的作用... 为探索多路阵列式微秒脉冲表面电弧放电(μs-SAD,Microsecond pulse surface arc discharge)对尖前缘小后掠三角翼流动分离的控制效果和作用机理,首先通过放电测试和纹影测试对多路阵列式μs-SAD的激励特性进行研究,揭示其对流场的作用原理,进一步将多路阵列式μs-SAD用于三角翼流动控制,开展了小后掠三角翼流动分离控制低速风洞实验,研究了来流速度、激励电压和激励频率等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路阵列式μs-SAD能够快速放热,单路瞬间放电能量可达68mJ,在流场局部可诱导产生冲击波;机翼前缘多路阵列式μs-SAD能有效改善三角翼大迎角气动特性,当来流速度为30m/s时,使最大升力系数提高27.2%,失速迎角推迟4°;来流速度增大到40m/s时,流动控制效果减弱,使最大升力系数提高15.5%;存在最佳激励频率使无量纲频率F^+=1时,控制效果最好;激励电压存在阈值,其随来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激励电压超过阈值电压继续增大时,流动控制效果不再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分离 阵列式 表面脉冲电弧 三角翼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