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用压汞法计算冻干物料的表面分形维数 被引量:20
1
作者 陈三强 刘永忠 +1 位作者 程光旭 黄昌斌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7期25-28,共4页
本文阐述了通过压汞测试获得冻干物料孔隙分布特性表面分形维数的方法,以冷冻干燥牛肉和火鸡肉为例计算了表面分形维数。研究表明:采用压汞法能够简便和合理地获得冻干物料的表面分形维数,可采用表面分形维数对冻干物料内部孔隙结构的... 本文阐述了通过压汞测试获得冻干物料孔隙分布特性表面分形维数的方法,以冷冻干燥牛肉和火鸡肉为例计算了表面分形维数。研究表明:采用压汞法能够简便和合理地获得冻干物料的表面分形维数,可采用表面分形维数对冻干物料内部孔隙结构的粗糙和复杂程度特性进行定量描述;冻干物料的表面分维值主要与物料的孔隙分布特性有关,小孔的体积份额越大,物料的表面分形维数也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汞法计算 冻干物料 表面分形维数 孔隙分布特性 冷冻干燥牛肉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采用土壤孔隙表面分形维数预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 被引量:8
2
作者 刘亚磊 梁杏 +1 位作者 朱常坤 李静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125-130,共6页
采用土壤颗粒体积累积曲线按照不同的粒径分级方法计算表面分形维数,避免了原始计算过程中颗粒密度不变的假设,改进了计算中的缺陷。结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形模型—de Gennes模型,预测试样的SWRC。结果发现:不同颗粒分级只会影响表面... 采用土壤颗粒体积累积曲线按照不同的粒径分级方法计算表面分形维数,避免了原始计算过程中颗粒密度不变的假设,改进了计算中的缺陷。结合土壤水分特征曲线分形模型—de Gennes模型,预测试样的SWRC。结果发现:不同颗粒分级只会影响表面分形维数的大小;相同颗粒分级情况下,计算得出的分形维数随着土壤粘粒含量降低而减小;采用D2(最大半径为1mm)的分级情况计算出的表面分形维数,预测得出的结果与实测值相差偏大,RMSE≥2.11E-02cm3/cm3只适合粗略估计田间土壤的水分特征曲线;通过D1(最大半径为0.1mm)计算出的表面分形维数,结合de Gennes模型预测水分特征曲线结果与实测值非常接近,RMSE≤0.0105cm3/cm3。研究表明采用土壤颗粒体积累积曲线计算表面分形维数,并预测土壤水分特征曲线是合理的,具有较高的预测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体积累积曲线 表面分形维数 土壤水分特征曲线(SWRC)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活塞销表面分形维数与传统参数模糊逻辑关系 被引量:1
3
作者 张维强 王玉娟 《农业机械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88-90,共3页
用表面轮廓仪测量磨削加工的活塞销轴 ,得到各试件粗糙轮廓算术平均偏差、轮廓微观不平度平均间距数值。采用功率谱密度法计算各轮廓的分形维数 ,应用模糊数学理论 ,求出分形维数与高度及间距参数的模糊逻辑关系。
关键词 表面分形维数 模糊逻辑 活塞销 零件 磨削加工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冲洗色谱特征点法测定表面分形维数初探 被引量:1
4
作者 肖贻崧 周立勇 +1 位作者 侯镜德 冯建跃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5-18,共4页
在用非线性气相色谱测填料表面分形维数中 ,首次运用气固色谱ECP法 (elutionbycharacteristicpointsmethod) ,测定了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3种烷烃在不同颗粒大小的硅胶表面的吸附等温线 ,通过拟合Langmuir方程 ,求出单分子饱和吸附容... 在用非线性气相色谱测填料表面分形维数中 ,首次运用气固色谱ECP法 (elutionbycharacteristicpointsmethod) ,测定了正戊烷、正己烷、正庚烷3种烷烃在不同颗粒大小的硅胶表面的吸附等温线 ,通过拟合Langmuir方程 ,求出单分子饱和吸附容量 ,并采用单分子层吸附的分形模型 ,求得硅胶的表面分形维数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冲洗色谱特征点 表面分形维数 硅胶 烷烃 吸附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混凝土界面过渡区表面形貌的分形维数表征 被引量:4
5
作者 许艳 胡小芳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869-873,共5页
为定量表征不同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微观形貌,引入表面分形维数参数,并用投影覆盖法实现其求算。研究结果表明,界面过渡区的表面形貌的表面分形维数介于2~3之间,且线性回归分析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5,强的相关性表明所选用的界面过渡区... 为定量表征不同混凝土界面过渡区的微观形貌,引入表面分形维数参数,并用投影覆盖法实现其求算。研究结果表明,界面过渡区的表面形貌的表面分形维数介于2~3之间,且线性回归分析的相关系数均大于0.95,强的相关性表明所选用的界面过渡区的表面形貌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面过渡区 表面形貌 表面分形维数 定量表征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三峡蓄水后典型河段分形维数的变化分析 被引量:16
6
作者 周银军 陈立 +1 位作者 欧阳娟 刘金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99-306,共8页
针对三峡工程蓄水后下游河道河床表面形态的变化,采用分形维数对河床表面形态进行量化,并分析河道冲淤调整特点,对河床表面分形维数(BSD)的变化特点及物理意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BSD与河床各个剖面形态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S... 针对三峡工程蓄水后下游河道河床表面形态的变化,采用分形维数对河床表面形态进行量化,并分析河道冲淤调整特点,对河床表面分形维数(BSD)的变化特点及物理意义进行探讨。结果表明,BSD与河床各个剖面形态之间的关系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BSD能全面地反映床面形态的复杂程度。三峡蓄水后,宜昌-虎牙滩和宜都河段BSD明显增大,关洲河段增大幅度较小,而芦家河河段BSD值略有减小,同时,各河段BSD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表征三峡蓄水后下游河道河床综合阻力的调整结果。可通过对各河段演变趋势的分析,来预测其BSD的变化,进而为分析其阻力和水位的变化趋势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道 三峡工程 河床表面分形维数 演变 河床综合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砂浆力学性能与其断口分形维数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郑金玲 胡小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9-142,共4页
对4种不同配比、3种不同养护期的砂浆的抗压性能差异性进行了检测;用投影覆盖法编程计算了砂浆断面的表面分形维数,并考察了它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配比、不同的养护期均会对砂浆的抗压强度产生影响,由实验结果分... 对4种不同配比、3种不同养护期的砂浆的抗压性能差异性进行了检测;用投影覆盖法编程计算了砂浆断面的表面分形维数,并考察了它与抗压强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的配比、不同的养护期均会对砂浆的抗压强度产生影响,由实验结果分析得出最优配比和最优养护期;砂浆断口的分形维数介于2.7~3,相关系数均大于0.9,分形维数与抗压强度呈正相关关系,验证了用分形理论分析建筑砂浆力学性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筑功能砂浆 抗压强度 表面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木质碳纤维原丝表面的分形表征
8
作者 刘志高 张求慧 +1 位作者 赵广杰 王明星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110-112,共3页
对不同固化条件下制备的木质碳纤维原丝表面进行电镜扫描(SEM),再对所得图像用分形软件进行识别,最后用投影覆盖法(PCM法)对原丝表面的分形维数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各种不同固化工艺下得到的原丝表面:PCM法求得的分形维数变化... 对不同固化条件下制备的木质碳纤维原丝表面进行电镜扫描(SEM),再对所得图像用分形软件进行识别,最后用投影覆盖法(PCM法)对原丝表面的分形维数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1)各种不同固化工艺下得到的原丝表面:PCM法求得的分形维数变化范围为2.141~2.170,表明木质碳纤维原丝的表面更接近二维平面特征,而且比较光滑。(2)木质碳纤维原丝表面具有分数维度,说明存在分形特征,采用分形维数描述其表面在几何意义上的微观粗糙程度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质碳纤原丝 固化条件 表面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颗粒活性炭吸附染料时的表面分形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王毅力 刘杰 +1 位作者 石宝友 王东升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3期92-95,共4页
采用N2吸附脱附实验研究了颗粒活性炭吸附染料前后表面特征的变化,运用表面分形维数表征了表面屏蔽效应和表面粗糙性等性质。结果表明,颗粒活性炭的孔结构是倾斜板交错重叠而形成四面开放的缝隙,桃红、绿色、天蓝、耐晒黑可以撑开颗粒... 采用N2吸附脱附实验研究了颗粒活性炭吸附染料前后表面特征的变化,运用表面分形维数表征了表面屏蔽效应和表面粗糙性等性质。结果表明,颗粒活性炭的孔结构是倾斜板交错重叠而形成四面开放的缝隙,桃红、绿色、天蓝、耐晒黑可以撑开颗粒活性炭的孔隙,增大平均孔径;耐晒翠蓝具有降低孔径的能力;大红却有些微孔阻塞作用。FHH理论计算出的相应的7个颗粒活性炭样品吸附6种染料前后的孔隙表面分形维数Ds很接近,为2.97左右,证明颗粒活性炭上吸附的染料并没有发生表面屏蔽效应,也没有使颗粒活性炭表面的粗糙性降低。分形吸附等温线法与基于N2吸附脱附的FHH理论法计算出的Ds相差较大,这与两种算法的理论基础和码尺大小有关。而热力学模型计算出的D远大于3,与Sahouli等的研究不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科学 颗粒活性炭 吸附染料 表面分析 表面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群青颜料粒子微胶囊化及其表面分维的求算 被引量:3
10
作者 崔建中 杨桂琴 +4 位作者 严乐美 于梦蛟 张万东 马福华 杨先河 《天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1996年第5期815-820,共6页
对群青颜料粒子进行了微胶囊化研究,在其表面包覆一层无色耐酸壳膜,使其具有耐酸性,分析了影响胶囊化群青的耐酸性及色差的各种因素.通过对群青粒子扫描电镜图象进行计算机处理,建立了一种新的表面分形维数的求取方法。
关键词 群青颜料 蓝色颜料 微胶囊化 表面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矿用钢丝的表面腐蚀形貌及分形研究 被引量:6
11
作者 张泽锋 张德坤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81-84,共4页
钢丝绳中钢丝锈蚀是造成矿用提升钢丝绳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以矿用钢丝为研究对象,在模拟矿井淋水的碱性腐蚀介质下开展长时间的腐蚀试验,观察腐蚀形貌并探讨钢丝的腐蚀规律,基于分形理论计算腐蚀形貌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分形维数值... 钢丝绳中钢丝锈蚀是造成矿用提升钢丝绳失效的主要形式之一,以矿用钢丝为研究对象,在模拟矿井淋水的碱性腐蚀介质下开展长时间的腐蚀试验,观察腐蚀形貌并探讨钢丝的腐蚀规律,基于分形理论计算腐蚀形貌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分形维数值可以描述钢丝腐蚀过程中表面形貌的复杂程度;腐蚀表面与分形维数密切相关,腐蚀越严重,表面形貌越复杂,分形维数越大;浸泡初期以点蚀为主,失重速率变化较快,分形维数先升高达到一个峰值随后减小;浸泡后期以均匀腐蚀为主,失重速率变化趋于平缓,分形维数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丝腐蚀腐蚀表面形貌分形失重速率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利用分形几何确定多孔介质的孔尺寸分布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桂荣 王富民 +1 位作者 辛峰 赵学明 《石油学报(石油加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86-91,共6页
提出了利用分形几何确定多孔介质孔尺寸分布的方法。考虑多孔介质中孔间的屏蔽 ,采用此方法得到的孔尺寸分布范围比采用平行孔模型宽。分别采用本方法和平行孔模型测定γ Al2 O3 催化剂的孔尺寸分布 ,构造简单立方体三维网络模型模拟压... 提出了利用分形几何确定多孔介质孔尺寸分布的方法。考虑多孔介质中孔间的屏蔽 ,采用此方法得到的孔尺寸分布范围比采用平行孔模型宽。分别采用本方法和平行孔模型测定γ Al2 O3 催化剂的孔尺寸分布 ,构造简单立方体三维网络模型模拟压汞过程 ,并将模拟曲线与γ Al2 O3 压汞实验曲线比较 ,结果表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几何 多孔介质 孔尺寸分布 表面分形维数 网络模型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曲河段床面分形特征及床面阻力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3
作者 江磊 陈立 +1 位作者 周银军 闫涛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502-508,共7页
根据概化水槽试验的结果,引入河床表面分形维数(以下简称BSD)用于河床表面形态的量化研究,并对BSD的计算方法、弯曲河道的分形特征及BSD值的大小与床面阻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BSD的大小在大尺度上能够反映河段在纵向上的深泓... 根据概化水槽试验的结果,引入河床表面分形维数(以下简称BSD)用于河床表面形态的量化研究,并对BSD的计算方法、弯曲河道的分形特征及BSD值的大小与床面阻力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BSD的大小在大尺度上能够反映河段在纵向上的深泓起伏程度和横向的滩槽差,在小尺度上能反映河床表面相对的冲淤幅度,即弯曲河段床面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同时也说明BSD可作为河床表面粗糙高度的一种量度,从而进一步研究了床面阻力与河床表面BSD的关系,研究表明床面阻力会随着河床表面BSD的增大而增大,但对于中小水流量和大水流量,床面阻力与河床表面BSD的关系可明显的分为两个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弯曲河段 河床表面分形维数 分形特征 河床阻力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河床形态冲淤调整的分形度量 被引量:3
14
作者 周银军 陈立 +1 位作者 孙宇飞 程伟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17,共7页
将河流动力学与数学中的分形理论相结合,以河床冲淤较为剧烈的三峡坝下游典型分汊河段为例,分析了河床表面分形维数(BSD)的变化及其与相应河段平面、纵剖面、横断面冲淤调整特点的关系。结果表明:BSD具有时空变异性,一方面不同类型河段... 将河流动力学与数学中的分形理论相结合,以河床冲淤较为剧烈的三峡坝下游典型分汊河段为例,分析了河床表面分形维数(BSD)的变化及其与相应河段平面、纵剖面、横断面冲淤调整特点的关系。结果表明:BSD具有时空变异性,一方面不同类型河段BSD是不同的,其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河型,甚至河型亚类的差异;另一方面同一河段BSD随河床冲淤进程亦发生相应变化,其与河床形态调整存在着必然联系。同时,BSD值与典型剖面形态的复杂程度呈正相关性,可从整体上描述河床表面形态冲淤起伏的剧烈程度。BSD作为河床表面形态冲淤起伏程度的定量工具,其在河流动力学领域中的河势量化分析、河型判别及河道形态阻力计算等方面将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流动力学 河床表面分形维数 河床形态 度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片状粉末表面特征的表征方法 被引量:1
15
作者 金一粟 叶红齐 《粉末冶金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85-189,共5页
对不同片状粉末的显微照片进行了分析,选择四个机械表面粗糙度参数:Ra,Rq,Sk和K对不同粉体颗粒的图像进行表面几何特征的描述,根据片状粉末图像的灰度值计算相应的粗糙度数值。并提出用分形的方法进行进一步表面分析,采用DBC算法计算分... 对不同片状粉末的显微照片进行了分析,选择四个机械表面粗糙度参数:Ra,Rq,Sk和K对不同粉体颗粒的图像进行表面几何特征的描述,根据片状粉末图像的灰度值计算相应的粗糙度数值。并提出用分形的方法进行进一步表面分析,采用DBC算法计算分形盒子维,作为颗粒表面的分形维数。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粗糙度参数中,Ra,Rq的变化趋势与人为观察结果不符。Sk和K的数值与主观观察结果较为吻合,但是对珠光效应比较敏感。表面分形维数的数值最为稳定,且符合观察结果,与主观视觉效果一致,在一定程度上,可有效地反映粉体表面的粗糙程度。从而为片状粉体的制备和应用研究,提供一个较为合理的表面几何特征的表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状粉末 表征方法 表面特征 表面粗糙度参 表面分形维数 几何特征 显微照片 粉体颗粒 表面分析 颗粒表面 变化趋势 珠光效应 视觉效果 粗糙程度 计算 灰度值 DBC 表面 RA 图像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应用改进分形几何理论的结合部切向刚度模型 被引量:19
16
作者 田红亮 陈从平 +6 位作者 方子帆 赵春华 朱大林 刘加伟 林卫共 郭江洪 晏红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46-52,共7页
针对现有分形接触理论对2个机械部件粗糙表面相互接触形成的结合部的切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存在违反赫兹法向接触力学的缺陷,以改进分形几何理论为基础、在严格应用赫兹法向接触力学的基础上,推导出结合部总切向接触静弹性条件刚度、总... 针对现有分形接触理论对2个机械部件粗糙表面相互接触形成的结合部的切向接触刚度分形模型存在违反赫兹法向接触力学的缺陷,以改进分形几何理论为基础、在严格应用赫兹法向接触力学的基础上,推导出结合部总切向接触静弹性条件刚度、总条件法向载荷的分析解。数值仿真表明:结合部的切向接触静弹性刚度随着总法向载荷的增加基本上呈线性增加的态势,随着表面轮廓分形维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分形粗糙度的减小而增大;在恒定法向载荷作用下,最初作用于结合部的切向载荷使得切向接触静弹性刚度最大,该刚度随着切向载荷的增加而减小,随着静摩擦系数的增加而增大;随着法向载荷的增加,法向接触静弹性刚度的增量加大。该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粗糙表面的分形特性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合部 分形理论 切向接触刚度 表面轮廓分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造纸白泥添加量对竹质纤维/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羡瑜 王翠翠 +3 位作者 李海栋 邓健超 王戈 程海涛 《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00-104,109,共6页
以造纸剩余物白泥为填料,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为相容剂,采用挤出成型工艺将竹质纤维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熔融复合制备竹质纤维/HDPE复合材料。利用万能力学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扫描电镜及动态力学分析仪,研究了白泥质量分数... 以造纸剩余物白泥为填料,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为相容剂,采用挤出成型工艺将竹质纤维和高密度聚乙烯(HDPE)进行熔融复合制备竹质纤维/HDPE复合材料。利用万能力学试验机、冲击试验机、扫描电镜及动态力学分析仪,研究了白泥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并应用分形理论对拉伸强度与断口分形维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的冲击强度随着白泥的质量分数增加明显降低,当白泥质量分数为18%时,其弯曲和拉伸性能较好,复合材料拉伸强度与分形维数呈近似指数函数关系;白泥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的损耗因子无明显影响,玻璃化转变温度以前,白泥质量分数对复合材料储存模量、损耗模量影响显著,玻璃化转变温度之后对复合材料无明显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泥 竹质纤/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 力学性能 断口表面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弯曲河段床面粗糙高度的分形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江磊 周银军 +1 位作者 陈前海 陈正兵 《泥沙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28-33,共6页
根据水槽试验的结果,从河床表面物理形态特征入手,分析了粗糙高度ks与河床表面分形维数D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D与糙率系数n的关系。结果表明床面粗糙高度ks可通过床面三维起伏度r来表达,r与D之间遵循幂指数的增长关系,即ks与D之间定量... 根据水槽试验的结果,从河床表面物理形态特征入手,分析了粗糙高度ks与河床表面分形维数D的关系,并进一步分析了D与糙率系数n的关系。结果表明床面粗糙高度ks可通过床面三维起伏度r来表达,r与D之间遵循幂指数的增长关系,即ks与D之间定量函数关系式可通过幂指数函数表达。因此描述n与D之间的定量函数关系也可进一步建立起来。在忽略其他影响因素的条件下,床面形态分形维数D和水流条件R均会引起糙率系数n值的变化,两者作用效果相反。因此n值的变化趋势取决于两者之间的对比关系;同时公式中的两系数a、b的变化对n值的变化亦存在相反的作用,但系数b的影响远大于系数a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床表面分形维数 粗糙高度 床面形态 水流条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黄土坡滑坡滑带土氮气与水蒸气吸附试验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陈琼 项伟 +2 位作者 崔德山 刘清秉 张茜 《岩土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691-696,共6页
研究滑坡滑带土吸附特性对滑坡稳定性评价和滑坡防治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黄土坡滑坡滑带土在水蒸气和氮气吸附质环境下的吸附特性,采用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对105℃烘干和真空冷冻干燥后的滑带土在293 K条件下进行水蒸气... 研究滑坡滑带土吸附特性对滑坡稳定性评价和滑坡防治设计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研究黄土坡滑坡滑带土在水蒸气和氮气吸附质环境下的吸附特性,采用全自动比表面积和孔径分析仪,对105℃烘干和真空冷冻干燥后的滑带土在293 K条件下进行水蒸气等温吸附试验,在77 K条件下进行氮气等温吸附试验。分别采用BET理论和Frenkel-Halsey-Hill(FHH)理论计算了滑带土水蒸气吸附和氮气吸附的比表面积和孔隙分形维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蒸气吸附法测得的滑带土比表面积比采用氮气吸附法测得的比表面积大,且单位质量的滑带土对水蒸气的吸附量比氮气的吸附量多。说明水蒸气分子较小,可以进入微孔隙,由于水蒸气具有极性,可吸附在黏土矿物表面和晶层间,使黏土矿物表面阳离子水化,使吸附结合水表面更平滑。氮气分子较大,不能进入所有水蒸气可以进入的孔隙,与黏土颗粒作用力非常弱,且氮气分子可以进入的孔隙的表面似乎更不均匀。烘干样中黏土形成氢键的能力减小,导致其吸附水蒸气的能力弱于冻干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滑带土 氮气吸附 水蒸气吸附 表面 表面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煤孔隙结构构造变形的压汞法和小角X射线散射表征 被引量:7
20
作者 郑庆荣 刘鸿福 +2 位作者 李伟 要惠芳 阎纪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49-154,共6页
依托渭北煤田韩城矿区煤样,采用压汞法和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SAXS),结合孔隙分形表征,从分形特征的角度探讨了构造变形对煤孔隙结构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煤的孔隙分形维数定量表征了构造煤孔隙结构的差异性变化及其非均质性。强构造变... 依托渭北煤田韩城矿区煤样,采用压汞法和小角X射线散射技术(SAXS),结合孔隙分形表征,从分形特征的角度探讨了构造变形对煤孔隙结构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煤的孔隙分形维数定量表征了构造煤孔隙结构的差异性变化及其非均质性。强构造变形煤具有较高的渗流孔分形维数(DHg),孔隙结构及表面非均质性较高,而渗透率较低,说明强烈构造变形所导致的复杂孔隙结构是构造煤储层低渗透的原因之一。吸附孔孔隙表面分形维数(DSAXS)随着构造变形的增强而增大,表明变形作用造成煤孔隙表面结构在微观上变得复杂。研究认为,分形维数可以指示煤中孔隙结构的构造变形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煤 孔隙结构 压汞法 小角X射线散射 表面分形维数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