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活性剂OP-10对硫酸盐镀镍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李延伟 黄晓曦 +2 位作者 尚雄 姜吉琼 朱彦熹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20-24,共5页
研究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OP-10对硫酸盐镀镍镀层硬度、内应力、表面形貌、孔隙率及电解液阴极电流效率、分散能力和阴极极化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镍镀层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OP-10能细化镍镀层的晶粒尺寸,0.4mL/L O... 研究了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OP-10对硫酸盐镀镍镀层硬度、内应力、表面形貌、孔隙率及电解液阴极电流效率、分散能力和阴极极化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分析了镍镀层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加入适量的OP-10能细化镍镀层的晶粒尺寸,0.4mL/L OP-10使镍镀层表面出现大量凹坑。随着OP-10的增加,镍镀层的硬度和拉应力增大,孔隙率减小,而电解液的电流效率、分散能力变化不大。在较低的过电位下,OP-10能显著增加镍沉积的极化电位。分析表明,当ρ(OP-10)在0~0.3 mL/L时,镍镀层的结晶取向为(200)面;当ρ(OP-10)为0.4 mL/L时,镍镀层的结晶取向则转变为(400)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镀镍 表面活性剂op-10 硬度 表面形貌 孔隙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浊点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周俊 《绿色科技》 2012年第7期173-175,共3页
测定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的浊点,并研究了添加不同无机物以及控制在不同酸性pH值时OP-10的浊点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降低OP-10的浊点遵循OH->Cl>NO-3;阳离子对浊点影响小于阴离子;在相同pH值时,添加缓冲溶液的浊点... 测定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的浊点,并研究了添加不同无机物以及控制在不同酸性pH值时OP-10的浊点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表明:阴离子降低OP-10的浊点遵循OH->Cl>NO-3;阳离子对浊点影响小于阴离子;在相同pH值时,添加缓冲溶液的浊点下降幅度大于添加磷酸溶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浊点 非离子表面活性 op-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氨基黑10B-十六烷基溴化吡啶光度法测定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被引量:3
3
作者 秦宗会 胡武洪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64-267,共4页
在pH 8.10的NH4Cl-NH3.H2O缓冲介质中,将十六烷基溴化吡啶(CPB)与氨基黑10B(AB)溶液混合,在该溶液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AA),溶液颜色加深,最大吸收波长在614 nm、618 nm处,在此波长处,a-SAA的浓度与溶液的增色程度呈良好线... 在pH 8.10的NH4Cl-NH3.H2O缓冲介质中,将十六烷基溴化吡啶(CPB)与氨基黑10B(AB)溶液混合,在该溶液中加入阴离子表面活性剂(a-SAA),溶液颜色加深,最大吸收波长在614 nm、618 nm处,在此波长处,a-SAA的浓度与溶液的增色程度呈良好线性关系,从而建立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光度测定法。在最大吸收波长处,3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磺酸钠(SLS)及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的浓度分别在0~2.15×10^-5mol/L、0~2.10×10^-5mol/L、0~2.10×10^-5mol/L内遵守比尔定律,表观摩尔吸光系数分别为1.42×104L/(mol.cm)、1.24×10^4L/(mol.cm)、1.20×10^4L/(mol.cm),检出限分别为9.81×10^-7mol/L、1.02×10^-6mol/L、1.03×10^-6mol/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 分光光度法 氨基黑10B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添加剂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浊点的影响 被引量:10
4
作者 张晓光 张高勇 +1 位作者 董金凤 王红霞 《日用化学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7-10,共4页
研究了十二烷苯磺酸钠 (LAS)、正丁醇、仲丁威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 -10浊点的影响。LAS与TX -10形成混合胶束 ,使TX -10增溶能力提高 ,浊点也提高 ;正丁醇对其影响比较复杂 ,少量正丁醇对浊点没有影响 ,当正丁醇量较大时 ,使单独TX -1... 研究了十二烷苯磺酸钠 (LAS)、正丁醇、仲丁威对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X -10浊点的影响。LAS与TX -10形成混合胶束 ,使TX -10增溶能力提高 ,浊点也提高 ;正丁醇对其影响比较复杂 ,少量正丁醇对浊点没有影响 ,当正丁醇量较大时 ,使单独TX -10体系浊点降低 ,使混合体系浊点略有升高 ;仲丁威使其浊点下降。正丁醇、仲丁威对TX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添加 非离子表面活性 浊点 影响 增溶 TX-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荷电类型表面活性剂对WC-10Ni粉体表面化学镀镍包覆影响和机制
5
作者 姜淑文 闫佳伟 +1 位作者 刘敬肖 史非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42-52,共11页
采用金属层包覆硬质合金喷涂粉体是抑制热喷涂粉体中碳化物硬质相脱碳、提高沉积粒子浸润性、减少涂层孔隙缺陷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如何获得连续致密且厚度可控的金属包覆层仍缺乏系统研究。对比研究阳离子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 采用金属层包覆硬质合金喷涂粉体是抑制热喷涂粉体中碳化物硬质相脱碳、提高沉积粒子浸润性、减少涂层孔隙缺陷的一种有效手段,然而如何获得连续致密且厚度可控的金属包覆层仍缺乏系统研究。对比研究阳离子型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和溴代十六烷基吡啶(HPB)、非离子型Triton X-100以及阴离子型十二烷基磺酸钠(SDS)等三种荷电类型表面活性剂对WC-10Ni粉体表面化学镀镍包覆层形成的影响作用。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和能谱仪(EDS)对镀镍前后WC-10Ni粉体的表面形貌和元素分布进行表征,基于EDS元素分布图像的统计方法定量评价粉体表面镍包覆层的完整性和均匀性;分析三类表面活性剂对WC-10Ni粉体表面化学镀镍的固-液界面吸附行为、粉体表面电荷状态及其对Ni^(2+)还原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当浓度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SDS或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Triton X-100改善了WC-10Ni粉体表面镀层的完整性和均匀性,而阳离子型CTAB和HPB则阻碍Ni^(2+)的迁移、吸附和金属Ni的形核和生长,不利于WC-10Ni粉体表面Ni层的均匀沉积。在较低的沉积温度下,Ni层的沉积速度与沉积均匀性之间达到平衡,进一步促进了WC-10Ni粉体表面完整均匀Ni层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镍 表面活性 WC-10Ni粉体 热喷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一类新型手性表面活性剂的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黄建滨 高强 王传忠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02-306,共5页
制备了一对旋光异构的两亲分子L-C10HL(N-(4-癸氧基-2-羟基苯亚甲基)-L-亮氨酸)和D-C10HL(N-(4-癸氧基-2-羟基苯亚甲基)-D-亮氨酸).对相应的表面活性和聚集体研究发现,C10HL与传统羧酸盐表面活性剂有很大的不同,在较高pH时仍具有较高的... 制备了一对旋光异构的两亲分子L-C10HL(N-(4-癸氧基-2-羟基苯亚甲基)-L-亮氨酸)和D-C10HL(N-(4-癸氧基-2-羟基苯亚甲基)-D-亮氨酸).对相应的表面活性和聚集体研究发现,C10HL与传统羧酸盐表面活性剂有很大的不同,在较高pH时仍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和聚集能力.利用荧光激发光谱和圆二色性谱研究了L-C10HL和D-C10HL与环糊精之间的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性表面活性 囊泡 表面活性 荧光光谱 圆二色谱 N-(4-癸氧基-2-羟基苯亚甲基)-L-亮氨酸) D-C10HL (N-(4-癸氧基-2-羟基苯亚甲基) -D-亮氨酸) L-C10HL 环糊精 包结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二氟庚基磷酸单酯氟碳表面活性剂的复配 被引量:2
7
作者 王旗威 耿兵 +2 位作者 张炉青 张德宾 张书香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47-349,374,共4页
研究了含氟烷基磷酸单酯类表面活性剂[分子式为H(CF2)6CH2OPO(ONa)2,记为DFH-PS]与无机盐和普通碳氢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研究结果表明,DFH-PS水溶液最低表面张力为23.73 mN/m;当NaCl浓度为0.2 mol/L时,可使DFH-PS水溶液最低表面张力... 研究了含氟烷基磷酸单酯类表面活性剂[分子式为H(CF2)6CH2OPO(ONa)2,记为DFH-PS]与无机盐和普通碳氢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性能,研究结果表明,DFH-PS水溶液最低表面张力为23.73 mN/m;当NaCl浓度为0.2 mol/L时,可使DFH-PS水溶液最低表面张力下降到21.62 mN/m;阴离子碳氢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该含氟表面活性剂影响显著,当n(DFH-PS)∶n(SDS)=5∶1时,可使水溶液表面张力在很低浓度时降至22.22 mN/m;与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辛基酚聚氧乙烯(10)醚(OP-10)混合,当n(DFH-PS)∶n(OP-10)=8∶1时,可使水溶液表面张力降至27.0 mN/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氟表面活性 含氟烷基磷酸单酯 复配 表面张力 十二烷基硫酸钠 op-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具有表面活性的脂肪酰氨基酸性蓝黑10B的合成及性能 被引量:1
8
作者 林河妹 唐金鹏 +1 位作者 余剑锋 唐渝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510-515,共6页
以酸性偶氮染料酸性蓝黑10B结构为基础,引入长碳链,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较好的染色性能和表面活性的脂肪酰氨基酸性蓝黑10B.棉布上染率约为60%,是酸性蓝黑10B的四倍.碳链长度为C8、C10、C12及C14的染料都表现较好的表面活性;C16水溶性较低... 以酸性偶氮染料酸性蓝黑10B结构为基础,引入长碳链,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较好的染色性能和表面活性的脂肪酰氨基酸性蓝黑10B.棉布上染率约为60%,是酸性蓝黑10B的四倍.碳链长度为C8、C10、C12及C14的染料都表现较好的表面活性;C16水溶性较低,部分地限制了其染色性能和表面活性,染色后的布都表现出脱油率大于90%的自洁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酸性蓝黑10B 染色率 染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SBA-15分子筛吸附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9
作者 陈新 孙悦 +2 位作者 朱彩霞 高文忠 陈传明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1970-1974,1984,共6页
以聚醚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在酸性条件下用微波辐射法制备SBA-15分子筛,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OP-10乳化剂的添加对分子筛的形貌和性质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 以聚醚P123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TEOS)为硅源,在酸性条件下用微波辐射法制备SBA-15分子筛,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和OP-10乳化剂的添加对分子筛的形貌和性质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扫描电镜(SEM)、Zeta电位分析仪对样品进行表征。研究了pH值、温度和初始浓度对三种分子筛样品吸附铜离子以及亚甲基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当Cu2+初始浓度为5 mg/L,pH值为7~8,温度为25℃时,三种样品对Cu2+的吸附率最大,均达到90%以上;亚甲基蓝溶液的初始浓度为20mg/L时,用OP-10制备的分子筛吸附率达到95%左右。SBA-15分子筛制备中添加少量的OP-10,使分子筛表面形成大量均匀分布的大孔结构,对水体中铜离子和亚甲基蓝表现出良好的吸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15分子筛 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op-10乳化 吸附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不同粒径花生壳添加湿润剂op-10作为基质在黄瓜育苗上应用的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胡文超 易东海 孙治强 《江西农业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11-13,共3页
以3种不同粒径的花生壳+6种不同浓度的工业用湿润剂op-10(壬基酚聚氧乙烯醚)为基质,进行了黄瓜育苗试验。结果表明:以3 mm以下粒径花生壳添加4%湿润剂op-10为基质时,黄瓜幼苗的鲜重和干重均最高,发芽率和茎粗较高,是黄瓜育苗的理想基质。
关键词 基质 湿润op-10 花生壳 黄瓜 育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多组分水溶液中的石油磺酸盐与OP-10的荧光发射光谱
11
作者 毕只初 叶建平 俞稼镛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372-375,共4页
含苯氧基的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一定激发波长下可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在稀溶液中荧光发射强度与其浓度成正比,不受溶液里存在的其他物质的影响,在适当条件下相互之间也无影响。本文报道了用荧光检测复合驱油体系中的OP... 含苯氧基的非离子型和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一定激发波长下可发出特定波长的荧光,在稀溶液中荧光发射强度与其浓度成正比,不受溶液里存在的其他物质的影响,在适当条件下相互之间也无影响。本文报道了用荧光检测复合驱油体系中的OP10、石油磺酸盐和OP10+石油磺酸盐的结果。此法选择性高,灵敏度高,操作简便,可望用于复合驱油体系中表面活性剂的分析、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p-10 石油磺酸盐 分析 复合驱油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riton X-100和OP-10对纳米碳化钨粉末在无水乙醇中分散性的影响
12
作者 邹烈 谭晓明 +3 位作者 刘杰胜 付弯弯 冯博文 张曼 《稀有金属与硬质合金》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9-46,共8页
纳米碳化钨粉末是制备超细纳米硬质合金的重要原料,但其比表面积大,易产生团聚,导致原有的优异性能难以发挥。为了减少纳米碳化钨粉末的团聚,使用Triton X-100和OP-10两种表面活性剂对纳米碳化钨进行分散。采用沉降实验、吸光度测试、... 纳米碳化钨粉末是制备超细纳米硬质合金的重要原料,但其比表面积大,易产生团聚,导致原有的优异性能难以发挥。为了减少纳米碳化钨粉末的团聚,使用Triton X-100和OP-10两种表面活性剂对纳米碳化钨进行分散。采用沉降实验、吸光度测试、粒度分析及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纳米碳化钨在无水乙醇中的分散性能。结果表明,当Triton X-100和OP-10质量分数分别为2%和1.5%,超声时间分别为30 min和50 min时,纳米碳化钨悬浮液的分散效果最好。超声时间相同时,同等浓度下,OP-10的分散效果优于Triton X-100。红外分析表明,Triton X-100和OP-10主要是通过吸附在纳米碳化钨粉末表面减少团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碳化钨 Triton X-100 op-10 表面活性 分散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降黏剂对罗家超稠油及其极性四组分模型油乳化性能的影响
13
作者 李美蓉 娄来勇 +2 位作者 冯刚 王雪松 庄岩 《油田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09-213,217,共6页
实验油样为20℃密度1.0072g/cm^3、50℃黏度40.96Pa·s、凝点26.5℃的胜利罗家超稠油,乳化降黏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含水50%的W/O型乳化稠油用600mg/L OP-10处理后,变为O/W型乳化稠油,在40、50、60、70、80、90... 实验油样为20℃密度1.0072g/cm^3、50℃黏度40.96Pa·s、凝点26.5℃的胜利罗家超稠油,乳化降黏剂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含水50%的W/O型乳化稠油用600mg/L OP-10处理后,变为O/W型乳化稠油,在40、50、60、70、80、90℃下的降黏率。以脱水稠油计为99.30%-96.24%,以W/O乳化稠油计为99.58%~96.95%。按行业标准方法将稠油分离为四组分:饱和分20.17%.芳香分39.28%,胶质20.67%,沥青质19.88%,摄取了四组分的IR谱并指认了可能的官能团。将各组分在甲苯中配成2%的模型油,将模型油分散于25倍体积的0.6%Na2CO3碱水中.由加OP-10前后透光率的变化确定各组分乳化能力大小 顺序:沥青质〉芳香分〉饱和分≈胶质。各组分模拟油与地层水、碱水间50℃、10-40分钟动态界面张力高低顺序为:沥青质〉饱和分〉肢质〉芳香分,加OP-10处理后界面张力的降低率,与地层水间为82%~93%。按降低率排列的顺序为:饱和分≈胶质〉芳香分〉沥青质。与碱水间为22%~89%,按降低率排列的顺序为:沥青质〉饱和分≈胶质〉芳香分,对这一结果作了分析讨论,包括OP-10引起的芳香分、胶质、沥青质甲基与芳香烃次甲基IR吸收峰面积比和反映更强氢键生成的3600-3000cm^-1土丘状IR吸收峰的变化。图8表7参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稠油 乳化降黏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 乳化降黏 极性四组分 乳化性能 界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E10含水乙醇汽油微乳化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4
作者 叶燕帅 颜文胜 +3 位作者 申立中 陈泓 雷基林 毕玉华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9年第12期1712-1716,共5页
探讨了E10含水乙醇汽油的相分离机理,用相分离温度表征含水乙醇汽油的稳定性,比较和优化乳化工艺,应用微乳化理论优选和复配乳化剂,对E10含水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微乳化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乳化剂的选择和复配在基于亲油... 探讨了E10含水乙醇汽油的相分离机理,用相分离温度表征含水乙醇汽油的稳定性,比较和优化乳化工艺,应用微乳化理论优选和复配乳化剂,对E10含水乙醇汽油混合燃料的微乳化技术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乳化剂的选择和复配在基于亲油亲水平衡(HLB)值理论的同时应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基于HLB值理论复配的SPY乳化剂可以获得比单一乳化剂更好的乳化效能。使用超声波乳化,乳化时间为30min时,添加0.65%-0.85%SPY乳化剂的95%乙醇度E10微乳化含水乙醇汽油可以在0—40℃范围内保持稳定30d以上;添加2%-2.5%SPY乳化剂的95%乙醇度E10微乳化含水乙醇汽油可以在-10—40℃范围内保持稳定30d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10含水乙醇汽油 微乳化技术 表面活性 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OP-7/醇/正庚烷/HCl体系形成微乳液的势力学性质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龚福忠 周立亚 李成海 《广西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0年第4期271-275,共5页
研究了 OP-7/醇 /正庚烷 /HCl体系形成微乳液的热力学函数 ,考察不同碳链长度的醇对微乳液形成和稳定性的影响 .
关键词 表面活性 微乳液 热力学性质 op-7/醇/正庚烷/HCl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十一烯酸衍生物混合体系有序溶液与聚集体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何煦 李宏波 +3 位作者 黄建滨 唐世华 朱瑶 郑容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87-290,共4页
对三甲基 -[2 -( 1 0 -十一烯酰氧乙基 ) ]碘化铵 CH2 CH( CH2 ) 8COOCH2 CH2 N( CH3) 3I和 N,N-[2 -( 1 0 -十一烯酰甲基牛磺酸钠 ) ]CH2 CH( CH2 ) 8CON( CH3) CH2 CH2 SO3Na的表面及聚集行为进行了研究 .混合体系溶解度良好 ,在 4 0 ... 对三甲基 -[2 -( 1 0 -十一烯酰氧乙基 ) ]碘化铵 CH2 CH( CH2 ) 8COOCH2 CH2 N( CH3) 3I和 N,N-[2 -( 1 0 -十一烯酰甲基牛磺酸钠 ) ]CH2 CH( CH2 ) 8CON( CH3) CH2 CH2 SO3Na的表面及聚集行为进行了研究 .混合体系溶解度良好 ,在 4 0 cmc时仍为稳定胶团溶液 .结合正规溶液理论计算了混合体系表面吸附层、胶团的组成及分子间作用参数 .基于两亲分子几何结构及分子间相互作用原理对上述现象进行了合理解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负离子表面活性 混合体系 囊泡 胶团 10-十一烯酸衍生物 正离子表面活性 聚集行为 有序组合体 生物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新庄孜煤矿瓦斯抽采泵用多功能溶垢剂的研究
17
作者 谢发之 刘瑾 +1 位作者 周汝宏 吴宏章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0年第7期1035-1038,共4页
以新庄孜煤矿8号井瓦斯抽采泵内的水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无机酸、有机酸和OP-10对溶垢速率和抑雾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盐酸对瓦斯抽采泵内的水垢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8%柠檬酸和0.6%的OP-10加入后,混合溶液对水垢的溶解速率进一步增加... 以新庄孜煤矿8号井瓦斯抽采泵内的水垢为研究对象,研究了无机酸、有机酸和OP-10对溶垢速率和抑雾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6%盐酸对瓦斯抽采泵内的水垢具有良好的溶解性能,8%柠檬酸和0.6%的OP-10加入后,混合溶液对水垢的溶解速率进一步增加,而且溶垢温度控制在60℃以下时,可以使酸雾抑制效率达到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盐酸 柠檬酸 op-10 瓦斯抽采泵 多功能溶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10-磺基-3-甲基-二苯基脲亚甲基)-三甲基]十二烷基苯磺酸铵的合成
18
作者 韩秀英 阎一新 +2 位作者 阎继红 黄华 李笃信 《精细化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08期42-44,共3页
以邻甲基苯胺为原料 ,经氯甲基化 ,两次缩合 ,季铵化和复分解 5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季铵盐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10 磺基 3 甲基 二苯基脲亚甲基 ) 三甲基 ]十二烷基苯磺酸铵。邻甲基苯胺在浓盐酸中用多聚甲醛进行氯甲基化 ,n(邻甲基苯... 以邻甲基苯胺为原料 ,经氯甲基化 ,两次缩合 ,季铵化和复分解 5步反应合成了一种季铵盐型植物生长调节剂 :[(10 磺基 3 甲基 二苯基脲亚甲基 ) 三甲基 ]十二烷基苯磺酸铵。邻甲基苯胺在浓盐酸中用多聚甲醛进行氯甲基化 ,n(邻甲基苯胺 )∶n(多聚甲醛 ) =11∶30 ,在 5 0℃通入HCl气体 ,反应 6h ,得到 2 甲基 4 氯甲基苯胺 (Ⅰ ) ,产率 78%。中间产物Ⅰ与尿素溶于浓盐酸 ,在 96℃反应 2h ,得到淡黄绿色反应液 (Ⅱ ) ,再将对 氨基苯磺酸直接加入Ⅱ中 ,在 12 0℃反应 3h ,得淡黄色晶体 (Ⅲ ) ,产率 2 5 %。然后将Ⅲ用少量盐酸溶解 ,在 6 0℃滴加质量分数为 30 %的三甲胺水溶液 ,当 pH =6时 ,再升温 70℃ ,反应 2h ,得到 [(10 磺基 3 甲基 二苯脲亚甲基 ) 三甲基 ]氯化铵 (Ⅳ ) ,产率 92 %。中间产物Ⅳ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LAS)以n(Ⅳ )∶n(LAS) =1∶1的量比溶于水中 ,在 96℃反应 1h ,得到最终产物 (Ⅴ ) ,产率 90 %。用w(Ⅴ ) =0 0 2 %的水溶液喷施小麦 1次 ,使小麦增产 4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离子型表面活性 [(10-磺基-3-甲基-二苯基脲亚甲基)-三甲基]十二烷基苯磺酸铵 合成 植物生长调节 邻甲基苯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_(12)-s-C_(12)·2Br和C_(12)E_n混合水溶液的胶团化行为 被引量:12
19
作者 赵剑曦 郑欧 +1 位作者 游毅 陈荣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63-467,共5页
季铵盐二聚表面活性剂C12-s-C12·2Br(s=2、3、4、6)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12E10或C12E23在水溶液中生成混合胶团.其临界胶团总浓度cmcT值介于二元复配体系中各组分的临界胶团浓度cmc01和cmc02之间.当添加少量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 季铵盐二聚表面活性剂C12-s-C12·2Br(s=2、3、4、6)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12E10或C12E23在水溶液中生成混合胶团.其临界胶团总浓度cmcT值介于二元复配体系中各组分的临界胶团浓度cmc01和cmc02之间.当添加少量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水溶液中的摩尔分数α2=0.1)时,混合胶团中C12E10或C12E23的摩尔分数均已超过0.35;随着溶液中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含量的增大,混合胶团中逐渐以C12E10或C12E23成分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12-s-C12·2Br 胶团化行为 季铵盐二聚表面活性 C12E10 C12E23 混合胶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泳涂漆清洗工艺
20
作者 苏立纯 李晓东 张孝道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72-72,74,共2页
介绍了一种消除电泳涂漆膜易出现的水滴迹缺陷的清洗工艺 ,论述了OP -10乳化剂水溶液清洗原理、工艺过程、工艺参数的影响及选择OP -10的理由和生产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此方法是一种简单易行却效果良好的消除水滴迹缺陷的方法。
关键词 电泳涂漆 湿漆膜 清洗 op-10乳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