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根据基因表达谱与基因功能模块研究大鼠抑郁症发病的分子机制
1
作者 杨达 钟国才 +7 位作者 李崇前 吕莹丽 张敏 王栋 王海敏 李强 郝晓峰 郭政 《高技术通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29-534,共6页
用Willner法构造大鼠抑郁症模型,由基因芯片检测8例模型和8例正常大鼠的基因表达谱,识别差异表达基因,寻找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模块并构建基因表达相关网络,研究大鼠抑郁症模型的分子病理机制。在基因本体(GO)功能体系中寻找显著富集差... 用Willner法构造大鼠抑郁症模型,由基因芯片检测8例模型和8例正常大鼠的基因表达谱,识别差异表达基因,寻找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模块并构建基因表达相关网络,研究大鼠抑郁症模型的分子病理机制。在基因本体(GO)功能体系中寻找显著富集差异表达基因的疾病相关功能模块,提取疾病相关功能模块中的基因构造表达相关网络,从中选择显著多地与其它基因共表达的基因定义为HUB基因,并进一步研究其与疾病的关系。筛选得到207个差异表达基因及13个差异表达基因功能模块,主要涉及神经肽激素活性、信号传导通路、核糖体生成以及蛋白质转运与降解。在共表达相关网络中进一步识别了4个差异表达的HUB基因。利用基因功能模块和表达相关网络研究疾病机制的结果显示,抑郁症的发病可能涉及单胺递质的释放、信号传导以及神经肽激素调节等通路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基因本体 基因表达 功能模块 表达相关网络
在线阅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