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平面铂电极上吸附氢原子表面扩散系数的测定 被引量:3
1
作者 柳文军 吴秉亮 +1 位作者 查全性 张红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481-484,共4页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experimental met,that that established a local Pt/Nafion interface on the Platinum Plane, so that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the initial condition of the (diffusion equation about the diffusio... This Paper describes an experimental met,that that established a local Pt/Nafion interface on the Platinum Plane, so that the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the initial condition of the (diffusion equation about the diffusion of adsorbde hydrogen atom the platinum plane can be controlled.The average diffusion coefficient of underpotential deposition of hydrogen on a surface of platinum was obained for the first time and D=1.50 ×10-4cm2.s-1.The accuracy of the datum was discus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扩散系数 氢原子 铂电极 吸附 平面铂电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全瘤ADC直方图参数联合影像生物标志物预测直肠腺癌神经脉管浸润的价值 被引量:1
2
作者 王海升 袁隆 +6 位作者 朱凯博 席华泽 刘建强 雒攀 高榕 周俊林 刘宏 《磁共振成像》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63-69,95,共8页
目的 探究基于全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参数联合影像生物标志物预测直肠腺癌神经脉管浸润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的102例患者的术前临床及MRI资料,根据病理结果进行分... 目的 探究基于全肿瘤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直方图参数联合影像生物标志物预测直肠腺癌神经脉管浸润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的102例患者的术前临床及MRI资料,根据病理结果进行分组,神经侵犯(perineural invasion,PNI)和脉管侵犯(lymphovascular invasion,LVI)中任意一项或两项阳性为PNI/LVI阳性组,两项均阴性为PNI/LVI阴性组。采用FireVoxel软件勾画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后获得原发肿瘤的ADC直方图参数:ADC平均值(ADC-mean)、标准差、变异系数、熵、偏度和ADC第1、5、10、25、50、75、90、95、99百分位数(ADC-1%、ADC-5%、ADC-10%、ADC-25%、ADC-50%、ADC-75%、ADC-90%、ADC-95%、ADC-99%)。分析比较PNI/LVI阳性组和阴性组间ADC直方图参数、MRI评估壁外血管侵犯(MRI assessment extramural venous invasion,mrEMVI)状态、肿瘤位置、mrT分期、mrN分期之间的差异,通过单变量分析筛选出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ADC直方图参数,并基于这些参数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ADC直方图模型);进一步联合单变量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非直方图参数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建立联合预测模型。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ADC直方图模型和联合模型的预测效能。采用De Long检验比较各模型间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的差异。结果 ADC-mean、标准差、ADC-1%、ADC-75%、ADC-95%、ADC-99%、mrEMVI在直肠腺癌PNI/LVI阳性组和阴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连续变量中,ADC-99%效能最高(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835、77.1%、86.6%)。由ADC-mean、标准差、ADC-1%、ADC-75%、ADC-95%、ADC-99%、mrEMVI构建的联合模型的AUC、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918、89.6%、82.9%,其诊断效能优于直方图模型(AUC为0.898)及各全肿瘤ADC直方图参数(AUC为0.670~0.835)。联合模型与ADC直方图模型的AU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两模型与各直方图参数的AU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肿瘤ADC直方图参数及影像标志物mrEMVI可用于术前直肠腺癌神经脉管状态的预测,尤其当两者联合时,对直肠腺癌神经脉管状态的预测价值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腺癌 神经脉管浸润 磁共振成像 表面扩散系数 直方图 影像生物标志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克罗恩病继发肠道狭窄的性质判定 被引量:7
3
作者 朱建国 张发明 +3 位作者 刘斐 何雯雯 田俊 韩晖云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98-501,共4页
目的:肠道狭窄是克罗恩病的并发症之一,不同原因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文中旨在运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 DWI)对克罗恩病狭窄肠段进行研究,探讨该方法对于克罗恩病继发肠道狭窄性质的判定价值。方... 目的:肠道狭窄是克罗恩病的并发症之一,不同原因需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案。文中旨在运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diffusion-weighted imaging , DWI)对克罗恩病狭窄肠段进行研究,探讨该方法对于克罗恩病继发肠道狭窄性质的判定价值。方法收集2014年1月至同年6月,经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肠镜检查、并病理确诊的31例克罗恩患者,男18例、女13例,年龄21~71岁,平均(38.90±13.65)岁。所有患者均接受3.0 T磁共振常规序列和弥散加权序列扫描。根据患者常规磁共振平扫的表现判断狭窄最严重的肠段,行弥散加权序列检查,并测量该病变段肠壁的表面扩散系数。所有患者在24 h内接受结肠镜检查。根据肠镜表现和病理结果将31例患者分为炎性狭窄组( n=21)和纤维性狭窄组( n=10)。观察组间表面扩散系数差异并计算截断点。结果炎性狭窄组病变段肠壁的表面扩散系数值为(1.01~1.83)×10^3mm^2/s,平均(1.40±0.23)×10^3 mm^2/s;纤维性狭窄组为(0.53~1.03)×10^3 mm^2/s,平均(0.80±0.16)×10^3 mm^2/s。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曲线下面积为0.981(95%CI 0.943~1.000),将1.11×10^3 mm^2/s 作为截断点,对炎性狭窄判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90.5%和100%。结论由于不同病理成份对水分子运动的限制程度不一,故通过测量表面扩散系数可以得到定量参数,有助于DWI对克罗恩病继发肠道狭窄性质的鉴别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炎性肠道狭窄 纤维性肠道狭窄 弥散加权成像 表面扩散系数 磁共振成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腮腺3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对早期干燥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4
4
作者 苏国义 吴飞云 +2 位作者 许晓泉 胡昊 王艳艳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腮腺3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e,DWI)及表面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早期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6例早期SS病例及30例健康志愿者的腮腺3T-DW... 目的:探讨腮腺3T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e,DWI)及表面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在早期干燥综合征(Sj?gren’s syndrome,SS)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分析26例早期SS病例及30例健康志愿者的腮腺3T-DWI图像。常规MR图像上无明显形态学改变的病例被定义为早期SS病例。逐层勾画腮腺边界以获得整体感兴趣区(region of interest,ROI),计算腮腺平均ADC值。SS组与对照组性别构成比的差异采用卡方检验。两组间年龄、腮腺体积和平均ADC值的差异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ROC曲线法评价平均ADC值对早期SS病例的诊断价值。结果:SS组与对照组之间年龄、性别构成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SS组腮腺平均ADC值明显高于正常组[(1.163±0.058)×10-3mm2/s vs.(1.031±0.082)×10-3mm2/s,P<0.001]。以平均ADC 1.064×10-3mm2/s作为诊断阈值,诊断早期SS的价值最优(AUC=0.903,敏感度为96.2%,特异度为71.1%)。结论:腮腺磁共振DWI成像及ADC值在SS早期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燥综合征 腮腺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面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酸乙酯水溶液中水在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 被引量:9
5
作者 梁会珺 彭彩红 陈钟秀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28-331,共4页
研究了乙酸乙酯水溶液中水在搅拌槽内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用Langmu ir方程拟合了吸附等温线,并用粒内表面扩散模型和Langmu ir方程对吸附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求取了表面扩散系数Ds,研究了温度、初始浓度和粒径的变化对Ds的... 研究了乙酸乙酯水溶液中水在搅拌槽内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用Langmu ir方程拟合了吸附等温线,并用粒内表面扩散模型和Langmu ir方程对吸附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求取了表面扩散系数Ds,研究了温度、初始浓度和粒径的变化对Ds的影响。Ds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随着浓度的加大而增加,不受粒径变化的影响,求取了表面扩散指前因子Dso和不同浓度下的活化能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酸乙酯 吸附平衡与动力学 表面扩散系数 3A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平衡和吸附动力学 被引量:6
6
作者 邵琰 鄢瑛 张会平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56-61,共6页
分别采用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对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并通过改变活性炭添加量和苯酚初始质量浓度研究苯酚在活性炭上的间歇搅拌槽吸附动力学;同时,在非线性吸附等温条件下,采用有限元法求解了包含液膜... 分别采用Freundlich模型和Langmuir模型对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数据进行了拟合分析,并通过改变活性炭添加量和苯酚初始质量浓度研究苯酚在活性炭上的间歇搅拌槽吸附动力学;同时,在非线性吸附等温条件下,采用有限元法求解了包含液膜传质阻力和表面扩散阻力的均相扩散模型(HSDM),结合最小二乘法(单纯形法和麦夸尔特法交替计算)来获得液膜传质系数k f和表面扩散系数D s,在采用麦夸尔特法估算参数的同时,对参数进行了给定区间的置信区间分析.结果表明:Langmuir模型能较好地描述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吸附等温曲线;HSDM可以有效预测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动态吸附行为;在一定搅拌速度下,活性炭添加量和苯酚初始质量浓度对液膜传质系数和表面扩散系数基本无影响;液膜传质系数远大于表面扩散系数,表明苯酚在活性炭上的动态吸附过程是由表面扩散控制的;所估算的k f值相对D s值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酚 活性炭 吸附动力学 均相扩散模型 液膜传质系数 表面扩散系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四氢呋喃水溶液在3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梁会珺 卢建刚 陈钟秀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7-291,共5页
研究了四氢呋喃水溶液在间歇搅拌槽内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用Langmuir方程拟合了吸附等温线,并用粒内表面扩散模型和Langmuir方程对吸附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求取了表面扩散系数Ds,并研究了温度、初始浓度和粒径的变... 研究了四氢呋喃水溶液在间歇搅拌槽内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用Langmuir方程拟合了吸附等温线,并用粒内表面扩散模型和Langmuir方程对吸附动力学曲线进行拟合。求取了表面扩散系数Ds,并研究了温度、初始浓度和粒径的变化对Ds的影响。Ds在25℃下Co为6.5%、dp为1.46~1.97mm时为7.83×10^-7(cm^2·s^-1),并随着温度的升高及随着浓度的加大而增加,但不受粒径变化的影响。此外还求取了表面扩散指前因子D50为1.85×10^-5(cm^2·s^-1)和不同浓度下的活化能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氢呋喃 吸附平衡与动力学 表面扩散系数 3A°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二甲肼水溶液在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与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8
作者 韩卓珍 张光友 +1 位作者 范春华 谢珊珊 《火炸药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93-98,共6页
采用气相色谱(GO)法测定了偏二甲肼(UDMH)水溶液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及吸附动力学实验测得UDMH水溶液在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采用DiinwaldWagner... 采用气相色谱(GO)法测定了偏二甲肼(UDMH)水溶液中各组分的相对含量,通过静态吸附实验及吸附动力学实验测得UDMH水溶液在3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对吸附等温线进行拟合。采用DiinwaldWagner方法解析吸附动力学数据求得有效扩散系数D′,研究了温度、初始水含量(C0)和分子筛粒径(矗。)对D′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下C0为2.298%、dp为250-420μm时D′为1.49×10^7cm^2/s,并随着温度的升高或水含量的增加而增大,但受分子筛粒径的影响较小。UDMH水溶液在3A分子筛上的吸附动力学参数为:活化能E为3.341×10^4J/mol,指前因子D。为0.1695 c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理化学 偏二甲肼 UDMH 吸附平衡 动力学 表面扩散系数 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偏二甲肼水溶液在4A分子筛上吸附平衡与动力学研究
9
作者 韩卓珍 张光友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40-43,共4页
研究了偏二甲肼水溶液在4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了吸附等温线,采用Dünwald-Wagner方法解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求得有效扩散系数Di'。并研究了温度、初始浓度和粒径的变化对Di'的影... 研究了偏二甲肼水溶液在4A分子筛上的吸附平衡和动力学,用Langmuir方程和Freundlich方程拟合了吸附等温线,采用Dünwald-Wagner方法解析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求得有效扩散系数Di'。并研究了温度、初始浓度和粒径的变化对Di'的影响。Di'在15℃下C0为2.288%、粒径为250~420μm时为2.45×10-8cm2/s,并随着温度的升高、浓度和粒径的加大而增加。此外还求取了活化能E=3.7×104J/mol和表面扩散指前因子D0=0.12 cm2/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二甲肼 吸附平衡 动力学 表面扩散系数 4A分子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