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略论《文赋》对我国古代文论表述方式的贡献
- 1
-
-
作者
毛庆
-
机构
湖北省社会科学院
-
出处
《江汉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49-52,共4页
-
-
关键词
《文赋》
文学理论
表述方式
我国古代
古代文论
陆机
《典论·论文》
《诗大序》
表述风格
理论家
-
分类号
I0
[文学—文学理论]
-
-
题名《史记》与中国史学的实录传统
被引量:6
- 2
-
-
作者
张桂萍
-
机构
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
-
出处
《学习与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8-124,共7页
-
文摘
《史记》在汉代被誉为"实录"之后,历代史家从各个方面探讨了《史记》实录的特征。在此过程中,"实录"的内涵得到不断的充实和发展,使实录成为史家史料运用、历史评价和文字表述等各方面最基本的标准,也使史家思想和学风中融入了实录精神。许多优秀的历史撰述成果由此诞生,从而使实录精神成为中国史学的一个优良传统,推动中国史学不断向着寻求真理、走向真理的方向前进。
-
关键词
中国史学史
《史记》
实录传统
史料运用
历史评价
表述风格
-
Keywords
history of Chinese historiography
tradition of true records
application of historical data
evaluate historically
style of expression
-
分类号
K092.3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新世纪中国话剧民族化的审美基调与创作态势
- 3
-
-
作者
宋宇
-
机构
河北大学文学院
-
出处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16-221,共6页
-
基金
2020年度河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世纪戏剧文学研究”(HB20ZW004)。
-
文摘
新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戏剧创作对民族风格的演进侧重于文本内部的审美提升,剧作家整体上表现出在素材撷取层面对民族史述和民间传奇的内容借鉴,并注重在戏剧结构和语言层面对韵文曲艺及民间文化元素的渗透。一方面,现代语境与民族语汇表述的融合作为话剧民族化进程中的理念尝试具有一定的史论价值;另一方面,其所呈现的审美架构与现代性评判视域互相博弈,具有迎合市场文化和相对民族主义的精神导向。
-
关键词
新世纪
话剧民族化
现代化
表述风格
-
Keywords
New Century
modern dramas
nationalization
modernization
expression style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王鸿生谈评论家耿占春
- 4
-
-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122-123,共2页
-
文摘
王鸿生在《莽原》1998年第六期上发表《世纪之交的文学思考者耿占春》一文,他指出,在当代文学生活中,已很少能有像耿占春那样珍惜文字并懂得写作的意义的人了。最近十年来,他相继出版了四本书,还发表了一批关于诗歌和小说的评论。但无论写什么,时间、历史、生命...
-
关键词
评论家
当代文学
基本音符
汉语诗学
表述风格
自我质疑
《莽原》
世纪之交
实现超越
思考者
-
分类号
I20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智慧的写作
- 5
-
-
作者
南帆
-
出处
《当代作家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7-28,共2页
-
-
关键词
感想
表述风格
城市建筑
自我作古
最后区
社会经济
风俗民情
人与世界
四面出击
人的生存
-
分类号
I207.425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茅以升《中国古拱桥》的一个悬案
- 6
-
-
作者
孙汝建
-
出处
《中学语文教学》
北大核心
1996年第4期35-35,共1页
-
文摘
茅以升《中国古拱桥》的一个悬案孙汝建16年前,我大学毕业前夕,给中学生试讲茅以升的《中国石拱桥》,学生当堂提出一个问题:课文中的“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这句话中的“近几年来”是指哪一年到哪一年?面对学生的提问我茫然不知所措,当...
-
关键词
茅以升
《中国石拱桥》
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人民教育出版社
表述风格
中学语文课
统计数据
毕业前夕
时间界限
中学生
-
分类号
G633.3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