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汉代“华仓”瓦当表面析出物的分析研究
1
作者 荆海燕 郑丽珍 +1 位作者 白璐 蔡淋 《文物保护与考古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3-71,共9页
陶质文物表面析出物中含有机酸盐的现象在国内鲜有报道。本研究采用离子色谱仪(IC)、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化显微红外光谱仪(FTIR)、超景深显微镜(DM)对一件馆藏汉代“华仓”瓦当表面析出物进行... 陶质文物表面析出物中含有机酸盐的现象在国内鲜有报道。本研究采用离子色谱仪(IC)、扫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SEM-EDS)、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变化显微红外光谱仪(FTIR)、超景深显微镜(DM)对一件馆藏汉代“华仓”瓦当表面析出物进行了表征和检测。结果表明,瓦当表面析出物主要由少量的二水硫酸钙和大量有机酸钙盐[Ca_(3)(CH_(3)COO)_(3)Cl(NO_(3))_(2)·6H_(2)O]组成,两种盐的形成与瓦当的制作过程、埋藏环境和灰尘有关,有机酸盐的形成还与馆藏环境中的乙酸有关。这种析出物不仅影响瓦当表面的真实文物信息,还会进一步腐蚀瓦当本体,建议从展柜中取出瓦当进行脱盐处理,存放在无酸的环境中。本检测分析为这件瓦当的保护修复方案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也为类似文物样品的分析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当 表面析出 有机酸 分析检测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iPP/POE共混物注塑件中POE表面析出机理
2
作者 彭莉 刘正英 杨伟 《塑料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31-137,154,共8页
等规聚丙烯(iPP)与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共混物注塑件中,POE相向表面析出的驱动力及影响因素尚未有定论。为此,以4种相对分子质量的iPP和POE8137的共混物注塑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形貌表征技术、广角X射... 等规聚丙烯(iPP)与乙烯-辛烯共聚物(POE)共混物注塑件中,POE相向表面析出的驱动力及影响因素尚未有定论。为此,以4种相对分子质量的iPP和POE8137的共混物注塑样品为研究对象,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原子力显微镜等形貌表征技术、广角X射线衍射、小角X射线散射等晶体结构表征技术及动态力学分析研究了150℃温度下退火过程中POE的析出行为与影响因素。研究表明,短时间高温退火时,POE的析出程度与基体树脂iPP的分子量有明显关系:即iPP的分子量越高,iPP/POE样品退火后POE的析出程度越高,推测POE的析出机制类似于非晶共混薄膜体系中的表面偏析效应。退火0~4 h时,iPP在该温度下退火发生结构重构,结晶度提高,非晶区平均厚度增加,非晶区的分子链活动性增强,这些因素均有利于促进POE相的析出。退火4 h后,iPP晶体结构重构完成,POE仍继续发生向析出,进一步说明POE的析出机制是表面偏析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规聚丙烯/乙烯-辛烯共聚物共混物 表面析出 结构重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BaCeO_(3)修饰La_(0.6)Sr0.4Co_(0.2)Fe_(0.8)O_(3-δ)纳米结构阴极的耐铬毒化性能研究
3
作者 艾娜 《陶瓷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6-373,共8页
金属连接体产生的含铬蒸气使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阴极性能发生快速衰减,是SOFC电堆的主要衰减机制之一。通过在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LSCF)阴极上修饰Ba CeO_(3)(BCO)纳米颗粒,有效提高了阴极的电催化活性... 金属连接体产生的含铬蒸气使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的阴极性能发生快速衰减,是SOFC电堆的主要衰减机制之一。通过在La_(0.6)Sr_(0.4)Co_(0.2)Fe_(0.8)O_(3-δ)(LSCF)阴极上修饰Ba CeO_(3)(BCO)纳米颗粒,有效提高了阴极的电催化活性和在加速铬中毒条件下的运行稳定性。BCO颗粒既能抑制LSCF表面Sr偏析,又能优先与连接体表面的Cr_(2)O_(3)发生反应,在电极表面生成导电的BaCrO_(4)阻挡层,隔绝了阴极与连接体的直接接触,避免了SrCrO_(4)的生成。这两个因素的协同作用显著增强了BCO-LSCF阴极的耐铬毒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 铬中毒 LSCF Sr表面析出 浸渍BaCeO3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潜势氡浓度测量系统用户界面设计
4
作者 陈颖 赵桂芝 +3 位作者 李志强 刘茹佳 李越 谭军文 《核电子学与探测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73-1076,1081,共5页
土壤潜势氡浓度是指土壤最大饱和氡浓度,可以通过测量土壤浅层氡浓度和土壤表面氡析出率确定。为了便于分析与管理测量数据,并寻求一种更加简便的土壤潜势氡浓度计算方法,基于LabVIEW设计了一款依托于PC机的菜单式用户界面。调试结果表... 土壤潜势氡浓度是指土壤最大饱和氡浓度,可以通过测量土壤浅层氡浓度和土壤表面氡析出率确定。为了便于分析与管理测量数据,并寻求一种更加简便的土壤潜势氡浓度计算方法,基于LabVIEW设计了一款依托于PC机的菜单式用户界面。调试结果表明:该用户界面可以控制土壤潜势氡浓度测量系统的工作状态,读取、显示测量数据并将其保存为可被Excel操作的*.csv文件,还能一键式快速计算土壤潜势氡浓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浅层氡浓度 土壤表面析出 土壤潜势氡浓度 LabVIEW 用户界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土壤潜势氡浓度快速测量方法理论模型的建立与验证 被引量:3
5
作者 彭俊哲 赵桂芝 +4 位作者 肖德涛 傅燕 陈泽广 符适 孙浩 《原子能科学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860-865,共6页
与室内氡水平直接相关的是土壤潜势氡浓度(土壤中潜在的最大氡浓度),其直接测量深度通常需数米,测量非常困难,需探索快速获得土壤潜势氡浓度的方法。本工作通过对土壤氡运移规律的深入研究,建立了一个由土壤浅层氡浓度和土壤表面氡析出... 与室内氡水平直接相关的是土壤潜势氡浓度(土壤中潜在的最大氡浓度),其直接测量深度通常需数米,测量非常困难,需探索快速获得土壤潜势氡浓度的方法。本工作通过对土壤氡运移规律的深入研究,建立了一个由土壤浅层氡浓度和土壤表面氡析出率确定土壤潜势氡浓度(双源法)的理论模型,并加以实验验证。实验证明了该理论模型的可靠性。该理论模型的建立为土壤潜势氡浓度快速测量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潜势氡浓度 土壤浅层氡浓度 土壤表面析出 双源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