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弓形虫表面抗原糖蛋白相关序列SRS47D基因的原核表达及蛋白定位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刘辉 米荣升 +7 位作者 贾海燕 王旭 黄燕 张烨华 张晓丽 杨衡 韩先干 陈兆国 《中国动物传染病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7-23,共7页
为表达弓形虫表面抗原糖蛋白相关序列(surface antigen glycoprotein 1-related sequences,SRS47D)并确定其在弓形虫中的定位,本研究将SRS47D基因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Ⅰ,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ColdⅠ-SRS47D,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 为表达弓形虫表面抗原糖蛋白相关序列(surface antigen glycoprotein 1-related sequences,SRS47D)并确定其在弓形虫中的定位,本研究将SRS47D基因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ColdⅠ,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ColdⅠ-SRS47D,转入大肠杆菌BL21(DE3)中,经IPTG诱导后,SDS-PAGE分析重组蛋白表达情况,Western blot分析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利用His柱纯化重组蛋白,免疫新西兰兔,制备抗血清,通过间接ELISA检测血清效价;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蛋白在弓形虫速殖子中的定位。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质粒pColdⅠ-SRS47D,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以包涵体形式表达,表达产物约为55 kDa;重组蛋白能与感染弓形虫的小鼠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免疫兔血清效价达到1∶51 200;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SRS47D蛋白分布在弓形虫速殖子表面,尤其前部和后部表膜。上述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弓形虫SRS47D的特性和功能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刚地弓形虫 表面抗原糖蛋白相关序列 原核表达 定位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堆型艾美耳球虫子孢子表面抗原基因cSZ1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覃宗华 蔡建平 +4 位作者 谢明权 艾哈迈德 彭新宇 魏文康 吴惠贤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0-554,共5页
根据已报道的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acervulina)子孢子表面抗原基因cSZ1的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孢子化12h的E.acervulina广东株卵囊的总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成功克隆了其子孢子表面抗原基因cSZ1(cSZ1(Gd))的cDNA。所克隆cSZ1(... 根据已报道的堆型艾美耳球虫(Eimeriaacervulina)子孢子表面抗原基因cSZ1的cD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孢子化12h的E.acervulina广东株卵囊的总RNA为模板,用RT-PCR方法成功克隆了其子孢子表面抗原基因cSZ1(cSZ1(Gd))的cDNA。所克隆cSZ1(Gd)的cDNA全长940bp,其中第3~512位是其阅读框架,共编码170个氨基酸,两端为非编码区。与已报道的cSZ1基因的cDNA序列相比,cSZ1(Gd)有4个位置的核苷酸发生了变异,即原序列中第294、443、569、586位的G、G、G、A在cSZ1(Gd)分别为A、A、A、G,二者核苷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57%(936/940),其中阅读框架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9.61%(508/510)。比较根据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序列,第294位的变异导致了所编码氨基酸由缬氨酸(V)变为异亮氨酸(I),而第443位的变异则为无义突变,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为99.41%(169/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堆型艾美耳球虫 子孢子 表面抗原 cSZ1基因 基因克隆 序列分析 球虫病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分离株与疫苗株抗原相关性和S1基因序列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任海松 张秀美 +4 位作者 崔言顺 许传田 杨少华 李建亮 胡北侠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74-78,共5页
本实验挑选8株近年来山东省IBV分离株与疫苗株H120和491,利用SPF鸡分别制备了高免阳性血清,进行鸡胚交叉中和试验,计算其抗原相关系数,鉴定其血清型,并结合S1基因序列分析,研究其血清型和基因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SDWF0608、SDLY0612... 本实验挑选8株近年来山东省IBV分离株与疫苗株H120和491,利用SPF鸡分别制备了高免阳性血清,进行鸡胚交叉中和试验,计算其抗原相关系数,鉴定其血清型,并结合S1基因序列分析,研究其血清型和基因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SDWF0608、SDLY0612、SDLY0701与疫苗株H120同属Mass血清型的不同亚型,其它5个分离株与H120和491不属于同一个血清型。结合S1基因序列分析发现,S1基因序列分析与血清中和结果二者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8个分离株分属三个基因群,其中SDTA06111与H120等同属一个基因群,但血清中和实验显示它们不属于一个血清型;CK/CH/SD09/005与一个参考株独自构成一个基因群,其S1基因变异程度较大,并且能够与两个疫苗株发生交叉中和实验,但不属于一个血清型,它可能是一个基因重组后病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S1基因序列分析 血清中和实验 抗原相关系数(R)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弓形虫srs19d基因敲除株的构建及其在宿主细胞中的生物学功能分析
4
作者 牛水珠 潘明 +1 位作者 葛层层 黄思扬 《中国兽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7,共8页
为探究弓形虫表面抗原1相关序列(SRS)蛋白家族新成员SRS19D的功能,本试验以弓形虫Ⅱ型Pru虫株为亲本,运用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相关蛋白9(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PruΔsrs 19 d敲除虫株,并进行了噬斑试验、细胞内增殖试验、体... 为探究弓形虫表面抗原1相关序列(SRS)蛋白家族新成员SRS19D的功能,本试验以弓形虫Ⅱ型Pru虫株为亲本,运用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相关蛋白9(CRISPR/Cas9)技术构建了PruΔsrs 19 d敲除虫株,并进行了噬斑试验、细胞内增殖试验、体外缓殖子转化试验、小鼠毒力试验和小鼠脑包囊检测试验。噬斑试验和细胞内增殖试验结果显示,与Pru虫株相比,PruΔsrs 19 d敲除虫株在人包皮成纤维(HFF)细胞上形成的噬斑显著变小(P<0.05),纳虫泡内形成的速殖子个数显著减少(P<0.05)。体外缓殖子转化试验发现,与Pru虫株相比,PruΔsrs 19 d敲除虫株的体外缓殖子转化率极显著降低(P<0.01)。小鼠毒力试验结果显示,与Pru虫株相比,弓形虫PruΔsrs 19 d敲除虫株不会引起ICR小鼠的死亡(P<0.05)。小鼠脑包囊检测试验结果显示,与Pru虫株相比,PruΔsrs 19 d敲除虫株感染小鼠后形成的脑包囊数量极显著减少(P<0.01)。本试验成功构建了弓形虫PruΔsrs 19 d敲除虫株,发现srs 19 d基因在弓形虫的体外生长、复制、毒力和慢性感染中发挥重要作用,为进一步探究SRS19D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形虫 表面抗原1相关序列(srs) srs19d 成簇规律间隔短回文重复-CRISPR相关蛋白9(CRISPR/Cas9) 生物学功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恶性疟原虫海南、云南、安徽株裂殖子表面抗原MSA1第二区基因的克隆和序列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明 谢毅 +2 位作者 李英杰 任大明 毕惠祥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2期90-93,共4页
本文应用PCR技术扩增并克隆了恶性疟原虫海南、云南、安徽三个地理株MSA1第二区基因,测定并分析了基因序列。结果表明,海南、云南、安徽株扩增片段长度为423bp,基因序列完全相同,我国虫株MSA1与WELLCOME株... 本文应用PCR技术扩增并克隆了恶性疟原虫海南、云南、安徽三个地理株MSA1第二区基因,测定并分析了基因序列。结果表明,海南、云南、安徽株扩增片段长度为423bp,基因序列完全相同,我国虫株MSA1与WELLCOME株最为相似,存在MAD和K1两种等位基因型的基因内重组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疟原虫 裂殖子 表面抗原 基因序列分析 MSA1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基因重组腺相关病毒的构建及其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初步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胡贵方 吴小兵 +3 位作者 俞守义 董小岩 陈清 候云德 《第一军医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553-556,共4页
目的构建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并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方法采用PCR法从PTHBV-1质粒中扩增HBsAg基因(ayw 亚型);将PCR扩增产物插入腺相关病毒(AAV)表达质粒pSNAV中,构建重组质粒pSNAV-HBsAg;用脂... 目的构建含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基因的重组腺相关病毒(rAAV)并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方法采用PCR法从PTHBV-1质粒中扩增HBsAg基因(ayw 亚型);将PCR扩增产物插入腺相关病毒(AAV)表达质粒pSNAV中,构建重组质粒pSNAV-HBsAg;用脂质体转染的方法将重组质粒转入BHK-21细胞中,G418筛选得到转入重组质粒并能表达目的基因的细胞系BHK-HBsAg;用具有rAAV包装功能的HSV-1- HSV1-rc/△UL2感染BHK-HBsAg,纯化后得到rAAV-HBsAg;ELISA检测重组病毒表面抗原基因在BHK-21细胞和293细胞中的表达;用rAAV-HBsAg免疫BalB/C小鼠,RIA法检测血清中表面抗体的滴度。结果ELISA法检测到混合细胞系BHK-HBsAg中HBsAg的表达量为(28.6±6.7)ng/5×106细胞;rAAV-HBsAg感染BHK-21细胞和293细胞后均能检测到HBsAg的表达,表达量随感染复数的增加而升高;rAAV-HBsAg免疫的BalB/C小鼠能产生表面抗体(抗-HBs抗体)。结论rAAV-HBsAg在体外能表达,免疫动物能诱导体液免疫反应的产生。rAAV-HBsAg有希望成为乙型肝炎候选疫苗,也可以进一步用于探索慢性乙型肝炎的免疫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基因表达 重组腺相关病毒 PCR法 PTHBV-1质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RACE技术获得全长人新基因MAGE-D1 被引量:27
7
作者 邢桂春 张成岗 +1 位作者 魏汉东 贺福初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03-208,共6页
c DNA末端快速扩增 (RACE)技术是快速获得新基因 5′和 3′端未知序列的有效手段 .鉴于新报导的人肿瘤基因 MAGE家族成员之一 MAGE- D1的 c DNA序列不完全 ,从而拟用 RACE技术获得 MAGE- D1的全长 c DNA序列 .结果显示 ,MAGE- D1的 c DN... c DNA末端快速扩增 (RACE)技术是快速获得新基因 5′和 3′端未知序列的有效手段 .鉴于新报导的人肿瘤基因 MAGE家族成员之一 MAGE- D1的 c DNA序列不完全 ,从而拟用 RACE技术获得 MAGE- D1的全长 c DNA序列 .结果显示 ,MAGE- D1的 c DNA全长为 2 80 0个碱基 ,编码778个氨基酸 .同时对 RACE技术应用时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了讨论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 人黑色素瘤抗原相关基因D1 全长CDNA序列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SB1细胞上MATSA的分离鉴定及纯化
8
作者 穆杨 张彦明 +4 位作者 童德文 王玉东 李崴 李玉清 郑增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共5页
将培养收获的M SB 1细胞用磷酸盐缓冲液洗涤3次后,调整细胞浓度为2×106/mL,然后每毫升细胞悬液加2 IU木瓜蛋白酶和1 mm o l/L的L-胱氨酸溶液0.1 mL,混匀后37℃作用1 h以分离M SB 1细胞表面M AT-SA。对木瓜蛋白酶处理前后的M SB 1... 将培养收获的M SB 1细胞用磷酸盐缓冲液洗涤3次后,调整细胞浓度为2×106/mL,然后每毫升细胞悬液加2 IU木瓜蛋白酶和1 mm o l/L的L-胱氨酸溶液0.1 mL,混匀后37℃作用1 h以分离M SB 1细胞表面M AT-SA。对木瓜蛋白酶处理前后的M SB 1细胞进行间接荧光抗体染色以检测M ATSA的分离情况。获得的M ATSA粗提物经超滤浓缩和Sephadex G-75凝胶纯化后,用SDS-PAGE检测纯化的结果。试验结果表明,从M SB 1细胞表面分离到M ATSA,经电泳获得了纯化的M ATSA,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5 ku。结果为M ATSA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其相关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SB1 马立克病肿瘤相关表面抗原 MATSA的分离与纯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