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混凝土抗风蚀磨损表面强化处理材料的对比试验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章岩 王起才 +1 位作者 张粉芹 马华军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43-47,共5页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穿越新疆九大风区中风力最强的五大风区。针对风蚀对铁路混凝土结构物的磨蚀问题,选用4种表面强化材料,通过混凝土耐磨蚀和疏水性试验,进行提高混凝土表面耐风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4种表面强化材料均可提高混凝... 兰新铁路第二双线新疆段穿越新疆九大风区中风力最强的五大风区。针对风蚀对铁路混凝土结构物的磨蚀问题,选用4种表面强化材料,通过混凝土耐磨蚀和疏水性试验,进行提高混凝土表面耐风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4种表面强化材料均可提高混凝土表面的抗风蚀磨损能力;其中渗透性复合乳液型混凝土表面抗风蚀处理材料在提高混凝土的耐磨蚀性和疏水性以及价格方面具有综合优势,它通过表面渗透方式渗入混凝土中并和混凝土发生反应,在混凝土表面形成致密疏水的网状结构,达到防护和抗风蚀的效果,可提高混凝土表面耐磨度一倍多,表干时间缩短99.35%,且在抗紫外线、抗开裂、抗冻等方面均表现出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兰新铁路 混凝土 风蚀 表面处理材料 渗透 耐磨蚀性 疏水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面向汽车车身色彩-材料-表面处理工艺的耦合设计特性研究 被引量:10
2
作者 苏建宁 胡晴 +2 位作者 张书涛 杨文瑾 李雄 《机械设计》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119-125,共7页
为更好地满足用户对汽车外观设计的感性需求,探讨了汽车车身色彩-材料-表面处理工艺(Color-MaterialFinishing,CMF)的耦合设计特性。通过调研获取目标主题意象,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汽车车身色彩和表面质感设计元素的目标主题意象贴近... 为更好地满足用户对汽车外观设计的感性需求,探讨了汽车车身色彩-材料-表面处理工艺(Color-MaterialFinishing,CMF)的耦合设计特性。通过调研获取目标主题意象,再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得到汽车车身色彩和表面质感设计元素的目标主题意象贴近度;利用潜在语义分析法对全面组合后的设计样本进行耦合度分析;通过对比设计样本的用户喜爱度与耦合度,探讨汽车车身CMF的耦合设计特性及其认知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汽车车身CMF设计具有协调耦合性,应用感觉刺激高低调和的耦合设计规律能够有效地辅助车身色彩-材料-表面处理工艺的设计,进而提高用户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车身 色彩-材料-表面处理工艺 耦合特性 感性意象 潜在语义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处理剂对PVC仿木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4
3
作者 隋金玲 周海 《工程塑料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7-20,共4页
使用4种不同类型的含高活性反应基团的聚氨酯处理剂对木粉表面进行处理,并制备了聚氯乙烯(PVC)/木粉复合材料,研究了表面处理剂的交联度、不同用量和高活性反应基团—NCO的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聚氨酯处理剂... 使用4种不同类型的含高活性反应基团的聚氨酯处理剂对木粉表面进行处理,并制备了聚氯乙烯(PVC)/木粉复合材料,研究了表面处理剂的交联度、不同用量和高活性反应基团—NCO的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及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聚氨酯处理剂对木粉表面进行处理可以明显改善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并明显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木粉经聚氨酯处理剂改性后与PVC的相容性明显得到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氯乙烯/木粉复合材料表面处理 力学性能 流变性能微观形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课程教学方式改革初探 被引量:2
4
作者 王明光 姜山 吴会杰 《南方农机》 2019年第15期149-150,共2页
《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核心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基础课程,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当前学生的知识结构,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经验,对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学习内容、课程改革等方... 《模具材料及表面处理》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核心的专业必修课程,是一门承上启下的基础课程,为学习后续专业课程及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当前学生的知识结构,结合本课程的特点和教学经验,对本课程的教学方式、学习内容、课程改革等方面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提升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具材料表面处理 教学方式 改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22年“金属材料表面处理”专题征稿启事
5
作者 《机械工程材料》编辑部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48-48,共1页
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对机械零部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在高温、高压、高速、腐蚀等恶劣工况下长期稳定运行,这就必然对材料表面的耐磨、耐蚀等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采用物理、化学、机械或复合方法,使得材料... 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对机械零部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在高温、高压、高速、腐蚀等恶劣工况下长期稳定运行,这就必然对材料表面的耐磨、耐蚀等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金属表面处理技术采用物理、化学、机械或复合方法,使得材料表面具有与基体不同的组织结构、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从而拥有不同于基体的一些特殊性能,如优异的耐磨性、耐蚀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处理 机械零部件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 物理状态 恶劣工况 复合方法 化学成分 耐蚀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表面改性研究进展 被引量:8
6
作者 魏德强 李新凯 任旭隆 《热加工工艺》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8期19-23,共5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电子束表面改性,阐述了电子束表面改性的基本原理及国内外电子束表面改性的发展。简述了相关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取得的进展,包括表面淬火、表面合金化、表面非晶体以及表面熔凝,并对电子束抛光表... 介绍了一种新型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电子束表面改性,阐述了电子束表面改性的基本原理及国内外电子束表面改性的发展。简述了相关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取得的进展,包括表面淬火、表面合金化、表面非晶体以及表面熔凝,并对电子束抛光表面改性进行了展望。电子束表面改性技术做为一种极具优势的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将在未来工业中占据无法替代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 表面改性 材料表面处理 表面合金化
在线阅读 下载PDF
50^#钢表面激光熔覆不锈钢粉的研究
7
作者 任宏亮 雒江涛 +2 位作者 晁明举 陈长青 梁二军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62-63,共2页
本文研究了在 5 0 # 钢表面激光熔覆KF - 12 0不锈钢粉的工艺 ,得到了无裂纹、无气孔、组织致密的激光熔覆层。显微组织观察和显微硬度测试表明熔覆层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和高的硬度。当激光功率为 1 6和 1 8kW时 ,熔覆层硬度高达 730H... 本文研究了在 5 0 # 钢表面激光熔覆KF - 12 0不锈钢粉的工艺 ,得到了无裂纹、无气孔、组织致密的激光熔覆层。显微组织观察和显微硬度测试表明熔覆层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和高的硬度。当激光功率为 1 6和 1 8kW时 ,熔覆层硬度高达 730Hv左右 ,与基体分界面清晰 ,而当激光功率为 2 0和 2 2KW时 ,硬度分别降为 6 80和 6 5 0Hv左右 ,与基体之间无明显的分界面。这两种情况分别适用于不同的应用场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熔覆 不锈钢粉 显微硬度 显微组织 材料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固化的饰面材料
8
《林产工业》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60,共1页
电子束固化是一种先进的材料表面处理技术,具有固化速度快、生产效率高、节能环保等优点。现已应用于建材、家具、印刷等领域。
关键词 电子束固化 饰面材料 材料表面处理技术 固化速度 生产效率 节能环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工程材料》2020年专题报道
9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7-7,共1页
2020年,《机械工程材料》杂志将在第5期、第6期、第11期分别推出"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电子陶瓷"、"增材制造技术"等专题报道,热忱欢迎相关领域科研技术人员踊跃投稿。(1)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指... 2020年,《机械工程材料》杂志将在第5期、第6期、第11期分别推出"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电子陶瓷"、"增材制造技术"等专题报道,热忱欢迎相关领域科研技术人员踊跃投稿。(1)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指采用某种工艺方法,在不改变基体组织和性能的前提下改善材料表面的组织和性能,使之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从而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本专题报道内容主要为表面处理对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表面形变强化(包括喷丸、滚压、内挤压等)、激光表面处理、表面淬火处理、等离子表面处理、电镀堆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题报道 《机械工程材料 材料表面处理 电子陶瓷 工程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工程材料》2022年专题报道征稿启事
10
作者 《机械工程材料》编辑部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62-62,共1页
2022年,《机械工程材料》杂志将在第6期、第9期、第11期分别推出“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金属材料强韧均衡研究”等专题报道,热忱欢迎相关领域科研技术人员踊跃投稿。(1)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现代工业的迅猛发... 2022年,《机械工程材料》杂志将在第6期、第9期、第11期分别推出“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金属材料强韧均衡研究”等专题报道,热忱欢迎相关领域科研技术人员踊跃投稿。(1)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现代工业的迅猛发展对机械零部件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在高温、高压、高速、腐蚀等恶劣工况下长期稳定运行,这就必然对材料表面的耐磨、耐蚀等性能提出更高的要求。金属材料表面处理技术采用物理、化学、机械或复合方法,使得材料表面具有与基体不同的组织结构、化学成分和物理状态,从而拥有不同于基体的一些特殊性能,如优异的耐磨性、耐蚀性、耐热性等;该技术可以在不增加太多成本的情况下使材料表面得到强化,从而提高零部件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改善机械设备的性能和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表面处理 金属材料 科研技术人员 机械零部件 物理状态 恶劣工况 机械设备 复合方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机械工程材料》2020年专题报道
11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6-6,共1页
2020年,《机械工程材料》杂志将在第5期、第6期、第11期分别推出"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电子陶瓷"、"增材制造技术"等专题报道,热忱欢迎相关领域科研技术人员踊跃投稿。(1)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指... 2020年,《机械工程材料》杂志将在第5期、第6期、第11期分别推出"金属材料表面处理"、"电子陶瓷"、"增材制造技术"等专题报道,热忱欢迎相关领域科研技术人员踊跃投稿。(1)金属材料表面处理。表面处理指采用某种工艺方法,在不改变基体组织和性能的前提下改善材料表面的组织和性能,使之具有良好的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从而适用于各种复杂的工作环境。本专题报道内容主要为表面处理对金属材料组织和性能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表面形变强化(包括喷丸、滚压、内挤压等)、激光表面处理、表面淬火处理、等离子表面处理、电镀堆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表面处理 材料表面处理 表面淬火 表面形变强化 科研技术人员 金属材料组织 喷丸 电子陶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纳米压痕过程的三维有限元数值试验研究 被引量:30
12
作者 李敏 梁乃刚 +1 位作者 张泰华 王林栋 《力学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57-264,共8页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纳米压痕仪的加、卸载过程,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了纳米压痕仪的标准Berkovich压头.介绍了有限元模型的几何参数、边界条件、材料特性与加载方式,讨论了摩擦、滑动机制、试件模型的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计算... 采用有限元方法模拟了纳米压痕仪的加、卸载过程,三维有限元模型考虑了纳米压痕仪的标准Berkovich压头.介绍了有限元模型的几何参数、边界条件、材料特性与加载方式,讨论了摩擦、滑动机制、试件模型的大小对计算结果的影响,进行了计算绐果与标准试样实验结果的比较,证实了模拟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重点研究了压头尖端曲率半径对纳米压痕实验数据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尖端曲率半径r=0与r=100nm两种压头的材料压痕载荷一位移曲线.结果表明,当压头尖端曲率半径r≠0时,基于经典的均匀连续介质力学本构理论、传统的实验手段与数据处理方法,压痕硬度值会随着压痕深度的减小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痕尺度效应 纳米压痕 有限元模拟 硬度 边界条件 滑动机制 材料力学 材料表面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激光抛光机理及应用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林 杨永强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9-52,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材料表面处理技术激光抛光,并对其机理、优点、应用实例等相关内容作了简要阐述。
关键词 激光抛光 材料表面处理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束抛光技术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4
作者 魏德强 李新凯 王晓冰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75-182,共8页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工件表面的精密性和质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抛光工艺不但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而且也影响产品的档次。传统的抛光工艺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已很难满足当前对高质量工件表面性能的需求,作为新型非接... 随着现代制造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工件表面的精密性和质量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而抛光工艺不但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而且也影响产品的档次。传统的抛光工艺存在一些难以克服的问题,已很难满足当前对高质量工件表面性能的需求,作为新型非接触式抛光工艺的一种——电子束抛光,在目前的研究领域展现出显著的优势。本文概述了几种抛光技术的优缺点,并重点介绍了一种新型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电子束抛光,阐述了电子束表面抛光的基本原理及国内外电子束抛光的发展。介绍了电子束抛光作为一种新型表面抛光方法在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并综述了近年来电子束抛光研究的发展动态,简述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取得的进展,包括电子束抛光机理的研究、不同材料电子束工艺参数的确定、入射角度对抛光效果的影响、物理模型的建立以及电子束抛光产生的熔坑、裂纹研究,并对电子束抛光技术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前景做出了展望。电子束抛光技术作为一种极具优势的高能束表面改性技术将占据无法替代的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束抛光 材料表面处理 表面性能 传统抛光 综述 发展 机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离子束抛光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王喜社 李新凯 +1 位作者 谭袁迅 邓亦峭 《制造技术与机床》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28-31,共4页
介绍了一种新型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离子束抛光,阐述了离子束表面抛光的基本原理及国内外离子束抛光的发展。介绍了离子束抛光作为一种新型表面抛光方法在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并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束抛光研究的发展动态,简述了国内外相关... 介绍了一种新型材料表面处理技术——离子束抛光,阐述了离子束表面抛光的基本原理及国内外离子束抛光的发展。介绍了离子束抛光作为一种新型表面抛光方法在研究领域中的应用,并综述了近年来离子束抛光研究的发展动态,简述了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及取得的进展,对离子束抛光技术做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束 抛光 材料表面处理 发展
在线阅读 下载PDF
Mo离子注入钢退火过程中的相变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通和 吴瑜光 +2 位作者 刘安东 张旭 崔平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91-495,共5页
着重研究了金属离子注入合成表面优化复合层的机理和纳米相镶嵌结构形成 ,探索了注入和退火过程中纳米结构和相变过程 ,讨论相变机制 .实验中发现用较低束流密度的Mo离子注入钢明显地改变了钢表面的结构 ,可使钢表面晶粒细化 ,使阻止位... 着重研究了金属离子注入合成表面优化复合层的机理和纳米相镶嵌结构形成 ,探索了注入和退火过程中纳米结构和相变过程 ,讨论相变机制 .实验中发现用较低束流密度的Mo离子注入钢明显地改变了钢表面的结构 ,可使钢表面晶粒细化 ,使阻止位错移动的晶界数量增多 ;可在钢表面形成Mo原子超饱和固溶体 ;随所用的束流密度的增加 ,注入时表面温度升高 ,注入的Mo原子将与钢中的铁原子和碳原子化合而形成纳米尺寸的析出相 .这些弥散的析出相在钢表面形成了弥散强化 .用低束流密度注入后经过退火 ,在钢表面也形成了纳米尺寸的析出相 ,从而增加了表面弥散强化的效果 .随退火温度的增高 ,纳米析出相将会聚成大一些的纳米颗粒 ,颗粒之间互相连接而形成网状结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o离子注入钢 退火过程 纳米结构 表面优化层 相变过程 相变机制 材料表面处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等离子体渗氮与氮化钛膜沉积一体化工艺对膜基结合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肖志刚 林东生 +2 位作者 张宏 关颖 叶锡生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77-80,共4页
在一种增强型多弧镀膜装置上 ,实现了低温等离子体渗氮同氮化钛硬质膜沉积联合处理工艺。通过扫描电镜对膜层结构的分析 ,氮化钛硬质膜与基体之间具有相适应的力学性能 ,并在膜基界面处形成氮化物的混合层。通过对膜基结合力的定量测试 。
关键词 等离子体发生器 氮化钛膜 膜基结合力 材料表面处理 硬质膜 等离子体渗氮 工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20瓦横向流动X光预电离XeCl准分子激光器
18
作者 楼祺洪 霍芸生 +4 位作者 董景星 丁爱臻 魏运荣 丁泽安 王润文 《激光杂志》 CAS 1987年第1期66-70,共5页
自从1975年稀有气体卤化物准分子激光器出现以来,这类激光器已被誉为新一代紫外光源。近几年来,在高能激光武器、激光核聚变、激光同位素分离、激光化学、激光半导体材料表面处理、微电子加工和激光医学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进展。在... 自从1975年稀有气体卤化物准分子激光器出现以来,这类激光器已被誉为新一代紫外光源。近几年来,在高能激光武器、激光核聚变、激光同位素分离、激光化学、激光半导体材料表面处理、微电子加工和激光医学等方面都获得了很大的进展。在这些应用中,所需要的激光平均功率也日益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器 XECL 横向流动 预电离 激光同位素分离 X光 高能激光武器 材料表面处理 激光核聚变 微电子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供应小蚕共育全防干打孔薄膜
19
《四川蚕业》 2017年第3期62-62,共1页
小蚕共育全防干专用打孔薄膜(发明专利号:ZL201621003167.4)由南京柯林表面处理材料销售有限公司采用全新食品级包装原材料生产,产品尺寸为82cm×110cm,在小蚕共育中可重复多次消毒再使用,具有保湿、保鲜、节约劳动时间、节约生... 小蚕共育全防干专用打孔薄膜(发明专利号:ZL201621003167.4)由南京柯林表面处理材料销售有限公司采用全新食品级包装原材料生产,产品尺寸为82cm×110cm,在小蚕共育中可重复多次消毒再使用,具有保湿、保鲜、节约劳动时间、节约生产成本、操作简单等优点,不需要提前揭开透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蚕共育 薄膜 打孔 供应 表面处理材料 材料生产 产品尺寸 劳动时间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数字孪生驱动的工业产品CMF设计服务模型构建与应用 被引量:19
20
作者 李雪瑞 侯幸刚 +3 位作者 杨梅 王璐瑶 王怡妍 李欣颖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307-327,共21页
为提升工业产品颜色、材料、表面处理(CMF)创新设计的效率和成功率,解决现有CMF创新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设计知识获取效率低下、知识管理体系不完善、产品与设计一致性较弱等问题,立足于用户感性需求,引入数字孪生概念,借鉴数字孪生五维模... 为提升工业产品颜色、材料、表面处理(CMF)创新设计的效率和成功率,解决现有CMF创新设计过程中存在的设计知识获取效率低下、知识管理体系不完善、产品与设计一致性较弱等问题,立足于用户感性需求,引入数字孪生概念,借鉴数字孪生五维模型构建的理论与方法,针对性地构建基于数字孪生数据模式的工业产品CMF设计服务模型框架;从知识推送角度出发,以数据聚类重组理论为基础理解产品CMF语义库的组织结构和动态性,识别并预测产品CMF语义库中的意象方案与优选方案组合,作为析出知识供设计师规划设计活动。以一款虚拟现实眼镜的CMF创新设计为例,基于产品语义理论开发智能CMF设计引擎,利用析出知识简化设计复杂度并优化设计方案,有效验证了数字孪生驱动的工业产品CMF设计服务模型对设计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设计 颜色、材料表面处理 数字孪生 语义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