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第一性原理计算Ni原子吸附在Al(111)表面原子结构和电子态(英文) 被引量:2
1
作者 张金平 朱晓玲 +1 位作者 张洋洋 高景霞 《原子与分子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63-469,共7页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广义梯度近似研究镍吸附在Al(111)表面.在覆盖率为0.25ML下,分析了Ni吸附在Al(111)表面的面心立方洞位、六角密排洞位、顶位和桥位四个高对称位的原子结构和吸附能.比较不同高对称位的吸附能发现,六角密排洞位的吸附... 利用密度泛函理论和广义梯度近似研究镍吸附在Al(111)表面.在覆盖率为0.25ML下,分析了Ni吸附在Al(111)表面的面心立方洞位、六角密排洞位、顶位和桥位四个高对称位的原子结构和吸附能.比较不同高对称位的吸附能发现,六角密排洞位的吸附能最大,是5.76eV,是最稳定的吸附位置.详细讨论了两个最低能量结构-三重洞位的电子结构、功函数、表面偶极距和Ni-Al键的特性.在费米能级附近,Ni-3d和Al-3s,3p轨道产生杂化,形成金属间化合键.由于吸附导致双金属体系表面偶极距和功函数的变化.我们发现:Ni原子与Al(111)表面原子间成建主要是共价键,没有表现出明显的静电荷跃迁,相应的产生非常小的表面偶极距.与面心立方洞位相比,六角密排洞位在费米能级附近产生较低的态密度,在键态附近产生较大的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泛函理论 吸附能 功函数 电子结构 表面偶极距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