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表面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激励调控稳焰器的流动与燃烧
被引量:
1
1
作者
林振华
陈钱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4,共10页
针对表面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对稳焰器的调控问题,对表面电弧放电唯象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不同激励位置和激励强度对稳焰器流场结构、燃料雾化、点火延迟以及火焰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激励位置对流场结构产生...
针对表面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对稳焰器的调控问题,对表面电弧放电唯象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不同激励位置和激励强度对稳焰器流场结构、燃料雾化、点火延迟以及火焰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激励位置对流场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尤其在激励能量有效集中时,形成强烈的激励区域,导致回流区膨胀,进而促进燃料雾化,减缓点火延迟及提高平均火焰温度。同时,随着激励强度的增加,回流区长度、混合效率和燃烧效率呈线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蒸发式稳焰器
流动
燃烧
表面电弧
等离子体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阵列式表面电弧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控制三角翼流动分离的实验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鹤森
梁华
+3 位作者
赵光银
谢理科
唐冰亮
贺启坤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2-811,共10页
为探索多路阵列式微秒脉冲表面电弧放电(μs-SAD,Microsecond pulse surface arc discharge)对尖前缘小后掠三角翼流动分离的控制效果和作用机理,首先通过放电测试和纹影测试对多路阵列式μs-SAD的激励特性进行研究,揭示其对流场的作用...
为探索多路阵列式微秒脉冲表面电弧放电(μs-SAD,Microsecond pulse surface arc discharge)对尖前缘小后掠三角翼流动分离的控制效果和作用机理,首先通过放电测试和纹影测试对多路阵列式μs-SAD的激励特性进行研究,揭示其对流场的作用原理,进一步将多路阵列式μs-SAD用于三角翼流动控制,开展了小后掠三角翼流动分离控制低速风洞实验,研究了来流速度、激励电压和激励频率等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路阵列式μs-SAD能够快速放热,单路瞬间放电能量可达68mJ,在流场局部可诱导产生冲击波;机翼前缘多路阵列式μs-SAD能有效改善三角翼大迎角气动特性,当来流速度为30m/s时,使最大升力系数提高27.2%,失速迎角推迟4°;来流速度增大到40m/s时,流动控制效果减弱,使最大升力系数提高15.5%;存在最佳激励频率使无量纲频率F^+=1时,控制效果最好;激励电压存在阈值,其随来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激励电压超过阈值电压继续增大时,流动控制效果不再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动分离
阵列式
表面
脉冲
电弧
三角翼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表面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激励调控稳焰器的流动与燃烧
被引量:
1
1
作者
林振华
陈钱
机构
中山大学航空航天学院
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15-124,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1741102)
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4A1515010712)。
文摘
针对表面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激励对稳焰器的调控问题,对表面电弧放电唯象模型的适用性进行了验证,并分析了不同激励位置和激励强度对稳焰器流场结构、燃料雾化、点火延迟以及火焰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不同激励位置对流场结构产生显著影响,尤其在激励能量有效集中时,形成强烈的激励区域,导致回流区膨胀,进而促进燃料雾化,减缓点火延迟及提高平均火焰温度。同时,随着激励强度的增加,回流区长度、混合效率和燃烧效率呈线性增加。
关键词
蒸发式稳焰器
流动
燃烧
表面电弧
等离子体激励
Keywords
flameholder
flow
combustion
surface arc charge
plasma actuation
分类号
V434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阵列式表面电弧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控制三角翼流动分离的实验
被引量:
2
2
作者
杨鹤森
梁华
赵光银
谢理科
唐冰亮
贺启坤
机构
空军工程大学航空工程学院等离子体动力学重点实验室
出处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802-811,共10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1802341)。
文摘
为探索多路阵列式微秒脉冲表面电弧放电(μs-SAD,Microsecond pulse surface arc discharge)对尖前缘小后掠三角翼流动分离的控制效果和作用机理,首先通过放电测试和纹影测试对多路阵列式μs-SAD的激励特性进行研究,揭示其对流场的作用原理,进一步将多路阵列式μs-SAD用于三角翼流动控制,开展了小后掠三角翼流动分离控制低速风洞实验,研究了来流速度、激励电压和激励频率等参数对控制效果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多路阵列式μs-SAD能够快速放热,单路瞬间放电能量可达68mJ,在流场局部可诱导产生冲击波;机翼前缘多路阵列式μs-SAD能有效改善三角翼大迎角气动特性,当来流速度为30m/s时,使最大升力系数提高27.2%,失速迎角推迟4°;来流速度增大到40m/s时,流动控制效果减弱,使最大升力系数提高15.5%;存在最佳激励频率使无量纲频率F^+=1时,控制效果最好;激励电压存在阈值,其随来流速度的增加而增大,当激励电压超过阈值电压继续增大时,流动控制效果不再增强。
关键词
流动分离
阵列式
表面
脉冲
电弧
三角翼
等离子体气动激励
Keywords
Flow separation
Array
Surface pulse arc discharge
Delta wings
Plasma pneumatic actuation
分类号
V211.7 [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表面电弧放电等离子体激励调控稳焰器的流动与燃烧
林振华
陈钱
《中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
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阵列式表面电弧等离子体气动激励控制三角翼流动分离的实验
杨鹤森
梁华
赵光银
谢理科
唐冰亮
贺启坤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
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