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表面活性剂增敏光度法测定海产品中的微量镉(Ⅱ) 被引量:4
1
作者 田志高 杜娟 《化学分析计量》 CAS 2004年第1期37-39,共3页
在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pH=6.3)存在下,以二甲酚橙(XO)作显色剂,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镉(Ⅱ)与XO的显色反应具有增敏作用,形成的镉(Ⅱ)-XO-CTMAB三元配合物呈紫色,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0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 在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pH=6.3)存在下,以二甲酚橙(XO)作显色剂,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对镉(Ⅱ)与XO的显色反应具有增敏作用,形成的镉(Ⅱ)-XO-CTMAB三元配合物呈紫色,配合物的最大吸收波长为605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2.04×10~5 L/(mol.cm)。镉(Ⅱ)的浓度在0~8μg(25mL)内符合比耳定律,线性回归方程为A=0.025c+0.2,检出限为5×10^(-4)μg/mL。该法用于海产品中微量镉的测定,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为0.104%,回收率为9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产品 微量镉 含量测定 表面活性剂增敏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增敏催化光度法测定锰 被引量:20
2
作者 林志芬 陈珠灵 郑肇生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15-118,共4页
建立了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增敏剂,高碘酸钾氧化茜素绿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由于添加了增敏剂,灵敏度提高31倍。方法的检出限为0.34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76%(n=11),线性范围为2~18ng... 建立了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增敏剂,高碘酸钾氧化茜素绿催化光度法测定痕量锰的新方法。由于添加了增敏剂,灵敏度提高31倍。方法的检出限为0.34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76%(n=11),线性范围为2~18ng/mL,可用于水样、茶叶中锰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光度法 CTMAB 茜素绿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在离子选择电极分析中的增敏作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杜宝中 董红霞 +1 位作者 刘玉峰 薛力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1期59-61,共3页
本文以涂丝Ag-Ag2S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和自制锑电极为参比电极,分别试验了加入阳离子、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电极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电极响应无明显影响,但阴离子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使电... 本文以涂丝Ag-Ag2S电极为指示电极,饱和甘汞电极和自制锑电极为参比电极,分别试验了加入阳离子、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电极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对电极响应无明显影响,但阴离子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可使电极灵敏度有较大提高;其中,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对电极的增敏效果显著,可使电极响应线性范围下限扩大一个数量级左右,且电极响应时间缩短,稳定性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离子选择电极 表面活性 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水中亚硝酸根的表面活性剂增敏催化动力学流动注射荧光法测定 被引量:7
4
作者 徐远金 李海云 +1 位作者 姚志雄 黄天寿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2-34,共3页
研究发现十二烷基硫酸钠对稀磷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催化溴酸钾氧化藏红T有显著的增敏作用 ;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流动注射荧光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方法 ,方法检出限为0.2μg/L ,线性范围为0.5~25.0μg/L,进样频率为72次/h;该法用于水样... 研究发现十二烷基硫酸钠对稀磷酸介质中亚硝酸根催化溴酸钾氧化藏红T有显著的增敏作用 ;据此建立了催化动力学流动注射荧光法测定痕量亚硝酸根的方法 ,方法检出限为0.2μg/L ,线性范围为0.5~25.0μg/L,进样频率为72次/h;该法用于水样中亚硝酸根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硝酸根 表面活性 作用 催化动力学 流动注射 荧光法 测定 环境监测 食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金属-桑色素荧光反应的增敏作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崔万苍 韩志杰 史慧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8期672-676,共5页
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Zr^(4+)、Hf^(4+)、Ga^(3+)、In^(3+)、及Sb(Ⅴ)与桑色素荧光反应的增敏作用。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磺酸钠存在下,三元体系的灵敏度成倍增加。 利用这种增敏作用,渴望建立这些元素的高灵敏度荧光分析方法。
关键词 阴离子表面活性 十二烷基磺酸钠 作用 荧光分析方法 荧光反应 桑色素 三元体系 高灵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增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板蓝根中微量锂 被引量:6
6
作者 高志均 马红燕 +1 位作者 王国埃 徐小娟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7-28,共2页
提出了表面活性剂增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锂。当表面活性剂OP存在时,锂的灵敏度提高35%,以氯化钾、硝酸作消电离剂、释放剂可消除基体物质的干扰,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3.3mg·L,特征灵敏度为0.028mg·L^-1/1... 提出了表面活性剂增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锂。当表面活性剂OP存在时,锂的灵敏度提高35%,以氯化钾、硝酸作消电离剂、释放剂可消除基体物质的干扰,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0~3.3mg·L,特征灵敏度为0.028mg·L^-1/1%。用于中药板蓝根中微量锂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表面活性 作用 微量锂 板蓝根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铽-钛铁试剂荧光反应的增敏作用 被引量:7
7
作者 崔万苍 米俐 史慧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5年第7期583-586,共4页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对铽-钛铁试剂荧光反应的增敏作用,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及络合物的组成比,并与测定铽的七个荧光体系做了比较。测定了稀土合成样中的微量铽。结果令人满意。铽是能发出金属离子特征荧光的少数... 研究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对铽-钛铁试剂荧光反应的增敏作用,确定了最佳反应条件及络合物的组成比,并与测定铽的七个荧光体系做了比较。测定了稀土合成样中的微量铽。结果令人满意。铽是能发出金属离子特征荧光的少数几个元素之一,文献中已报导了很多测定铽的荧光方法^([1-6]),但应用表面活性剂的报导极少^([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铁试 作用 荧光反应 溴化十六烷基三甲铵 阳离子表面活性 荧光方法 荧光体系 稀土合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OP增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植物中微量铜和锌 被引量:1
8
作者 何斌 秦武明 黄小凤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21-222,225,共3页
研究了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作增敏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铜和锌的方法。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OP的加入可使铜吸光度增加709/6,锌吸光度增加25%。测定铜和锌的线性范围分别在1.2mg·L^-1及0.6m... 研究了以非离子表面活性剂聚乙二醇辛基苯基醚(OP)作增敏剂,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铜和锌的方法。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OP的加入可使铜吸光度增加709/6,锌吸光度增加25%。测定铜和锌的线性范围分别在1.2mg·L^-1及0.6mg·L^-1以内;应用此方法分析了5种植物样品,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小于6%,加标回收率在96.89/5~103.09/6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表面活性OP 作用 植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阳极溶出伏安法中表面活性剂增敏机理探讨 被引量:6
9
作者 李建平 周遵雄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5年第4期40-43,共4页
本文探讨了表面活性剂在镉的阳极溶出伏安法中的增敏机理,认为表面活性剂可使溶液中金属的水合离子或其它络离子发生部分解离,既增加了溶液中电活性络离子的浓度,又使离子的扩散速度加快,从而产生增敏作用。
关键词 表面活性 伏安法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增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草药中微量锶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志均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31-1232,共2页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表面活性 中草药 心血管疾病 测定 微量元素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增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中草药中微量锗 被引量:3
11
作者 高志均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3期56-57,61,共3页
建立了表面活性剂增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锗。当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存在时,测定锗的吸光度增加了2.95倍,氯化钠、硝酸分别为消电离剂、释放剂消除基体物质的干扰。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6-5.0μg·mL-1,检出限为0.5μg&#... 建立了表面活性剂增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微量元素锗。当表面活性剂聚乙烯醇存在时,测定锗的吸光度增加了2.95倍,氯化钠、硝酸分别为消电离剂、释放剂消除基体物质的干扰。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6-5.0μg·mL-1,检出限为0.5μg·mL-1,此法用于中草药中微量锗的测定,结果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表面活性 作用 微量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3,5-二溴-PADAP与锌(Ⅱ)显色反应产生增敏的原因探讨
12
作者 周磊 杜登学 刘耘 《山东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1999年第4期53-56,共4页
本文探讨了阳离子表面活性剂CTMAB及阳离子—非离子型混合表面活性剂CTMAB—TritonX- 100 对锌( Ⅱ) 与3 ,5- 二溴- PADAP显色反应产生增敏作用的原因。
关键词 表面活性 显色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伏安酶联免疫分析体系测定HRP的增敏作用
13
作者 张书圣 焦奎 +1 位作者 王曼霞 于澎学 《青岛化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2期110-115,共6页
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对邻氨基酚-H2O2-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盐酸间氨基酚-H2O2-辣根过氧化酶和对氨基酚-H2O2-辣根过氧化物酶伏安酶联免疫分析体系测定HRP的增敏作用。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 考察了表面活性剂对邻氨基酚-H2O2-辣根过氧化物酶(HRP)、盐酸间氨基酚-H2O2-辣根过氧化酶和对氨基酚-H2O2-辣根过氧化物酶伏安酶联免疫分析体系测定HRP的增敏作用。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反应具有增敏作用,并对还原电位有一定影响。据此,可利用加入适当的表面活性剂提高分析方法的灵敏度。同时,对表面活性剂的增敏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 辣根过氧化物酶 伏安法 测定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β-环糊精为增敏剂催化光度法测定锰 被引量:5
14
作者 林志芬 李雪清 郑肇生 《分析科学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96-300,共5页
基于β-环糊精作增敏剂,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靛红的反应,拟定了测量痕量锰的新催化光度法.由于添加了β-环糊精,灵敏度提高了21倍(锰含量0~3.2ng·mL-1),和59倍(锰含量3.2~8.8ng·mL... 基于β-环糊精作增敏剂,锰(Ⅱ)催化高碘酸钾氧化靛红的反应,拟定了测量痕量锰的新催化光度法.由于添加了β-环糊精,灵敏度提高了21倍(锰含量0~3.2ng·mL-1),和59倍(锰含量3.2~8.8ng·mL-1),相对标准偏差为2.5%(n=11),检出限为1.1×10-10g·mL-1,可用于铝合金中锰的测定,初步探讨了有关反应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光度法 环糊精 靛红 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测定水中痕量铬——应用β-环糊精作增敏剂 被引量:7
15
作者 赵桦萍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84-885,共2页
关键词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光度法测定 Β-环糊精 工业废水 痕量铬 应用 过氧化氢氧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灵敏显色体系的研究——镧-偶氮硝羧-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体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执明 胡杰 王益闻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3期221-224,共4页
本文研究了在SDBS和TPB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剂存在下镧与偶氮硝羧的显色反应,两种表面活性剂在等摩尔附近时具有显著的增敏作用,其ε_(730)为3.00×10^(5)l,mol^(-1),cm^(-1),用电导法测定了混合表面活性剂的临界胶束浓度。
关键词 阴阳离子混合表面活性 临界胶束浓度 偶氮硝羧 显色体系 作用 等摩尔 显色反应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增敏剂光度法测定抗坏血酸 被引量:1
17
作者 杨怀成 《福建分析测试》 CAS 2007年第3期54-57,共4页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增敏剂的测定痕量抗坏血酸的光度分析方法。吸收波长为664nm,抗坏血酸用量在0—10μg/mL范围内符合朗伯一比尔定律,线性方程为△A=2.006C+0.0082,检出限量为4.2×10^(-9)g/25mL。本... 本文提出了一种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为增敏剂的测定痕量抗坏血酸的光度分析方法。吸收波长为664nm,抗坏血酸用量在0—10μg/mL范围内符合朗伯一比尔定律,线性方程为△A=2.006C+0.0082,检出限量为4.2×10^(-9)g/25mL。本法有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操作简便等优点,用于Vc药片中抗坏血酸测定,获得满意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坏血酸 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 分光光度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用NP-7作增敏剂间接光度法测定微量锰
18
作者 赵丽杰 《理化检验(化学分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394-395,397,共3页
研究了七种表面活性剂对微量Mn(Ⅱ )测定的增敏效果 ,确定了用NP 7作增敏剂 ,用铋酸钠作氧化剂间接光度法测定微量Mn(Ⅱ )的方法。Mn(Ⅱ )在 0 .0 2 5~ 0 .0 82mmol·L-1遵循比耳定律 ,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 1 .68×1 0 4L·... 研究了七种表面活性剂对微量Mn(Ⅱ )测定的增敏效果 ,确定了用NP 7作增敏剂 ,用铋酸钠作氧化剂间接光度法测定微量Mn(Ⅱ )的方法。Mn(Ⅱ )在 0 .0 2 5~ 0 .0 82mmol·L-1遵循比耳定律 ,表观摩尔吸收系数为 1 .68×1 0 4L·mol-1·cm-1(3 63nm) ,用该法测定了邻苯二甲酸原料中锰 ,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一致。RSD为 0 .5 0 % ,回收率在 98.0 4%~ 9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接光度法 测定 铋酸钠 表面活性 NP-7 微量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荧光增敏技术快速检测强力霉素试验
19
作者 杨瑾 段明坤 +3 位作者 张坤 李威 韩建刚 李胎花 《林业工程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80-85,共6页
强力霉素(DC)是四环素类抗生素(TCs)的一种,因其广谱高效而被广泛应用,但其代谢性能差,进入环境蓄积对人体和动植物的健康存在威胁;因此,开发一种简单、快速、成本低且灵敏度高的检测水环境和食品环境中DC残留的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 强力霉素(DC)是四环素类抗生素(TCs)的一种,因其广谱高效而被广泛应用,但其代谢性能差,进入环境蓄积对人体和动植物的健康存在威胁;因此,开发一种简单、快速、成本低且灵敏度高的检测水环境和食品环境中DC残留的检测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利用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曲拉通X⁃100(Triton X⁃100)和钙离子对DC荧光协同增敏效应,建立一种简单、快速测定牛奶和水环境中DC的荧光分析技术。在碱性环境中,DC属于弱荧光物质,但与Triton X⁃100和钙离子共存时,由于Triton X⁃100和钙离子对DC的胶束增溶和络合反应所引起的荧光增敏效果,DC的荧光会显著增强。结果表明,在最优的检测体系中,该检测方法对DC的浓度在0.005~1.000μmol/L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其线性方程式为y=2.9408x+0.0807,决定系数R^(2)为0.9941,检测限(S/N=3)和定量限(S/N=10)分别为0.8和66.8 nmol/L。在诸多干扰抗生素中,该检测方法对DC表现出很高的选择性。实际牛奶和水样中的DC回收率为80.0%~119.6%,相对标准偏差为2.29%~9.33%,说明该检测方法在实际水和食品环境中的准确性和可信度较高。因此,Triton X⁃100和金属钙离子对DC的协同荧光增敏技术可以选择性检出DC,为水和食品环境中TCs监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力霉素 荧光 非离子型表面活性 钙离子 快速检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铽-亚氨基二乙酸-钛铁试剂-表面活性剂荧光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20
作者 朱贵云 杨景和 +1 位作者 徐世瑶 牛衍涛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2期121-124,共4页
本文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于Tb(Ⅲ)-亚氨基二乙酸-钛铁试剂荧光体系的增敏作用,在表面活性剂CTMAB参与下,形成的四元离子缔合物的荧光强度比没有CTMAB时增加12倍,确定了测定的最佳条件,Tb^(3+)浓度在6.4×10^(-4)μg/ml—0.32pg/ml范... 本文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于Tb(Ⅲ)-亚氨基二乙酸-钛铁试剂荧光体系的增敏作用,在表面活性剂CTMAB参与下,形成的四元离子缔合物的荧光强度比没有CTMAB时增加12倍,确定了测定的最佳条件,Tb^(3+)浓度在6.4×10^(-4)μg/ml—0.32pg/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100倍过量的十一种稀土离子,600倍过量的10种常见阳离子和1000倍过量的七种常见阴离子不干扰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铁试 离子缔合物 不干扰测定 荧光强度比 亚氨基二乙酸 荧光体系 作用 表面活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