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对原油模拟油/水界面zeta电位的影响 被引量:12
1
作者 郭亚梅 李明远 +1 位作者 贺辉宗 林梅钦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5-418,共4页
以经过过滤的脱水孤东原油在脱活煤油中的10%溶液为模拟原油,分别加有粉状含黏土预交联聚合物(0600mg/L)、胜利石油磺酸盐(0300mg/L)、磺酸盐表面活性剂(0300mg/L)的模拟孤东采出污水(含Ca2+、Mg2+、HCO3-,矿化度11.98g/L)溶液为水相,... 以经过过滤的脱水孤东原油在脱活煤油中的10%溶液为模拟原油,分别加有粉状含黏土预交联聚合物(0600mg/L)、胜利石油磺酸盐(0300mg/L)、磺酸盐表面活性剂(0300mg/L)的模拟孤东采出污水(含Ca2+、Mg2+、HCO3-,矿化度11.98g/L)溶液为水相,制备水包油乳状液,测定乳状液中油珠的zeta电位,结果表明zeta电位均为负值,随水相中化学剂加入浓度的增大,其绝对值增大,即乳状液稳定性增大。以3种化学剂为因素进行正交设计实验,当3种化学剂共存时,聚合物和胜利石油磺酸盐是影响zeta电位的显著因素,该磺酸盐型表面活性剂的影响不显著。对所得结果作了解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ETA电位 水包油乳状液 乳化油滴 界面电性 模拟原油 聚合物 磺酸盐类表面活性荆 石油磺酸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超高分子量淀粉接枝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的合成 被引量:19
2
作者 杨锦宗 曹亚峰 +1 位作者 刘兆丽 马希晨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9-92,共4页
以淀粉为基材、丙烯酰胺(AM)、丙烯酸(AC)为聚合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接枝聚合物。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讨论了合成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H4)2S2O3]∶m[(NH2)2CO]=2.5∶1.8为... 以淀粉为基材、丙烯酰胺(AM)、丙烯酸(AC)为聚合单体,采用氧化还原引发体系,通过反相乳液聚合技术,合成接枝聚合物。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为乳化剂,讨论了合成工艺条件对产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m[(NH4)2S2O3]∶m[(NH2)2CO]=2.5∶1.8为引发体系,m(Span20)∶m(OP4)=40∶60为乳化剂,m(淀粉)∶m(单体)=1∶1.5时,接枝率可达148%,特性粘数可达1520mL/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高分子量淀粉 接枝共聚 丙烯酰胺-丙烯酸共聚物 反相乳液聚合 非离子表面活性荆 特性粘数 阴离子化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胶团强化超滤在处理重金属离子废水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曲云欢 曾光明 +2 位作者 黄瑾辉 许柯 李明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9-13,共5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具有表面活性剂双分子结构特性的新型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技术—胶团强化超滤(Micellar-enhancedUltrafiltration,简称MEUF)。MEUF适用于单独或同时从废水中去除多价金属离子,具有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的特点。文章介绍了... 本文介绍了一种具有表面活性剂双分子结构特性的新型重金属离子废水处理技术—胶团强化超滤(Micellar-enhancedUltrafiltration,简称MEUF)。MEUF适用于单独或同时从废水中去除多价金属离子,具有工艺简单,易于工业化的特点。文章介绍了胶团强化超滤的原理、主要影响因素、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总结了近年来胶团强化超滤应用的最新研究成果,认为该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团强化超滤(MEUF) 表面活性荆 重金属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JFC-煤尘体系吸附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杨静 管嵩 +1 位作者 谭允祯 王振华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8年第5期37-41,共5页
应用KI-I2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JFC在三种煤样上的吸附等温线,根据吸附等温线的特征,建立了JFC-煤尘体系的两阶段吸附模型,并从微观角度、分子水平探讨了其在煤尘表面上的吸附形态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中添加非离子表面... 应用KI-I2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JFC在三种煤样上的吸附等温线,根据吸附等温线的特征,建立了JFC-煤尘体系的两阶段吸附模型,并从微观角度、分子水平探讨了其在煤尘表面上的吸附形态和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水中添加非离子表面活性剂JFC后,溶液对煤尘的润湿性大大提高,其主要原因是非离子表面活性剂JFC在煤尘表面的吸附。JFC在煤尘上的吸附等温线为LS型,用origin7.0数学软件将试验测定的吸附等温线与建立的两阶段吸附模型进行拟合,相关系数都大于0.97,取得了较理想的结果。研究成果为开发新型的化学降尘剂提供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离子表面活性荆 煤尘 润湿性 吸附 两阶段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