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Ti形状记忆合金表面氧化膜的成分和结构 被引量:3
1
作者 杨贤金 何菲 +1 位作者 朱胜利 崔振铎 《兵器材料科学与工程》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10,共4页
用AES和XPS研究了NiTi合金表面氧化膜的成分和结构。结果表明 ,NiTi合金表面主要元素有C、O、Ti、Ni等 ;氧化膜的最外层由TiO2 和TiO及少量的Ni组成 ,TiO和TiO2 的相对含量分别为 30 .32 % ,6 9.6 8% ;表面氧化膜下存在一层富Ni层。随... 用AES和XPS研究了NiTi合金表面氧化膜的成分和结构。结果表明 ,NiTi合金表面主要元素有C、O、Ti、Ni等 ;氧化膜的最外层由TiO2 和TiO及少量的Ni组成 ,TiO和TiO2 的相对含量分别为 30 .32 % ,6 9.6 8% ;表面氧化膜下存在一层富Ni层。随表面距离的增加 ,TiO2 和TiO的含量逐渐减少 ,Ti的含量增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状记忆合金 表面氧化膜 NITI合金 氧化 XPS AES 镍钛合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刚玉氮化硅复合材料表面氧化膜的形成动力学
2
作者 涂军波 魏军从 +1 位作者 张倩 孙加林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44-48,共5页
以刚玉粉和氮化硅粉为原料,借助微量热分析天平,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瞄电镜等检测手段,对刚玉氮化硅复合材料表面氧化膜的形成动力学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推导出了动力学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材料表面氧化膜的形成动力学可分为三个阶段:化学反... 以刚玉粉和氮化硅粉为原料,借助微量热分析天平,结合X射线衍射和扫瞄电镜等检测手段,对刚玉氮化硅复合材料表面氧化膜的形成动力学机理进行了研究,并推导出了动力学方程。研究结果表明材料表面氧化膜的形成动力学可分为三个阶段:化学反应速度控制阶段,动力学方程为△W=Kc·t,其中Kc=52.21exp(-73806.3/RT);混合控制阶段,动力学方程为(△W)2+KO/Kc(△W)=Km·t,其中Km=253.81exp(-85644.2/RT);扩散速度控制阶段,动力学方程为(△W)2=Kd·t,其中Kd=31.12exp(-66522.1/R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玉氮化硅 复合材料 表面氧化膜 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紫硫镍铁矿表面氧化膜成分的研究及其在地质和选矿上的意义
3
作者 邓燕华 《桂林理工大学学报》 CAS 1981年第2期25-34,共10页
氧化膜研究对硫化矿床具有普遍意义。紫硫镍铁矿——镍矿床次生硫化富集带的产物。因氧化膜的存在,掩盖其固有的颜色和物理特性,易于造成错觉而影响找矿,同时亦使对硫化镍的浮选剂不起作用,使之变为难选矿石。通过光电能谱、电子探针、... 氧化膜研究对硫化矿床具有普遍意义。紫硫镍铁矿——镍矿床次生硫化富集带的产物。因氧化膜的存在,掩盖其固有的颜色和物理特性,易于造成错觉而影响找矿,同时亦使对硫化镍的浮选剂不起作用,使之变为难选矿石。通过光电能谱、电子探针、离子探针、X光衍射,元素相关曲线等综合测试手段对金川露天矿紫硫镍铁矿氧化膜的研究,初步查明了氧化膜的厚度及分布特征;镍、铁成分的存在形式或状态及部分硫在氧化膜中呈硫酸盐外分布的不均匀性等。给氧化膜成分及性质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利用本文研究成果对金川露天矿镍硫化物进行的小型浮选试验结果证实,明显地提高了原矿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铁矿 表面氧化膜 硫化镍 硫化物 地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水中镍和铬表面氧化膜的原位表面增强型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汪峰 Thomas M. Devine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B12期387-393,共7页
采用原位表面增强型拉曼光谱方法,研究了铬和镍在高温高压水中生成的表面氧化膜。镍氧化膜的拉曼光谱峰在540cm-1处,对应于NiO膜中形成的缺陷。电位小于-0.75V时,弱540cm-1峰源于样品表面的残余氧化物。电位大于-0.7V时,540cm-1峰较强,... 采用原位表面增强型拉曼光谱方法,研究了铬和镍在高温高压水中生成的表面氧化膜。镍氧化膜的拉曼光谱峰在540cm-1处,对应于NiO膜中形成的缺陷。电位小于-0.75V时,弱540cm-1峰源于样品表面的残余氧化物。电位大于-0.7V时,540cm-1峰较强,镍表面已生成稳定的NiO膜。铬氧化膜拉曼光谱有1个540cm-1强峰和1个610cm-1弱峰,对应于CrOOH或Cr2O3或两者的混合物。电位增大时,610cm-1峰强度减小,可能是因为氧化物从CrOOH转变成Cr2O3。本文的研究结果为Ni-Cr合金表面氧化物的判定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水 镍铬表面氧化膜 原位表面增强型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碳化硼对刚玉-碳化硅复合材料表面氧化膜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幸非凡 刘璐 +4 位作者 杨春 张杨 张润杰 魏军从 涂军波 《耐火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95-398,共4页
将60%(w)刚玉粉和40%(w)碳化硅粉、外加不同质量分数(0、1%和2%)的碳化硼混合均匀,经压制成型后,分别在空气中于1400和1500℃保温3 h,制得刚玉-碳化硅复合试样,研究了碳化硼加入量对刚玉-碳化硅复合耐火材料表面氧化膜组成、结构及物相... 将60%(w)刚玉粉和40%(w)碳化硅粉、外加不同质量分数(0、1%和2%)的碳化硼混合均匀,经压制成型后,分别在空气中于1400和1500℃保温3 h,制得刚玉-碳化硅复合试样,研究了碳化硼加入量对刚玉-碳化硅复合耐火材料表面氧化膜组成、结构及物相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刚玉-碳化硅耐火材料中加入碳化硼,由于碳化硼先于碳化硅氧化形成液相,可以降低材料表面氧化膜的形成温度,提高氧化膜的致密度并且减小氧化膜的厚度,对碳化硅有保护作用;1500℃烧成试样的氧化膜比1400℃的更致密、更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化硅 刚玉 碳化硼 复合材料 表面氧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水中新锆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原位拉曼光谱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汪峰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469-473,506,共6页
利用已建立的高温高压循环水腐蚀试验系统、原位观察高压釜以及拉曼光谱表征系统,针对SZA-4、SZA-6、ZIRLO等合金开展了腐蚀试验以及原位拉曼光谱测量,腐蚀试验溶液为含1 200mg/L H3BO3+2mg/L LiOH的水溶液。结果表明:三种合金的拉曼光... 利用已建立的高温高压循环水腐蚀试验系统、原位观察高压釜以及拉曼光谱表征系统,针对SZA-4、SZA-6、ZIRLO等合金开展了腐蚀试验以及原位拉曼光谱测量,腐蚀试验溶液为含1 200mg/L H3BO3+2mg/L LiOH的水溶液。结果表明:三种合金的拉曼光谱峰分别位于350,390,486,644,700,750,770cm-1附近,且分别来自于锆合金表面生成的氧化物立方相二氧化锆(c-ZrO2)、四方相二氧化锆(t-ZrO2)、单斜相二氧化锆(m-ZrO2)以及非晶氧化物。三种合金表面氧化膜中出现m-ZrO2的时间有所不同,ZIRLO合金的最早,SZA-6合金的次之,SZA-4合金表面氧化膜中最晚出现m-Zr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锆合金 原位拉曼光谱 高温高压水 表面氧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压水中镍基合金表面氧化膜的原位表面增强型拉曼光谱 被引量:2
7
作者 汪峰 Thomas M.Devine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00-305,共6页
采用表面增强型拉曼光谱方法原位研究了镍基合金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及其表面生成氧化膜。Ni-5Cr-8Fe表面氧化膜的拉曼光谱存在三个拉曼峰,位于540cm-1,610cm-1和670cm-1。610cm-1峰的出现表明了氧化膜中存在Cr2O3。540cm-1峰... 采用表面增强型拉曼光谱方法原位研究了镍基合金在高温高压水环境中的腐蚀行为及其表面生成氧化膜。Ni-5Cr-8Fe表面氧化膜的拉曼光谱存在三个拉曼峰,位于540cm-1,610cm-1和670cm-1。610cm-1峰的出现表明了氧化膜中存在Cr2O3。540cm-1峰则说明氧化膜中含有Cr2O3或NiO或两者的混合物。670cm-1峰对应于FeCr2O4尖晶石的生成。Ni-10Cr-8Fe的表面氧化膜由Cr2O3、FeCr2O4构成,可能含有一定的NiO。Ni-10Cr和Ni-20Cr的表面氧化膜主要为Cr2O3,没有发现尖晶石相的存在。随着合金中铬含量的增加,表面氧化膜中Cr2O3的含量增加,NiO成分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高压水 镍基合金 表面氧化膜 原位表面增强型拉曼光谱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钴基高温合金表面电弧离子镀NiCrAlY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能 被引量:4
8
作者 周宏明 易丹青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54-58,61,共6页
采用电弧离子镀在钴基高温合金K640基体上制备了NiCrAlY涂层,并进行了真空退火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技术对涂层的相结构和基体及涂层在1 000℃下的抗循环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态涂层主要由γ-Ni、γ... 采用电弧离子镀在钴基高温合金K640基体上制备了NiCrAlY涂层,并进行了真空退火处理。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等技术对涂层的相结构和基体及涂层在1 000℃下的抗循环氧化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沉积态涂层主要由γ-Ni、γ′-AlNi3和β-Ni Al等物相组成,元素分布均匀;涂层真空退火后衍射峰尖锐,晶粒明显长大,主要由γ-Ni、γ′-AlNi3、β-Ni Al和α-Cr以及极少量的Cr23C6组成。涂层在循环氧化过程中形成Al2O3保护膜,经过100次循环后Al2O3氧化膜仍然完好。真空退火可使溅射涂层表面较早生成保护性能良好的α-Al2O3氧化膜,提高了涂层的抗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弧离子镀 NICRALY涂层 循环氧化 表面氧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轻金属表面硬质氧化膜层的制备
9
作者 谭奇贤 《电镀与精饰》 CAS 2002年第6期36-36,共1页
关键词 轻金属 表面硬质氧化 制备 发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锑化镓的光助微刻蚀及其表面氧化物的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曹阳 陆寿蕴 李爱珍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224-228,共5页
用电化学和光电化学方法研究锑化镓表面的腐蚀以及锑化镓表面氧化膜的生成和溶解.锑化镓电极在一定电势下生成的氧化腹,用俄歇能谱证明,其主要成分为难溶的氧化锑,此氧化膜的存在抑制了锑化镓的进一步腐蚀,同时亦使锑化镓的半导体... 用电化学和光电化学方法研究锑化镓表面的腐蚀以及锑化镓表面氧化膜的生成和溶解.锑化镓电极在一定电势下生成的氧化腹,用俄歇能谱证明,其主要成分为难溶的氧化锑,此氧化膜的存在抑制了锑化镓的进一步腐蚀,同时亦使锑化镓的半导体光电化学性能大为减弱.通过激光微刻蚀及电子显微镜的观察,在刻蚀剂中添加酒石酸、柠檬酸和氢氟酸等试剂,可使刻蚀图形得到改善.实验研究了锑化镓的平带电势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电化学 光助微刻蚀 锑化镓 表面氧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扫描微电极法原位测量2024Al合金表面微区Cl^-浓度分布 被引量:5
11
作者 林玉华 邵敏华 +3 位作者 胡融刚 李彦 杜荣归 林昌健 《电化学》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80-286,共7页
应用自研制扫描微电极测量系统和扫描微Ag/AgCl复合电极 ,原位测量含Cl- 溶液中 ,2 0 2 4Al合金在其局部腐蚀发生发展过程中金属 /溶液界面微区Cl- 离子的浓度分布 ,考察金属 /溶液界面微区Cl- 浓度分布对Al合金表面局部腐蚀行为的影响 ... 应用自研制扫描微电极测量系统和扫描微Ag/AgCl复合电极 ,原位测量含Cl- 溶液中 ,2 0 2 4Al合金在其局部腐蚀发生发展过程中金属 /溶液界面微区Cl- 离子的浓度分布 ,考察金属 /溶液界面微区Cl- 浓度分布对Al合金表面局部腐蚀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 ,扫描Ag/AgCl探针可实时跟踪腐蚀过程中金属表面氯离子浓度分布的动态行为 .当 2 0 2 4Al合金浸渍于含Cl- 溶液中 ,Cl- 离子在Al合金 /溶液界面呈不均匀分布 ,Cl- 主要在第 2相颗粒和铝基交界区域发生优先吸附和累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电极法 原位测量 2024Al合金 表面氧化膜 Cl^- 浓度分布 电化学 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合金表面处理对AM60/A390液固扩散连接界面组织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徐光晨 陈翌庆 +1 位作者 Alan LUO Anil.K.SACHDEV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855-862,共8页
利用压铸工艺将液态镁和固态铝液-固复合是镁/铝异种材料连接的新工艺,进行铝合金表面氧化膜去除工艺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自制的液固双金属复合装置将液态镁合金AM60与处理后的固态铝合金A390进行液固复合。研究铝合金表面处理对液... 利用压铸工艺将液态镁和固态铝液-固复合是镁/铝异种材料连接的新工艺,进行铝合金表面氧化膜去除工艺的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利用自制的液固双金属复合装置将液态镁合金AM60与处理后的固态铝合金A390进行液固复合。研究铝合金表面处理对液态AM60/固态A390液固复合工艺的影响,分析研究复合试样界面的组织和性能。结果表明:采用铝合金表面处理工艺能有效地去除A390铝合金表面的氧化膜,同时在其表面形成一层含La2O3的包覆层。包覆层一方面可保护铝合金表面,避免再次被氧化;另一方面包覆层中的La2O3又可以改善液态AM60/固态A390复合界面的组织,提高界面结合强度。AM60/A390的液固复合界面的抗剪强度最高可达78.4 MPa。经过固溶处理之后,可将强度提高到84 MP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铝合金 表面氧化膜 LA2O3 AM60 A390复合 液固扩散焊接 界面组织 LA2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Nb-Cr基涂层的微观结构及初期氧化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月巧 李伟洲 +2 位作者 刘会群 易丹青 Albano CAVALEIR0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3171-3178,共8页
由磁控溅射技术沉积Nb-Cr、Nb-Cr-Al和Al/Nb-Cr 3种涂层,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初期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b-Cr涂层呈柱状结构,含Cr2Nb相;Nb-Cr-Al涂层为含非晶组织的柱状结构;Al/Nb-Cr复合涂层的内层保留了Nb-Cr的柱状结构,外层无... 由磁控溅射技术沉积Nb-Cr、Nb-Cr-Al和Al/Nb-Cr 3种涂层,对涂层的微观结构和初期抗氧化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Nb-Cr涂层呈柱状结构,含Cr2Nb相;Nb-Cr-Al涂层为含非晶组织的柱状结构;Al/Nb-Cr复合涂层的内层保留了Nb-Cr的柱状结构,外层无明显特征,涂层包含面心立方(FCC)Al、Cr2Nb和NbAl3等相。在1 200℃氧化60 min后,3种涂层显示出不同的氧化增质方式及生成了性质各异的氧化产物:Nb-Cr涂层呈抛物线方式增质,表面产物为Cr2O3和CrNbO4多孔混合氧化物;Nb-Cr-Al涂层表现出近线性的氧化增质,表面生成以Cr2O3和CrNbO4为外层、Al2O3为内层的复合氧化物层,氧化膜中有裂纹和脱落,涂层主体呈多孔结构;Al/Nb-Cr复合涂层氧化增质轻微,表面膜以Al2O3为主、连续且致密,涂层中保持高Cr含量,Al/Nb-Cr涂层有较强的抗氧化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b-Cr基涂层 微观结构 高温氧化 表面氧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T225NG钛合金氢脆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徐济进 严铿 +1 位作者 朱政强 陈立功 《中国机械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1期1018-1020,1025,共4页
通过渗氢试样的常温力学性能试验和双悬臂梁试样在高温高压高纯水中的腐蚀试验来研究T225NG钛合金的氢脆行为。研究结果表明:T225NG钛合金在空气和高温高压高纯水的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抗氢脆性能; T225NG 钛合金的氢脆属于氢化物脆性,这... 通过渗氢试样的常温力学性能试验和双悬臂梁试样在高温高压高纯水中的腐蚀试验来研究T225NG钛合金的氢脆行为。研究结果表明:T225NG钛合金在空气和高温高压高纯水的环境下具有良好的抗氢脆性能; T225NG 钛合金的氢脆属于氢化物脆性,这是由于T225NG钛合金中渗入的氢导致氢化物的析出引起的;T225NG钛合金表面氧化膜对它优良的抗氢脆性能起了决定性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 氢脆 氢化物 表面氧化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锌铝合金软钎剂的研究及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徐维普 吴毅雄 刘秀忠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1-62,75,共3页
 研制了多种有机和无机软钎剂,对各钎剂进行了对比实验,确定了适合锌铝合金钎焊的无机软钎剂。对该钎剂进行了不挥发物含量、腐蚀率试验。结果表明:ZnCl2 NH4Cl KF钎剂可以有效去除锌铝合金表面氧化膜和钎焊过程中形成的氧化物;促进钎...  研制了多种有机和无机软钎剂,对各钎剂进行了对比实验,确定了适合锌铝合金钎焊的无机软钎剂。对该钎剂进行了不挥发物含量、腐蚀率试验。结果表明:ZnCl2 NH4Cl KF钎剂可以有效去除锌铝合金表面氧化膜和钎焊过程中形成的氧化物;促进钎料的润湿;钎剂残渣的腐蚀性小,残余少且清除容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铝合金 软钎剂 钎焊 表面氧化膜 效果 腐蚀性试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CrNi3MoW穿孔顶头组织分析 被引量:3
16
作者 李琼 曹家龙 +2 位作者 陈玉强 敬华 郝胜川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4-76,共3页
对20CrNi3MoW钢穿孔顶头的显微组织和硬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顶头原始组织为粒状贝氏体组织,同时夹杂部分隐针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经正火处理后顶头组织改善,性能提升。顶头表面氧化膜应均匀、致密,因此应合理控制氧化条件,得到... 对20CrNi3MoW钢穿孔顶头的显微组织和硬度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顶头原始组织为粒状贝氏体组织,同时夹杂部分隐针马氏体和残余奥氏体;经正火处理后顶头组织改善,性能提升。顶头表面氧化膜应均匀、致密,因此应合理控制氧化条件,得到尽可能多的FeO层。最后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改进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CrNi3MoW钢 穿孔顶头 显微组织 表面氧化膜 硬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铝与硫酸铜反应异常实验探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陈磊磊 蔡晶 《化学教学》 CAS 2009年第6期27-28,共2页
苏教版《实验化学》选修模块在专题2中设置了一个比较新的实验——“铝表面氧化膜的实验探究”,其中一个实验为“取三小块铝片,将其中两块铝片分别用砂纸擦去表面的氧化膜。
关键词 实验探究 铝片 硫酸铜 表面氧化膜 异常 反应 《实验化学》 苏教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冷喷涂固态颗粒沉积中颗粒间结合形成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16
18
作者 葛益 雒晓涛 李长久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0-67,89,共9页
就目前主流的冷喷涂颗粒结合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评述,为冷喷涂沉积体性能的调控和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分别就经典的颗粒界面绝热剪切失稳结合机理,颗粒界面应力波释放诱导材料射流形成结合机理,以及高速碰撞诱导颗粒表面氧化膜破... 就目前主流的冷喷涂颗粒结合形成机理进行了系统总结和评述,为冷喷涂沉积体性能的调控和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分别就经典的颗粒界面绝热剪切失稳结合机理,颗粒界面应力波释放诱导材料射流形成结合机理,以及高速碰撞诱导颗粒表面氧化膜破碎、新鲜金属接触结合机理的基本概念、原理、特点进行了概括总结。通过大量系统文献的调研,指出现有理论目前存在的相悖和不足之处,并简要分析了现有颗粒间结合形成理论对冷喷涂沉积体质量调控方面的指导意义。最后基于现有研究的不足,对冷喷涂颗粒界面结合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喷涂 临界速度 结合形成机制 绝热剪切失稳 颗粒界面材料射流形成 颗粒表面氧化膜破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以聚磷腈为电解质的锂/空气电池 被引量:4
19
作者 刘典英 刘景东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82-84,共3页
以复配高氯酸锂的聚磷腈电解质涂覆锂阳极,制备了结构分别为Li|聚磷腈电解质|含水凝胶|石墨(结构①)、Li|聚磷腈电解质|蒙脱石|含水凝胶|石墨(结构②)及Li|聚磷腈电解质|蒙脱石|石墨(结构③)的锂/空气电池。结构②的电池以0.1 mA/cm2恒... 以复配高氯酸锂的聚磷腈电解质涂覆锂阳极,制备了结构分别为Li|聚磷腈电解质|含水凝胶|石墨(结构①)、Li|聚磷腈电解质|蒙脱石|含水凝胶|石墨(结构②)及Li|聚磷腈电解质|蒙脱石|石墨(结构③)的锂/空气电池。结构②的电池以0.1 mA/cm2恒流放电,可放电60 h,放电比容量达400 mAh/g(以锂片计)。在放电过程中,锂表面的氧化膜先增厚,再变薄,又增厚,在放电结束时,膜厚可达一定值,其中结构②的电池的膜最薄,为0.127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空气电池 表面氧化膜 聚磷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硝酸根对颗粒状铁降解三氯乙烯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
20
作者 Qiong LU Lai GUI Robert W. GILLHAM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U04期176-183,共8页
为研究硝酸根对颗粒状铁降解三氯乙烯的影响,进行了柱实验和相应的反应铁腐蚀电位测定。在硝酸根离子存在条件下,铁的腐蚀电位相应升高,系统条件也因之发生变化,导致钝性的铁氧化物在铁表面生成。因而,三氯乙烯和硝酸根离子降解速率明... 为研究硝酸根对颗粒状铁降解三氯乙烯的影响,进行了柱实验和相应的反应铁腐蚀电位测定。在硝酸根离子存在条件下,铁的腐蚀电位相应升高,系统条件也因之发生变化,导致钝性的铁氧化物在铁表面生成。因而,三氯乙烯和硝酸根离子降解速率明显减小, 并且降解速率减小的程度与硝酸根离子的浓度成比例。当污染液流过反应柱时,硝酸根离子与铁反应, 被还原为氨根离子。该反应造成硝酸根离子的浓度梯度,使钝化区在柱中上移,从而影响了三氯乙烯的降解曲线。与三氯乙烯单独与铁反应相比,当含4 7 mg/L硝酸根的三氯乙烯溶液流经反应柱170 孔隙体积后,降解50% 三氯乙烯所需的时间(t50) 从小于4 h增加到大于10 h;而当三氯乙烯溶液中加入100 mg/L硝酸根离子,仅17 孔隙体积溶液流经反应柱后,三氯乙烯降解t50就已大于14 h。研究结果表明,由于硝酸根离子对铁的腐蚀电位和铁表面氧化膜的不利作用,在处理靶污染物为高浓度硝酸根离子和三氯乙烯共同污染的地下水时,铁渗透反应隔栅不是最佳选择。如果靶污染物中硝酸根离子浓度比较低,则在设计铁隔栅时应考虑到硝酸根离子造成的不利因素,相应增加铁墙的厚度,从而确保三氯乙烯的降解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氯乙烯 颗粒状 硝酸根离子 降解速率 孔隙体积 表面氧化膜 反应柱 电位测定 存在条件 发生变化 表面生成 氧化 浓度梯度 研究结果 腐蚀电位 不利因素 降解效果 污染物 液流 钝化区 离子对 地下水 浓度比 减小 隔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