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高效流固耦合方法的自由表面流动问题分析
1
作者 温喆然 徐自力 +2 位作者 薛杰 王旭阳 王珺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4期1325-1331,共7页
针对自由表面流动与弹性结构的流固耦合计算效率低、计算耗时长的问题,将流体体积法与基于结构-虚拟弹性体的快速动网格方法相结合,发展了一种适用于自由表面流动的高效流固耦合方法。使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法对流体自由表... 针对自由表面流动与弹性结构的流固耦合计算效率低、计算耗时长的问题,将流体体积法与基于结构-虚拟弹性体的快速动网格方法相结合,发展了一种适用于自由表面流动的高效流固耦合方法。使用流体体积(volume of fluid,VOF)法对流体自由表面进行追踪;将流体域视为虚拟弹性体并构建结构-虚拟弹性体系统,以流固耦合界面的多相流体力为激励求解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得到结构振动位移和流场网格变形;在每一个时间步内依次求解流体流动、结构变形和流场动网格,实现流固耦合计算。基于发展的方法计算了溃坝水流冲击下弹性挡板的流固耦合响应,得到了溃坝水流的自由液面和弹性挡板的运动行为,结果表明:自由液面演变和弹性挡板振动位移的计算结果与已有算法的结果吻合良好;在同等网格规模下,与已有算法相比本文方法可减少33.3%的计算时间;在水流冲击作用下,弹性挡板向冲击侧小幅弯曲。随后水流沿挡板左侧上升并形成射流,挡板向另一侧大幅弯曲。最后由于两侧流体的阻尼,挡板振幅逐渐衰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固耦合 自由表面流动 流体体积(VOF)法 快速动网格方法 溃坝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锈钢/碳钢TIG焊熔池表面流动行为 被引量:8
2
作者 黄健康 潘伟 +2 位作者 孙天亮 余淑荣 樊丁 《焊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8-25,I0001,I0002,共10页
为研究异种钢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过程中的熔池表面流动行为,以粒子示踪法为基础,通过激光熔池表面反射的方法,对304不锈钢/Q235碳钢、316L不锈钢/Q235碳钢焊接过程中熔池表面液态金属的流动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熔池表面示踪粒子的... 为研究异种钢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过程中的熔池表面流动行为,以粒子示踪法为基础,通过激光熔池表面反射的方法,对304不锈钢/Q235碳钢、316L不锈钢/Q235碳钢焊接过程中熔池表面液态金属的流动行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熔池表面示踪粒子的运动趋势,并以此为依据计算了熔池表面液态金属的流动速度.结果表明,在不锈钢/碳钢的TIG焊过程中,熔池表面的液态金属存在从不锈钢侧流向碳钢侧的流动行为.其中,示踪粒子在304不锈钢/Q235碳钢的焊接熔池表面平均流动速度约为25.3 mm/s,在316L不锈钢/Q235碳钢的焊接熔池表面平均流动速度约为21.6 m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种钢焊接 粒子示踪 熔池表面流动行为 表面流速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表面流动的移动粒子半隐式模拟方法 被引量:20
3
作者 席光 项利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49-252,288,共5页
引入可压缩因子,对移动粒子半隐式方法(MPS)进行了改进,解决了MPS方法在计算中容易出现的不稳定问题.使用改进后的方法对液柱倒塌算例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及其他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表明,引入可压缩因子大大提高... 引入可压缩因子,对移动粒子半隐式方法(MPS)进行了改进,解决了MPS方法在计算中容易出现的不稳定问题.使用改进后的方法对液柱倒塌算例进行了模拟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实验及其他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计算表明,引入可压缩因子大大提高了计算的稳定性,且方法简单易于实现,在液柱与挡板发生碰撞、流体发生大变形时依然能进行有效地模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表面流动 数值模拟 移动粒子半隐式方法 可压缩因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硅基防热材料表面流动特性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高贺 张智 +2 位作者 陈连忠 王显 冯雪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406-411,共6页
硅基复合防热材料在气动热试验时,表面有大量的熔融物质在气流作用下形成流动的液态层,其表面流动特性直接影响防热材料表面温度、质量损失和线烧蚀量,也间接决定了防热材料的烧蚀性能和隔热性能。本文通过烧蚀机理分析和光学非接触式... 硅基复合防热材料在气动热试验时,表面有大量的熔融物质在气流作用下形成流动的液态层,其表面流动特性直接影响防热材料表面温度、质量损失和线烧蚀量,也间接决定了防热材料的烧蚀性能和隔热性能。本文通过烧蚀机理分析和光学非接触式测量的方法,研究某类硅基材料的流动特性。烧蚀机理分析将熔融物质视为液态边界层,研究其与固体防热材料表面之间的运动特性,同时考虑质量引射效应和液态层蒸发现象,得出液态层流动速度与气流剪切力、液态层厚度和液态层动力黏度的相关公式。光学非接触式测量方法以3D摄影测量为基础,结合PIV增量相关匹配算法和光流法,研究熔融液滴在固体防热材料表面整体的和单一的运动特性。在某一特定的流场状态下,对于表面液态层流动速度,烧蚀机理计算结果为26mm/s,而光学非接触测量结果为10mm/s。两种方法的误差来源主要是理论假设、材料参数和测量区域等方面的不同。研究结果表明,液滴之间具有很强的相互作用且流动速度差距较大,烧蚀机理分析可以做为工程计算方法预估试验结果,而光学非接触测量可以做为烧蚀机理分析的验证手段,并给出防热材料在试验过程中的烧蚀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基防热材料 表面流动 烧蚀机理分析 光学非接触测量 液滴速度 烧蚀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低频率振动对液体表面流动的影响
5
作者 陈刚毅 金蔚青 +2 位作者 潘志雷 刘照华 梁歆桉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1051-1053,共3页
以Al粉为示踪粒子,对甘油+水的混合液施加一个连续可调的振动振幅;利用CCD摄像头采集流场信号,首次观察到了不同振幅下液体表面不同的谐振现象;并测量了不同谐振点时液体表面流动的速度;用实验现象清晰的反映了液体表面行为随振幅的变化.
关键词 低频率振动 液体 谐振现象 表面流动 晶体生长 对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正交变换法解自由表面流动
6
作者 丁道扬 《水利水运科学研究》 CSCD 1993年第3期233-239,共7页
针对二维过坝水流,提出采用正交变换法解自由表面流动。通过引入一组互相正交函数ξ(x,y)和η(x,y),分别满足▽~2ξ=0和▽~2η=0,进而将具有复杂几何边界形状及待定自由表面的物理平面(x,y)上的定解问题,变换到固定规则平面(ξ,η)上求... 针对二维过坝水流,提出采用正交变换法解自由表面流动。通过引入一组互相正交函数ξ(x,y)和η(x,y),分别满足▽~2ξ=0和▽~2η=0,进而将具有复杂几何边界形状及待定自由表面的物理平面(x,y)上的定解问题,变换到固定规则平面(ξ,η)上求解。算例表明,该解法特别适合解自由表面临界流动问题,可避免计算单元剖分的困难,且敛收性好。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较为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交变换法 自由表面流动 过坝水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2D+t理论预测穿过细长船体的非线性自由表面流动
7
作者 周国敬 《国外舰船工程》 2002年第7期15-21,共7页
从2D+t理论的形成背景开始,介绍对物体周围流动描述的理论理论假设,即细长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及这种假设的几种常见情况,如轴对称式细长体,扁平物体,细长翼,瘦型船等。同时介绍模拟这些模型的各种流动现象的理论,对轴对称... 从2D+t理论的形成背景开始,介绍对物体周围流动描述的理论理论假设,即细长体理论的产生和发展情况及这种假设的几种常见情况,如轴对称式细长体,扁平物体,细长翼,瘦型船等。同时介绍模拟这些模型的各种流动现象的理论,对轴对称细长体的轴向,横向流动,细长翼的流动分离,排水型船舶的高速性能,波浪中的船体处理理论-切片理论及各种波浪形式和重力影响的处理等进行阐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D+t理论 预测 细长船体 自由表面流动 舰船 非线性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湍流角区三维分离空间与表面流动结构研究
8
作者 刘明鑫 张华 Malik Shaheryar Raza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71-276,共6页
针对湍流角区三维分离流动中表面油流图画(油流显示)出现的差异和不同性质,综合采用表面油流流动显示、空间PIV实验以及数值模拟探究不同表面流动结构的性质、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其与空间流动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较强分离情况下表面油... 针对湍流角区三维分离流动中表面油流图画(油流显示)出现的差异和不同性质,综合采用表面油流流动显示、空间PIV实验以及数值模拟探究不同表面流动结构的性质、产生差异的原因及其与空间流动结构的关系。研究表明,较强分离情况下表面油流呈现的两条油流线均为三维分离线,即一次分离线(上游)与二次分离线(下游)。油流线是空间非定常流动的时均结果,空间非定常流动以四涡结构为主。一次分离线(上游)符合Lighthill的收拢渐进线三维分离模式,二次分离线(下游)则符合Maskell的包络线三维分离模式。由于较强的第一主涡和二次涡在近壁面产生强剪切,二次分离线体现出与一次分离线不同的狭窄而清晰的油迹堆积以及低剪切应力特征,因此二次分离线又可称为低剪切应力线。在低剪切应力线两侧是由第一主涡和二次涡引起的较高剪切应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湍流角区 表面油流流动显示 PIV 分离线 低剪切应力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由表面翻卷与破碎流动的SPH数值模拟 被引量:3
9
作者 郑兴 许国冬 段文洋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01-306,共6页
对SPH方法模拟复杂强非线性自由表面流动的计算精度进行对比研究.介绍了SPH方法的基本原理,给出SPH方法的求解控制方程.探讨了人工可压缩性、边界条件、时间步进、位置修正方法的处理方法.对强非线性自由表面流动的典型情况涌浪问题进... 对SPH方法模拟复杂强非线性自由表面流动的计算精度进行对比研究.介绍了SPH方法的基本原理,给出SPH方法的求解控制方程.探讨了人工可压缩性、边界条件、时间步进、位置修正方法的处理方法.对强非线性自由表面流动的典型情况涌浪问题进行了数值模拟,包括了波面的抬升、翻卷、重入和破碎等不同阶段.通过与边界元方法的比较分析,明确SPH方法模拟强非线性自由表面问题的规律和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表面流动 SPH方法 涌浪模拟 边界元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H方法在自由表面流体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0
作者 缪吉伦 陈景秋 张永祥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0-23,39,共5页
对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SPH方法)的发展背景、理论基础等进行介绍,总结了SPH方法在溃坝、海冰和河冰模拟、船舶流体力学等具有自由表面的流体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认为作为一种无网格的纯Lagrange方法,SPH方法较传统的基于网格的模拟方法... 对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法(SPH方法)的发展背景、理论基础等进行介绍,总结了SPH方法在溃坝、海冰和河冰模拟、船舶流体力学等具有自由表面的流体研究中的应用现状,认为作为一种无网格的纯Lagrange方法,SPH方法较传统的基于网格的模拟方法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最后分析了SPH方法的缺陷及目前研究中的不足,并就今后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方法 无网格法 光滑核函数 自由表面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液晶显示方法研究管内马赫数4拟似冲击波流动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东屏 兆文忠 +1 位作者 杉山弘 东条启 《空气动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21-525,共5页
在一个压力-真空型超声速风洞中,剪切应力敏感的液晶表面流动显示技术被用来研究方管内马赫数4拟似冲击波的超声速流动。实验是在日本室兰工业大学的超声速风洞中进行。它提供了关于测试表面流动结构的定性信息,诸如湍流边界层分离和再... 在一个压力-真空型超声速风洞中,剪切应力敏感的液晶表面流动显示技术被用来研究方管内马赫数4拟似冲击波的超声速流动。实验是在日本室兰工业大学的超声速风洞中进行。它提供了关于测试表面流动结构的定性信息,诸如湍流边界层分离和再附,以及边界层流动的维数等。液晶显示结果与纹影实验照片和油膜方法进行比较,证实了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表面流动显示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似冲击波 表面流动显示 剪切-敏感液晶 冲击波/湍流边界层相互作用 湍流边界层分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带自由表面水流的分离涡模拟(英文)
12
作者 张景新 梁东方 刘桦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39-251,共13页
目前水动力学问题的数值求解仍然广泛采用RANS模型,特别对于大尺度的地表水流的数值模拟,该类模型计算效率较高,但其难以给出湍流场的小尺度涡结构。深入研究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水流运动,需要发展诸如LES等的高级数值模型。天然地表水流,... 目前水动力学问题的数值求解仍然广泛采用RANS模型,特别对于大尺度的地表水流的数值模拟,该类模型计算效率较高,但其难以给出湍流场的小尺度涡结构。深入研究复杂地形条件下的水流运动,需要发展诸如LES等的高级数值模型。天然地表水流,地形、边界复杂,雷诺数通常较高,高级数值模拟受限于计算能力的限制,还难以工程应用。RANS和LES混合模型是目前具有工程应用的一种混合数值模型,其已经在CFD领域获得了长足发展。然而对于地表水流运动的数值模拟,相关工作还较少。本文将分离涡模型(DES),即一种RANS和LES的混合模型,应用于带自由表面的地表水流运动,建立了一套数值仿真模型。模型基于有限体积法,水平面内采用非结构计算网格,垂向为结构化网格,对流项离散格式采用二阶TVD格式,并行基于OpenMP语言库。算例表明DES模型有助于揭示复杂地形条件下带自由表面水流的大涡拟序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离涡 拟序结构 自由表面流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自由表面问题的移动粒子半隐式模拟方法 被引量:1
13
作者 荣少山 陈斌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109-112,共4页
使用移动粒子半隐式(MPS)法对典型的自由表面流动问题——二维溃坝问题进行了模拟,研究了不同粒子分布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发现对于过大和过小的粒子间距均无法得到合理的结果.将模拟结果与SPH、VOF法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MPS的... 使用移动粒子半隐式(MPS)法对典型的自由表面流动问题——二维溃坝问题进行了模拟,研究了不同粒子分布对模拟结果的影响,发现对于过大和过小的粒子间距均无法得到合理的结果.将模拟结果与SPH、VOF法结果和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MPS的模拟结果介于VOF和SPH的模拟结果之间.在没有引入黏性的情况下,MPS法得到的结果比VOF法的结果更接近于实验结果,预期引入黏性后可达到与SPH法同样合理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子法 移动粒子半隐式法 自由表面流动 二维溃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水溶液弹性湍流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凤臣 大岛伸行 大岛まり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77-80,共4页
弹性湍流是本世纪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流动现象,发生在具有弯曲流线的粘弹性流体低雷诺数流态下,对其发生机理和特性的认识还很匮乏.利用传统的二维低速粒子成像测速仪和高速动态粒子成像测速仪(PIV)实验研究了自由面旋转流中的弹性湍流的... 弹性湍流是本世纪初发现的一种新的流动现象,发生在具有弯曲流线的粘弹性流体低雷诺数流态下,对其发生机理和特性的认识还很匮乏.利用传统的二维低速粒子成像测速仪和高速动态粒子成像测速仪(PIV)实验研究了自由面旋转流中的弹性湍流的统计特性.对PIV测得的低雷诺数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溶液粘弹性流体旋转流中水平面和子午面内的速度场进行了流型观测.结果表明实验测量的弹性湍流以大涡运动为特征,表现出在时间上随机而在空间上光滑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弹性湍流 表面活性剂溶液流动 粘弹性 粒子成像测速仪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山地冰川运动地基InSAR监测试验 被引量:11
15
作者 柳林 江利明 +3 位作者 高斌斌 孙亚飞 孙永玲 汪汉胜 《测绘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54-57,63,共5页
利用IBIS-L地基In SAR系统,在新疆和静县备战铁矿附近的一处山地冰川进行了冰面流动速度连续观测。结果表明,该冰川平均表面流动速度为2.63 mm/h,且在空间上呈现从冰川中上游向下游递增的趋势,但冰川末端的流动速度明显减缓。在观测时间... 利用IBIS-L地基In SAR系统,在新疆和静县备战铁矿附近的一处山地冰川进行了冰面流动速度连续观测。结果表明,该冰川平均表面流动速度为2.63 mm/h,且在空间上呈现从冰川中上游向下游递增的趋势,但冰川末端的流动速度明显减缓。在观测时间内,冰川运动状态较为平稳,基本处于连续滑动状态。研究结果为揭示冰川基本性质及其动力学机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数据,初步验证了地基In SAR技术测量冰川表面流速的可行性及其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地冰川 表面流动速度 地基InSAR 时间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H方法的理论及应用 被引量:23
16
作者 孙晓艳 王军 《水利水电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44-46,共3页
对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的发展背景、理论基础等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SPH方法在海冰和河冰模拟、具有自由表面的流动等方面的应用,作为一种无网格的纯Lagrange方法,在和其他方法对比的基础上列举了其主要优缺点,结合目前国内外研究成... 对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SPH)的发展背景、理论基础等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SPH方法在海冰和河冰模拟、具有自由表面的流动等方面的应用,作为一种无网格的纯Lagrange方法,在和其他方法对比的基础上列举了其主要优缺点,结合目前国内外研究成果总结了改善缺点的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H 光滑核函数 无网格法 自由表面流动 多相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PH数值模拟中固壁边界的一种处理方法 被引量:8
17
作者 汤文辉 毛益明 《国防科技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4-57,共4页
在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SPH)数值模拟中尝试了一种处理固壁边界的边界力方法 ,给出了一种新的边界力形式。利用SPH方法及边界力方法对水坝坍塌和涌波进入静止水塘这两个自由表面流动问题作了数值模拟。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
关键词 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 固壁边界 自由表面流动 SPH 数值模拟 边界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油流显示技术在高超声速风洞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陈磊 朱涛 +1 位作者 徐筠 江涛 《空气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817-822,共6页
通过原理性试验分析了系统组成中主要部件的参数指标,搭建了试验平台,完成不同颜色和类型荧光示踪剂的对比试验,筛选出性能可靠的荧光示踪剂,制作了荧光油膜,最后成功地将荧光油流显示技术应用到CARDC中的Φ1m高超声速风洞中。并对荧光... 通过原理性试验分析了系统组成中主要部件的参数指标,搭建了试验平台,完成不同颜色和类型荧光示踪剂的对比试验,筛选出性能可靠的荧光示踪剂,制作了荧光油膜,最后成功地将荧光油流显示技术应用到CARDC中的Φ1m高超声速风洞中。并对荧光油流图像定量化显示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根据荧光油膜发出的荧光信号,能够推算出荧光油膜的厚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风洞 表面流动显示 荧光油流 油流图谱 定量化显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拟任意曲线边界型腔充填过程的 SOLA-MAC 方法
19
作者 王云华 高志强 苏华钦 《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8年第4期113-118,共6页
针对压铸、挤压等铸型型腔具有曲线、曲面这一情况,对具有任意曲线边界的型腔充填过程进行了研究.对任意曲线边界进行了精确处理,并通过判断自由表面位置,较好地满足了自由表面边界条件,从而提高了数值模拟的精度.采用了易于实现... 针对压铸、挤压等铸型型腔具有曲线、曲面这一情况,对具有任意曲线边界的型腔充填过程进行了研究.对任意曲线边界进行了精确处理,并通过判断自由表面位置,较好地满足了自由表面边界条件,从而提高了数值模拟的精度.采用了易于实现的SOLA方法进行压力速度场迭代,采用改进的MAC方法跟踪了自由表面,并给出了一个算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由表面流动 充填过程 铸造 型腔 SOLA-MAC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无网格法的浮体与波浪相互作用模拟与试验验证
20
作者 李增亮 王乐峰 +3 位作者 董祥伟 杜明超 荆正军 王雨婷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08-116,共9页
浮体在波浪中的运动现象广泛存在于海洋石油及新能源领域,属于流固耦合问题,同时涉及自由表面流动和运动边界等复杂现象,使得基于欧拉模式的数值方法并不擅长该类问题的求解。采用一种拉格朗日无网格法,即光滑粒子动力学(SPH)方法,建立... 浮体在波浪中的运动现象广泛存在于海洋石油及新能源领域,属于流固耦合问题,同时涉及自由表面流动和运动边界等复杂现象,使得基于欧拉模式的数值方法并不擅长该类问题的求解。采用一种拉格朗日无网格法,即光滑粒子动力学(SPH)方法,建立流固耦合数值计算模型,模拟浮体在波浪水槽中的运动过程,通过线性波浪理论和水槽试验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结果表明:SPH方法能够有效模拟浮体在波浪作用下的非定常运动,并且捕捉到越浪、浮体侧倾等现象,预测的浮体位移时间关系与试验结果一致;在无约束条件下,浮体在水槽中发生横向位移,且位移受浮体形状和尺寸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滑粒子动力学(SPH) 流固耦合 自由表面流动 波浪水槽试验 浮体运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