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摩擦加工技术的镁合金表面改性研究现状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娟 彭立明 +3 位作者 韩靖宇 吴玉娟 郑飞燕 廖海光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9-19,共11页
鉴于当前高性能镁合金的应用需求,亟待提高镁合金的表面硬度、摩擦磨损性以及耐蚀性等表面性能。新型固态加工技术——搅拌摩擦加工以及摩擦堆焊能够实现材料的大塑性变形,在镁合金表面微观组织结构改性、表面复合材料化以及金属焊敷层... 鉴于当前高性能镁合金的应用需求,亟待提高镁合金的表面硬度、摩擦磨损性以及耐蚀性等表面性能。新型固态加工技术——搅拌摩擦加工以及摩擦堆焊能够实现材料的大塑性变形,在镁合金表面微观组织结构改性、表面复合材料化以及金属焊敷层制备等方面得到了成功的应用。在介绍搅拌摩擦加工以及摩擦堆焊技术特性的基础上,分别从工艺手段、组织演变以及性能改善等方面综述了摩擦加工技术用于镁合金表面改性的研究现状。国内外研究结果显示,搅拌摩擦加工可有效细化镁合金表面晶粒,破碎粗大第二相,导入增强粒子,实现表面复合化,进而显著提高镁合金的硬度、耐磨性以及耐蚀性。摩擦堆焊技术可在镁合金表面成功制备无稀释、结合完整性高、均匀细化的金属焊敷层,有效改善镁合金表面硬度及耐磨性。通过对用于镁合金表面改性的摩擦加工技术研究现状的总结,展望了镁合金搅拌摩擦加工以及摩擦堆焊的发展前景,提出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搅拌摩擦加工 摩擦堆焊 表面改性 晶粒细化 表面复合化 耐蚀性 摩擦磨损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搅拌摩擦加工制备颗粒增强镁基复合材料 被引量:4
2
作者 姚立群 张至柔 +2 位作者 冯文彬 肖振宇 杨续跃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8-111,115,共5页
利用摩擦搅拌加工技术,对AZ31镁合金进行表面组织细化、表面复合化。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搅拌摩擦加工后的加工显微组织及退火显微组织,并测试加工区的硬度,发现摩擦搅拌区晶粒明显细化,晶粒尺寸可降至几微米,且复合化表... 利用摩擦搅拌加工技术,对AZ31镁合金进行表面组织细化、表面复合化。通过金相显微镜和扫描电镜观察研究搅拌摩擦加工后的加工显微组织及退火显微组织,并测试加工区的硬度,发现摩擦搅拌区晶粒明显细化,晶粒尺寸可降至几微米,且复合化表面即使高温长时间退火,组织依然稳定;摩擦搅拌加工制备复合材料,分别添加纳米Si3N4粒子和SiO2粒子复合于AZ31镁合金表面,纳米粒子均匀分布于合金表面,与未添加任何粒子的样品相比,晶粒细化效果明显提高,且由于复合粒子在基体中产生大量新界面,抑制了晶界迁移,使搅拌摩擦加工后的组织具有很高的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摩擦搅拌加工 镁基复合材料 颗粒增强 显微组织 晶粒细化 表面复合化 热稳定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可诱导组织再生骨植入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3
作者 陈丽 向庆 +1 位作者 代燕 杨峰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2年第4期100-105,共6页
第三代骨修复和植入材料除了要满足生物相容性、力学相容性等要求,同时还要求具备骨传导、骨诱导和可控降解等特性,以实现骨组织的诱导再生。笔者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从骨植入材料的分类、生物相容性、力学特性、拓扑结构、可控降解、组... 第三代骨修复和植入材料除了要满足生物相容性、力学相容性等要求,同时还要求具备骨传导、骨诱导和可控降解等特性,以实现骨组织的诱导再生。笔者通过梳理相关文献,从骨植入材料的分类、生物相容性、力学特性、拓扑结构、可控降解、组织诱导再生、加工制备及表面处理等方面对近年来可诱导组织再生骨植入材料的研究现状及最新动态进行了阐述,提出可控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可能是未来骨植入材料加工制备的重要发展方向;将活性陶瓷与多孔钛基体高质量结合,在保证力学性能的基础上对骨植入体进行降解速率调控,将是实现骨植入材料组织诱导再生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植入材料 诱导组织再生 可控降解 增材制造 表面复合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defect free ceramic/Ti composite membranes by surface modification and in situ oxidation 被引量:1
4
作者 ZHANG Dong-qiang YANG Ping +2 位作者 WU Jian-yang ZHAO Jing CHEN Yan-an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2期3295-3304,共10页
Al2O3 ceramic powder was applied to modify the large pores defects on the surface of the porous metal Ti support,in situ oxidation method was a convenient method to prepare defect free ceramic/Ti composite membranes o... Al2O3 ceramic powder was applied to modify the large pores defects on the surface of the porous metal Ti support,in situ oxidation method was a convenient method to prepare defect free ceramic/Ti composite membranes on this basis.In situ oxidation conditions experimental results show that the best condition for preparing the TiO2-Al2O3/Ti composite membrane is under 800°C for 2 h,and the microstructure and pore sizes of the TiO2-Al2O3/Ti composite membranes are affected obviously.The thickness and composition of the TiO2/Ti composite membranes are determined by SEM and XRD completely.The por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composite membrane is measured by bubble pressure method,the most probable aperture is about 3.12μm,while the average pore size of defect free TiO2-Al2O3/Ti is about 3.23μm.After ultrasonic treatment,the slight weight change of membranes reveals no observable change,which indicates that TiO2-Al2O3/Ti composite membranes maintain a good 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rous Ti CERAMIC TiO2 layer in situ oxidation composite membrane surface modificatio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