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碳气凝胶薄片的制备及表面密度致密层去除工艺 被引量:2
1
作者 钟艳红 周斌 +6 位作者 归佳寅 杜艾 徐翔 朱秀榕 吴广明 张志华 沈军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875-2879,共5页
研究了不同密度和厚度的碳气凝胶薄片的制备及其表面致密层去除工艺。在以间苯二酚、甲醛为原料制备有机及碳气凝胶块体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制活动式微模具成型工艺,制备了厚度在80~350μm,密度在50~600 mg.cm-3范围内变化的碳气凝胶... 研究了不同密度和厚度的碳气凝胶薄片的制备及其表面致密层去除工艺。在以间苯二酚、甲醛为原料制备有机及碳气凝胶块体材料的基础上,结合自制活动式微模具成型工艺,制备了厚度在80~350μm,密度在50~600 mg.cm-3范围内变化的碳气凝胶薄片。采用场发射扫描电镜、X射线相衬成像和表面轮廓仪-台阶仪等手段对其表面和内部微观结构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碳气凝胶薄片与块体的内部结构相同,但薄片表面存在一层和内部结构截然不同的致密层。采用不同粗糙程度的材料对薄片进行了表面微处理,成功去除该致密"皮"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气凝胶 薄片 原料制备 表面密度 致密层 去除工艺 techniques 内部结构 场发射扫描电镜 表面轮廓仪 相衬成像 微观结构 块体材料 间苯二酚 厚度 粗糙程度 成型工艺 测试结果 不同密度 微模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枣麦复合系统中冬小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分布特征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王宝驹 李隆 +2 位作者 李鲁华 张伟 甘雅文 《广东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7期1-4,共4页
在冬小麦成熟期采用根钻法采集单作冬小麦及与3、5年生枣树问作的冬小麦根样,利用Win—SURFERV.8.0软件进行根系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的分析,同时进行冬小麦经济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相比单作冬小麦,间作冬小麦... 在冬小麦成熟期采用根钻法采集单作冬小麦及与3、5年生枣树问作的冬小麦根样,利用Win—SURFERV.8.0软件进行根系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的分析,同时进行冬小麦经济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的测定。结果表明,相比单作冬小麦,间作冬小麦的产量(P=0.0003)和地上部生物量(P=0.001)均显著下降。间作和单作冬小麦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逐渐减少。与3、5年生红枣问作的冬小麦20—60enl土层的根长密度值比单作冬小麦20~60cm土层的根长密度值分别减少了30.1%、46.2%:与3、5年生红枣间作的冬小麦20~40cm土层的根表面积密度值比单作冬小麦20~40cm土层的根表面积密度值分别减少了18.7%、31.3%。间作冬小麦根系与枣树的根系在20~60cm土层中生态位重叠,导致物种间根系竞争。5年生枣树较3年生枣树对间作冬小麦根长密度值、根表面积密度值的变化和分布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作 冬小麦 根长密度 表面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静电探头法的表面电荷密度分布及电场分布的改进反演算法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邓军波 王涵 +3 位作者 薛建议 郭宝烘 王艺博 张冠军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239-1247,共9页
积聚在绝缘材料表面的电荷会畸变电场并降低绝缘水平,因此表面电荷积聚现象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该文首先讨论了表面电荷密度分布与静电探头输出电位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一种根据输出电位分布反演计算表面电荷密度和电场分布的改进反... 积聚在绝缘材料表面的电荷会畸变电场并降低绝缘水平,因此表面电荷积聚现象引起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该文首先讨论了表面电荷密度分布与静电探头输出电位之间的关系,进而提出一种根据输出电位分布反演计算表面电荷密度和电场分布的改进反演算法。该算法利用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2D-DFT)将时域中的卷积运算转化为频域中的乘积运算,大大减小了计算量。考虑了测量过程中静电探头对表面电位的影响,并采用维纳滤波技术减小噪声信号的影响。此外研究了电荷分布半径对噪声抑制以及算法精确度的影响,并评估了测量系统的空间分辨率以及算法的计算准确度。利用改进算法计算了雷电冲击电压下PMMA样品的表面电荷密度以及表面电场。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电荷密度与电场分布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当静电探头与材料表面间距1mm时,该测量系统分辨率达到0.3341mm,均方误差峰值仅为0.23%;减小网格单元的大小可以有效地抑制噪声干扰,对于提高算法精度具有重要作用。因此,该改进反演算法具有良好的分辨率和准确度,可准确计算绝缘材料表面积聚的电荷密度及电场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电荷密度分布 表面电场分布 二维离散傅里叶变换 维纳滤波 空间分辨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再入航天飞机表面热流密度辨识 被引量:28
4
作者 钱炜祺 蔡金狮 《宇航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6,共6页
本文给出了求解表面热流密度辨识这一热传导逆问题的顺序函数法。然后以某模型航天飞机迎风中心线上的某特征点为例 ,将航天飞机再入时的表面热流密度辨识问题简化为一维模型问题 ,用顺序函数法来对该特征点上的对流加热热流密度进行了... 本文给出了求解表面热流密度辨识这一热传导逆问题的顺序函数法。然后以某模型航天飞机迎风中心线上的某特征点为例 ,将航天飞机再入时的表面热流密度辨识问题简化为一维模型问题 ,用顺序函数法来对该特征点上的对流加热热流密度进行了仿真辨识 ,得到了较理想的辨识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序函数法 再入航天飞机 表面热流密度辨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磷酸盐调控纳米TiO_2微结构及其表面羟基密度 被引量:2
5
作者 陶玉贵 郑洁 +2 位作者 朱龙宝 葛飞 梁敏东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5期1401-1405,共5页
以冰乙酸作诱导剂,研究磷酸盐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二氧化钛过程中对其微结构及其表面羟基密度的影响,并利用XRD、BET、EDS、SEM、FT-IR和TGA等方法对二氧化钛相变过程和表面结构变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过程中添加磷酸根可增加纳... 以冰乙酸作诱导剂,研究磷酸盐在溶胶-凝胶法合成纳米二氧化钛过程中对其微结构及其表面羟基密度的影响,并利用XRD、BET、EDS、SEM、FT-IR和TGA等方法对二氧化钛相变过程和表面结构变化进行表征。结果表明:合成过程中添加磷酸根可增加纳米二氧化钛的表面羟基密度,500℃、700℃煅烧6h,其表面羟基密度分别为10.74nm-2、4.03nm-2,而对照样在500℃煅烧条件下其表面羟基密度为4.95nm-2;同时磷酸根的添加,有利于锐钛型晶相结构的热稳定性,锐钛型向金红石转变的相变温度达800℃。这可能是由于PO43-与TiO2晶相生长基元[TiO6]八面体易发生多齿螯合,不利于金红石相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TIO2 磷酸根 金红石 锐钛矿 表面羟基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南疆枣麦间作系统中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分布特征 被引量:4
6
作者 王宝驹 李隆 +2 位作者 李鲁华 张伟 甘雅文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67-73,共7页
在和田地区的冬小麦成熟期和枣树扬花期采用根钻法采集单作小麦、单作5a生枣树、枣麦间作系统根样,利用Win-SURFERv.8.0软件进行根系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分析,并在小麦和枣树成熟阶段进行经济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测定,通过土地... 在和田地区的冬小麦成熟期和枣树扬花期采用根钻法采集单作小麦、单作5a生枣树、枣麦间作系统根样,利用Win-SURFERv.8.0软件进行根系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分析,并在小麦和枣树成熟阶段进行经济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测定,通过土地当量比进行间作系统评估。结果表明,枣麦间作系统枣树和小麦的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均显著下降。枣麦间作系统产量和地上部生物量土地当量比(1.383和1.322)均大于1,相比相应单作模式,有较高的总产量和土地利用效率。间作条件下的小麦和枣树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比单作相应土层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小。间作小麦20~60cm土层根长密度值比单作小麦相应土层根长密度值减少46.2%;间作红枣20~60cm土层根长密度值、根表面积密度值比单作红枣相应土层根长密度值、根表面积密度值减少34.5%和31.2%。5a生枣树与小麦根系在20~60cm土层生态位重叠,促使间作小麦和间作枣树根长密度、根表面积密度分布不均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枣麦间作系统 土地当量比(LER) 根长密度(RLD) 表面密度(RSAD)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癌巢表面积密度(Sv)及癌实质体积密度(Vv)与乳腺癌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夏庆欣 庄競 +3 位作者 李智 姬社青 韩广森 乔思杰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368-371,共4页
目的:探讨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体视学指标癌巢表面积密度(Sv)、癌实质体积密度(Vv)与预后的关系,以寻找一个相对独立判断预后的量化指标。方法:统计206例乳腺癌患者的癌巢表面积密度(Sv)、癌实质体积密度(Vv)和... 目的:探讨腋窝淋巴结转移阳性的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的体视学指标癌巢表面积密度(Sv)、癌实质体积密度(Vv)与预后的关系,以寻找一个相对独立判断预后的量化指标。方法:统计206例乳腺癌患者的癌巢表面积密度(Sv)、癌实质体积密度(Vv)和预后数据。结果:我们可以观察到Sv<4.4的患者有89例(89/114)生存≥5年,Sv>5.5的患者有71例(71/92)生存<5年。结论:体视学方法测定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癌巢表面积密度(Sv),方法简单易行,所获参数可靠,可作为反映其5年生存情况的一个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体视学 癌巢表面密度 癌实质体积密度 预后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功率谱密度分析的针针电极下环氧树脂不同老化程度表面形貌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谢庆 王幼男 +2 位作者 刘利珍 焦羽丰 王涛 《绝缘材料》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56-60,66,共6页
在真空直流条件下对针针电极的环氧树脂进行闪络老化实验,闪络次数分别为0、50、100、200,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材料表面,获取绝缘材料表面灰度图,并计算表面功率谱密度,定量分析材料表面形貌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表面功率谱密度... 在真空直流条件下对针针电极的环氧树脂进行闪络老化实验,闪络次数分别为0、50、100、200,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观察材料表面,获取绝缘材料表面灰度图,并计算表面功率谱密度,定量分析材料表面形貌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表面功率谱密度计算结果与定性分析一致;闪络老化后垂直于电极连线方向的低频谱值远大于沿电极方向的低频谱值,表明闪络后材料表面在垂直于电极连线的方向有更明显的沟壑和突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空 沿面闪络 老化 表面形貌 表面功率谱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对计算土壤和岩石中氡浓度及表面通量密度的表面边界条件的讨论 被引量:1
9
作者 何斌 过惠平 尚爱国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21-126,共6页
本文对求解土壤或岩石中氡浓度及表面通量密度的边界条件进行了探讨。以空气中无穷远处氡浓度为零(空气中无氡源)的自然边界条件代替通常假定以空气与土壤或岩石交界面处氡浓度为零的边界条件,给出了土壤和岩石中氡浓度及表面通量密... 本文对求解土壤或岩石中氡浓度及表面通量密度的边界条件进行了探讨。以空气中无穷远处氡浓度为零(空气中无氡源)的自然边界条件代替通常假定以空气与土壤或岩石交界面处氡浓度为零的边界条件,给出了土壤和岩石中氡浓度及表面通量密度的数学表达式。通过对土壤和铀尾矿的具体计算,表明两种边界条件下的计算结果有较大的偏差。文中还讨论了在两类边界条件下在土壤或岩石中对流对氡浓度及表面通量密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氡浓度 土壤 岩石 表面通量密度 边界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基于AFM的固液界面表面电荷密度测量方法(英文) 被引量:1
10
作者 景大雷 李大勇 赵学增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72-276,共5页
固液界面的表面电荷会影响微纳流体系统的流体阻力,因此如何测量固液界面的表面电荷密度以及分析表面电荷的产生机理对于研究表面电荷对流体阻力的影响具有较大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接触式AFM的固液界面表面电荷密度测量方法。基于该... 固液界面的表面电荷会影响微纳流体系统的流体阻力,因此如何测量固液界面的表面电荷密度以及分析表面电荷的产生机理对于研究表面电荷对流体阻力的影响具有较大的意义。提出了一种基于接触式AFM的固液界面表面电荷密度测量方法。基于该方法测量了浸在去离子水和0.01mol/L的NaCl溶液中的高硼硅玻璃和二氧化硅样本的表面电荷密度,并研究了溶液pH值对表面电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高硼硅玻璃和二氧化硅由于表面硅烷基的电离带负电。溶液pH值和离子浓度的增加都会增加浸在去离子水和0.01mol/L的NaCl溶液中高硼硅玻璃和二氧化硅的表面电荷密度的绝对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电荷密度 固液界面 静电力力 探针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gF_2表面结构稳定性及电子特性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莉莉 韩培德 +3 位作者 张彩丽 董明慧 杨艳青 古向阳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609-1614,共6页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MgF_2(010)、MgF_2(001)、MgF_2(011)及MgF_2(110)四种表面10种构型的稳定性和电子特性.结果表明:四种表面的邻近表面几层原子均出现了明显的驰豫现象,终止于单层F原子的表面相对稳定;进一步对比分析四种表面...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研究了MgF_2(010)、MgF_2(001)、MgF_2(011)及MgF_2(110)四种表面10种构型的稳定性和电子特性.结果表明:四种表面的邻近表面几层原子均出现了明显的驰豫现象,终止于单层F原子的表面相对稳定;进一步对比分析四种表面(终止于单层F原子的稳定构型)的表面能发现,稳定性依次减弱排列为MgF_2(110)、MgF_2(011)、MgF_2(010)、MgF_2(001);最稳定的MgF_2(110)表面的态密度显示在费米能级以下较多的成键电子处于低能级区,同时由于表面的影响,导致表面F原子电荷聚集显负电性,促使表面活性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化镁:密度泛函理论:表面能:稳定性:态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改性聚四氟乙烯膜在油田含油污水中的表面ζ电位和电荷密度 被引量:1
12
作者 蔺爱国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6期64-67,共4页
对油田含油污水中不同孔径的改性聚四氟乙烯膜的流动电位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Helmholtz-Smoluchowski方程算出改性聚四氟乙烯膜的微孔表面ζ电位,再根据Gouy-Chapmann方程,估算出膜表面的电荷密度.并对油田含油污水中悬浮颗粒的ζ电位... 对油田含油污水中不同孔径的改性聚四氟乙烯膜的流动电位进行了实验研究.根据Helmholtz-Smoluchowski方程算出改性聚四氟乙烯膜的微孔表面ζ电位,再根据Gouy-Chapmann方程,估算出膜表面的电荷密度.并对油田含油污水中悬浮颗粒的ζ电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改性聚四氟乙烯膜表面带有负电荷,表面Zeta电位稳定在-20mV左右,而污水中悬浮颗粒ζ电位也为负值.由于膜表面电荷的作用,使膜具有更强的截留悬浮物颗粒及抗污染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油污水 流动电位 Ζ电位 表面电荷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考虑晶层表面电荷密度的蒙脱石膨胀力模型 被引量:2
13
作者 贾景超 毕庆涛 黄志全 《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31-33,共3页
蒙脱石晶层表面电荷密度是影响膨胀土膨胀力的重要因素.取膨胀力为2 MPa时5种蒙脱石的干密度,计算得到其中4种蒙脱石的干密度与Kunigel-V1蒙脱石干密度的比值,将此比值与各蒙脱石的表面电荷密度拟合得其关系式,然后基于此关系式与Kunige... 蒙脱石晶层表面电荷密度是影响膨胀土膨胀力的重要因素.取膨胀力为2 MPa时5种蒙脱石的干密度,计算得到其中4种蒙脱石的干密度与Kunigel-V1蒙脱石干密度的比值,将此比值与各蒙脱石的表面电荷密度拟合得其关系式,然后基于此关系式与Kunigel-V1蒙脱石膨胀力试验结果,预测了其他4种蒙脱石的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相吻合,为预测膨胀土的膨胀力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膨胀土 蒙脱石 膨胀力 密度 表面电荷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电层相互作用时胶体表面电位的分布及电荷密度的计算
14
作者 蒋新 薛家骅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1991年第2期41-45,共5页
本文以实验为基础,运用计算机数值解解出双电层相互作用时平面胶体表面电位ψ随距离X的分布,依据作者导出的双电层相互作用时胶体表面阴离子负吸附方程,计算出胶体表面外Hclmhotz面(OHP)处的表面电荷密度σ_δ;讨论了双电层相互作用程度... 本文以实验为基础,运用计算机数值解解出双电层相互作用时平面胶体表面电位ψ随距离X的分布,依据作者导出的双电层相互作用时胶体表面阴离子负吸附方程,计算出胶体表面外Hclmhotz面(OHP)处的表面电荷密度σ_δ;讨论了双电层相互作用程度(ψ_d/ψ_δ)对胶体表面电位分布及其表面电荷密度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电层 电位分布 表面电荷密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Yb掺杂(Ba,Sr)TiO_3系PTCR材料的研究Ⅰ.表面受主态密度的计算
15
作者 张中太 张枫 米庆 《功能材料》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27-628,共2页
在Heywang 模型的基础上,采用了一种计算PTCR材料表面受主态密度的新方法。通过ln ρ- 1/ εapp T 曲线可以算得材料的表面受主态密度。具体计算了Yb 掺杂( Ba ,Sr)TiO3材料的表面受主态密度。
关键词 表面受主态密度 PTCR 掺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柠条锦鸡儿细根表面积密度对土壤水分空间分布的响应 被引量:19
16
作者 高玉寒 姚云峰 +4 位作者 郭月峰 赵文昊 温健 杨阳 祁伟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36-142,共7页
为研究柠条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细根与土壤水分的空间关系,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10 a生柠条锦鸡儿细根为研究对象,对细根表面积密度与土壤含水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分别对柠条锦鸡儿细根和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研... 为研究柠条锦鸡儿(Caragana microphylla)细根与土壤水分的空间关系,以内蒙古农牧交错带10 a生柠条锦鸡儿细根为研究对象,对细根表面积密度与土壤含水率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分别对柠条锦鸡儿细根和土壤水分的空间分布情况进行研究发现,垂直和水平土层方向各标准地柠条锦鸡儿细根表面积密度与土壤含水率均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均大于0.65(P<0.01)。经回归分析建立柠条锦鸡儿细根表面积密度与土壤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模型并对模型进行验证,验证结果发现该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两者之间的关系(R^2=0.84,P<0.01)。撂荒地土壤含水率比柠条地高71%,研究区柠条地出现至少200 cm的土壤干层,部分土层接近凋萎湿度,柠条生长受阻。研究结果对于干旱区人工柠条林的栽植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可为北方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建设及植被恢复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含水率 根系 模型 细根表面密度 柠条锦鸡儿 土壤干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位滴定在憎液胶体表面电荷密度研究中的应用
17
作者 沈致隆 莫述诚 任知忠 《北京轻工业学院学报》 1992年第2期18-26,共9页
首先讨论了进行电位滴定实验的时候,逐次加入的滴定剂中决定电位离子的数量与被分析憎液胶体分散相粒子表面电荷密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式,比较了文献中几种不同的零电点的测定方法,进而肯定了其中盐滴定法的可行性.然后,文章介绍了滴定过程... 首先讨论了进行电位滴定实验的时候,逐次加入的滴定剂中决定电位离子的数量与被分析憎液胶体分散相粒子表面电荷密度之间的定量关系式,比较了文献中几种不同的零电点的测定方法,进而肯定了其中盐滴定法的可行性.然后,文章介绍了滴定过程中,不溶于水的氧化物或含氧氢氧化物胶体分散相与电解质溶液之间的慢速质子迁移现象,介绍了这一过程的机理以及它对从电位滴定得到的表面电荷密度σ_0值的影响,提出防止这一影响,区分慢速质子迁移与表面电离、表面络合反应对表面电荷的贡献,研究表面吸附机理的实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电荷密度 电位滴定 憎液胶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表面肌电对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患者竖脊肌协同活动的评估 被引量:5
18
作者 黄剑平 姜乃夫 +4 位作者 李沅衡 王玮 陈世雄 杨万章 李光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502-509,519,共9页
目的:基于高密度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技术,评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竖脊肌在躯干运动中的协同活动。方法:将高密度sEMG电极阵列沿着脊柱规律分布于AIS患者与健康受试者... 目的:基于高密度表面肌电(surface electromyography,sEMG)技术,评估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adolescent idiopathic scoliosis,AIS)患者竖脊肌在躯干运动中的协同活动。方法:将高密度sEMG电极阵列沿着脊柱规律分布于AIS患者与健康受试者腰背双侧,记录受试者完成对称动作(挺直站立与躯干前倾)时的sEMG,计算每个通道sEMG的均方根值(root mean square,RMS),经平滑后得到受试者背部sEMG地形图,通过对sEMG均方根值地形图的分析评估受试者竖脊肌的协同活动情况。结果:对称性躯干动作时,健康受试者sEMG均方根值地形图强活动区域左右对称,而AIS患者强活动区域缺乏左右对称性。挺直站立时,AIS患者凸侧地形图强活动区域能量和的平均强度为66.92±12.05μV,高于凹侧的23.77±4.04μV;躯干前倾时,凸侧强活动区域能量和的平均强度为192.25±87.62μV,高于凹侧的95.70±25.93μV。对称性躯干动作时,不同Cobb角的AIS患者凸侧sEMG能量不同,随着Cobb角的增加而提高,与凹侧sEMG能量差值亦随着Cobb角的增加而变大;不同Cobb角AIS患者凸、凹侧对称列sEMG能量比值差异最大的位置均在竖脊肌与腰背部肌群肌腹重叠的区域。结论:AIS患者竖脊肌与腰背部肌群在对称性躯干动作时的sEMG均方根值地形图凸侧强、凹侧弱,凸侧sEMG均方根值随着Cobb角的增大而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 密度表面肌电 竖脊肌 协同活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密度表面肌电信号无线数据采集同步机制研究 被引量:6
19
作者 林上耀 金文光 张赛赛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8,共8页
高密度表面肌电信号研究需要获取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高质量的肌电信号,同时也对采集系统的便捷性、响应性、续航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考虑可穿戴性、实时性、高通量等基础上,对s EMG采集系统架构和传输网络设计进行了... 高密度表面肌电信号研究需要获取高精度、高空间分辨率、高质量的肌电信号,同时也对采集系统的便捷性、响应性、续航能力等方面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在考虑可穿戴性、实时性、高通量等基础上,对s EMG采集系统架构和传输网络设计进行了深入研究,设计了基于模块化分层架构、有线USB结合无线WIFI传输模式、异步采集和同步聚合方法、双缓存和时隙切换的高精度同步机制的实时肌电采集通信系统。为验证系统功能和算法机制,本文还构建了实验平台装置,实现了128通道1 k Hz采样率16 bit精度s EMG信号的实时采集、处理和传输。通过测试,在采用通信周期为50 ms下,通道间同步误差小于320μs,刷新率可达20 Hz,系统的平均延时小于80 m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肌电信号 密度表面肌电信号 多通道 时隙切换 时间同步 实时传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电荷密度法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潘明政 牛憨笨 《高速摄影与光子学》 CSCD 1990年第1期23-33,共11页
本文介绍了一种边界积分方程法——表面电荷密度法。它可用于处理轴对称电场和三维电场,特别是包含介质和开放边界的系统;还可用来精确确定各种形状电极间的电容。本文对应用此法所遇到的各种奇异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 本文介绍了一种边界积分方程法——表面电荷密度法。它可用于处理轴对称电场和三维电场,特别是包含介质和开放边界的系统;还可用来精确确定各种形状电极间的电容。本文对应用此法所遇到的各种奇异性问题进行了讨论,在理论推导的基础上,编制了通用程序,它可处理包含圆形、直线形电极和介质的轴对称系统,可处理矩形平面电极的三维场。利用这个程序,对尖端发射体外的电位分布及快速变像管中一种常用的聚焦系统的空间电位分布进行了计算,与差分法作了比较,还计算了考虑介质边界后的影响;计算了单球体的空间电位分布,并与解析值进行了比较,计算了几种模型的电容,并与解析值和极限值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电荷密度 积分程法 电子光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