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黄芪多糖对结肠炎小鼠树突状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的调节作用 被引量:15
1
作者 鹿秀云 岳海洋 +4 位作者 刘億 刘雪珂 刘端勇 黄小英 赵海梅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2296-2298,共3页
目的探究黄芪多糖对结肠炎小鼠树突状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多糖组、美沙拉嗪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各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混合法建模,黄芪多糖灌胃给药7 d。流式细... 目的探究黄芪多糖对结肠炎小鼠树突状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的调节作用。方法 40只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黄芪多糖组、美沙拉嗪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各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混合法建模,黄芪多糖灌胃给药7 d。流式细胞术检测小鼠派尔集合淋巴结(PP结)、脾脏树突状细胞CD252 (OX40 L)、CD254 (RANK Ligand)、CD265 (RANK)、CD273 (B7-DC)、CD282 (TLR2)、TLR4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CD252、CD254、CD265、CD273、CD282、TLR4表达均显著升高(P <0. 05,P <0. 01);与模型组比较,黄芪多糖组上述分子表达均显著下降(P <0. 05,P <0. 01)。结论黄芪多糖可调节结肠炎小鼠树突状细胞表面共刺激分子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多糖 结肠炎 树突状细胞 表面共刺激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维生素C对DC细胞功能调控影响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贾原 李文丽 +2 位作者 李芳 赵晴 张俊萍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1324-1328,共5页
目的:探讨维生素C(VC)对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并检测DC细胞成熟情况,为快速制备DC疫苗提供一种可行方法及思路。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50 ml,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PBMC,贴壁后获得单核细胞。用不同浓度VC对DC进行孵育(24 h)... 目的:探讨维生素C(VC)对树突状细胞(DC)的影响,并检测DC细胞成熟情况,为快速制备DC疫苗提供一种可行方法及思路。方法:采集健康志愿者外周血50 ml,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外周血PBMC,贴壁后获得单核细胞。用不同浓度VC对DC进行孵育(24 h),后经PBS洗涤,并设立空白对照组(V0)。流式细胞仪检测DC表面共刺激分子CD80/86及HLA-DR,CD40表达情况。通过设置VC浓度梯度及时间梯度,考察VC对DC刺激的最佳浓度及最佳成熟时间,同时分析VC促进DC成熟的原因。结果:VC可显著刺激DC细胞成熟,其CD80/86表达较未添加VC组有明显提升。且本研究显示VC刺激DC的最佳浓度为1 mmol/L,当DC培养至第三天时,VC组CD80/86表达率为(78.6±4.6)%,而空白对照组V0仅为(34.1±5.7)%;DC表面HLA-DR表达:VC(56.8±4.4)%,空白对照组V0为(25.4±4.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而我们考察了VC对DC细胞CD40、CD40L表达情况,结果显示,VC 2.5 mmol/L组CD40表达率最高可达(59.3±3.7)%,V0组仅为(11.1±2.4)%,说明VC可显著调节DC表面CD40的表达。而CD40L表达调节并未体现。荧光显微镜结果显示VC-DC抗原捕获能力显著提升。结论:VC可显著调控DC成熟,并可能通过上调CD40进而促进CD80/86及HLA-DR的表达,当VC浓度为1 mmol/L时,对DC调控作用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C 树突状细胞 表面共刺激分子 CD40
在线阅读 下载PDF
脂氧素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单核巨噬细胞向树突状样细胞分化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力 叶笃筠 +3 位作者 吴萍 金胜威 袁萍 周晓燕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663-1663,共1页
目的:脂氧素是天然免疫/炎症反应中的重要"刹车信号",具有促进炎症及时缓解的独特功能;但其对特异性免疫应答有何调节作用尚缺乏直接证据,为此,本研究观察了脂氧素对脂多糖诱导的单核巨噬细胞向树突状样细胞分化过程的影响.
关键词 单核巨噬细胞 脂多糖诱导 细胞分化 脂氧素 树突状 RAW264.7细胞 Giemsa染色 特异性免疫应答 表面共刺激分子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