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上海教育软件发展有限公..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油酸钠浮选锂辉石的表面晶体化学及各向异性
被引量:
12
1
作者
徐龙华
田佳
+3 位作者
董发勤
巫侯琴
王振
王进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14-2221,共8页
基于锂辉石与绿柱石和长石等铝硅酸盐矿物的表面皆含有活性Al原子,表面晶体化学特性是产生选择性浮选分离的决定性因素,通过不同粒级单矿物浮选实验、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系统研究油酸...
基于锂辉石与绿柱石和长石等铝硅酸盐矿物的表面皆含有活性Al原子,表面晶体化学特性是产生选择性浮选分离的决定性因素,通过不同粒级单矿物浮选实验、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系统研究油酸钠浮选锂辉石的表面晶体化学及各向异性。结果表明:锂辉石浮选回收率随pH增大先增加而后减小,当pH=8.5左右,浮选回收率达到最大值;在一定粒度范围内,粒度越粗,锂辉石浮选回收率越高;锂辉石表面Al质点与油酸钠发生化学吸附作用;锂辉石晶面单位面积的断裂键数以及与油酸钠的相互作用能由大到小依次为(110)、(001),其是导致不同粒级锂辉石浮选行为差异性的根本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辉石
油酸钠
各向异性
表面晶体化学
断裂键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阴离子捕收剂浮选分离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的表面晶体化学
被引量:
10
2
作者
徐龙华
董发勤
+3 位作者
巫侯琴
刘璟
王振
王进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5-270,共6页
铝土矿正浮选实践中,常采用脂肪酸阴离子捕收剂(如油酸)选择性分离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等铝硅酸盐矿物。矿物表面晶体化学特性是产生选择性浮选分离的决定性因素。笔者研究了油酸钠(Na OL)浮选体系中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可浮性,发现一...
铝土矿正浮选实践中,常采用脂肪酸阴离子捕收剂(如油酸)选择性分离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等铝硅酸盐矿物。矿物表面晶体化学特性是产生选择性浮选分离的决定性因素。笔者研究了油酸钠(Na OL)浮选体系中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可浮性,发现一水硬铝石可浮性明显好于高岭石。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矿物表面Al质点与油酸的羧酸基团发生化学吸附作用。借助Materials Studio软件分别计算了2种矿物常见晶面的单位面积断裂键数,并计算了矿物晶面/捕收剂的作用能。计算分析发现,矿物晶面单位面积断裂键数以及与油酸根离子相互作用能大小存在差异,具体为:一水硬铝石(100)>(001)>(010),而高岭石(010)>(110)>(001),而且油酸与一水硬铝石3个晶面的的作用皆强于高岭石。矿物晶体晶面的Al-O断裂键数不同导致油酸作用下高岭石和一水硬铝石的可浮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水硬铝石
高岭石
油酸
表面晶体化学
断裂键
浮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油酸钠浮选锂辉石的表面晶体化学及各向异性
被引量:
12
1
作者
徐龙华
田佳
董发勤
巫侯琴
王振
王进明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中南大学资源与生物工程学院
出处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2214-2221,共8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304162)
四川省教育厅重点项目(16ZA0130)
+1 种基金
四川省科技厅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2016JY0127)
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专职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基金项目(14tdgk03)~~
文摘
基于锂辉石与绿柱石和长石等铝硅酸盐矿物的表面皆含有活性Al原子,表面晶体化学特性是产生选择性浮选分离的决定性因素,通过不同粒级单矿物浮选实验、Zeta电位测试、红外光谱分析、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及分子动力学模拟等方法系统研究油酸钠浮选锂辉石的表面晶体化学及各向异性。结果表明:锂辉石浮选回收率随pH增大先增加而后减小,当pH=8.5左右,浮选回收率达到最大值;在一定粒度范围内,粒度越粗,锂辉石浮选回收率越高;锂辉石表面Al质点与油酸钠发生化学吸附作用;锂辉石晶面单位面积的断裂键数以及与油酸钠的相互作用能由大到小依次为(110)、(001),其是导致不同粒级锂辉石浮选行为差异性的根本原因。
关键词
锂辉石
油酸钠
各向异性
表面晶体化学
断裂键
浮选
Keywords
spodumene
sodium oleate
anisotropy
surface crystal chemistry
broken bond
flotation
分类号
TD923 [矿业工程—选矿]
TD952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阴离子捕收剂浮选分离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的表面晶体化学
被引量:
10
2
作者
徐龙华
董发勤
巫侯琴
刘璟
王振
王进明
机构
西南科技大学固体废物处理与资源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出处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65-270,共6页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51304162)
文摘
铝土矿正浮选实践中,常采用脂肪酸阴离子捕收剂(如油酸)选择性分离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等铝硅酸盐矿物。矿物表面晶体化学特性是产生选择性浮选分离的决定性因素。笔者研究了油酸钠(Na OL)浮选体系中一水硬铝石和高岭石的可浮性,发现一水硬铝石可浮性明显好于高岭石。红外光谱分析表明,矿物表面Al质点与油酸的羧酸基团发生化学吸附作用。借助Materials Studio软件分别计算了2种矿物常见晶面的单位面积断裂键数,并计算了矿物晶面/捕收剂的作用能。计算分析发现,矿物晶面单位面积断裂键数以及与油酸根离子相互作用能大小存在差异,具体为:一水硬铝石(100)>(001)>(010),而高岭石(010)>(110)>(001),而且油酸与一水硬铝石3个晶面的的作用皆强于高岭石。矿物晶体晶面的Al-O断裂键数不同导致油酸作用下高岭石和一水硬铝石的可浮性差异。
关键词
一水硬铝石
高岭石
油酸
表面晶体化学
断裂键
浮选
Keywords
diaspore
kaolinite
oleate
surface crystal chemistry
broken bond
flotation
分类号
P579 [天文地球—矿物学]
TD913 [矿业工程—选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油酸钠浮选锂辉石的表面晶体化学及各向异性
徐龙华
田佳
董发勤
巫侯琴
王振
王进明
《中国有色金属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阴离子捕收剂浮选分离一水硬铝石与高岭石的表面晶体化学
徐龙华
董发勤
巫侯琴
刘璟
王振
王进明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
1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