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纤维的表面性能及表面分析技术 被引量:10
1
作者 杨崎峰 詹怀宇 +1 位作者 王双飞 李可成 《中国造纸学报》 EI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89-193,共5页
阐述了纤维表面性能的重要性,并主要介绍了扫描电镜(SEM)、透射电镜(TEM)、原子力显微镜(AFM)、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CLS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二次离子质谱(SIMS)等现代表面分析技术及其在制浆造纸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纤维 表面性能 表面分析技术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分析技术在制浆造纸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
作者 徐清华 秦梦华 石淑兰 《中国造纸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7-211,共5页
主要介绍了扫描电境(SEM)、透射电境(TEM)、原子力显微镜(AFM)、化学分析电子能谱(ESCA)、次级离子质谱(SIMS)、接触角(Contact Angle)、红外反射-吸收光谱(RAS)等现代表面分析技术及这些技术在制浆造纸研究中的应用。
关键词 表面分析技术 制浆造纸 技术应用 扫描电境 透射电境 原子力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几种表面分析技术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薛群基 阎逢元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8年第1期36-40,共5页
从材料及所处的体系综合考虑,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不仅取决于材料的本征特性和环境条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材料与环境的交接面的特性。因此,材料的表面(界面)研究一直是材料研究的重点。本文简要地讨论了几种表面(界面)分析技... 从材料及所处的体系综合考虑,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不仅取决于材料的本征特性和环境条件,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材料与环境的交接面的特性。因此,材料的表面(界面)研究一直是材料研究的重点。本文简要地讨论了几种表面(界面)分析技术的特点及其在材料研究中的应用情况。作者认为,只有充分了解各种表面分析技术的特点,综合运用多种表面分析技术,才能实现对材料表面更深入、更全面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材料研究 材料表面 界面 才能 表面分析技术 综合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分析技术讲座(五) 被引量:1
4
作者 李望 《电镀与精饰》 CAS 1995年第3期44-46,共3页
7 应用举例 7.1 表面成分鉴别 某送样人称所送测试样品为Ag-Mg-Ni合金镀金,俄歇测试结果如图17所示。从图17中看不出明显的Au峰,而Cu、Zn峰则非常明显。因此,该表面金黄色的主要成分为Cu、Zn,而不是金。
关键词 表面处理 表面分析技术 金属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PS表面分析技术在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7
5
作者 刘丽婷 王岩 +4 位作者 李怡雪 王秋凤 王亚丽 史学芳 刘峰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42,共14页
利用先进表征技术对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质进行分析,并揭示其表界面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机理至关重要。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表面分析技术,可以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地对材料表面元... 利用先进表征技术对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表面性质进行分析,并揭示其表界面与机体的相互作用机理至关重要。X射线光电子能谱(X-ray photoelectron spectroscopy,XPS)作为一种强有力的表面分析技术,可以高灵敏度、高分辨率地对材料表面元素种类和价态进行定性、半定量分析,并能结合离子束溅射、角分辨深度剖析获得材料表面层的纵深分布信息,已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研究。基于此,首先介绍了XPS的原理和特点;其次,根据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分类和研究领域,重点探讨了XPS表面分析技术在医用不锈钢、医用钴基合金、医用钛及其合金、医用镁合金的设计制造、表面改性及表界面表征等方面的应用;再次,通过总结上述工作的优势与不足,进一步阐明了XPS表面分析技术在小面积、化学成像、角分辨、原位测试、价带谱、同步辐射激发源等多种功能方面的应用潜力;最后,对XPS技术助力新型生物医用金属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提出了展望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生物医用金属材料 表面分析技术 元素价态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分析技术在环境颗粒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3
6
作者 黄忻 杨孙楷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81-88,共8页
本文就近期光电子能谱,俄歇电子能谱、二次离子质谱、激光微探针质谱、电子探针X射线分析等现代表面分析技术在环境颗粒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综述比较。具体阐述了这些技术在大气颗粒物、煤飞灰、汽车废气颗粒、水中悬浮粒及生物样品中颗... 本文就近期光电子能谱,俄歇电子能谱、二次离子质谱、激光微探针质谱、电子探针X射线分析等现代表面分析技术在环境颗粒研究中的应用,作了综述比较。具体阐述了这些技术在大气颗粒物、煤飞灰、汽车废气颗粒、水中悬浮粒及生物样品中颗粒物研究中的重要应用实例,并论述了对环境颗粒物进行表面分析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分析技术 颗粒 环境分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分析技术(XPS及SIMS)在固体推进剂燃烧理论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
7
作者 马庆云 杨荣杰 《兵工学报》 EI CAS 1987年第4期50-55,共6页
本文用XPS和SIMS研究了燃烧催化剂Cr_2O_3的表面性质,并测定了它对AP催化燃烧作用的影响。得知,经煅烧的Cr_2O_3由于表面性质的变化而加强了催化燃烧作用。
关键词 催化燃烧 SIMS 燃烧催化剂 表面性质 XPS 固体推进剂 表面分析技术 锻烧 表面元素 燃烧理论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常用表面分析技术名词英文缩写汉译
8
作者 马玉芳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3期207-210,共4页
AES (Auger Electron Spectroscopy) 俄歇电子谱APS (Appearance Potential Spectroscopy) 出现电势谱ASF (Atomic Sensitivity Factor)
关键词 表面分析技术 俄歇电子谱 Electron ATOMIC 低能电子衍射 紫外光电子谱 低能离子散射谱 PHOTOELECTRON 化学气相沉积 透射电子显微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现代表面分析技术在造纸科学上的应用——第二部分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被引量:1
9
作者 贲玉霞 华旭俊 +2 位作者 B.V.Kokta S.Kaliaguine J.Doucet 《中国造纸》 CAS 北大核心 1992年第5期59-66,共8页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出现给红外光谱带来新的生机,使之能和反射技术,光声技术结合而测定样品表面化学成份,文章对漫反射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光声红外光谱作了通俗而概括地论述,并对在造纸科学上的实际应用作了回顾,较完整...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的出现给红外光谱带来新的生机,使之能和反射技术,光声技术结合而测定样品表面化学成份,文章对漫反射红外光谱,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和光声红外光谱作了通俗而概括地论述,并对在造纸科学上的实际应用作了回顾,较完整地反映了这些技术在造纸科学研究上的应用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造纸 表面分析技术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样品 成份 表面化学 测定 科学研究 实际 应用和发展
全文增补中
表面分析中的电镜实用技术
10
作者 廖乾初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3年第4期40-41,共2页
为了分析表面改性层的特殊性能的本质和进一步改善途径,采用各种表面分析技术是必不可少的手段。近代所发展的表面分析技术有100多种,本文仅就近年国内所开展有关表面分析中的电镜实用技术进行讯息交流。
关键词 电镜 国内 表面分析技术 改善途径 交流 特殊性 实用技术 表面改性 性能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二次离子质谱(SIMS)分析技术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30
11
作者 周强 李金英 +1 位作者 梁汉东 伍昌平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2004年第2期113-120,共8页
二次离子质谱 ( SIMS)比其他表面微区分析方法更灵敏。由于应用了中性原子、液态金属离子、多原子离子和激光一次束 ,后电离技术 ,离子反射型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 ,离子延迟探测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等 ,使得新型的 SIMS的一次束能... 二次离子质谱 ( SIMS)比其他表面微区分析方法更灵敏。由于应用了中性原子、液态金属离子、多原子离子和激光一次束 ,后电离技术 ,离子反射型飞行时间质量分析器 ,离子延迟探测技术和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等 ,使得新型的 SIMS的一次束能量提高到 Me V,束斑至亚μm,质量分辨率达到 1 5 0 0 0 ,横向和纵向分辨率小于 0 .5μm和 5 nm,探测限为 ng/g,能给出二维和三维图像信息。 SIMS能用于矿物、核物质、陨石和宇宙物质的半定量元素含量和同位素丰度测定 ,能鉴定出高挥发性、热不稳定性的生物大分子 ,能进行横向和纵向剖析 ,能进行单颗粒物、团蔟、聚合物、微电子晶体、生物芯片、生物细胞同位素标记和单核苷酸多肽性分型 ( SNP)测定 ,能观测出含有 2 0 0 0碱基对的脱氧核糖核酸 ( DNA)的准分子离子峰。以SIMS在同位素、颗粒物、大分子、生物等研究领域的应用为重点 ,结合实例 ,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离子质谱 技术原理 分析仪器 表面分析技术 SIMS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表面硅烷试剂膜结构及性能表征方法 被引量:10
12
作者 徐溢 唐守渊 张晓凤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495-498,共4页
综述了用硅烷试剂处理金属表面而形成的保护膜性能及结构的表面分析方法。详述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次级离子质谱、椭圆光谱、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在硅烷处理金属表面过程中的应用 ,通过对膜形成的机制、膜的键合方式、膜结构... 综述了用硅烷试剂处理金属表面而形成的保护膜性能及结构的表面分析方法。详述了X射线光电子能谱、红外光谱、次级离子质谱、椭圆光谱、电化学阻抗谱等方法在硅烷处理金属表面过程中的应用 ,通过对膜形成的机制、膜的键合方式、膜结构、膜厚度以及膜的耐蚀性等方面的研究分析 ,探讨了它们对膜性能的影响 ,并用各种不同的参数表征了金属基材上硅烷膜的特性。同时指出了所述各种表面分析方法用于金属表面硅烷膜分析和检测的优点和不足之处 ,讨论了将各种表面分析技术联用起来以期得到更多有用的化学信息 ,以此可以指导硅烷化金属表面处理工艺过程。此外还提到了其他可用于金属表面硅烷膜性能的表征的分析技术 ,展望了金属表面硅烷膜分析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烷试剂膜 表面分析技术 金属表面处理技术 表征方法 键合方式 防腐蚀作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自组装策略调控表面反应
13
作者 刘忠范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77-1078,共2页
表面反应,即在固体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一直是化学学科的研究焦点。近年来,人们借助扫描隧道显微镜(STM)等表面分析技术,在表面上成功实现大量的有机反应如Uilmann偶联、Glaser偶联和Bergman环化等。
关键词 表面反应 自组装 扫描隧道显微镜 BERGMAN 调控 表面分析技术 化学反应 固体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电子器件》期刊征订
14
《传感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F0003-F0003,共1页
《电子器件》是由教育部主管,东南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1978年创刊。对国内外公开发行,属大16开双月刊。本刊英文文摘从1995年起被英国出版的科学索引《SA》(Science Abstracts Series)收录。中文文摘被《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和《... 《电子器件》是由教育部主管,东南大学主办的学术性刊物,1978年创刊。对国内外公开发行,属大16开双月刊。本刊英文文摘从1995年起被英国出版的科学索引《SA》(Science Abstracts Series)收录。中文文摘被《中国无线电电子学文摘》和《电子科技文摘》收录,《中国期刊网》、《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万方数据库——数字化期刊群》全文上网,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收录。本刊主要向国内外介绍有关电子学科领域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技术和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进展,为促进国内外学术交流、促进电子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服务。本刊主要刊登真空电子学、微波电子学、光电子学、薄膜电子学、电子显示技术、激光与红外技术、半导体物理与器件、集成电路与微电子技术、光纤技术、真空物理与技术、表面分析技术、传感技术、电子材料与元器件、电光源与照明技术、电子技术应用等。本刊栏目:学术论文和科技报告,以及国内外研究和发展的最新动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化期刊 英文文摘 表面分析技术 激光与红外 光电子学 电子技术应用 电子科学技术 真空电子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3钢在氧化硫硫杆菌作用下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松梅 杜娟 +1 位作者 刘建华 于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191-2198,共8页
采用表面分析技术、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A3钢在氧化硫硫杆菌(T.t)作用下的腐蚀行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表明,与无菌体系相比,氧化硫硫杆菌会在A3钢表面形成致密的生物膜和腐蚀产物膜.去除膜层后,无菌体系中的试样出现点蚀... 采用表面分析技术、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研究了A3钢在氧化硫硫杆菌(T.t)作用下的腐蚀行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表明,与无菌体系相比,氧化硫硫杆菌会在A3钢表面形成致密的生物膜和腐蚀产物膜.去除膜层后,无菌体系中的试样出现点蚀,氧化硫硫杆菌体系中试样呈现为均匀腐蚀.浸泡三周后,氧化硫硫杆菌体系中A3钢的腐蚀失重远小于无菌体系.电化学交流阻抗谱(EIS)测试结果显示,在浸泡10d后,氧化硫硫杆菌中的电极表面只存在两个时间常数,这表明氧化硫硫杆菌会在试样表面形成致密且附着力非常强的产物膜层,有效地阻碍了腐蚀介质对基体的侵蚀.极化曲线结果表明,浸泡20d后,氧化硫硫杆菌的存在使得金属具有较小的自腐蚀电流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腐蚀 氧化硫硫杆菌 表面分析技术 失重法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A3钢在芽孢杆菌作用下的腐蚀行为 被引量:7
16
作者 杜娟 李松梅 +1 位作者 刘建华 于美 《物理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1527-1534,共8页
采用表面分析技术、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A3钢在芽孢杆菌(Bacillus)作用下的腐蚀行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表明,浸泡7d时,芽孢杆菌会在A3钢表面形成致密的生物膜,有效阻隔了溶液对基体的腐蚀,抑制了腐蚀过程.电化学交... 采用表面分析技术、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A3钢在芽孢杆菌(Bacillus)作用下的腐蚀行为.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分析结果表明,浸泡7d时,芽孢杆菌会在A3钢表面形成致密的生物膜,有效阻隔了溶液对基体的腐蚀,抑制了腐蚀过程.电化学交流阻抗测试结果显示,含菌体系中的试样表面经历了2个时间常数→3个时间常数→2个时间常数的变化过程.失重法和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芽孢杆菌的细菌活性对生物膜的保护作用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当微生物活性下降,生物膜的保护能力也会大幅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芽孢杆菌 微生物腐蚀 表面分析技术 失重法 极化曲线
在线阅读 下载PDF
X射线光电子能谱扩展新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7
17
作者 叶小燕 姚文清 +1 位作者 朱永法 曹立礼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2000年第6期17-19,共3页
本文研究了表面分析技术-X射线光电子能谱扩展电子能谱的微小差别物种鉴定上的应用。建立在新型功能碳材料中碳元素的化学状态的分析方法。利用X射线电子能谱的指纹峰、X射线激发俄歇谱、变角X射线光电子谱技术对新型功能材料以及... 本文研究了表面分析技术-X射线光电子能谱扩展电子能谱的微小差别物种鉴定上的应用。建立在新型功能碳材料中碳元素的化学状态的分析方法。利用X射线电子能谱的指纹峰、X射线激发俄歇谱、变角X射线光电子谱技术对新型功能材料以及纳米器件的研究开发提供了导向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射线 光电子能谱 表面分析技术 功能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氧化硫硫杆菌和芽孢杆菌协作下Q235钢腐蚀行为 被引量:4
18
作者 杜娟 李松梅 +1 位作者 刘建华 于美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1-38,共8页
采用表面分析技术、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Q235钢在氧化硫硫杆菌(T.t,Thiobacillus thiooxidans)和芽孢杆菌(Bacillus)协同作用下的腐蚀行为.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与单菌体系相比,混菌体系会形成最为致密的生物膜;混菌体系中浸泡的... 采用表面分析技术、失重法和电化学测试技术研究了Q235钢在氧化硫硫杆菌(T.t,Thiobacillus thiooxidans)和芽孢杆菌(Bacillus)协同作用下的腐蚀行为.扫描电镜结果表明,与单菌体系相比,混菌体系会形成最为致密的生物膜;混菌体系中浸泡的试样表面会出现不同于单菌体系的圆形蚀坑.腐蚀失重结果表明,混菌中试样的腐蚀速率介于2个单菌体系之间.交流阻抗结果表明,混菌体系浸泡2天后试样表面出现2个时间常数,表面膜层电阻经历了先增大后减小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腐蚀 氧化硫硫杆菌 芽孢杆菌 表面分析技术 失重法 电化学交流阻抗谱 THIOBACILLUS thiooxidans(T t)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弹道电子发射显微术 被引量:3
19
作者 白春礼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11-222,共12页
半导体材料的发现和使用导致人们需要对其表面和界面性质进行全面的了解。诸如研究表面的基本特征,负载在表面上的沉积膜的影响,界面的电子穿透性,超晶格载流子的迁移率,量子阱深度等等。常规的表面分析技术并不能用来研究表面下界面的... 半导体材料的发现和使用导致人们需要对其表面和界面性质进行全面的了解。诸如研究表面的基本特征,负载在表面上的沉积膜的影响,界面的电子穿透性,超晶格载流子的迁移率,量子阱深度等等。常规的表面分析技术并不能用来研究表面下界面的结构和电子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结构 显微术 沉积膜 表面分析技术 肖特基势垒 半导体材料 收集极 界面性质 电子性质 超晶格
在线阅读 下载PDF
SiO_2薄膜的等离子体改性及其应用研究
20
作者 吕世骥 郭耀华 +1 位作者 阮宝崧 蔡跃明 《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EI CAS CSCD 1989年第4期229-234,共6页
本文论述SiO_2薄膜的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研究。测试了经改性的介质膜的电学性能,利用AES和IR等表面分析技术分析了膜的组分和结构。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影响膜性质的工艺因素,获得了性能优良的介质膜,并成功地开发了用于制备SOI材料的等离子... 本文论述SiO_2薄膜的低温等离子体改性研究。测试了经改性的介质膜的电学性能,利用AES和IR等表面分析技术分析了膜的组分和结构。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影响膜性质的工艺因素,获得了性能优良的介质膜,并成功地开发了用于制备SOI材料的等离子体表面处理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等离子体改性 SiO2 电学性能 介质膜 表面分析技术 工艺因素 氮氧化硅 改性技术 击穿场强 电学性质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