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前后细胞表面标记物CD3、CD4、CD44、CD62L的变化 被引量:6
1
作者 李艳春 赵丽娜 +1 位作者 张献宇 乔红梅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607-1609,共3页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后,细胞表面标记物CD3、CD4、CD44、CD62L的变化。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小鼠脾脏淋巴细胞,37℃细胞孵箱中体外培养3 d后,向细胞中加入流式抗体Mouse CD3e PE-CY7、Mouse CD4FITC、Mouse CD44 PE... 目的:探讨体外培养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后,细胞表面标记物CD3、CD4、CD44、CD62L的变化。方法: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小鼠脾脏淋巴细胞,37℃细胞孵箱中体外培养3 d后,向细胞中加入流式抗体Mouse CD3e PE-CY7、Mouse CD4FITC、Mouse CD44 PE、Mouse CD62L APC,同时设阴性对照,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CD3、CD4、CD44、CD62L的水平。结果: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离后直接做流式检测,CD3^+CD4^+细胞占19.09%,其中98.61%的细胞为CD44^+,68.71%为CD62L^+。体外培养后CD3^+CD4^+细胞占8.96%,其中71.82%为CD44^+,11.27%为CD62L^+。哮喘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离后直接做流式检测,CD3^+CD4^+细胞占20.33%,其中97.72%的细胞为CD44^+,75.74%为CD62L^+。体外培养后CD3^+CD4^+细胞占7.2%,CD44阳性细胞占58.21%,CD62L阳性细胞仅占2.77%。结论:小鼠脾脏淋巴细胞体外培养后,细胞表面标记物CD44和CD62L发生巨大变化,CD62L呈现明显下调趋势,接近消失,CD44也有下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标记物 小鼠 淋巴细胞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细菌感染时新生儿CD4^+T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建幸 李玉峰 +2 位作者 朱晓东 沈铮 陈同辛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3年第B10期9-11,120,共4页
目的 研究新生儿CD4^+T细胞在细菌感染时的作用及作为临床应用感染性证据的可能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单克隆抗体,分别测定19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和17例细菌感染足月新生儿治疗前后其CD4^+T细胞表面的白介素-2受体α链(CD25)、β链(CD1... 目的 研究新生儿CD4^+T细胞在细菌感染时的作用及作为临床应用感染性证据的可能性。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和单克隆抗体,分别测定19例正常足月新生儿和17例细菌感染足月新生儿治疗前后其CD4^+T细胞表面的白介素-2受体α链(CD25)、β链(CD122)、γ链(CD132)和CD154的表达情况。结果 CD25、CD122、CD132和CD154在正常新生儿CD4^+T细胞上的表达较低,分别为(3.84±3.61)%、(0.74±0.53)%、(12.70±8.54)%和(1.08±1.04)%,其在细菌感染组新生儿CD4^+T细胞上的表达分别为(9.89±9.66)%、(5.79±11.14)%、(21.78±11.34)%和(6.69±7.87)%,较正常新生儿组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前后均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 正常新生儿CD4^+T细胞的CD25、CD122、CD132和CD154表达较低,在细菌感染时表达上调,可作为新生儿细菌感染诊断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感染 新生儿 CD4^+T细胞 表面标记物 表达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鞘氨醇-1-磷酸对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增殖及表面标记物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赵宏伟 怡荣 +3 位作者 那仁格日勒 高锦 陈曦 阿拉坦高勒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69-476,共8页
鞘氨醇-1-磷酸(sphingosine-1-phosphate,S1P)是一种脂质信号分子,与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等有密切关系.本研究发现,S1P促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增殖,但目前关于其作用信号通路及... 鞘氨醇-1-磷酸(sphingosine-1-phosphate,S1P)是一种脂质信号分子,与细胞增殖、凋亡和迁移等有密切关系.本研究发现,S1P促进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增殖,但目前关于其作用信号通路及S1P对hUC-MSCs表面标记表达的影响尚不十分清楚.Real-time PCR检测hUC-MSCs中S1P受体mRNA表达情况,发现在hUC-MSCs中优势表达S1PR1-3,而S1PR4、S1PR5的表达很少.MTT法检测S1PR1/3拮抗剂VPC23019、S1PR2拮抗剂JTE013、S1PR3拮抗剂CAY10444、Gi蛋白抑制剂PTX和ERK抑制剂PD98059对S1P诱导hUC-MSCs增殖的影响.结果显示,VPC23019完全抑制S1P诱导的hUC-MSCs增殖,JTE013对此没有明显影响,CAY10444部分抑制S1P诱导的hUC-MSCs增殖,PTX、PD98059完全抑制S1P诱导hUC-MSCs增殖.进一步用Western印迹检测ERK1/2磷酸化水平揭示,S1P通过促进ERK1/2磷酸化进而促进hUC-MSCs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发现,S1P对hUC-MSCs表面标记物(CD45、CD34、CD90、CD29、CD105、CD44、CD73、CD71)表达没有明显影响.本研究证明,S1P通过S1PR1/3、Gi偶联蛋白及ERK1/2信号通路促进hUC-MSCs增殖,而对hUC-MSCs表面标记物表达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鞘氨醇-1-磷酸受体 人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增殖 细胞表面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牙周韧带细胞的表型分化及其表面标记物 被引量:3
4
作者 峰煜 周彬 +1 位作者 王贻宁 施斌 《国外医学(口腔医学分册)》 2003年第4期280-282,共3页
体外培养的未经克隆化的牙周韧带细胞是具有多种细胞表型的细胞群。按照细胞的分化潜能,可分为成纤维细胞表型和成骨样细胞表型。其中,成骨样细胞表型又可分为成牙骨质细胞表型和成骨细胞表型。笔者就牙周韧带细胞不同细胞表型的表面标... 体外培养的未经克隆化的牙周韧带细胞是具有多种细胞表型的细胞群。按照细胞的分化潜能,可分为成纤维细胞表型和成骨样细胞表型。其中,成骨样细胞表型又可分为成牙骨质细胞表型和成骨细胞表型。笔者就牙周韧带细胞不同细胞表型的表面标记物(surface marker)、表型分化的影响因素以及细胞克隆在表型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韧带细胞 表型分化 表面标记物 调控机制 细胞克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云南半细毛羊毛囊干细胞表面标记物的鉴定 被引量:3
5
作者 李东江 权国波 +2 位作者 杨红远 吕春荣 洪琼花 《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CAS 2014年第1期5-7,共3页
设计8对引物(CK14、CK15、CK19、CD34、CD271、CD200、nestin和β1),分别扩增云南半细毛羊成纤维细胞和毛囊干细胞表面标记物。结果表明:在成纤维细胞中CK19和β1表现为阳性,而在毛囊干细胞中CK14、CK19和β1表现为阳性,其他标记物的表... 设计8对引物(CK14、CK15、CK19、CD34、CD271、CD200、nestin和β1),分别扩增云南半细毛羊成纤维细胞和毛囊干细胞表面标记物。结果表明:在成纤维细胞中CK19和β1表现为阳性,而在毛囊干细胞中CK14、CK19和β1表现为阳性,其他标记物的表达都为阴性。因此,CK14可以作为鉴定云南半细毛羊毛囊干细胞的表面标记物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半细毛羊 毛囊干细胞 表面标记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上皮细胞中有效表面标记物的筛选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燕琴 王易之 智宇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77-82,共6页
动物上皮细胞容易被多种病毒感染,上皮细胞表面标记物的检测可以作为表征上皮细胞状态的一种手段,但是大多数上皮细胞表面标记物也会在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中表达。为了选择高效、独特的上皮标记物,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 动物上皮细胞容易被多种病毒感染,上皮细胞表面标记物的检测可以作为表征上皮细胞状态的一种手段,但是大多数上皮细胞表面标记物也会在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中表达。为了选择高效、独特的上皮标记物,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在牛肾上皮细胞(KE)、舌上皮细胞(TE)、甲状腺上皮细胞(TYE)以及A549细胞和SW480细胞中,检测了AE3(basic cytokeratin)、AE5(CK3/2p)、CK7、LH1(CK1/10)、EMA(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DesmoplakinⅠ/Ⅱ(DSPⅠ/Ⅱ)、E-cadherin和ZO1(zona occludens-1)等8种上皮标记物的表达。结果显示,与阴性对照相比,AE3、AE5、CK7、EMA及DSPⅠ/Ⅱ在上皮细胞和上皮细胞来源的A549、SW480肿瘤细胞中表达良好;E-cadherin仅在上皮细胞中表达;LH1(CK1/10)和ZO1在所有被检测的细胞中都没有表达。结果表明,AE3、AE5、CK7、EMA及DSPⅠ/Ⅱ可以作为有效的上皮细胞及上皮来源的肿瘤细胞标记物,E-cadherin可以作为特异性的上皮细胞标记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皮细胞 肿瘤细胞 表面标记物 间接免疫荧光 细胞角蛋白 细胞紧密连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鱼油组分共轭亚油酸抑制肺腺癌干细胞成瘤的体内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胡振东 尹荣 +1 位作者 许林 李宁 《肠外与肠内营养》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301-304,308,共5页
目的:建立肺腺癌干细胞荷瘤动物模型,体内验证鱼油组分共轭亚油酸(CLA)抑制肺腺癌增殖及转移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新霉素和克隆挑选技术分别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A549和SPC-A-1细胞株,体外培养富集干细胞微球,建立肺... 目的:建立肺腺癌干细胞荷瘤动物模型,体内验证鱼油组分共轭亚油酸(CLA)抑制肺腺癌增殖及转移的作用和分子机制。方法:采用新霉素和克隆挑选技术分别建立稳定表达绿色荧光蛋白(GFP)的A549和SPC-A-1细胞株,体外培养富集干细胞微球,建立肺癌干细胞原位荷瘤裸鼠模型,腹腔注射给予不同组分c9t11-CLA、t10c12-CLA和混合组,定期检测裸鼠体重和肿瘤质量,研究终点采用小动物活体荧光成像技术分别观察肿瘤的转移情况。采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肿瘤组织COX-2、CXCR4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实验终点各组原发肿瘤重量,A549混合治疗组比各单药治疗组肿瘤质量显著降低(P<0.001),而各CLA单药治疗组比,A549 control组肿瘤质量显著降低(P<0.01),与SPC-A-1组结果相似。各组肿瘤转移情况:在动物活体荧光成像系统下,A549CSC和SPC-A-1 CSC空白对照组出现了全身多处转移;经c9,t11-CLA、t10,c12-CLA治疗显著减少转移位置和比率;而混合治疗组减少尤为明显。Western blotting检测OCT4、COX-2、CXCR4蛋白表达水平。在A549肺腺癌干细胞组,c9t11-CLA、t10c12-CLA均不同程度地抑制OCT4、COX-2、CXCR4蛋白,混合治疗组抑制作用最强。在SPC-A-1肺腺癌干细胞组结果类似。结论:c9,t11-CLA、t10,c12-CLA及其混合物能明显抑制肺腺癌干细胞荷瘤裸鼠原发肿瘤和转移灶的生长;CLA组分能明显抑制肿瘤组织OCT4、COX-2和CXCR4蛋白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组分共轭亚油酸 肺腺癌干细胞 表面标记物 增殖 迁移 荷瘤裸鼠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角膜缘干细胞识别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8
作者 张丹凤 庄铭忠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4-326,共3页
角膜干细胞存在于角巩膜缘被人们所认识已有20年了[1]。随着对角膜缘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对角膜的完整性及功能至关重要。正常情况下角膜缘干细胞具有上皮屏障的作用,能阻止结膜上皮及血管向角膜内生长。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将导致各... 角膜干细胞存在于角巩膜缘被人们所认识已有20年了[1]。随着对角膜缘干细胞研究的深入,发现其对角膜的完整性及功能至关重要。正常情况下角膜缘干细胞具有上皮屏障的作用,能阻止结膜上皮及血管向角膜内生长。角膜缘干细胞缺乏将导致各种眼表功能异常。角膜缘干细胞的定位和分离,对临床上应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各种眼表异常具有重要意义。就国内外对角膜缘干细胞识别的研究做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缘干细胞 表面标记物 眼表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复方鳖甲软肝片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被引量:1
9
作者 郭丽华 祖亚洁 曹卫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45-345,共1页
关键词 复方鳖甲软肝片 慢性乙型肝炎 表面标记物 冬虫夏草 中药组成 扶正祛邪 活血化瘀 治疗作用 慢性肝炎 肝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牛间充质干细胞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王姝妤 叶紫芸 王春生 《草食家畜》 2021年第5期1-8,共8页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成体多能干细胞,其自我更新、长时间增殖、免疫调节和多谱系分化等特性为人类和动物诸多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在各种干细胞类型中,间充质干细胞由于来源广泛、易于获取以及在特... 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是一种成体多能干细胞,其自我更新、长时间增殖、免疫调节和多谱系分化等特性为人类和动物诸多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道路。在各种干细胞类型中,间充质干细胞由于来源广泛、易于获取以及在特定培养条件下仍然具有分化为各胚层细胞的能力而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家畜特别是牛的间充质干细胞研究取得了进展,对牛间充质干细胞的来源、培养条件以及实际应用都有了长足进展。但是,依旧存在间充质干细胞来源狭窄,传代次数有限,分化潜能有争议,实验数据不足导致相关机制不明晰等问题。提出了拓展充质干细胞来源、优化培养条件、增加资助力度和临床试验等建议。旨在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充质干细胞 培养条件 表面标记物 分化潜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白来航鸡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的比较研究
11
作者 秦欣欣 滕文熙 +5 位作者 张翔 杨雅淋 胡玉娜 王东羽 芮磊 李赞东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3928-3938,共11页
【目的】以禽类间充质干细胞(MSCs)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来源MSCs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及其临床应用潜力。【方法】培养白来航鸡4种不同组织器官骨髓(BM)、脂肪(AT)、脐带(UC)和脾脏(S)衍生的MSCs,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表面标... 【目的】以禽类间充质干细胞(MSCs)为研究对象,探讨不同来源MSCs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及其临床应用潜力。【方法】培养白来航鸡4种不同组织器官骨髓(BM)、脂肪(AT)、脐带(UC)和脾脏(S)衍生的MSCs,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细胞表面标记物的表达,采用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种群倍增时间变化,利用噻唑蓝细胞毒性检测法(MTT)确定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DF-1)对不同来源MSCs的细胞毒性,并选用细胞小室检测MSCs体外迁移情况,通过蛋白质印迹法方法确定MSCs体外迁移影响因素,最后选用成骨分化和成脂分化观察不同来源MSCs的体外分化情况。【结果】不同来源的MSCs细胞形态基本一致;细胞表面标记物CD 29、CD 44、CD 71、CD 90和CD 105等基因呈阳性表达;不同来源的MSCs表面标记物的相对表达量不同,CD 29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基本相同,CD 44基因在AT-MSCs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BM-MSCs(P<0.05),CD 71基因在UC-MSCs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BM-MSCs(P<0.05),CD90基因在UC-MSCs和S-MSCs中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低于BM-MSCs(P<0.01);CD 105基因在S-MSCs中的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BM-MSCs(P<0.05)。4种来源MSCs均有较好的体外生长潜力,其中S-MSCs生产潜伏期最长(40 h)。4种来源MSCs均具有较强的体外迁移能力,S-MSCs中CXC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的低表达可能是导致其体外迁移效率较低的原因。4种来源的MSCs均具有体外成骨分化和成脂分化能力,其中BM-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较强,S-MSCs的成脂分化能力较强。【结论】白来航鸡4种来源的组织器官均可衍生出MSCs,且均具有良好的体外增殖、体外迁移及体外分化能力。4种MSCs的生物学特性存在差异,具有不同的临床应用潜能,BM-MSCs的综合性能较优,S-MSCs的脂肪诱导分化方面优势明显。本研究加强了对禽类MSCs的了解,对MSCs治疗禽类相关疾病的研究及珍稀禽类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来航鸡 间充质干细胞 表面标记物 细胞分化 细胞迁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头颈部肿瘤嗜神经侵袭的分子通路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张剑飞 贾俊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A10期2014-2015,共2页
关键词 头颈部肿瘤 表面标记物 程序性细胞死亡 轴索 invasion 特异性 深入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