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采用表面更新模型与微观涡流模型制备MgAl-CO_3 LDHs纳米颗粒
1
作者 阙永生 杨辉 +2 位作者 汪海风 吴春春 潘崇根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813-818,共6页
将与质量传递有关的表面更新模型(surface renewal model)与微观涡流模型(eddy cell model)引入到纳米材料的制备中,并通过自制两级反应器成功制备出粒径较小、结晶度较高的MgAlCO3LDHs纳米颗粒。采用XRD、TEM、SEM、AFM、激光粒度仪对... 将与质量传递有关的表面更新模型(surface renewal model)与微观涡流模型(eddy cell model)引入到纳米材料的制备中,并通过自制两级反应器成功制备出粒径较小、结晶度较高的MgAlCO3LDHs纳米颗粒。采用XRD、TEM、SEM、AFM、激光粒度仪对纳米颗粒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充气基本不影响MgAl-CO3LDHs纳米颗粒的晶体结构,但对颗粒尺寸和均匀性影响较大且能明显提高颗粒形貌的均一性;搅拌速度从300rpm增加到600、900和1200rpm的过程中,粒径逐渐变小,粒径分布逐渐变窄;气流流量由1kPa依次增大至6kPa,平均粒径大小逐渐减小,但减小趋势逐渐变缓;并对相关反应机理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更新模型 微观涡流模型 纳米颗粒 LDH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红外CCD观测海-气热通量的方法研究
2
作者 王岩峰 韩兆辉 官晟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508-514,共7页
海-气热通量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红外成像观测技术成为研究海气交换的重要手段。采用红外CCD技术,在实验室水槽的不同风速条件下开展了系列界面热通量观测研究,采用表面更新模型计算了净热通量,其结果随着风速的... 海-气热通量对于全球气候变化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红外成像观测技术成为研究海气交换的重要手段。采用红外CCD技术,在实验室水槽的不同风速条件下开展了系列界面热通量观测研究,采用表面更新模型计算了净热通量,其结果随着风速的变化呈现同步变化的特征。初步研究结果表明了本方法用于海-气界面热通量观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 海气界面 热通量 表面更新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