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uCl催化原子转移自由基活性聚合反应合成碳氟骨架均相阳离子交换膜
1
作者 王国栋 李钲 +4 位作者 陈日耀 黄雪红 杨宇 陈晓 金延超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1-9,共9页
文中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活性聚合反应(ATRP)将苯乙烯磺酸钠(PSSA)均匀接枝在聚三氟氯乙烯-偏氟乙烯共聚物P(VDF-co-CTFE)上,制备了一种碳氟骨架的均相阳离子交换膜——P(VDF-co-CTFE)-g-PSSA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分析... 文中利用原子转移自由基活性聚合反应(ATRP)将苯乙烯磺酸钠(PSSA)均匀接枝在聚三氟氯乙烯-偏氟乙烯共聚物P(VDF-co-CTFE)上,制备了一种碳氟骨架的均相阳离子交换膜——P(VDF-co-CTFE)-g-PSSA膜。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能谱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热重分析、接触角测量等手段对在不同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催化剂与配体摩尔质量比条件下制备的P(VDF-co-CTFE)-g-PSSA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苯乙烯磺酸钠成功接枝在碳氟主链结构上,所制备的阳离子交换膜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和力学性能。扫描电镜显示阳离子膜表面的相分离形态;在130℃反应7 h制得的阳离子膜的吸水率为80.02%,膨胀率为8.89%,离子交换容量达4.54 mmol/g,电导率为0.50 mS/cm。文中制备的阳离子交换膜在高盐废水处理方面具有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偏氟乙烯-三氟氯乙烯) 均相 阳离子交换膜 原子转移自由活性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氯甲酸胆固醇酯引发的MMA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
2
作者 曹健 楚娟 张可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4-67,共4页
首次报道以氯甲酸胆固醇酯(CC)为引发剂,氯化亚铜和自制MA5-DETA为催化剂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研究发现,单体转化率与反应时间、产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呈线性关系。在转化率不太高时所得聚合物的... 首次报道以氯甲酸胆固醇酯(CC)为引发剂,氯化亚铜和自制MA5-DETA为催化剂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反应。研究发现,单体转化率与反应时间、产物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呈线性关系。在转化率不太高时所得聚合物的分子量分布较窄(1.5以下),反应具有活性聚合特征。虽然引发剂的引发效率较低,但是这不失为制备胆甾型液晶材料的一种新方法,且能说明酰基卤化物也可作为ATRP的引发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丙烯酸甲醑 氯甲酸胆固醇醑 引发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结合表面引发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和气/固反应制备CdS纳米微粒/聚苯乙烯核壳微球 被引量:8
3
作者 王政 高原 +2 位作者 王佳瑜 张俊虎 杨柏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7期1452-1455,共4页
结合表面引发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和气/固反应制备CdS纳米微粒/聚苯乙烯核壳微球.以表面富含环氧基团的聚苯乙烯微球为基底,利用开环反应在水相中一步接枝表面引发剂,然后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引发甲基丙烯酸镉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最... 结合表面引发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和气/固反应制备CdS纳米微粒/聚苯乙烯核壳微球.以表面富含环氧基团的聚苯乙烯微球为基底,利用开环反应在水相中一步接枝表面引发剂,然后在聚苯乙烯微球表面引发甲基丙烯酸镉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最后通入H2S气体原位生成CdS纳米微粒.生成的CdS纳米微粒复合的核壳微球呈草莓状形貌,且具有良好的光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聚苯乙烯微球 CdS纳米微粒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技术制备2,4-二氯苯氧乙酸分子印迹聚合物及其识别特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马梅花 牛玉玲 +3 位作者 龚艳茹 王玥 王惠军 龚波林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65-173,共9页
首次以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CMCPS)为载体和大分子引发剂、2,4-二氯苯氧乙酸(2,4-19)为模板、丙烯酰胺(AM)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溴化铜/2,2’-联吡啶(CuBr/Bpy)为催化剂,采用表面引发原... 首次以氯甲基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CMCPS)为载体和大分子引发剂、2,4-二氯苯氧乙酸(2,4-19)为模板、丙烯酰胺(AM)为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DMA)为交联剂、溴化铜/2,2’-联吡啶(CuBr/Bpy)为催化剂,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技术,制备了2,4-二氯苯氧乙酸分子印迹聚合物(2,4-DMIPs),并研究了模板分子与功能单体比例对该印迹聚合物吸附量的影响。通过动态、静态及竞争试验考察了该印迹聚合物对2,4-D的吸附性能。结果表明:2,4-DMIPs对模板分子2,4-D具有良好的特异性识别作用;与2,4-二氯苯酚和2,4-二氯苯甲醛相比,2,4.DMIPs对2,4-D的选择性系数分别为2.84和3.75,相对选择性系数分别为2.31和2.29。采用Scatchard模型分析,可以得到两类结合位点,计算得到最大表观吸附量(Qmax)分别为76.92和142.91mg/g,离解常数亿分别为632.91和2309.47mg/L。将2,4-DMIPs作为固相萃取剂,对豆芽样品进行添加回收试验,回收率为86%-104%,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9%~10%,方法的检出限为20ng/g。该印迹聚合物可以富集分离测定2,4.D,稳定性好,并且能重复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氯甲化交联聚苯乙烯树脂 2 4-二氯苯氧乙酸 分子印迹聚合 固相萃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构建生物抗污涂层的研究 被引量:3
5
作者 魏雨 张景迅 +1 位作者 赵文祥 裴晓芳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0-31,42,共3页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是构建抗污涂层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表面ATRP技术的快速发展,将SI-ATRP应用于合成聚合物刷从而构建功能性生物抗污涂层已取得了大量显著成果。综述了在不同膜表面构建聚合物刷的方法及应用研究,并...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是构建抗污涂层的重要途径之一。随着表面ATRP技术的快速发展,将SI-ATRP应用于合成聚合物刷从而构建功能性生物抗污涂层已取得了大量显著成果。综述了在不同膜表面构建聚合物刷的方法及应用研究,并对SI-ATRP构建生物抗污涂层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引发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生物抗污涂层 聚合物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在合成预定结构聚合物中的应用 被引量:5
6
作者 袁金颖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4,9,共5页
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是实现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有效方式。结合聚合物的分子设计,运用这种聚合方法可以合成出多种多样预定结构的聚合物,例如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交替共聚物、星形聚合物、超支化聚合物、... 最近几年发展起来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是实现活性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有效方式。结合聚合物的分子设计,运用这种聚合方法可以合成出多种多样预定结构的聚合物,例如嵌段共聚物、接枝共聚物、交替共聚物、星形聚合物、超支化聚合物、梳形聚合物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反应 合成 预定结构 聚合 应用 嵌段共聚物 接枝共聚物 交替共聚物 星形聚合 超支化聚合 梳形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在膜分离上的应用
7
作者 邱建华 张延武 +1 位作者 张浩勤 刘金盾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67-169,174,共4页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是在材料表面获得可控聚合物刷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膜分离的对象,通过SI-ATRP法引入不同的活化基团,使膜表面"活化",可设计出具有新型结构及性能的分离膜。综述了SI-ATRP技术的特点,介...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SI-ATRP)是在材料表面获得可控聚合物刷的一种有效方法。根据膜分离的对象,通过SI-ATRP法引入不同的活化基团,使膜表面"活化",可设计出具有新型结构及性能的分离膜。综述了SI-ATRP技术的特点,介绍了近年来SI-ATRP在膜表面亲/疏水改性、生物相容性及膜制备上的应用,最后对其研究前景作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引发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表面改性 聚合物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合成偶氮苯聚合物刷
8
作者 闫福丰 李彦山 +3 位作者 豆君 李桂娟 王要丽 张治红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0年第4期5-7,15,共4页
通过重氮偶合法合成带有光学活性官能团的偶氮苯化合物,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金膜基体表面制备光学活性偶氮苯聚合物刷.用傅立叶红外转换光谱、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测试手段对聚合物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 通过重氮偶合法合成带有光学活性官能团的偶氮苯化合物,采用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在金膜基体表面制备光学活性偶氮苯聚合物刷.用傅立叶红外转换光谱、原子力显微镜、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测试手段对聚合物进行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偶氮苯聚合物可成功地接枝在金膜表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氮苯 聚合物刷 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甲基丙烯酸-N,N-2-甲基乙胺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表观反应级数研究(英文)
9
作者 江成发 张允湘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9-34,共6页
为了研究甲基丙烯酸-N,N-2-甲基乙胺酯(DMAEMA)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表观反应级数,应用初级自由基的原子转移化学反应平衡、链自由基的链增长反应以及链自由基的原子转移化学反应平衡等三类基元反应构成的DMAEMA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 为了研究甲基丙烯酸-N,N-2-甲基乙胺酯(DMAEMA)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表观反应级数,应用初级自由基的原子转移化学反应平衡、链自由基的链增长反应以及链自由基的原子转移化学反应平衡等三类基元反应构成的DMAEMA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机理,通过建立聚合反应的动力学模型,研究了在DMAEMA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的链引发体系中,链引发剂和催化剂的表观反应级数。结果表明,在DMAEMA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的链引发体系中,链引发剂EBIB和催化剂溴化亚铜的表观反应级数均为0.8985。研究了在DMAEMA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体系中,链引发剂和总的链增长自由基的浓度随单体转化率的变化关系。在聚合反应初期,总的链增长自由基的浓度随单体转化率的增加而急剧增加,当单体转化率达到40%时,总的链增长自由基的浓度近似保持为常数。链引发剂的浓度在反应初期迅速减少,表明在DMAEMA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的早期,体系中存在大量的初级自由基,这些初级自由基使得大部分的链自由基在很短的时间内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反应 丙烯酸-N N-2-甲乙胺酯 表观反应级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修饰植物乳杆菌及其对黄曲霉毒素B_(1)吸附脱除作用
10
作者 王逸凡 王丙辰 +2 位作者 闫玮璇 何扩 张秀媛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2期124-130,共7页
为了研究植物乳杆菌材料对黄曲霉毒素去除新方法,为黄曲霉毒素B_(1)的高效生物去除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采用基于聚多巴胺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Polydopamine-bas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p-ATRP)和细胞自催化的无铜... 为了研究植物乳杆菌材料对黄曲霉毒素去除新方法,为黄曲霉毒素B_(1)的高效生物去除提供了新思路。本文采用基于聚多巴胺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Polydopamine-based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p-ATRP)和细胞自催化的无铜添加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方法(Cell-catalyzed Copper-free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c-ATRP)对植物乳杆菌活细胞表面进行修饰,引导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ATRP)体系自组装聚合反应形成聚合物材料,对修饰后的植物乳杆菌进行表征,并比较修饰前后植物乳杆菌对黄曲霉毒素B_(1)吸附脱附能力。结果表明,未修饰的植物乳杆菌,细胞表面圆润光滑,经过p-ATRP修饰后的植物乳杆菌,细胞表面变得极为粗糙,经过c-ATRP修饰后的植物乳杆菌,细胞表面出现褶皱;未修饰的植物乳杆菌的Zeta点位为-8.43 mV,经过Dopamine和PNIPAAm修饰后的植物乳杆菌点位分别为1.791和13.767 mV;植物乳杆菌在0.1~100μg/mL黄曲霉毒素B_(1)吸附率为75.3%,p-ATRP和c-ATRP修饰的植物乳杆菌比未修饰的植物乳杆菌吸附能力分别提高了7.8%和6.4%。在相同黄曲霉毒素B_(1)浓度下,植物乳杆菌脱附率为6.1%,p-ATRP和c-ATRP修饰的植物乳杆菌脱附能力分别提高了14.4%和42%。经过修饰后的植物乳杆菌显著提升了植物乳杆菌对黄曲霉毒素的吸附和脱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黄曲霉毒素 B_(1) 植物乳杆菌 细胞表面修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自由基链转移反应制备聚合物修饰的色谱固定相 被引量:5
11
作者 刘淑娟 敦惠娟 +3 位作者 周峰 赵亮 刘霞 蒋生祥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432-435,共4页
利用巯丙基修饰硅胶的自由基链转移反应 ,在硅胶表面原位引发自由基聚合 ,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修饰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通过红外吸收光谱 (FTIR)、拉曼光谱、热失重 (TGA)和元素分析对该固定相进行了表征。该固定相对含氧芳... 利用巯丙基修饰硅胶的自由基链转移反应 ,在硅胶表面原位引发自由基聚合 ,制备了聚甲基丙烯酸甲酯修饰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固定相。通过红外吸收光谱 (FTIR)、拉曼光谱、热失重 (TGA)和元素分析对该固定相进行了表征。该固定相对含氧芳香化合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制备 聚合物修饰 色谱固定相 表面引发聚合 自由转移反应 高效液相色谱 聚甲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修饰银丝固定化酶反应器的制备及在蛋白质组鉴定中的应用
12
作者 周廉淇 张姣 +2 位作者 田芳 张养军 钱小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355-361,共7页
针对传统溶液酶解存在的酶解时间较长、酶自切物干扰以及蛋白酶不能重复使用等缺陷,通过电子转移生成催化剂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修饰银丝,并以其为载体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固定化酶反应器。用质谱考察了银丝固定化酶反应器(SW-Trypsin)... 针对传统溶液酶解存在的酶解时间较长、酶自切物干扰以及蛋白酶不能重复使用等缺陷,通过电子转移生成催化剂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修饰银丝,并以其为载体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固定化酶反应器。用质谱考察了银丝固定化酶反应器(SW-Trypsin)的酶解效率、重复性和回收率。结果表明:绒毛状聚合物修饰的SW-Trypsin的酶解效率较高,酶解标准蛋白牛血清白蛋白(BSA)20 min后,肽段的氨基酸序列覆盖率可达93%,高于传统溶液酶解方法酶解16 h所得79%的覆盖率。使用该固定化酶反应器于一个月内8次酶解BSA所得的氨基酸序列覆盖率在89%到97%之间,平均覆盖率为94%,显示出良好的稳定性。另外,该固定化酶反应器酶解马心肌红蛋白(MYO)的回收率为87.67%。最后,用SW-Trypsin酶解腾冲嗜热菌全蛋白20 min,所鉴定到的氨基酸序列覆盖率和蛋白数量与同样条件下溶液酶解16 h的结果接近,且零漏切位点肽段的比例更高。加之容易分离的优点,SW-Trypsin在蛋白质组学的应用中具有良好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反应 蛋白质组学 质谱 固定化酶反应 银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4-(氯甲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引发的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娟 江龙 +1 位作者 潘凯 淡宜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8-71,共4页
以含双官能团的4-(氯甲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CM TM S)为引发剂,CuC l/ligand为催化剂体系,二甲苯为溶剂,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重点研究了配体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1H-NM R表征,证明PMMA是由CM TM S引发... 以含双官能团的4-(氯甲基)苯基三甲氧基硅烷(CM TM S)为引发剂,CuC l/ligand为催化剂体系,二甲苯为溶剂,进行甲基丙烯酸甲酯(MMA)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重点研究了配体对聚合反应的影响。通过1H-NM R表征,证明PMMA是由CM TM S引发MMA聚合而得。聚合转化率和聚合物分子量及其分布测定结果表明,分别采用具有长链烷基的4,4'-二壬基-2,2'-联吡啶(dN bpy)和N,N,N',N',N″-五甲基二乙基三胺(PM DETA)为配体,所得聚合物的数均分子量与转化率之间的线性关系比较好,分子量分布较窄(M-w/M-n分别为1.27和1.30);而采用2,2'-联吡啶(bpy)为配体,所得聚合物数均分子量随转化率变化关系远远偏离理论分子量随转化率变化关系,且分子量分布相对较宽(M-w/M-n为1.4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双官能团引发 4-(氯甲)苯三甲氧硅烷 丙烯酸甲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溴代环己酮引发的苯乙烯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14
作者 王冠军 石艳 +1 位作者 付志峰 杨万泰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1531-1533,共3页
The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was carried out with an α-haloketone, 2-bromocyclohexanone, as the initiator in the presence of CuBr/Cu/2,2′-bipyridine or CuBr/ N,N,N′,N″,N″-pentamethyldiethyl... The atom transfer radical polymerization of styrene was carried out with an α-haloketone, 2-bromocyclohexanone, as the initiator in the presence of CuBr/Cu/2,2′-bipyridine or CuBr/ N,N,N′,N″,N″-pentamethyldiethylenetriamine catalytic system.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eded in a living fashion with that the number average molecular weight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the increase of monomer conversion and the polydispersity was relatively low through the polymerization process, especially with CuBr/N,N,N′,N″,N″-pentamethyldiethylenetriamine as the catalyst. The initiation efficiency of 2-bromocyclohexanone in both catalysis systems was about 80%. 1H NMR and 13C NMR verified the presence of 2-oxocyclohexyl and bromine atom at the both ends of polystyrene chains respectively, which were derived from the 2-bromocyclohexan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溴代环己酮 苯乙烯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引发 聚合反应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及其在新型高分子材料合成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5
作者 华静 张一烽 陈滇宝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1-25,共5页
概述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ATRP)反应的基本原理、引发体系的组成及应用此技术来设计制备一系列指定拓朴结构和功能化的新型聚合物材料。ATRP是一种用途广泛、简单易行、有很好的工业应用前景的聚合技术。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新型 高分子材料 合成 应用 引发体系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 被引量:4
16
作者 谷玉荣 朱秀林 +2 位作者 程振平 陈健英 路建美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7-300,共4页
采用FeCl2·4H2O为催化剂,三苯基膦为配位剂,2-溴丙酸乙酯为引发剂,甲苯作溶剂,进行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分别就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所... 采用FeCl2·4H2O为催化剂,三苯基膦为配位剂,2-溴丙酸乙酯为引发剂,甲苯作溶剂,进行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分别就反应温度、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速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考察了所得聚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通过扩链反应及聚合物端基分析证实了丙烯酸十八酯的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具有"活性"可控聚合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酸十八酯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催化剂 三苯 配位剂 2-溴丙酸乙酯 引发 甲苯 溶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位合成引发剂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及衰减链转移同步聚合
17
作者 仇海美 徐冬梅 张可达 《胶体与聚合物》 2009年第2期1-4,共4页
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中,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与I2反应原位合成α-碘代异丁腈(IIBN),进一步作为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分别与CuCl、FeCl2.4H2O等催化剂,MA5-DETA、PMDETA等络合剂相匹配引发MMA的ATRP,同时又作为衰减链转移聚合... 在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单体中,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与I2反应原位合成α-碘代异丁腈(IIBN),进一步作为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引发剂分别与CuCl、FeCl2.4H2O等催化剂,MA5-DETA、PMDETA等络合剂相匹配引发MMA的ATRP,同时又作为衰减链转移聚合(DT)的可逆链转移剂同步进行DT聚合。实验结果表明:所得聚合物分子量可控,分子量分布(PDI)很窄(1.05~1.25),引发剂效率较高。动力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分子量随转化率而增长;由Ln[M]0/[M]t对时间作图,呈现良好的线形关系,表明聚合过程中增长自由基浓度是一个恒定值,证明由IIBN引发的聚合是典型的活性自由基聚合;这种方法克服了极不稳定的在α-位带有吸电子基团的碘化物的购运和储存的困难。不失是一种简单,快捷,方便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衰减链转移聚合 引发 α-碘代异丁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新型亲水开管毛细管柱及在毛细管电色谱上的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潘一廷 马成 +3 位作者 白海红 张养军 秦伟捷 钱小红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995-1000,共6页
为了增加开管毛细管柱(OTCC)的相比,提高分离效率,发展了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SI-ATRP)制备葡萄糖聚合物修饰的开管毛细管柱。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该开管柱内壁上修饰了三维波浪状聚合物,明显增加了内壁比表面积和相比。... 为了增加开管毛细管柱(OTCC)的相比,提高分离效率,发展了表面引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SI-ATRP)制备葡萄糖聚合物修饰的开管毛细管柱。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该开管柱内壁上修饰了三维波浪状聚合物,明显增加了内壁比表面积和相比。在pH3~11范围内,对含糖聚合物修饰的开管柱和空柱的电渗流进行了比较。修饰后开管柱的电渗流仅为空柱的1/2~1/3,且在pH6~11范围内保持平稳。稳定的电渗流保证了分离的重复性和稳定性。用该开管毛细管柱成功实现了小分子混合物(苯丙氨酸、胸腺嘧啶、腺苷、鸟苷、5-溴尿嘧啶、水杨酸)以及蛋白质大分子(核精核酸酶B、转铁蛋白和牛血清白蛋白)的有效分离,结果表明葡萄糖聚合物修饰的开管毛细管柱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毛细管电色谱 开管毛细管柱 聚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制备聚合物刷 被引量:2
19
作者 彭慧 王娟 +2 位作者 杨婷婷 严薇 程时远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3-76,96,共5页
介绍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制备聚合物刷(平面刷、球形刷和分子刷)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聚合物刷子的奇异构象使其具有许多新奇的性质和潜在的应用前景。ATRP 是制备具有可控结构的聚合物以及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一种较好的方... 介绍了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法(ATRP)制备聚合物刷(平面刷、球形刷和分子刷)的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聚合物刷子的奇异构象使其具有许多新奇的性质和潜在的应用前景。ATRP 是制备具有可控结构的聚合物以及有机/无机杂化材料的一种较好的方法。通过 ATRP 制备聚合物刷,可以有效地改变聚合物刷的组成和聚合度,从而改变聚合物刷的表面性质,设计出具有新型结构及性能的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TRP 聚合 制备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聚合 表面性质 应用前景 可控 奇异 有机/无机杂化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的最新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徐霞 邢铁玲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5期89-93,共5页
介绍了关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引发-活化-失活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RATRP体系克服了常规ATRP体系中低价态过渡金属催化剂容易氧化的问题,AGETATRP体系显著降低了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用量,ARGETATRP体系中残存的过渡金属催化剂仅... 介绍了关于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引发-活化-失活过程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RATRP体系克服了常规ATRP体系中低价态过渡金属催化剂容易氧化的问题,AGETATRP体系显著降低了过渡金属化合物的用量,ARGETATRP体系中残存的过渡金属催化剂仅为(1~50)×10-6,很多情况下不需要进行后处理,使其适合工业化生产成为可能。同时介绍了ATRP在表面接枝上的应用,表面引发ATRP反应能改善材料的表面特性,同时具有接枝链分子量及分布可控和高接枝率的优点,使其在很多方面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包括使材料表面图案化、提高材料表面的生物相容性、制备梳型的聚合物刷以及在纳米磁铁矿和真丝表面引发的ATRP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转移自由聚合 研究进展 表面接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