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非表面活性剂模板法合成中孔氧化铝
1
作者 刘茜 程瑞华 +2 位作者 王晶 王晓东 张涛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z1期101-102,共2页
研究了一种非表面活性剂模板法合成中孔氧化铝的新路径,以SB粉制备的溶胶为铝源,柠檬酸为结构导向剂,一步合成得到大比表面积、孔径分布高度集中的中孔氧化铝.结果表明,干燥条件对产物的孔结构影响很大.在100℃直接干燥得到的试样比表... 研究了一种非表面活性剂模板法合成中孔氧化铝的新路径,以SB粉制备的溶胶为铝源,柠檬酸为结构导向剂,一步合成得到大比表面积、孔径分布高度集中的中孔氧化铝.结果表明,干燥条件对产物的孔结构影响很大.在100℃直接干燥得到的试样比表面积为342.0 m2/g,孔径4.1nm,半峰宽仅1 nm.由TEM照片发现产物的孔道为蠕虫状.柠檬酸通过和铝物种生成稳定的配位化合物,控制了溶胶在干燥过程中骨架孔道结构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模板 中孔氧化铝 孔径集中 柠檬酸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模板法制备中孔材料的探索 被引量:9
2
作者 朱培旭 吴明娒 黄爱红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89-594,共6页
自从发现M 41S系列分子筛以来 ,人们对中孔材料进行了很多研究工作 ,包括合成、应用以及机理等方面的探索。在中孔材料的制备方面 ,由表面活性剂作模板剂来组装的方法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回顾了近年来中孔材料制备技术方面的进展 ,主... 自从发现M 41S系列分子筛以来 ,人们对中孔材料进行了很多研究工作 ,包括合成、应用以及机理等方面的探索。在中孔材料的制备方面 ,由表面活性剂作模板剂来组装的方法有着重要的地位。本文回顾了近年来中孔材料制备技术方面的进展 ,主要包括各种各样的形成机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孔材料 分子筛 表面活性模板 制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测定的方法与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李勇 屈步华 庄一义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2002年第1期93-94,共2页
本文就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直接测定方法与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对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聚阴离子多聚体 /表面活性剂 (PPD)法与PEG修饰酶 /硫酸α 环糊精 (PEGME)法进行评价 ,认为PPD法研究尚不完善 ,非特异性反应明显、抗干扰能力较... 本文就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 C)直接测定方法与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对目前使用最广泛的聚阴离子多聚体 /表面活性剂 (PPD)法与PEG修饰酶 /硫酸α 环糊精 (PEGME)法进行评价 ,认为PPD法研究尚不完善 ,非特异性反应明显、抗干扰能力较差 ,使用应持谨慎态度 ;而PEGME法较为可靠 ,但高三酰甘油引起的结果可略有偏低。同时介绍了目前认为最理想的分析方法———消除法 (clearance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直接 表面活性剂法 修饰酶 消除 应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还原蓝RS的颜料化工工艺进展 被引量:2
4
作者 张天永 张友兰 +2 位作者 崔新安 朱丹丹 周春隆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5-349,共5页
对还原蓝RS的各种颜料化工艺 ,如隐色体氧化法、酸处理法、溶剂处理法、研磨法、衍生物处理法、表面活性剂法、高分子分散剂法以及晶型转换工艺 ,进行了综述 。
关键词 还原蓝RS C.I.颜料蓝60 分散 隐色体氧化 酸处理 处理 研磨 衍生物处理 表面活性剂法 高分子分散 晶型转换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NT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8
5
作者 宋桂飞 李成国 《兵工自动化》 2007年第3期I0003-I0004,共2页
国内外处理TNT废水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包括:吸附法、甲苯萃取法、膜萃取法、电絮凝法、脉冲等离子技术和光催化法。化学法包括:臭氧法、紫外光解法、紫外光—臭氧氧化法、焚烧法、湿法化学氧化法、表面活性剂... 国内外处理TNT废水的方法主要有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物理法包括:吸附法、甲苯萃取法、膜萃取法、电絮凝法、脉冲等离子技术和光催化法。化学法包括:臭氧法、紫外光解法、紫外光—臭氧氧化法、焚烧法、湿法化学氧化法、表面活性剂法及超临界水氧化法。每种技术和方法都有一定功效,如何采用多种技术组合,提高TNT废水处理的效果仍是今后加强研究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水处理技术 TNT废水 超临界水氧化 表面活性剂法 膜萃取 等离子技术 臭氧氧化 化学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海上钻井油基钻屑清洗室内分析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昆剑 冯硕 +4 位作者 刘阳 张羽臣 李斌 李坤成 孙德军 《钻井液与完井液》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94-199,共6页
使用油基钻井液进行钻井作业时,产生的油基钻屑含有基础油、钻井液处理剂等污染物,若其直接排放,会严重危害环境,也会造成大量油类资源的浪费。为此,使用表面活性剂水洗法处理海上钻井平台产生的油基钻屑,利用人工海水配制清洗液,得到... 使用油基钻井液进行钻井作业时,产生的油基钻屑含有基础油、钻井液处理剂等污染物,若其直接排放,会严重危害环境,也会造成大量油类资源的浪费。为此,使用表面活性剂水洗法处理海上钻井平台产生的油基钻屑,利用人工海水配制清洗液,得到清洗液配方为:0.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类非离子活性剂AEO-5+0.3%阴离子活性剂SDBS+0.15%Na_(5)P_(3)O_(10)。通过室内清洗实验,探究了钻井液处理剂和钻屑矿物种类对残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钻井液处理剂会增大油相去除难度;钻屑矿物种类中,高岭石相比于云母石、长石、石英石清洗难度增加。最后确定最佳清洗工艺条件为:搅拌速率为500 r/min,固液比为1∶4,清洗时间为15 min,清洗温度为25℃。清洗结束后,钻屑残油率可降至1%以下,达到海上《海洋石油勘探开发排放限值》油基钻屑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基钻屑 油基钻井液 表面活性水洗 残油率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Cloud-point extrac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 of bisphenol A from water samples 被引量:2
7
作者 谭志坚 李芬芳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2012年第8期2136-2141,共6页
A novel cloud-point extraction (CPE) was successfully used in preconcentration of biphenol A (BPA) from aqueous solutions. Majority of BPA is extracted into the surfactant-rich phase. The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 A novel cloud-point extraction (CPE) was successfully used in preconcentration of biphenol A (BPA) from aqueous solutions. Majority of BPA is extracted into the surfactant-rich phase. The parameters affecting the CPE such as concentration of surfactant and electrolyte, equilibration temperature and time and pH of sample solution were investigated. The samples were analyzed by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ith ultraviolet detection. Under the optimized conditions, preconcentration of 10 mL sample gives a preconcentration factor of 11. The limit of detection (LOD) and limit of quantification (LOQ) are 0.1 μg/L and 0.33 μg/L, respectively. The linear range of the proposed method is 0.2-20 μg/L with correlation coefficients greater than 0.998 7 and the spiking recove6es are 97.96%-100.42%. The interference factor was tested and the extraction mechanism was also investigated. Thus, the developed CPE has proven to be an efficient, green, rapid and inexpensive approach for extraction and preconcentration of BPA from water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phenol A cloud-point extraction extraction mechanism 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water sample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Hydrophobic aggregation of ultrafine kaolinite
8
作者 张晓萍 胡岳华 刘润清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I 2008年第3期368-372,共5页
The hydrophobic aggregation of ultrafine kaolinite in cationic surfactant suspension was investigated by sedimentation test,zeta potential measurement and SEM observation. SEM images reveal that kaolinite particles sh... The hydrophobic aggregation of ultrafine kaolinite in cationic surfactant suspension was investigated by sedimentation test,zeta potential measurement and SEM observation. SEM images reveal that kaolinite particles show the self-aggregation of edge-face in acidic media,the aggregation of edge-face and edge-edge in neutral media,and the dispersion in alkaline media due to electrostatic repulsion. In the presence of the dodecylammonium acetate cationic surfactant and in neutral and alkaline suspension,the hydrophobic aggregation of face-face is demonstrated. The zeta potential of kaolinite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cationic surfactant. The small and loose aggregation at a low concentration but big and tight aggregation at a high concentration is presented. At pH=7 alkyl quarterly amine salt CTAB has the best hydrophobic aggregation among three cationic surfactants,namely,dodecylammonium acetate,alkyl quarterly amine salts 1227 and CTAB.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ltrafine kaolinite cationic surfactant SEM observation hydrophobic aggreg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