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_xSi_(1-x)减压化学气相外延过程的流体力学和表面反应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金晓军 梁骏吾 《电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8期14-17,共4页
结合流体力学和表面反应动力学分析了SiH2Cl2+GeH4+H2减压化学气相外延系统.计算和讨论了由于生长压力的变化而导致的反应管内速度分布、温度分析和反应气体浓度分布的变化.计算了生长温度为700℃时,GeSi外延... 结合流体力学和表面反应动力学分析了SiH2Cl2+GeH4+H2减压化学气相外延系统.计算和讨论了由于生长压力的变化而导致的反应管内速度分布、温度分析和反应气体浓度分布的变化.计算了生长温度为700℃时,GeSi外延层中St、Ge和GexSi1-x生长速度与初始GeH4流量的关系.从理论上解释了GexSi1-x生长速度随GeH4流量的变化关系,并与P.M.Garone等人的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气相外延 流体力学 表面反应动力学 半导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自组装策略调控表面反应动力学
2
作者 迟力峰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29-230,共2页
反应动力学的调控是化学研究中的重要课题。利用载体的限域效应调控反应动力学的研究已有很多1-4.反应分子所构成的自组装也有类似的限域效应,比如作为模板负载客体分子,然而自组装的限域效应对反应动力学的影响常常被忽视。
关键词 表面反应动力学 自组装 调控 利用 限域效应 客体分子 化学研究 类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条件下红壤表面Pb反应动力学的能量特征 被引量:1
3
作者 王代长 孙志成 +2 位作者 蒋新 卞永荣 周立祥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807-1811,共5页
用自行设计的动力学装置研究了酸性条件下Pb在红壤表面的反应动力学能量特征。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Pb吸附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的Pb最大吸附量,随酸度增加显著下降,随温度升高提前达到平衡。用扩散速率常数计算的... 用自行设计的动力学装置研究了酸性条件下Pb在红壤表面的反应动力学能量特征。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Pb吸附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的Pb最大吸附量,随酸度增加显著下降,随温度升高提前达到平衡。用扩散速率常数计算的活化能(△E*)随酸度的增加而增加,Pb扩散需克服的能障加大;△H值为正,温度升高可促进Pb的扩散;△S值均为负,说明吸附反应使体系有序度增加。原液pH为4.5和5.6时,流出液的pH急剧下降;pH3.8和3.3时流入液比流出液的pH高,是由于土壤的缓冲作用和土壤表面质子化;当溶液中H+超过一定数量后,反应初期的H+消耗是快反应过程,H+对矿物的溶蚀成为速率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表面反应动力学 能量特征 铅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条件下红壤表面Zn^(2+)-H^+反应动力学的能量特征
4
作者 王代长 孙志成 +3 位作者 蒋新 饶伟 张亚楠 张文豪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28-2332,共5页
用自行设计的动力学装置研究了酸性条件下Zn在红壤表面的反应动力学能量特征。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Zn吸附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的Zn最大吸附量:pH5.5处理Zn的最大吸附量在289 K时为1.79 mmol.kg-1,在313 K时为2.62... 用自行设计的动力学装置研究了酸性条件下Zn在红壤表面的反应动力学能量特征。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Zn吸附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的Zn最大吸附量:pH5.5处理Zn的最大吸附量在289 K时为1.79 mmol.kg-1,在313 K时为2.62 mmol.kg-1;pH3.3处理Zn的最大吸附量在289 K时为0.12 mmol.kg-1,在313 K时为0.16 mmol.kg-1。即吸附量随酸度增加显著下降,随温度升高明显增加。用扩散速率常数计算的活化能(ΔE*):pH5.5处理Zn的ΔE*为9.05 kJ.mol-1,pH3.3处理Zn的ΔE*为12.02 kJ.mol-1,随酸度的增加ΔE*增加,Zn扩散需克服的能障加大,Zn吸附量降低。ΔH值为正,温度升高可促进Zn的扩散;ΔS值均为负,说明吸附反应使体系有序度增加。原液pH为5.5时,流出液的pH急剧下降;pH4.3、pH3.8和pH3.3时流出液比流入液的pH高,是由于土壤的缓冲作用和土壤表面质子化;当溶液中H+超过一定数量后,反应初期的H+消耗是快反应过程,H+对矿物的溶蚀成为速率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表面反应动力学 能量特征 锌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阴离子特性吸附和Pt(111)电极表面结构对乙二醇解离吸附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樊友军 甄春花 +1 位作者 陈声培 孙世刚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999-1003,共5页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程序电位阶跃方法研究了阴离子特性吸附和Pt(111)电极表面结构对乙二醇解离吸附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特性吸附显著影响乙二醇的解离吸附,在高氯酸介质中(无特性吸附)测得乙二醇解离吸附反应的初始速率v... 运用电化学循环伏安和程序电位阶跃方法研究了阴离子特性吸附和Pt(111)电极表面结构对乙二醇解离吸附反应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表明,阴离子特性吸附显著影响乙二醇的解离吸附,在高氯酸介质中(无特性吸附)测得乙二醇解离吸附反应的初始速率vi以及解离吸附物种(DA)的饱和覆盖度均明显大于硫酸溶液(发生SO24-/HSO4-特性吸附)中的相应值;其平均速率v随电极电位的变化呈类似火山型分布,最大值位于0.22V(vsSCE)附近.还发现通过不同处理获得的Pt(111)电极的不同表面结构对这一表面过程也具有显著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二醇 解离吸附 Pt(111)电极 特性吸附 表面结构 表面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条件下可变电荷土壤对铜吸附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11
6
作者 王代长 孙志成 +2 位作者 蒋新 卞永荣 周立祥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5-279,共5页
用自行设计的动力学装置,研究了酸性条件下Cu在可变电荷土壤表面的反应动力学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Cu吸附过程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从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的参数可知,3种土壤的最大吸附量依次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Cu... 用自行设计的动力学装置,研究了酸性条件下Cu在可变电荷土壤表面的反应动力学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Cu吸附过程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从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的参数可知,3种土壤的最大吸附量依次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Cu最大吸附量随酸度增加显著下降;用Elovich方程和抛物线扩散方程常数b值,解释离子的表观扩散速率,3种土壤的b值依次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且随酸度的增大而降低。从相关系数的比较看,Elovich方程在描述Cu的吸附数据比一级动力学方程和抛物线扩散方程要差。在Cu吸附过程中,pH为5.5和4.3时,红壤和赤红壤流出液中有质子释放,质子的释放可能涉及铜离子的水解;而砖红壤在pH为5.5有质子的释放,pH4.3时有质子的消耗。当原液pH为3.3和3.8时,都存在质子的消耗。3种土壤H+的消耗过程有较大的区别,砖红壤上快速消耗H+量远远大于红壤和赤红壤。反应初期,H+质子的消耗是快速反应,主要包括土壤交换阳离子的缓冲作用、土壤表面的质子化及硫酸根专性吸附释放的羟基中和H+质子;而以后的反应中,H+质子对矿物的溶解是一缓慢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可变电荷土壤 表面反应动力学 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条件下H^+Ca^(2+)在红壤表面反应的能量特征 被引量:8
7
作者 王代长 蒋新 +2 位作者 贺纪正 卞永荣 王芳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536-543,共8页
用自行设计的动力学装置研究了酸性条件下H+ -Ca2 + 在红壤表面的反应动力学能量特征。结果表明 ,酸性条件下Ca2 + 吸附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的Ca2 + 最大吸附量随酸度增加显著下降 ,随温度升高提前达到平衡。用双... 用自行设计的动力学装置研究了酸性条件下H+ -Ca2 + 在红壤表面的反应动力学能量特征。结果表明 ,酸性条件下Ca2 + 吸附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的Ca2 + 最大吸附量随酸度增加显著下降 ,随温度升高提前达到平衡。用双常数方程描述Ca2 + 在吸附点位能量分布的不均匀性 ,用扩散速率常数计算的活化能 (Eb )随酸度的增加而增加 ,Ca2 + 扩散需克服的能障加大 ;ΔH 值为正 ,温度升高可促进Ca2 + 的扩散 ;ΔS 值均为负 ,说明吸附反应使体系有序度增加。原液pH为 4 .5和 5 .6时 ,流出液的pH急剧下降 ,H+ 表观释放量用一级动力学和双常数方程拟合为最佳模型 ,其次是Elovich方程、扩散方程和零级方程 ;pH5 .6处理时H+ 、Al3 + 扩散进入溶液克服的能障比pH 4 .5处理的小 ,后者质子扩散需热能较大而不易进行 ;H+ 扩散活化焓变为正 ,其扩散是吸热过程。pH 3.5时流入液比流出液的pH高 ,是由于土壤的缓冲作用、土壤表面质子化和硫酸根专性吸附释放羟基 ;当溶液中H+ 超过一定数量后 ,向颗粒表面扩散的H+ 量比向外释放的多 ,反应初期的H+ 消耗是快反应过程。H+ 消耗的活化能及热焓比其释放的低 ,更有利于H+ 的吸附 ,因H+ 对矿物的溶蚀成为速率控制步骤 ,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壤 表面反应动力学 能量特征 土壤酸化 离子扩散 土壤缓冲机制 钙离子 氢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条件下H^+-Cu^(2+)在红壤表面反应的能量特征 被引量:7
8
作者 孙志成 王代长 +3 位作者 蒋新 卞永荣 王芳 周立祥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05-709,共5页
研究了酸性条件下H+-Cu2+在红壤表面反应动力学的能量特征,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Cu2+的吸附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两个阶段.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Cu2+的最大吸附量随酸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随温度的升高提前达到平衡.用双常数方程描述Cu2+... 研究了酸性条件下H+-Cu2+在红壤表面反应动力学的能量特征,结果表明:酸性条件下Cu2+的吸附分为快反应和慢反应两个阶段.用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Cu2+的最大吸附量随酸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随温度的升高提前达到平衡.用双常数方程描述Cu2+在吸附点位能量分布的不均匀性,用扩散速率常数b计算,活化能(Eb*)随酸度的增加而增加,Cu2+扩散需要克服的能障变大;ΔH*值为正,温度升高可促进Cu2+的扩散;ΔS*均为负值,表明吸附反应使体系的有序度增加.原液pH值为3.8和3.3时,流出液的pH值高于原液,这是由于土壤的缓冲作用、土壤表面质子化和硫酸根专性吸附释放的羟基中和;反应初期H+消耗是快反应过程,反应后期H+对矿物的溶蚀为速率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表面反应动力学 能量特征 铜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酸性条件下可变电荷土壤对锌的吸附动力学特征 被引量:5
9
作者 王代长 孙志成 +2 位作者 蒋新 饶伟 李士勇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397-401,共5页
用自行设计的动力学装置,研究了酸性条件下Zn在可变电荷土壤表面的反应动力学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Zn吸附过程分快反应和慢反应.从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的参数可知,土壤的最大吸附量依次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表观最大... 用自行设计的动力学装置,研究了酸性条件下Zn在可变电荷土壤表面的反应动力学吸附特征.结果表明,在酸性条件下,Zn吸附过程分快反应和慢反应.从一级动力学方程拟合的参数可知,土壤的最大吸附量依次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表观最大吸附量随酸度增加显著下降,砖红壤、赤红壤和红壤在流入液pH5.5时Zn的吸附量为2.81、2.72和1.83mmol.kg-1;pH3.3时为1.0、0.38和0.12mmol.kg-1.用Elovich方程和抛物线扩散方程常数b值,解释离子的表观扩散速率,三种土壤的b值依次为砖红壤>赤红壤>红壤,且随酸度的增大而降低.在Zn吸附过程中,pH5.5时,三种土壤流出液中有质子释放;当原液pH值为4.3、3.8和3.3时,都存在质子的消耗.砖红壤上快速消耗H+量远远大于红壤和赤红壤.反应初期,H+质子的消耗是快速反应,主要包括土壤交换阳离子的缓冲作用、土壤表面的质子化及硫酸专性吸附释放的羟基中和H+质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酸化 可变电荷土壤 表面反应动力学 锌离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催化燃烧对均质压燃发动机燃烧特性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5
10
作者 曾文 解茂昭 贾明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81-287,共7页
通过运用DETCHEM软件包,对甲烷在催化剂Rh表面的详细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当吻合;通过耦合DETCHEM软件包及CHEMKIN软件包中的SENKIN模块,对活塞顶涂有催化剂铑的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 通过运用DETCHEM软件包,对甲烷在催化剂Rh表面的详细反应机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数据相当吻合;通过耦合DETCHEM软件包及CHEMKIN软件包中的SENKIN模块,对活塞顶涂有催化剂铑的均质压燃(HCCI)发动机的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建立了单区和多区模型.利用单区模型分析了催化燃烧对HCCI发动机着火时刻的影响,同时讨论了催化燃烧对燃烧过程中主要化学组分浓度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燃烧会使HCCI发动机着火时刻提前;利用多区模型分析了催化燃烧对HCCI发动机的未燃碳氢化合物(UHC)、氮氧化合物(NOx)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催化燃烧能降低UHC的排放,但会提高NOx的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燃烧 均质充量压缩燃烧 表面反应动力学模型 气相反应动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烷烃催化燃烧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12
11
作者 曾文 解茂昭 《燃烧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499-505,共7页
对甲烷、乙烷在表面涂有催化剂的微元管内的催化燃烧进行了模拟.讨论了微元管入口速度、直径、入口温度以及混合气中甲烷与氧气的摩尔比对甲烷催化燃烧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单体式蜂窝块中甲烷的着火温度及单个微元管中气体温度、主要气... 对甲烷、乙烷在表面涂有催化剂的微元管内的催化燃烧进行了模拟.讨论了微元管入口速度、直径、入口温度以及混合气中甲烷与氧气的摩尔比对甲烷催化燃烧特性的影响;分析了单体式蜂窝块中甲烷的着火温度及单个微元管中气体温度、主要气相组分与表面组分的质量分数的变化趋势,分析了不同混合气及不同混合气摩尔比下乙烷的催化燃烧特性,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一致;提出了碳原子数为3或大于3的烷烃催化反应简化机理的建立方法.为在内燃机中实现催化燃烧以降低氮氧化合物、未燃碳氢化合物及一氧化碳的排放,及扩展燃烧极限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燃烧 表面反应动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烷烃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气缸壁涂加催化剂对均质压燃发动机燃烧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曾文 徐葳 +1 位作者 艾延廷 马洪安 《车用发动机》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4-47,52,共5页
通过修改CHEMKIN软件包中的SENKIN模块,对气缸壁涂有催化剂的HCCI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缸内催化燃烧对HCCI发动机的着火时刻及NOx排放的影响;讨论了当气缸壁涂有催化剂时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压缩比、过量空气系数及催化... 通过修改CHEMKIN软件包中的SENKIN模块,对气缸壁涂有催化剂的HCCI燃烧过程进行了数值计算。对比分析了缸内催化燃烧对HCCI发动机的着火时刻及NOx排放的影响;讨论了当气缸壁涂有催化剂时进气温度、进气压力、压缩比、过量空气系数及催化剂种类等多种工况参数对HCCI燃烧特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燃烧 均质压燃 表面反应动力学模型 气相反应动力学模型 数值模拟 甲烷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双层复合Si-PEDOT-Co_(3)O_(4)光阳极的制备及其光电催化解水性能研究
13
作者 杨晓宇 何漩 +5 位作者 赵雷 陈辉 方伟 杜星 李薇馨 王大珩 《功能材料》 2025年第8期8087-8095,共9页
Si基光电极在中性溶液中进行分解水时存在电荷易复合及反应动力学缓慢的问题。基于此,通过简易的两步电沉积法在n-Si表面构筑具有高导电性的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PEDOT)层及高催化活性的四氧化三钴(Co_(3)O_(4))纳米片垂直阵列层的... Si基光电极在中性溶液中进行分解水时存在电荷易复合及反应动力学缓慢的问题。基于此,通过简易的两步电沉积法在n-Si表面构筑具有高导电性的聚(3,4-亚乙二氧基噻吩)(PEDOT)层及高催化活性的四氧化三钴(Co_(3)O_(4))纳米片垂直阵列层的双层复合Si-PEDOT-Co_(3)O_(4)光阳极。光电阳极中PEDOT与Si的匹配的能带结构在界面形成内建电场,促进光生空穴的有效提取;另一方面利用PEDOT的高导电性将光生空穴快速迁移至表面的Co_(3)O_(4)纳米片垂直阵列层,通过Co_(3)O_(4)中大量暴露的反应活性位点,促进表面水氧化反应进行,使其在中性溶液中光电催化析氧速率提升至23.4μmol·cm^(-2)·h^(-1),约为原始n-Si电极的3倍,这为高效Si基光阳极的简易制备及规模化应用提供了研究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基光阳极 光电催化水分解 电荷分离及转移 表面反应动力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