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9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浸没沉淀法制备杂萘联苯共聚醚砜膜的凝胶动力学研究
1
作者 王旭 张守海 +3 位作者 张瑛楠 徐培琦 刘乾 蹇锡高 《膜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7,共7页
以杂萘联苯共聚醚砜(PPBES)为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添加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对浸没沉淀法制备PPBES非对称膜的凝胶动力学进行研究。采用3D数字显微镜观察了PPBES/PVP/DMAc体系的凝胶过程,并计算成膜动力学因子(D_(... 以杂萘联苯共聚醚砜(PPBES)为聚合物,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为添加剂,N,N-二甲基乙酰胺(DMAc)为溶剂,对浸没沉淀法制备PPBES非对称膜的凝胶动力学进行研究。采用3D数字显微镜观察了PPBES/PVP/DMAc体系的凝胶过程,并计算成膜动力学因子(D_(e))以表征凝胶速度,系统考察了聚合物、添加剂浓度及凝胶介质中溶剂含量对PPBES铸膜液凝胶化速度和结构的影响。采用数字黏度计探究铸膜液表观黏度与PPBES及PVP浓度的关系,以及黏流活化能对D_(e)的影响。结果表明,PPBES浓度增大,D_(e)由10633μm^(2)/s降至4599μm^(2)/s,凝胶速度降低,指状大孔逐渐消失;PVP含量增加,凝胶速度先增大后降低,凝胶结构从指状孔转变为海绵孔;凝胶介质中DMAc的含量增加,凝胶速度降低。混合溶液的表观黏度与PPBES和PVP浓度呈正相关关系;PPBES浓度升高,聚合物溶液的黏流活化能增大,D_(e)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萘联苯共聚醚砜 动力学 浸没沉淀法 流变学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喷雾N,N-二甲基乙酰胺/水-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制备PVDF多孔膜的结构和性能 被引量:2
2
作者 王晨洋 徐浪 +2 位作者 成世杰 帅旗 左丹英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292-298,共7页
在刮制的聚偏氟乙烯(PVDF)铸膜液上喷雾N,N-二甲基乙酰胺/水(DMAc/H_(2)O)混合溶液进行表面凝胶,随后将表面凝胶的液膜浸入凝固浴中使沉淀相转变成PVDF多孔膜。考察了喷雾溶液中DMAc的体积分数(φ(DMAc))对平板PVDF多孔膜结构和性能的... 在刮制的聚偏氟乙烯(PVDF)铸膜液上喷雾N,N-二甲基乙酰胺/水(DMAc/H_(2)O)混合溶液进行表面凝胶,随后将表面凝胶的液膜浸入凝固浴中使沉淀相转变成PVDF多孔膜。考察了喷雾溶液中DMAc的体积分数(φ(DMAc))对平板PVDF多孔膜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φ(DMAc)增加,膜上表面的β晶含量逐渐减少,α晶含量逐渐增多,但是膜总体的结晶度逐渐增加,孔隙率和平均孔径先增加后减小。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喷雾了DMAc/H_(2)O混合溶液的PVDF膜上表面为多孔皮层,且随着φ(DMAc)的增加,上表面球形晶粒逐渐增加,断面由指状大孔结构转变为海绵状孔结构。当喷雾中φ(DMAc)=30%时,膜的水通量和牛血清白蛋白(BSA)截留率达到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VDF多孔膜 表面凝胶-浸没沉淀法 相转变 结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金属表面TiO_2薄膜的溶胶-凝胶法制备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敬肖 杨大智 +6 位作者 史非 蔡英骥 陈吉华 王伟强 孔力 胡军 杨佩满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398-403,共6页
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备TiO2 薄膜对 316L不锈钢和NiTi形状记忆合金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研究发现 ,经 5 0 0℃处理 1h的薄膜结构致密 ,膜层均匀平滑 ,薄膜主要由锐钛矿相TiO2 构成 ,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 ,锐钛矿相逐渐转变为金红石相。电化... 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备TiO2 薄膜对 316L不锈钢和NiTi形状记忆合金进行表面改性处理。研究发现 ,经 5 0 0℃处理 1h的薄膜结构致密 ,膜层均匀平滑 ,薄膜主要由锐钛矿相TiO2 构成 ,随热处理温度的提高 ,锐钛矿相逐渐转变为金红石相。电化学腐蚀和动态凝血时间及溶血率测试表明 ,通过溶胶 凝胶法制备TiO2 膜进行表面改性的 316L不锈钢和NiTi合金的抗模拟体液腐蚀性提高 ,动态凝血时间延长 ,溶血率下降 ,说明溶胶 凝胶法制备Ti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TIO2薄膜 表面改性 抗腐蚀性 血液相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技术在铝合金表面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7
4
作者 周琦 贺春林 +1 位作者 才庆魁 邵忠宝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83-86,共4页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方法可以在材料表面制备各种Sol-gel无机物膜层,以赋予材料新的使用性能。综述了溶胶-凝胶技术在铝和铝合金的表面涂层制备以及在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封闭方面的应用现状,指出溶胶-凝胶技术在铝合金表面处理方面是... 采用溶胶-凝胶(Sol-gel)方法可以在材料表面制备各种Sol-gel无机物膜层,以赋予材料新的使用性能。综述了溶胶-凝胶技术在铝和铝合金的表面涂层制备以及在铝合金阳极氧化膜封闭方面的应用现状,指出溶胶-凝胶技术在铝合金表面处理方面是又一重要的绿色环保、有效的新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 铝合金 表面处理 封闭 阳极氧化 涂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肼溶胶-凝胶法制备高比表面积纳米氮化钛粉体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刘美英 由万胜 +3 位作者 雷志斌 宗旭 应品良 李灿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488-1491,共4页
以无水肼作氮源,采用肼溶胶-凝胶技术(HSG)成功地制备了TiN粉体,研究了不同钛源、处理气氛及焙烧温度对TiN粉体晶化过程的影响,并对其形成机理进行了讨论.与氨气氮化法相比,该方法所需温度低、TiN的粒径小、比表面积大,并且分散均匀.
关键词 - 低温 大比表面 纳米TiN
在线阅读 下载PDF
高温高表面氧化铝新材料的制备化学研究 Ⅳ.镧组分对溶胶-凝胶法制高比表面Al_2O_3的影响 被引量:8
6
作者 龚茂初 林之恩 +6 位作者 高士杰 章洁 文梅 陈耀强 郑林 许清淮 李孝维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76-79,共4页
A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alumina with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was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XRD,TEM,XPS and surface analysis method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opant lanthanum on the alumina.The results... A high temperature resistant alumina with high specific surface area was prepared by sol-gel method. XRD,TEM,XPS and surface analysis method were used to study the effect of dopant lanthanum on the alumin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lanthanum ion could suppress alumina transition to α-phase and then inhibit alumina from sintering and the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Al 2O 3 was improved. Different ratios of La/Al had different effects on the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Al 2O 3.The Al 2O 3 containing 1.0 mol/% lanthanum has a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71.8 m 2/g after calcination for 32 hours at 1*#100℃, whereas the undoped Al 2O 3 only had a BET specific surface area of 10 m 2/g under similar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氧化铝 - 热稳定性 制备 催化剂载体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SiO_2及表面亲油改性研究 被引量:10
7
作者 黄之杰 费逸伟 +1 位作者 尚振锋 黄之宁 《表面技术》 EI CAS CSCD 2006年第1期63-65,共3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SiO2粉体,研究了各种试验条件对制备纳米SiO2粉体的影响.研究表明,以硅酸钠为原料,乙酸乙酯为潜伏酸试剂,用溶胶-凝胶法可制得粒径为20-40nm级的SiO2粉末,粉末的BET比表面积可达400m^2/g,最高可达503....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纳米SiO2粉体,研究了各种试验条件对制备纳米SiO2粉体的影响.研究表明,以硅酸钠为原料,乙酸乙酯为潜伏酸试剂,用溶胶-凝胶法可制得粒径为20-40nm级的SiO2粉末,粉末的BET比表面积可达400m^2/g,最高可达503.38m^2/g。选用二甲基二氯硅烷和六甲基二硅醚对研制的纳米SiO2进行表面亲油性能的改性,改性后纳米SiO2粉末的表面结构特性及物化特性发生了变化,其孔结构更加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腔- 二氧化硅 催化剂 表面改性 试验研究
在线阅读 下载PDF
化学镀Ni-P合金层表面涂覆溶胶-凝胶的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朱立群 丁学谊 +1 位作者 刘孟兰 王建华 《中国表面工程》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29-31,36,共4页
在化学镀非晶态Ni-P合金镀层表面涂覆溶胶-凝胶涂层,用来封闭镀层表面沉积过程中产生的针孔等缺陷,经过溶胶-凝胶涂层耐浓硝酸试验、5%NaCl盐水浸渍试验,以及溶胶-凝胶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试验,得出结论:在化学镀Ni-... 在化学镀非晶态Ni-P合金镀层表面涂覆溶胶-凝胶涂层,用来封闭镀层表面沉积过程中产生的针孔等缺陷,经过溶胶-凝胶涂层耐浓硝酸试验、5%NaCl盐水浸渍试验,以及溶胶-凝胶涂层抗高温氧化性试验,得出结论:在化学镀Ni-P合金镀层表面涂覆溶胶-凝胶涂层,可以明显提高化学镀Ni-P合金镀层在硝酸、5%NaCl盐水中的耐蚀性;在 500℃高温下,经过 150h氧化处理,表面涂覆溶胶-凝胶涂层的抗高温氧化性可提高 4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耐蚀性 - 镀镍 表面涂覆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溶胶-凝胶法制备TiO_2薄膜的微观结构及其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贾庆远 张玉娟 +1 位作者 吴志申 张平余 《摩擦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432-436,共5页
采用表面溶胶-凝胶法在普通载玻片上制备TiO2纳米结构薄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X射线衍射仪(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薄膜组成结构及其表面形貌,用UMT-2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表面溶胶-凝胶法和传统体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 采用表面溶胶-凝胶法在普通载玻片上制备TiO2纳米结构薄膜,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PS)、X射线衍射仪(XRD)和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薄膜组成结构及其表面形貌,用UMT-2型摩擦磨损试验机考察表面溶胶-凝胶法和传统体溶胶-凝胶法制备的TiO2薄膜的摩擦磨损性能,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分析薄膜表面及其磨痕表面形貌.结果表明,与传统体溶胶-凝胶法相比,表面溶胶-凝胶法制备的薄膜摩擦磨损性能得到明显改善.这是由于多次干燥过程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传统体溶胶-凝胶工艺的后续干燥和热处理过程中大量残留溶剂瞬时溢出而导致的结构缺陷,从而使得薄膜具有更高的致密性,降低了薄膜表面粗糙度,提高了抗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薄膜 表面- 摩擦磨损性能 TIO2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的光学薄膜表面粒度及其分布 被引量:2
10
作者 周引穗 高爱华 +3 位作者 郑新亮 李恩玲 胡晓云 陆治国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97-500,共4页
本文研究了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光学薄膜表面粒度及其分布 ,结果表明 :膜表面的粒度大小与热处理温度及陈化时间有关 ,粒度分布函数可分为泊松分布。
关键词 光学薄膜 - 粒度分布 表面粒度 多层干涉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织物表面改性 被引量:5
11
作者 王潮霞 陈水林 《纺织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4-26,共3页
为了改变织物的表面性能并赋予其新的功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将β环糊精锚固在织物表面。探讨了偶联剂、环糊精对溶胶凝胶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温度和稀释比与凝胶形成的关系,同时分析了环糊精添加方式与织物上锚固环糊精的数量与牢度的关系... 为了改变织物的表面性能并赋予其新的功能,采用溶胶凝胶法将β环糊精锚固在织物表面。探讨了偶联剂、环糊精对溶胶凝胶溶液稳定性的影响,温度和稀释比与凝胶形成的关系,同时分析了环糊精添加方式与织物上锚固环糊精的数量与牢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偶联剂浓度不宜超过0.05molL,凝胶化过程较适合的温度在80~120℃之间,织物上锚固的环糊精可以赋予织物储香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环糊精 - 表面改性 织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溶胶-凝胶涂层改善碳纤维的热稳定性及表面性能(英文) 被引量:2
12
作者 夏克东 吕春祥 +1 位作者 杨禹 张保平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20-24,37,共6页
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作前驱体在碳纤维表面制备了溶胶-凝胶涂层。通过扫描电镜、能量分散谱仪以及热重分析对涂层进行表征。通过单纤维拉伸强度测试研究碳纤维的力学性能,采用动态接触角测定碳纤维的表面能。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涂层改... 以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作前驱体在碳纤维表面制备了溶胶-凝胶涂层。通过扫描电镜、能量分散谱仪以及热重分析对涂层进行表征。通过单纤维拉伸强度测试研究碳纤维的力学性能,采用动态接触角测定碳纤维的表面能。结果表明,溶胶-凝胶涂层改善了碳纤维的抗氧化性能和力学性能。与未涂层纤维相比,涂层碳纤维的起始氧化温度提高了100℃,单纤维拉伸强度提高了5.9%~12.1%,但是涂层脱落及表面裂纹导致碳纤维的拉伸强度随着氧化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另外,溶胶-凝胶涂层降低了碳纤维的表面能,使其具有较好的疏水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化 碳纤维 - 力学性能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负载型ZnO/SiO_2及ZnO-SiO_2溶胶凝胶催化剂的表面结构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刘庆生 王振旅 +5 位作者 于剑锋 杨飘萍 王国甲 杨洪茂 郑大方 吴通好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2091-2093,共3页
ZnO/SiO\-2 and ZnO\|SiO\-2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the impregnation and sol\|gel method, respectively.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atalysts by XPS and FTIR indicated that much "free" zinc oxide and unrea... ZnO/SiO\-2 and ZnO\|SiO\-2 catalysts were prepared by the impregnation and sol\|gel method, respectively. The characterization of the catalysts by XPS and FTIR indicated that much "free" zinc oxide and unreacted Si\_OH existed on the surface of ZnO/SiO\-2 sample. As for ZnO\|SiO\-2 sol\|gel catalyst, the corresponding phenomena were not observed. The prepared samples were also used as the catalysts for decomposition of 2\|butanol. A high selectivity for dehydrogenation was observed over the supported catalyst. However, a high selectivity for dehydration was shown over the ZnO\|SiO\-2 sol\|gel catalyst. The opposite selectivity for dehydration or dehydrogenation observed over the two kinds of catalysts may be just because of the different surface structures of the catalys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TIR XPS 丁醇-2 分解 ZNO SiO2 催化制 表面结构 负载型催化剂 二氧化硅 二氧化锡 催化活性 氧化锌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溶胶-凝胶法合成LiFePO4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3
14
作者 梁风 戴永年 姚耀春 《材料导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4期96-98,共3页
以不同锂盐与柠檬酸铁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iFePO4,并讨论在前躯体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对LiFePO4性能的影响。结合XRD、SEM和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材料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可以抑制杂质相Li4P2O7的出现,得到颗粒尺寸较... 以不同锂盐与柠檬酸铁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LiFePO4,并讨论在前躯体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对LiFePO4性能的影响。结合XRD、SEM和充放电测试等手段对材料性能进行表征。结果表明,表面活性剂可以抑制杂质相Li4P2O7的出现,得到颗粒尺寸较小的LiFePO4,在0.1C倍率下其首次放电比容量可达123.5mAh/g,循环10次后容量仅衰减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LIFEPO4 -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在金属表面制备耐蚀涂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志华 刘明辉 《腐蚀与防护》 CAS 2000年第11期513-514,共2页
概述了溶胶 -凝胶方法的基本原理和涂层的制备技术 ,以及溶胶 -凝胶方法在金属表面制备耐蚀涂层的研究现状和应用前景。
关键词 - 金属表面 制备 耐蚀涂层 无机物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工艺制备ZrO_2涂层对工程陶瓷表面改性的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张勤俭 张建华 +2 位作者 李敏 张勤河 毕进子 《中国陶瓷》 CAS CSCD 2002年第1期30-32,共3页
采用无机盐先驱体 ,溶胶 -凝胶工艺在氧化铝基工程陶瓷上成功制备了ZrO2 涂层。用差热分析(DTA)、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X射线衍射 (XRD)等分析手段对ZrO2 涂层的物相组成、表面和断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对精磨、热处理、ZrO2 涂层试样... 采用无机盐先驱体 ,溶胶 -凝胶工艺在氧化铝基工程陶瓷上成功制备了ZrO2 涂层。用差热分析(DTA)、扫描电子显微镜 (SEM)、X射线衍射 (XRD)等分析手段对ZrO2 涂层的物相组成、表面和断面形貌进行了表征。对精磨、热处理、ZrO2 涂层试样的抗弯强度和Weibull模数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 :ZrO2 涂层可以明显改善陶瓷的表面质量 ;涂层与基体结合紧密 ,无明显的界面层 ;涂层试样的抗弯强度和Weibull模数均比未涂层试样有明显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艺 抗弯强度 Weibull模数 二氧化锆涂层 工程陶瓷 表面改性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链霉素分子表面印迹聚合物及其性能表征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贤良 侯长军 +4 位作者 郗存显 王国明 杨眉 张雷 李俊杰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13年第2期248-252,共5页
以四氢呋喃、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体积比6∶1∶1)为分散剂,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正硅酸乙酯为交联剂,氨水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在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用分子对接的方法初步分析... 以四氢呋喃、乙醇和水的混合溶液(体积比6∶1∶1)为分散剂,3-氨基丙基三乙氧基硅烷和苯基三乙氧基硅烷为功能单体,正硅酸乙酯为交联剂,氨水为催化剂,通过溶胶-凝胶法在二氧化硅微球表面制备了分子印迹聚合物。用分子对接的方法初步分析了链霉素与功能单体和交联剂之间的相互作用,验证了它们形成氢键的可能性。活化时间会影响分子印迹微球的形貌。吸附实验表明,分子印迹微球比非印迹聚合物微球对链霉素具有更优越的吸附性能和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素 分子印迹 表面印迹 聚合物 -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溶胶-凝胶法结合自然纤维素模板制备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8
作者 张艳华 邓莹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9期64-67,共4页
自然纤维素物质是一种具有复杂的微观结构且价格低廉、简单易得的生物模板。简述了自然纤维素的微观结构和自然纤维素物质结合表面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材料的机理,并介绍了以自然纤维素物质为模板结合溶胶-凝胶法制备单一组分纳米管与... 自然纤维素物质是一种具有复杂的微观结构且价格低廉、简单易得的生物模板。简述了自然纤维素的微观结构和自然纤维素物质结合表面溶胶-凝胶法制备纳米材料的机理,并介绍了以自然纤维素物质为模板结合溶胶-凝胶法制备单一组分纳米管与纳米纤维、复合材料和其他功能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模板 纳米材料 表面-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溶胶-凝胶法合成Li3V2(PO4)3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晓娟 邵光杰 +1 位作者 张柳丽 薛寒明 《电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9-71,共3页
讨论了表面活性剂OP-10对溶胶-凝胶法合成正极材料单斜晶型Li3V2(PO4)3的影响。表面活性剂可降低微粒的表面张力,提高前驱体的Zeta(ζ)电位,防止原生粒子团聚,提高溶胶的稳定性。加入5%OP-10制备的样品以0.2C在3.0~4.3 V循环,首次放电... 讨论了表面活性剂OP-10对溶胶-凝胶法合成正极材料单斜晶型Li3V2(PO4)3的影响。表面活性剂可降低微粒的表面张力,提高前驱体的Zeta(ζ)电位,防止原生粒子团聚,提高溶胶的稳定性。加入5%OP-10制备的样品以0.2C在3.0~4.3 V循环,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23.1 mAh/g,第30次循环的容量衰减率为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钒锂[Li3V2(PO4)3] 正极材料 - 表面活性剂
在线阅读 下载PDF
溶胶-凝胶法制备高表面性能二氧化硅凝胶材料 被引量:10
20
作者 林健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55-159,共5页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工艺,以不同的催化方式制备具有高表面性能的二氧化硅凝胶粉体材料,从理论上探讨了硅醇盐的水解、聚合机理对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发现催化剂的种类及其浓度、反应水量等因素对凝胶的结构及其表面性能均有明显影...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工艺,以不同的催化方式制备具有高表面性能的二氧化硅凝胶粉体材料,从理论上探讨了硅醇盐的水解、聚合机理对材料表面性能的影响,发现催化剂的种类及其浓度、反应水量等因素对凝胶的结构及其表面性能均有明显影响.研究表明采用先酸后碱催化方式制备的材料比表面积可高达1700m2/g以上,这种凝胶粉体可用作高吸附性材料和高反应活性的催化剂载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瓷 - 表面性能 二氧化硅 材料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