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间二甲苯氨氧化V-Cr-O系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特征 被引量:1
1
作者 何杰 严爱珍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42-47,共6页
采用显微能谱 (SEM XRAS)和X 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方法分析了V Cr O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的组成及状态 ,并用程序升温还原 (TPR)方法考察了催化剂活性组分的还原特征。结果表明 ,Cr与V的摩尔比 (n(Cr)∶n(V) )依次增加的 3种催化剂样品V... 采用显微能谱 (SEM XRAS)和X 射线光电子能谱 (XPS)方法分析了V Cr O催化剂表面活性组分的组成及状态 ,并用程序升温还原 (TPR)方法考察了催化剂活性组分的还原特征。结果表明 ,Cr与V的摩尔比 (n(Cr)∶n(V) )依次增加的 3种催化剂样品VCB1、VCB2和VCM的表面均显示出Cr的富集。样品经 5 0 0℃处理2h后 ,催化剂VCB1和VCB2中V的结合能增大 ,Cr进一步向催化剂表面迁移 ;而催化剂VCM则保持表面状态的相对稳定。催化剂还原耗氢能力依VCB1、VCB2、VCM的顺序依次增强 ,其顺序与催化剂中n(Cr) :n(V)增大的顺序一致。VCM的表面脱 [H]能力较强 ,供 [O]能力较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二甲苯 氨氧化 V-Cr-O系催化剂 表面活性组分 特征 XPS TP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