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聚四氟乙烯薄膜表面滴状冷凝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马学虎
刘延来
+2 位作者
陈嘉宾
朱晓波
安家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0,共4页
为了探索实现滴状冷凝传热的新表面涂层 ,采用离子束动态混合注入技术制备了紫铜基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 ,显著地提高了水蒸气冷凝传热性能。实验表明 ,该表面涂层能够实现常压水蒸气稳定的滴状冷凝形态 ,在表面过冷度 9.8— 1 4 .2K范...
为了探索实现滴状冷凝传热的新表面涂层 ,采用离子束动态混合注入技术制备了紫铜基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 ,显著地提高了水蒸气冷凝传热性能。实验表明 ,该表面涂层能够实现常压水蒸气稳定的滴状冷凝形态 ,在表面过冷度 9.8— 1 4 .2K范围内 ,滴状冷凝传热通量和传热系数比膜状冷凝结果提高 30—47倍。同时发现 ,在大气压附近 ,热通量和冷凝传热系数都随着水蒸气蒸汽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薄膜
表面滴状冷凝传热
实验研究
蒸气温度效应
离子束动态混合注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聚四氟乙烯薄膜表面滴状冷凝传热实验研究
被引量:
10
1
作者
马学虎
刘延来
陈嘉宾
朱晓波
安家明
机构
大连理工大学化学工程研究所
出处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7-30,共4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5990 6 0 0 2 )
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教外司留 [1999] 74 7号 )资助项目
文摘
为了探索实现滴状冷凝传热的新表面涂层 ,采用离子束动态混合注入技术制备了紫铜基聚四氟乙烯(PTFE)薄膜 ,显著地提高了水蒸气冷凝传热性能。实验表明 ,该表面涂层能够实现常压水蒸气稳定的滴状冷凝形态 ,在表面过冷度 9.8— 1 4 .2K范围内 ,滴状冷凝传热通量和传热系数比膜状冷凝结果提高 30—47倍。同时发现 ,在大气压附近 ,热通量和冷凝传热系数都随着水蒸气蒸汽温度的增加而增加 。
关键词
聚四氟乙烯薄膜
表面滴状冷凝传热
实验研究
蒸气温度效应
离子束动态混合注入
Keywords
dropwise condensation heat transfer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film
vapor temperature effect
分类号
TQ325.4 [化学工程—合成树脂塑料工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聚四氟乙烯薄膜表面滴状冷凝传热实验研究
马学虎
刘延来
陈嘉宾
朱晓波
安家明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